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9頁第1題,練習二十五第1、2、3、6題。

  【教學目標】

  1.複習加、減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2.複習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進行計算。

  3.運用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和相關的性質,進行簡便計算。

  【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加、減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驗算,四則運算的計算,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難點:運算定律的運用,能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問題匯入。

  1.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係是怎樣的?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呢?

  2.你知道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你會計算嗎?

  3.你知道哪些運算定律?你會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嗎?

  學生討論、彙報,師評價。

  二、探究新知

  1.複習四則運算。

  出示教材第109頁第1題。

  (1)根據第①個式子,先說說加法與減法的關係,再分別寫出一個加法算式和一個減法算式。

  (2)根據第②個式子,先說說乘法與除法的關係,再分別寫出一個乘法算式和一個除法算式。

  (3)你會根據第①個和第②個算式列出一個綜合算式嗎?再根據第①個、第②個和第③個算式列出一個綜合算式。

  (4)問:你能用一句話來總結四則運算的順序嗎?

  學生組內討論、交流、彙報。

  小結:沒有括號時先算乘除後算加減,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面的。

  2.複習運算定律。

  (1)說一說我們學過哪些運算定律。

  學生自由討論、彙報,師評價。

  (2)整理彙總運算定律,用字母表示。

  加法: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3)想一想,說一說下面的計算運用了什麼運算定律。(教材第109頁第1題(4)題)

  學生獨立完成,組內交流,彙報發言,師評價。

  三、基礎鞏固

  完成教材練習二十五第1、2、3、6題。

  四、課堂小結

  問: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小結:本節課我們複習了加、減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並利用它們之間的關係進行驗算,又複習了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運算定律,鞏固和加深了該知識,會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五、同步訓練

  教學至此,敬請選用《新領程》相關習題。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 篇2

  一、複習指導思想

  透過總複習的教學,把小學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計算法則,規律性知識能夠系統的掌握。進一步鞏固計算能力和解答分數應用題的能力,學會計算平面幾何圖形的周長和麵積。爭取能提高及格率和優秀率。透過系統複習和整理,鞏固和加深理解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的精神。

  二、複習內容

  1、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簡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演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的大小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學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正確進行名數的簡單變換,能夠進行簡單的估算或應用。

  3,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徵,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能夠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的畫圖,測量等技能。

  4、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知識,能夠看懂和繪製簡單的統計圖表,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並能夠利用統計圖表中的資料和求得的平均數進行簡單的分析,比較。

  5、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應用題和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具體措施

  (一)發揮學生自主性的措施

  1、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提供創造參與教學活動的情境,透過操作,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先形象具體,後抽象概括,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

  2、在教學中還要注意抓住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教給學生恰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了解知識間的橫向聯絡。

  3、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

  4、加強基礎,適當綜合,重在拓寬知識的應用範圍,少鑽難題,習題有少而精,講評到位。在系統整理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進來,不能教師一人整理,全班學生只看,只聽,只記。

  (二)面向全體複習的措施

  1、在複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主動獲取知識,領悟方法,促進思維。教師要把自己的主導作用真正放在導航之處。例如,對於一些概念的複習,引導學生自己理清知識脈絡,自己構建認知結構,鼓勵中上生在課堂上多質疑,中下生多提問題,爭取每節課各種層次的學生均有收益。提高四十分鐘上課的效率,改進教學方法,跟上新課程實施的程序。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上課時多提問,讓他們解題思路展現給同學們,大家一起討論幫助,讓他們跟上同學們的學習腳步。上課時,做到精講精練,面向全體同學。

  2、嚴格按照制定的複習計劃認真備好每節複習課,備課時注意幾個問題:①按每課時複習的內容,突出重點,充分運用比較的方法,解決易混的知識難點。②注意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著重進行“雙基”的訓練,分層推進,課堂作業,課後作業分層次。

  3、複習課要從重視記憶轉向重視思維。改變過去複習課教學只重視知識,結論的記憶,歸納。而我們則要在複習課時重在思維的培養和發展,順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相結合。

  4、複習方法多樣化。複習課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物件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做到多種教法有機結合,適時,適度,恰到好處,這樣才能花費最少的時間,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內容。可以採用啟發式講解法。對於數學概念,法則及規律性內容可採用討論並輔之以練習,對於幾何初步認識的複習,可採用列表法。

  5、注意精選練習作業,不機械式重複,減輕學生負擔。

  (三)學困生的提高措施

  1、耐心細緻地做好學困生的幫教工作。和家長密切配合,努力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課堂上加強基礎知識的運用和練習。

  2、結合學困生的個體情況留作業。

  3、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關注他的聽講質量,在各方面注意多關注提醒使其在養成良好的習慣的前提下,讓他獲得成功感,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透過各種方式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

  4、及時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利用業餘時間給不同學生補課。

  6、發揮優秀生的作用,結成學習小組,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四)預期效果

  1、透過複習,使全體學生掌握全冊教材所應掌握的知識,並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2、使全體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並能在生活實際中加以應用。

