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木取火教學設計說明

鑽木取火教學設計說明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選自青島版《科學》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鑽木取火》。取火——人類支配自然的開端。鑽木取火是最古老的取火方法,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利用自然的見證。對於學生來說,鑽木取火的故事學生透過多種媒體已有所瞭解,但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許多學生沒有細緻的探究。本課是在上一課探究了機械能內部動能、勢能相互轉化的基礎上,以古人鑽木取火的故事為切入點,組織學生研究鑽木取火的道理,進一步認識機械能與其他能的轉化,使學生會用簡單的器材做“摩擦生熱”的模擬實驗,培養學生蒐集和整理資訊的能力,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二、說學生情況

  鑽木取火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神秘的,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濃厚,但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認識等方面都存在著欠缺與不足,針對這些情況,在學習時主要利用影片播放和小組交流的方式,培養學生提問、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總之,只要加以適當的情景創設、問題引導和學法指導,就可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說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方面:通過了解“鑽木取火”使學生能夠對“鑽木取火”的道理進行解釋,進而認識動能與熱能的轉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透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學會相互合作;激發學生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科學知識方面:使學生會用簡單的器材設計、操作“摩擦生熱”的模擬實驗

  習慣目標: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習慣。

  四、說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鑽木取火的道理,認識動能與熱能的轉化。

  2.教學難點:理解鑽木取火的'道理,認識動能與熱能的轉化。

  3.突破措施:

  一是以活動為主線,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本課教學力求體現科學學科的開放性、活動性特徵,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中心,構建探究、合作的課堂,讓學生在看看、議議、做做、讀讀中積極開展探究活動。

  二是創造性地利用教材,豐富學生學習資源。教科書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因此,本課有形和無形的學習資源是多樣、開放的,如教科書、教師指導書、音像材料、網際網路等等,透過對知識進行拓展,展現變化多樣的鑽木取火資源。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對於“鑽木取火的道理”的教學建議用講述法、觀察法、和討論法。

  對於“認識動能與熱能的轉化”的教學建議:利用小組討論法、實驗操作法和問題解決式的方法。

  六、說課時要求和教具使用

  課時:一課時完成

  教具使用:多媒體課件等動畫媒體、鑽木取火工具。

  七、說教學過程

  根據我指定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整個教學過程的:

  環節1 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本課首先從老師講故事入手,接著透過鑽木取火影片的播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對鑽木取火的介紹,既能消除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距離感,又認識到人類智慧的偉大,進行情感教育。

  環節2 聯絡生活,感知“摩擦生熱”。

  透過聯絡生活經驗,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使學生對“摩擦生熱”有了感性的認識,也為後面設計實驗,用科學的資料證明“摩擦的確能生熱”搭好了扶梯。

  環節 3 設計實驗,證明“摩擦生熱”。

  在設計實驗環節中,首先讓孩子靜靜的想一想,然後小組交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在交流過程中,老師及時的評價,鼓勵學生選擇身邊的材料實驗,這也是科學實驗態度的指導和引領。

  環節 4 實驗操作,驗證“摩擦生熱”。

  在設計實驗交流完成以後,教師出示提供的材料和身邊的材料讓學生小組合作,共同進行實驗。在小組交流中教師及時的鼓勵,針對性的評價,既是對當前彙報者地肯定,也是對後面彙報者方法規範的引領。

  環節 5 分析總結,理解“能量轉化”。

  此環節教師和學生從實驗方法入手,回顧整個過程,教師不失時機的進行追問,學生就會發現摩擦生熱的原理,透過教師的追問,引發了學生對動能方式的深入思考和認識。

  動能和熱能學生很容易找到,更重要的事要讓學生認識到兩種能量的轉化。

  環節 6 生活應用,指導生活。

  在學生解釋的過程中,“能量轉化”的理論和具體的生活例項,得以緊密地結合。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能量轉化”的思想潛移默化地進入學生的頭腦中。這些生活中的例子有些對我們是有利的,有些是有害的,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對待。

  環節7 現場操作,點燃興趣。

  透過現場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鑽木取火。理解鑽木取火不是什麼條件都能成功的,它需要滿足兩個條件,易燃物和充足的氧氣,這樣本節課首尾兼顧,內容得得以昇華提升。

  最後教師透過讓學生閱讀取火方式的資料讓學生再一次瞭解鑽木取火,設計課後問題更是激發孩子對鑽木取火的更深層次探究,這也是科學課的終極目標!

  我的教學設計環節到此結束,不當之處請指正,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