《熔化和凝固》教學設計範文
《熔化和凝固》教學設計範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物質存在的三種形態;理解隨溫度的變化,物質的狀態是可以轉化的。
(2)瞭解熔化、凝固的含義,瞭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能嘗試將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與物質的'熔點或凝固點聯絡起來。
(3)學會畫出固體凝固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知道影象是描繪物理過程的重要方法之。
2、過程與方法
透過創設科學探究情境,把科學探究的七要素自然的融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體驗和感悟科學探究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關心身邊的環境,產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物理道理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條件及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現象。
難點:晶體熔化和凝固的溫度特點。
三、教學器材
多媒體課件、燒杯、鐵架臺、石棉網、溫度計、萘、蠟、停表等。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小測:
(二)新課講授:
1、出示目標,讓學生清楚知道本節課重、難點。(幻燈片2)
(1)重點:熔化、凝固的特點。
(2)難點:晶體熔化特點。
2、引入新課:
首先透過形象的圖片展示水的三態,使學生透過對冰、水、水蒸氣的瞭解掌握物質三態的界定(幻燈片3)。熔化的概念較易理解,透過提問引導,使學生歸納出熔化的概念,並以此類推引出凝固的概念(幻燈片4)。
3、學習新課:實驗演示,觀察分析
(1)以冰熔化為例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
(2)根據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實驗所需的器材。
(3)介紹實驗儀器,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萘的狀態、萘的溫度變化。
(4)與數學的座標系對比學習,教學生利用圖象分析物理規律。根據圖象討論與分析:晶體熔化時溫度與狀態變化。並由學生概括出萘熔化的特點。
(5)採用同樣的方法學習蠟的熔化。(幻燈片5~8)
(6)閱讀課本瞭解晶體、非晶體及進行簡單的分類。(幻燈片9~11)
(7)採用逆向思維對比學習晶體與非晶體的凝固。(幻燈片12~14)
4、課堂練習(幻燈片15~22)
(三)鞏固練習(見配套練習)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小結這堂課學到的知識:一物質的分類。二是熔化和凝固的特點。三是採用座標與圖象分析的方法找特點。
(五)達標檢測(見配套練習)
(六)課後作業:《學習輔導》P31-32自主積累、互動提升
板書設計:第二節 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
(1)熔化:固態 氣態;(吸熱)
(2)凝固:氣態 固態 。(放熱)
2、晶體與非晶體
3、熔化和凝固的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