  3、使全體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做到願學,樂學。

  4、透過複習,使學困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 篇3

  第一單元圓

  圓概念總結

  1.圓的定義: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2.將一張圓形紙片對摺兩次,摺痕相交於圓中心的一點,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3.半徑:連線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圓規兩腳分開,兩腳之間的距離就是圓的半徑。

  4.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確定圓的大小。

  5.直徑:透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7.在同一個圓內,有無數條半徑,有無數條直徑。

  8.在同一個圓內,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為:d=2r r =1/2d

  用文字表示為:半徑=直徑÷2 直徑=半徑×2

  9.圓的周長: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度叫做圓的周長。

  10.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個比值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表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迴圈小數。在計算時,取π≈3.14。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算出來的人是我國的數學家祖沖之。

  11.圓的周長公式:C=πd 或C=2πr

  圓周長=π×直徑 圓周長=π×半徑×2

  12、圓的面積:圓所佔面積的大小叫圓的面積。

  13.把一個圓割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割拼成的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用字母(πr)表示,寬相當於圓的半徑,用字母(r)表示,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的面積= πr×r。圓的面積公式:S=πr。

  14.圓的面積公式:S=πr 或者S=π(d/2) 或者S=π(C÷(2π))≈

  15.在一個正方形裡畫一個最大的圓,圓的直徑等於正方形的邊長。

  16.在一個長方形裡畫一個最大的圓,圓的直徑等於長方形的寬。

  17.一個環形,外圓的半徑是R,內圓的半徑是r,它的面積是S=πR-πr 或 S=π(R-r)。

  (其中R=r+環的寬度.)

  19.半圓的周長等於圓的周長的一半加直徑。半圓的周長與圓周長的一半的區別在於,半圓有直徑,而圓周長的一半沒有直徑。

  半圓的周長公式:C=πd/2+d 或 C=πr+2r

  圓周長的一半=πr

  20.半圓面積=圓的面積÷2 公式為:S=πr/2

  21.在同一個圓裡,半徑擴大或縮小多少倍,直徑和周長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而面積擴大或縮小以上倍數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個圓裡,半徑擴大4倍,那麼直徑和周長就都擴大4倍,而面積擴大16倍。

  22.兩個圓的半徑比等於直徑比等於周長比,而面積比等於以上比的平方。

  例如:兩個圓的半徑比是2:3,那麼這兩個圓的直徑比和周長比都是2:3,而面積比是4:9。

  圓周長和直徑的比是π:1,比值是π

  圓周長和半徑的比是2π:1,比值是2π

  23.當一個圓的半徑增加a釐米時,它的周長就增加2πa釐米;

  當一個圓的直徑增加a釐米時,它的周長就增加πa釐米。

  24.在同一圓中,圓心角佔圓周角的幾分之幾,它所在扇形面積就佔圓面積的幾分之幾;所對的弧就佔圓周長的幾分之幾.

  25.當長方形,正方形,圓的周長相等時,圓的面積最大,長方形的面積最小

  26.扇形弧長公式:扇形的面積公式: S=nπr/360 (n為扇形的圓心角度數,r為扇形所在圓的半徑)

  27.軸對稱圖形: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8.有一條對稱軸的圖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圓。

  有2條對稱軸的圖形是:長方形

  有3條對稱軸的圖形是:等邊三角形

  有4條對稱軸的圖形是:正方形

  有無數條對稱軸的圖形是:圓、圓環。

  29.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第二單元 觀察物體

  1. 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形組合)的形狀,並畫出草圖。

  2. 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 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立方體的數量範圍。

  3. 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範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範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 變,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4. 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形組合)的形狀,並畫出草圖。

  5. 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立方體的數量範圍。

  第三單元 百分數

  (一)百分數的基本概念

  1.百分數的定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數表示兩個數之間的比率關係,不表示具體的數量,所以百分數不能帶單位。

  2.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例如:25%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25%。

  3.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在原來分子後面加上“%”來表示。分子部分可為小數、整數,可以大於100,小於100或等於100。

  4.小數與百分數互化的規則:

  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後面添上百分號;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5.百分數與分數互化的規則:

  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內容有:位置,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圓,百分數,統計,數學光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在數與代數方面,安排了分數乘法,分數除法,百分數三個單元。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安排了位置,圓兩個單元

  在統計方面,安排的是扇形統計圖。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圓,百分數,統計等知識,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等教學內容。

  重點內容:分數乘法和除法,園,百分數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

  (一);各單元教材分析:

  (1)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以前學過的基礎上讓學生學習用數對錶示具體情景中物體的位置或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已有經驗,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習重點;幫助學生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2)第二單元分析:分數的乘法

  分數的乘法中教材先講解分數乘法的意義,而分數乘法的意義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習分數乘法應用題的基礎。一個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可聯絡分數的意義與分數 乘法的意義,配合圖形進行推導。在此基礎上,教材還安排了分數乘法應用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這種應用題是分數應用題教 學的重點,分數除法應用題也是根據這種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推匯出來的。”與“求一個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思考方 法、解題步驟基本相同,所以這兩種應用題在教材中混合編排。

  重點:是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

  (3)第三單元 分數除法

  分數除法是學生在學習整數除法和分數除法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先講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在講解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時,突出了一個數除以分數這一重點。還安排了 分數除法應用題。這類應用題是以後學習稍複雜的分數除法應用題的基礎。根據學生已經掌握的方程知識,介紹了這種應用題的方程解法和算 術解法,以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

