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優秀教學設計方案

《散步》優秀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透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課前準備】

  學生: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師:準備課前說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

  【教學內容】

  1、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2、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設計】

  一、匯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體現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著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絡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二、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生字詞。

  2、教師可配樂範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4、帶問題朗讀課文。

  大螢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2、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三、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問題:讀了這篇文章,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請幾位同學談談個人的感受。

  肯定個性化的發現。(這問題比較寬泛,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注童個體的體驗。)

  進一步研究文字:作者表達的感情是什麼?(回到文字研究,文字本身始終是研究的主要物件,這一個環節也是探究本課語言特點的思維中國)

  總結:散步是日常生活,既輕鬆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筆下變得那麼重要。作者從中三、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

  四、小組學習,圈畫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學生自己閱讀、發現的基礎上,圈畫後面幾節文字中比較特殊的句式與詞語,進一步探究語言。

  (小組活動,全員參與,教師適當幫助有疑問的小組,到一定時候教師要提醒小組及時總結,準備交流。這一階段也可以將文章分成幾部分,分別交給不同的學習小組探討,這樣有利於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五、班級交流,共享發現

  每個小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發現與全班共享擇一個句子、一個詞語。

  可能有的句子與詞語: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我的母親老了,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就是整個世界。

  太遲、總算、熬、分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穩穩地、仔細

  教師在交流中適當引導。

  (分享學生的發現有助於培養學生的信心與興趣,把學習的樂趣、發現的樂趣還給學生。教學目標的真正達成在於學生自主的發現與交流中。)

  六、拓展,展開想像

  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麼,母親會怎樣想?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在班裡談感受。

  (過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透過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教師小結:不管做什麼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之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過渡)設想一下:晚飯後,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麼辦?

  學生討論歸納: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和完善,並希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繼續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過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親走大路,母親同時也為兒子解決了這個難題,改變主意,走小路。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1、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對小孫子的什麼感情?

  2、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什麼樣的家庭?

  3、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出母親、妻子、我是什麼樣的人?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重點研讀:

  (過渡):我和妻子是如何揹著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為什麼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透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對於學生的討論和作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教師小結: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後的責任,體現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這部分是對課文的咀嚼和消化階段,也是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最佳時機,所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勵學生,適時啟發。儘可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重點研讀後,全班學生齊聲朗讀最後一段。

  七、比較閱讀

  請同學們速讀課後短文《三代》,思考問題:

  1、這篇短文寫了什麼事?

  2、《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讀後,小組交流,教師鼓勵,並因勢引導:編者為何把《散步》作為本文的範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兩篇文章透過比較,體會《散步》寫的精彩之處,可以從語言、寫作方法等進行比較。(學生答案會多種多樣,所以要求學生舉例說明緣由,只要說得有道理即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歸納:

  1、《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寫。文中有兩處對初春的描寫,這段描寫在全文中起到襯托的作用。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大塊小塊的新綠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讚。第三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這些都寫出春的氣息,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字裡行間留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2、在散步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子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運用對稱的句子,互相映襯,使我們讀起來很有情趣。語言樸實,但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

  3、以小見大的寫法:透過描寫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大主題。

  教師小結:同學們透過比較閱讀,能夠初步對文章進行鑑賞,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中,嘗試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一定會給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反思:透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麼?在思想上感悟到什麼?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師總結: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後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小結:《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蘊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這節課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得到潛移默化地薰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給學生理解課文豐富的內涵提供了學習的廣泛空間。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也增強了語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設計】

  散步

  莫懷戚

  母親 走大路 ↑承上

  散步 分歧→{我 妻子 責任重大→使命感

  兒子 走小路 ↓啟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