  重點:是一個數除以分數和分數“”除法應用題。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

  (4)第四單元 圓

  圓的周長和麵積中主要學習圓的特徵,以及圓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方法。

  重點:求圓的周長和麵積。

  (5)第五單元 百分數

  本單元主要包括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以及用及百分數解決問題等內容。

  重點:是百分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6)第六單元:統計

  有關統計圖的認識,主要認識條形統計圖,折射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

  重點;條形統計圖,折射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意義和製圖方法。

  (7)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本單元主要學習“雞兔同籠”問題。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重點;掌握解題方法。

  (8))第八單元:總複習

  本單元的複習包括分數乘除法、百分數、空間與圖形、統計四部分,覆蓋了主要的內容。第七單元數學廣角在透過有趣的“雞兔同籠‘問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35名 學生,男生居多,從上學期學習情況來看,本班學生在學習習慣、學習風氣上進步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成績出眾者不多,高分比較少,即使是達到優秀率的同學成 績也偏低,可見學生普遍比較粗心,馬虎,而且個別學生學習態度較差,對提高全班整體成績有比較大的難度。今後打算如下:

  首先,還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自習、課後的複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

  其次,這學期分數的計算佔了極大一塊內容,所以培養他們的計算能力是關鍵,可以有目的的進行計算。一要求計算仔細,在正確的基礎上提高計算速度。二是加強計算的基礎。三是加強口算訓練。四是引導學生使用簡便方法。

  然後,分數應用題是本學期的重點,在教學中加強數學數量關係的分析。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審題,提高解題能力。

  最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多尋找方法,使他們樂學,願學。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分數乘除法之間的關係。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乘除法。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2、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能正確地解答“求一個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3、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4、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5、掌握圓和扇形的特徵,會用圓規畫圓。掌握圓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

  6、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錶示位置,初步體會座標的思想。

  7、能正確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8、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資料。

  9、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認真負責、仔細的良好計算習慣。

  各單元教學目標

  (一)第一單元

  1、用數對錶示具體情景中物體的位置

  2、能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二)第二單元

  1.理解並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乘法計算。

  2、理解乘法運算定律對於分數乘法同樣適用。

  3、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三)第三單元

  1、.理解並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除法計算。

  2、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3、能運用比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四)第四單元

  1、會用圓規畫圓。掌握圓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

  2、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

  (五)第五單元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能正確地解答“求一個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2、能夠進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

  3.理解折扣、利息、納稅的含義。

  (六)第六單元

  透過例項,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的反映部分數量佔總數的百分比,能從扇形統計圖讀出必要的資訊。

  (七)第七單元

  1、瞭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八)第八單元

  透過總複習,系統、全面的複習和整理本學期所學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概念、計算方法以及有關的規律性的知識,發展學生的數概念、空間概念、統計概念,增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四、教學措施

  1、 認真備課,精心上課,及時反饋,有效輔導,實現“三清”。

  每講一節課前,要依據新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翻閱教參,疑難探討,瞭解學生,有效地吸收各方面備課資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寫出切實可行的教學預案和適合的教學方法,從而最佳化課堂教學。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實施素質教育。我們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以達到樂學、愛學、學好的目的。教師要以導為主,學生要以思為主,多給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學會學習。結合課堂測試、大作業、家庭作業和單元測試,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及時反饋,個別輔導,有效實現“三清”。

  2、繼續加強培優補差工作

  課堂上要注意抓兩頭,帶中間。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多輔導、多提問、多鼓勵,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發揮同學間的團結友愛的精神,成立同桌“一幫一”活動。對於學習優異的學生,要使之在課堂上吃飽,課後參加數學興趣小組,充分開發其智力潛能,實現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透過結合具體情境解決問題,使學生關注對運算意義及其關係的理解;在掌握運算定律的基礎上,能夠靈活合理地選擇進行簡算的方法;進一步深化對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點的移動、以及求近似數的知識內容的理解;能正確計算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對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複習,使學生學會梳理知識的方法,養成回顧與整理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透過解決具體情境的問題,使學生在用知識的過程中強化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明晰,內化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關注對運算意義及其關係的理解;在掌握運算定律的基礎上,能夠靈活合理地選擇進行簡算的方法;進一步深化對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點的移動、以及求近似數的知識內容的理解;能正確計算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教學難點:能夠靈活合理地選擇進行簡算的方法;進一步深化對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點的移動、以及求近似數的知識內容的理解。

  三、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與梳理

  1.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出示:0.45。

  教師:在學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後,看到這個小數,你都可以想到什麼呢?

  預設:

  這個小數讀作零點四五;

  0.45表示45/100;

  4在十分位上表示4個十分之一,5在百分位上表示5個百分之一;

  如果0.45保留一位小數,那麼0.45≈0.5;

  0.45=0.450=0.4500,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如果把0.45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相當於把0.45乘10,小數就擴大到0.45的10倍,是4.5;如果把0.45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相當於把0.45除以10,小數就縮小到0.45的1/10,是0.045;

  如果給0.45加上單位,可以進行單位換算,如0.45平方米=45平方分米;

  ……

  教師:看到一個小數,同學們能想到這麼多。現在咱們就一起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有序地梳理一下。

  預設:

  教師:透過對小數單元的學習,豐富了我們對數的認識。小數和整數比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預設:整數部分沒有最高位,最低位是個位,計數單位是一(個);小數部分沒有最低位,最高位是十分位,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都是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2.四則運算。

  教師:想一想什麼是加法、減法?它們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預設:

  加法是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

  加數+加數=和,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被減數-減數=差,減數=被減數-差,被減數=減數+差。

  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師:想一想什麼是乘法、除法?它們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預設:

  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因數×因數=積,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被除數÷除數=商,除數=被除數÷商;被除數=除數×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出示:

  (1)根據316+59=375這個式子寫出兩個減法算式。

  (2)根據375÷3=125這個式子寫出一個乘法和一個除法算式。

  (3)你會根據316+59=375,375÷3=125列出一個綜合算式嗎?

  (4)還能再根據375÷3=125,125×16=2000列出一個綜合算式嗎?

  預設:

  (1)375-316=59,375-59=316。

  (2)375÷125=3,125×3=375。

  (3)(316+59)÷3=375÷3=125。

  (4)375÷3×16=125×16=2000。

  教師:對於四則混合的算式,該怎樣計算呢?

  預設:

  同級運算,從左往右;兩級運算,先乘除,後加減;有括號時,要先算括號裡,再算括號外。

  3.運算定律。

  教師:當我們在算式中看到了有特點的數,你會怎麼辦?

  預設:簡便計算。

  教師:我們都學過哪些運算定律?先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再用字母式表達。

  預設:

  加法: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減法:減法性質a-b-c=a-(b+c),a-b-c=a-c-b。

  乘法: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除法:除法性質a÷b÷c=a÷(b×c),a÷b÷c=a÷c÷b。

  出示:

  教師:這兩位同學在計算時,各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預設:

  小明運用了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小民運用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後兩個數,積不變。

  教師:這兩位同學在計算過程中,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預設:

  第一題把59拆成了50+9,第二題是把16拆成了8×2。都是用一個式子表示等量表示一個數字。

  4.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出示:

  (1)白菜和蘿蔔一天共賣多少錢?

  (2)白菜比土豆多賣多少錢?

  預設:

  (1)60.45+29.75=90.2(元)。

  答:白菜和蘿蔔一共賣90.2元。

  (2)60.45-37.6=22.85(元)。

  答:白菜比土豆多賣22.85元。

  教師:在豎式計算時,有什麼要注意的?

  預設:

  在豎式計算時,要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根據小數的性質,小數末尾的“0”要去掉。

  出示:在□裡填上合適的數。

  5.3+5.95+4.7=5.3+□+5.95 (3.5+12.8)+7.2=□+(□+□)

  預設:5.3+5.95+4.7=5.3+4.7+5.95;(3.5+12.8)+7.2=3.5+(12.8+7.2)。

  小結:整數的加法運算定律可以用在小數的加法中。

  教師:誰來說一說,小數和整數在加減運算上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預設:都要相同數位對齊,小數加減中是小數點對齊,整數加減中是末尾對齊。

  【設計意圖】重視整理和歸納,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結構,在比較中體驗數學的內在聯絡。

  (二)鞏固與提升

  1.在括號裡填上合適的數。

  2.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

  3.李逸只有15元,她能買哪兩本書?

  【設計意圖】注重基本訓練,關注錯誤資源,強化基本技能。

  (三)佈置作業

  教材第111頁練習二十五第1、2、3、7、21題。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複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2、透過練習,鞏固整十、整百數的加減的口算及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正確進行計算。

  3、透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減、除加、除減混合運算題的運算順序,並能熟練地進行計算。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絡,認識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乘加、乘減、除加、除減混合運算題的運算順序,並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運用計算相關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複習要點:加減混合運算,角的知識等。

  1、複習角的知識:

  回憶學過哪些角?

  什麼是銳角、直角、鈍角?

  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與什麼無關?

  獨立完成第八題

  校對

  2、怎樣買袋子合適?

  弄清題意

  獨立填寫

  組織交流補評:

  3、複習加法完成第10題

  獨立完成,

  同桌互相交流

  4、獨立作業

  複習三位數加減法,完成第7題。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 篇7

  單元分佈:

  第一單元野營--有餘數的除法

  第二單元手拉手--萬以內數的認識

  第四單元勤勞的小蜜蜂--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第六單元田園小衛--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二)

  第八單元去姥姥家--混合運算

  教材體系:

  1、一年級上冊:10以內數的認識、10以內數的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一年級下冊: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

  3、二年級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除法的初步認識、表內除法、混合運算。

  4、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一)、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二)、混合運算。

  知識基礎:

  1、一年級上冊:

  10以內數的認識:序數、基數、<、>、=。

  10以內數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11--20各數的認識:數位(個位、十位)、加數、和、被減數、減數、差、10個一是1個十、十幾裡面有1個十和幾個一、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進位、退位。

  2、一年級下冊:

  100以內數的認識:百位,個位、十位、百位的順序、10個十是一百、讀、寫100以內的數、讀寫規則(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100以內的數的大小比較。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兩位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進位、退位)。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位、退位)、豎式、小括號、計算法則(用豎式計算,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算式有小括號的,先算括號裡面的)、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

  3、二年級上冊:

  乘法的初步認識:同數連加、乘數、乘號、積、1和0的乘法。

  表內乘法(一):1--5的乘法。

  表內乘法(二):6--9的乘法、因數、乘法豎式。

  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被除數、除數、除號、商、被除數是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都得0)、餘數、一個情景寫出三個算式。

  表內除法:除法豎式、2--5的除法、6--9的除法、倍。

  混合運算:×+、+×、×-、-×;÷+、+÷、÷-、-÷。共八種算式。

  4、二年級下冊:

  有餘數的除法:用豎式揭示被除數、除數、除號、餘數之間的關係。(本冊與上冊不同的是,上冊分別出現,只是在學習了平均分的時候給出了被除數、除數、除號的名稱,在用豎式表示有餘數除法的算式時給出了餘數的概念名稱)。

  萬以內數的認識:數位(增加了千位、萬位)、10個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個一百、10個一千是一萬、一萬里面有10個一千、讀寫萬以內的數、讀寫規則或規律、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整百數加減整百數。

  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一):100以內數的的'加減法、用豎式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用豎式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進位一次、退位一次)、加減法驗算。

  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二):用豎式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進位兩次、退位兩次,既連續進位、退位)、十位不夠減向百位借一、解決問題(用多或少來敘述)。

  混合運算: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帶小括號的算式。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在整理與複習中回顧整個第一學段的相關知識。

  2.結合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複習有關萬以內數的數的讀寫法,比較大小等,培養學生的數感。

  3.會計算萬以內有加減法,小數和分數的加減法,會計算一位數乘三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運算,會一位數除三位數的除法運算。以及兩步運算為主的四則混合運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鞏固萬以內數的讀寫法,會比較數的大小;結合生活實際,會估一估。準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比較數的大小,掌握數的基本計算。

  教學過程:

  一、我的成長足跡。

  1.師:同學們,三年的學習生活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我相信你們肯定有很多話要對同伴和老師說一說吧,誰願意說一說三年來你在數學上有了哪些收穫?

  2.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3.作品欣賞。

  將上學期在數學活動週中獲獎的優秀學生作品《數學小報》進行展示。

  學生的優秀作業本進行展示。

  4.學生自評、互評。

  自我評價:說一說自己三年來在課堂上、作業方面、數學興趣等等方面的優點與不足,以及說一說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與進步。

  同桌互評:同桌之間或者比較瞭解的同學之間進行互相評價。

  二、計算。

  1.簡單地複習有關加減乘除的有關計算方法,進行簡單的練習。

  2.讓學生說一說在計算過程中應注意的地方或者說有什麼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學的。

  學生髮言

  教師小結,把學生作業中錯誤率比較高的題目和型別進行講解。

  3.完成書本上課後習題:要求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

  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教師要求學生進行檢查,完成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檢查的。從而提高學生檢查的意識和能力。

  三、基本練習。

  1.在你認為正確的答案下畫鉤。

  (1)兩個數相乘,積比1000大一些,比2000少得多,可能是( );

  3270 4819 2151

  (2)38與23的積可能是:

  863 874 594

  這題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麼判斷的?然後老師進行概括。如第二題,可以先判斷積是個位是幾,因為兩個乘數的個數是8和3,所以積的個位肯定是4,因此排除863,再進行估算選出合適的答案。

  2.找規律填數。

  (1)2085 2090 2095 ( ) ( )

  (2)1200 1100 1000 ( ) ( )

  先找到一組數之間的關係,然後根據規律填寫下一個數。

  3.在括號內填上>、<或=。

  認識符號>、<、=的意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對於常見的量的單位,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4.複習克、千克質量單位。

  讓學生回顧所學的有關質量單位之間的關係。

  讓學生回想一下:哪些物體大約重1克、1千克。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克、千克。

  5. 1200張紙大約有多厚?1200名學生大約能組成多少個班級?1200步大約多長?

  解決這類問題,一般先確定一個標準,再估算。

  第一個問題:100張紙大約厚1釐米,1200張紙大約厚12釐米;

  第二個問題:一個班大約40人,1200名學生大約能組成30個班。

  第三個問題:10步大約7米,1200步大約1207=840米。

  不同的紙張厚度不同,不同的人步長也不一樣,實際教學時可請學生選實際量一量,再估算。

  總結:

  比較分數大小:

  同分母分數,分子大的分數就大,分子小的分數就小;

  同分子分數,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

  代數運演算法則:

  加法交換律;A+B=B+A

  乘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結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

  作業:

  1.直接寫出得數。

  1028+998= 2006-619= 1830= 96060= 0.37+0.73=

  1.4-0.5= 0.30.04= 80.01= 2.29229= 82+62=

  + = 20-1 = = 1 = 9.1 =

  0 = 12.2+8%= 812.5%= 50%= 1010%=

  2.脫式計算,能簡算的要簡算。

  800-(287+365) 71799+717 2013-172832

  88434+1721 1593-[(4419+44)5] 125208050

  139+159+179 1040.25 0.32+11.7+4.68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2冊84頁“與反思”和“練習與實踐”5-10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透過複習,進一步掌握數的讀寫、改寫和大小比較,進一步明確奇數與偶數、素數與合數、公因數與公倍數的聯絡與區別,加深整數及其性質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進一步掌握數的讀寫、改寫和大小比較,進一步明確奇數與偶數、素數與合數、公因數與公倍數的聯絡與區別,加深整數及其性質的理解。

  教學設計:

  一 、複習多位數

  1、複習數的讀寫:出示第84頁上第6題,要求學生寫出這些數。

  補充:一個數由3個千萬、4個百、5個一組成,這個數是( ),讀作( )

  2、複習數的改寫

  說明:一個比較大的數,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它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請你將上面這些數分別用“萬”和“億”作單位進行改寫。

  學生獨立改寫,集體校對,回憶改寫方法。

  3、複習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1)說明:有時根據需要,還可以省略某一位後面的尾數,求近似數。請你將上面這些數省略“萬”後面的尾數,求近似數。

  (2)練習:把199163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是( ),精確到億位是( ),省略“萬”後面的尾數約是( )。

  (3)第85頁上的第9題:先讀題,理解要求,再按要求完成,指名回答。

  (4)第85頁上的第8題:先讀題,理解要求,思考怎樣算每戶的擁有量,再口算,並將結果按要求取近似值填入表中。指名回答。

  二、複習奇數等概念。

  1、將1、2、19、30、75、368、100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可以怎樣分?

  引導學生複習認識:(1)將自然數按能否被2整除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

  (2)將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分成1、素數和合數三類。

  2、口答:最小的素數是幾?最小的合數是幾?20以內的素數有哪些?合數呢?20以內既是偶數又是素數的有( ),既是奇數又是合數的有( )。

  3、將24分解質因數( )

  4、練習:第85頁上第10題,學生先獨立思考,再指名回答。

  5、補充

  (1)35和40的最小公倍數是( ),最大公因數是( )。

  (2)A=3×5×7;B=2×3×7,那麼A和B的最小公倍數是( ),最大公因數是( )。

  (3)有一藍蘋果,如果2個2個數,還多1個,如果3個3個數,也多1個,這藍蘋果至少有幾個?

  (4)有3段鋼材分別長30分米、35分米、50分米,要將它截成一小段一小段而沒有多餘,至少可以截成幾小段?

  課前思考:

  在教材的總複習這一部分,的複習思路是清晰的,的複習題也是較為典型實用的,但由於第一大部分有關“數的認識”所涉及到的數的概念相當多,所以還需要我們聯絡學生學習情況,將所要複習的這些內容作適當分解和重組。高教導在前一課時中主要複習了自然數、整數、分數、小數、百分數的意義,在本課時中主要就數的改寫及數的整除中涉及到的倍數、因數及偶數、奇數、合數、素數等內容進行復習。這裡還需補充2、3、5的倍數的特徵和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內容。

  複習內容的學習難度比前一課時有所增加,所以除了講清每一個概念外,更主要的是透過一些形式多樣的練習學生內化。針對複習難點,我補充以下練習:

  1.一個三位數2□□,是5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這個三位數的末兩位可以是哪些數?

  2.某市汽車站1路公交車每隔6分鐘發一次車,3路車每隔10分鐘發一次車。早晨6時,1路、3路公交車同時發車,問經過多長時間1路、3路公交車又同時發車?

  3.王老師的小靈通號碼是一個八位數,如果從左往右數,第三位上的數是最大的一位數,第四位上的數是最小的合數,第六位上的數既不是素數也不是合數,其餘各位上的數都是偶素數。你知道這個電話號碼嗎?

  4.把一張長20釐米、寬12釐米的長方形紙裁成同樣大小、面積儘可能大的正方形,沒有剩餘,至少可以裁多少個?

  5.求出各組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18和24 30和45 21、28和42

  課前思考:

  每次看了孫老師發的帖子,就感覺學到了很多東西,作為一個新教師,我好象有點被動,懶於思考,也懶於探索,也沒有想的那麼深,鑽研的那麼透。事實上教學就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其實在六年級上學期我也幫學生歸納了素數和合數以及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一些內容,不知道學生還能否有些印象,但從學生之前學的效果來看,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這部分內容學生掌握得不錯,我將它分為3種情況:一種是倍數關係,一種是互質關係,一種是一般關係(提倡用短除法來做)。但是在運用這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困難,仍然需要加強練習。

  課前思考:

  “數的認識”第二課時,主要是讀數與寫數和小數的一些性質與規律的內容,教學中學生可能會對一些結論(比如讀寫數的方法的描述)的完整概括有些困難,對於教材中的練習題,由於難度不大,學生的練習效果應該不會糟糕,教學時重點關注學困生的掌握情況。高教導和孫老師增加的補充題,適當增加了點練習難度,讓課堂多一些味道。

  課後反思:

  從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情況來看,單單求一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學生經過複習都能掌握,但是在求實際問題時,不少學生就遇到了困難。其次,把奇數、偶數、素數、合數這些內容綜合起來,學生的判斷就有錯誤了。書上的內容確實很簡單,對學生來說基本沒問題,但在做補充習題第4小題時,要求用下列所有卡片組成符合條件的小數時,兩個班都有一部分學生犯了同樣的錯誤:沒有把所給的卡片全部用上,尤其是在填寫最小的兩位數時,不少學生寫了0.25。仔細回想一下,在五年級也遇到過類似的題目,學生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複習課反而讓我感到比上新課來的困難些,仍然需要和學生一起努力。

  課後反思:

  這節課的讀數與寫數和小數的一些性質與規律學生掌握的還行,主要問題出在 “倍數、因數”方面的知識,這個地方的概念比較多,雖然佈置學生複習了,但是實際教學時學生還是有些生疏,新教材中就沒有用“整除”這一概念來說明“倍數與因數”的意思。看來,抽空一定要把前面的教材翻開來看一看。

  課後反思:

  本課時複習的內容較多,特別是很多學生對於因數、倍數、素數、合數等內容已遺忘得差不多,所以在今天的課上先重點複習了這些概念,然後逐一完成相應的練習。複習過程中,我較多地關注了平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由於對於這部分內容沒有真正理解,結果就在練習過程中屢屢出錯,特別是應用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更是不知道該如何思考。抽空還是要輔導這些學生,否則與其他學生的差距會更大。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答方法,進一步提高分析數量關係,運用分數、百分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 解答方法。

  教學設計:

  一、複習解題思路:

  1、選擇其中一個條件,編出三道不同的應用題

  (1)松樹有30棵。

  (2)楊樹有50棵。

  (3)松樹的棵樹是楊樹的3/5。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編好的應用題

  (1)楊樹有50棵,松樹有30棵,松樹的棵樹是楊樹的幾分之幾?

  (2)楊樹有50棵,松樹的棵樹是楊樹的3/5,松樹有幾棵?

  (3)松樹有30棵,松樹的棵樹是楊樹的3/5,楊樹有幾棵?

  指名學生口答列式,教師板書,並請學生說說解題思路。

  歸納基本思路:

  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確定單位“1”的量。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除法,單位“1”的量作除數。單位“1”的量已知,根據數量關係列式解答。單位“1”的量未知,根據數量關係列方程或除法算式解答。

  二、稍複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1、誰來根據“楊樹有50棵,松樹有30棵”這兩個條件,提出用兩步計算的問題?

  引導學生可以提誰比誰多或少幾分之幾?解題思路是用多或少的量除以單位“1”的量。

  2、出示“楊樹有50棵,松樹的棵樹是楊樹的3/5,松樹有幾棵?”將中間條件改成上一題結論“松樹的棵樹比楊樹少2/5”怎樣解答?

  分析:找單位“1”的量是誰?分析數量關係。確定解答方法。

  追問:如果將中間條件改成“楊樹的棵樹比松樹多2/3”呢?

  按剛才方法分析解答。

  3、兩題進行對比:為什麼上一題可以直接列式計算而第2題要列方程解呢?

  三、拓展練習

  1、一根繩子長6米,第一次用去1/4,第二次用去1/4米,還剩下多少米?

  2、一根繩子,第一次用去1/4,第二次用去1/2米,兩次共用去這根繩子的1/3,這根繩子長多少米?

  3、一根繩子長6米,用去1/4米後,又用去餘下的1/4,又用去了多少米?

  四、作業指導

  1、教材上第11題:讀題理解表中資料意思,認識“峰時”“谷時”時間段意義以及價格變化,分析條件與問題。如何計算安裝分時電錶前的用電費?如何計算安裝分時電錶後的用電費?重點指導學生如何計算安裝分時電錶後的電費計算方法。

  2、教材上第12題:默讀題目,看懂題意。分題回答,重點引導學生分析第3題。

  五、獨立完成作業:第90-91頁上第8、9、10題。

  課前思考:

  這節課複習內容包括了求分(百分)率?求單位“1”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單位“1”的量?這幾類的知識點的複習,一是讓學生弄清每一類的數量關係,以及三類之間的聯絡與區別,二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並能讓學生體會到分數、百分數在生活的運用是十分的廣泛的。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結構.讓學生討論對比題的異同點,使學生自己總結出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及關鍵.從而讓學生明白分數應用題和百分數應用題的聯絡和區別.

  複習要突出數量關係的轉化,溝通分數與比例應用題的內在聯絡,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解法多樣化。

  課前思考:

  這節課主要讓學生掌握百分數應用題的一些解題方法和思路。關鍵是找準單位“1”的量。針對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補充一些習題讓學生練習。由於之前學生對這類題目練習的較多,總得來說,學生掌握的不錯。

  課後反思:

  百分數應用題有個別學生就是不太理解,數量關係式掌握的不牢固,因此,關鍵還是要找到數量之間的關係。儘管一直強調,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用乘法計算,單位“1”的量是未知的用除法計算或列方程解答,可是個別學生還是會混淆。在做練習十一題時,在和學生一起分析了“峰時”和“谷時”的含義後,一些學習困難生還是需要老師的指導才能完成。

  拓展練習有一定的對比性,關鍵是要找準題目中相對應的量和相對應的分率,這樣學生就容易解答了。

  課後反思:

  對於教材上的練習我是這樣處理的:

  第8、9題:要先讓學生說出每一題的數量關係,然後再解答。集體訂正時,要指名說出思考過程。

  第10題:先讓學生獨立解答,然後比較這三道題目,使學生認識到:這三道題目都是用十月份的水電費與九月份進行比較。其中,要求“十月份比九月份節約了百分之幾”就是求節約的水電費相當於九月份的百分之幾;而“十月份的水電費比九月份節約了15%”,是指節約的水電費是九月份的15%。

  第11題:要先向學生介紹有關“谷時電”.“峰時電”的規定。然後再引導學生計算出谷時電和峰時電的用電量,最後再對照標準算出谷時電和峰時電的電費各是多少,並求出它們的和。

  第12題:要讓學生知道硬座票上浮15%是指春運期間的硬座票比平時的票價貴15%,軟座票上浮20%是指春運期間的軟座票比平時貴20%。下浮10%就是比平時的票價便宜10%。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獨立進行解答。

  課前思考

  高教導設計的教案中有幾組對比題,明天的教學中,我想可以好好利用這些題目,在練習的過程中要突出對數量關係的分析,還可以選幾道題讓學生畫線段圖。結合以往學生的學習情況,我發現如果真正對數量關係理解的學生,他一定會正確畫出線段圖,而那些不理解數量關係的學生也就不會畫線段圖或是看不懂線段圖。有必要讓學生掌握利用畫圖來幫助理解數量關係的方法。

  補充以下題目:

  1.2/5千克煤可以發電2/3千瓦時,照這樣計算,30千克煤可以發電多少千瓦時?要發電15千瓦時需要多少千克煤?

  2.青山小學五年級有學生76人,佔全校總人數的2/15,六年級的人數是全校總人數的4/19,六年級有多少人?

  3.食堂運來一批煤,燒了一部分後,還剩3/8,正好還剩240千克。如果每天燒40千克,這批煤一共能燒多少天?

  4.某機械廠生產一種產品的成本,去年是168元,今年比去年下降了20%。今年這種產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5.小明從東城到西城,走了全程的37.5%後,距離終點還有3.5千米。東西兩城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課後反思:

  由於本課時內容較多,而且有關分數、百分數的實際問題又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所以今天的數學複習課上,我根據高教導設計的教學過程先幫助學生複習分數的乘、除法的實際問題,這一環節中引導學生要認真讀題,然後抓住關鍵句尋找單位“1”並正確分析數量關係式,最後確定解題方法。第二環節是複習稍複雜的百分數實際問題,藉助“楊樹50棵,松樹30棵,松樹比楊樹少40%”,我讓學生自己改編為稍複雜的百分數實際問題,然後在分析解題思路時突出利用畫線段圖來幫助分析數量關係的方法,並將改編後的兩個實際問題進行對比,使學生理解這兩類不同型別的實際問題的基本數量關係和解題思路。

  和其他老師有同感的是,複習中仍發現還有一部分學生在解決分數或百分數的實際問題時他們沒有真正理解題意,所以往往時憑自己的直覺在解題,這部分學生的解題能力該如何提高成為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數與代數的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2冊89頁“與反思”和“練習與實踐”2、3-5,第90頁上第6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複習鞏固加法和乘法運算律以及減法和除法中的一些運算規律。

  2、能運用運算律使計算變得簡單。

  3、培養學生合理、靈活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運用運算律使計算變得簡單。

  教學設計:

  一、複習:

  1、我們已經學過的運算律有哪些?請先將第89頁上的表格填寫完整。

  2、說說各運算律用語言文字怎麼理解?

  3、除了這幾個運算律,在減法與除法中還有哪些規律?引導學生得出減法與除法中的規律,並用字母表達式表示。

  二、基本簡便計算

  1、第89頁上第2題

  要求先分析各題特徵,看能否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怎樣簡便計算?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對。

  2、第89頁上第3題

  分析這4題特徵,看能否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怎樣簡便?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對。

  3、拓展練習(一)出示:(見補充練習紙)

  拓展練習(二):第90頁上第6題

  先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再觀察前兩題的簡便計算過程,再按照這樣的方法計算後兩題。

  拓展練習(三)出示:(見補充練習紙)

  (由於補充的習題中有分數,無法發帖,所以只能發在共享空間了)

  課前思考:

  複習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抓住兩點進行:一是明確整數.小數和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括號的,如果是同一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是含有兩級運算的先算第二級,再算第一級。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裡面的,再算中括號裡面的,最後算括號外面的。二是加法和乘法運算律既適用於整數,又適用於分數和小數的運算。練習與實踐中,要藉助第2題,讓學生補充其它一些運算性質或運算規律,高教導又補充了一些具體的題目豐富學生的運算知識。

  課前思考:

  四則混合運算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運算順序,以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一些經常練習的簡便計算學生基本掌握得不錯,但也有個別學習困難生掌握的不好,在複習的時候要特別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