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乃斯的馬》的教學設計
《鞏乃斯的馬》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作家周濤對我國西部有著特殊而深厚的感情,他的文章和他對西部的感情一樣寬廣而深厚,執著且激情澎湃。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希望自己成為這塊土地的代言人”。問他這塊土地的魅力在哪裡?他說“遼闊”。“遼闊”,正是他的文章表現出的藝術張力,《鞏乃斯的馬》藉助對馬群奔跑場面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對不受羈絆的生命力的嚮往與追求。
夏日暴雨下馬群奔跑,這淋漓盡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種酣暢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種恢宏壯闊的崇高場面,使得作者“發愣、發痴、發呆”,在幾分鐘內見到的將“終身受用不盡”,因為在人生的瞬間他難得地面對了生命境界真正的崇高壯烈。作者激昂大氣的文風正是從西部廣闊生動的生活中汲取養料,文章一氣呵成,使人讀來心潮澎湃,這與作者高超的寫作水平與獨特的生命體驗是分不開的。在第二自然段,作者的鋪排顯示出漢賦似的恢弘氣勢,最後一個自然段又極簡練而準確的表達出內心細膩的感受,如神來之筆,讓人回味無窮。
教學建議
1.讀中感悟。讀文百遍,其義自見。這樣一篇極具特色的文章,一定要抓“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受到感染,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群馬奔騰的壯闊氣勢。為使學生能很好的進入語境,教師富有激情的範讀應該起到積極的作用。
2.讀寫結合。從文章中學習語言文字的用法,體會作者對生活的感悟,是學習寫作的精妙方法。把閱讀和寫作緊密的結合,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文中的比喻句多、奇、大氣,是學習和積累的好資源,應該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透過讀想象體會這些比喻句的生動之處,並及時練筆,反饋收穫。為使學生的練筆有話可說,有感而發,可以為學生播放馬群奔騰的影片片斷,給學生直觀感受,心靈真正受到震撼。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學生來自本縣各個鄉鎮以及鄰縣市,水平高低參差不齊,有的上課如魚得水,有的卻眉頭緊皺;作文有的文筆流暢,有的難以表達心中之意。在上課時關鍵是引起全體同學的興趣,讓他們高興去學,自主去學。積少成多,提高水平。
教學目標:
1.學會寫字表生字,能夠讀準發音、記住字形,用正確的書寫姿勢進行規範的書寫,把字寫美觀、工整、大方。
2.學習本文寫動物的取材謀篇方法;學習抓典型場面描寫突出主體的方法。
3.學習體會本文表達的勇敢、自由、進取的精神及對不受羈絆的充滿活力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領會這種壯觀的景象給予人們的力量。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上幾堂課我們已經學習了與馬有關的很多成語和詩句,以小組接龍的方式來說幾個。(學生髮言)同學們積累了這麼多與馬有關的詞語,可見對馬已有了比較多的認識,我們今天來學習當代散文家周濤寫作的《鞏乃斯的馬》。看看在這位生活在新疆的作家筆下的馬與其它馬有什麼不同之處。。
二、交流預習情況
1.齊讀課題兩遍,誰能說說課題的意思?
作者在篇名中強調了“鞏乃斯”,這樣一個音譯而來的地名本身就讓人心生遙想,與“香格里拉”等地名一樣,它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牽引著讀者的思緒離開日常的、熟悉的、平庸的、重複的、單調的空間,到達一個嶄新的世界。在作品的開篇,作者著意渲染的就是這種不同尋常的地域色彩。
2.作者簡介:學生交流(脫稿)
教師補充(幻燈片):
周濤,原名周小濤,1946年3月15日出生,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著有詩集《神山》、《野馬群》及散文《鞏乃斯的馬》、《哈拉沙爾隨筆》等。祖籍山西,在京啟蒙,少年時隨父遷徙新疆。1969 年畢業於新疆大學中文系,現為新疆軍區創作室主任。至今已出版詩集、散文集20多種,深得讀者喜愛。曾獲“全國詩集獎”和“全軍八一獎”,1998年獲首屆魯迅文學獎,是新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當代中國很具個性魅力和文學氣質的優秀作家。
3.預習中你遇到並解決了哪些值得大家注意的字詞?(學生交流)
重點詞語強調:
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談話詳盡透徹。也指暴露得很徹底。
無與倫比:沒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義)。
臨危不懼:在危險面前毫不害怕。
4.指名朗讀課文。(提出問題)
圍繞鞏乃斯的馬,作者寫了什麼?哪些自然段是對馬的直接描寫?
5.再讀課文,然後理清層次。
引導學生讀課文,讀後評議,文章應該怎樣劃分段落,段意是什麼?
三、細讀理解
1.第一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這部分寫了什麼?從中你體會到什麼?指導有感情朗讀。
(2)速讀課文,聯絡下文想一想:這部分沒有對馬的描寫可以刪掉嗎?為什麼?
(課文以濃筆重彩,描繪了鞏乃斯馬奔的壯闊圖景。)
2.第二部分:
(1)教師朗讀。
(2)自由朗讀這部分,畫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品一品其中的精妙,與小組同學交流。
(3)集體展示交流。(體會比喻句、排比句的作用。)
(4)再讀課文,看看作者怎樣描寫暴雨中馬群的?
(思考交流)
四、作業
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聽寫。
2.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一、二部分。
3.說說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指名朗讀。這部分課文寫了什麼?從對暴雨中馬群的描寫中,作者感受到什麼?作者這種超乎尋常的表現和想法該怎樣朗讀?
(學習這一段時可以採取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回答時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可適當地引導他們分層的'來理解。)
2.“受用不盡”,你怎麼理解?在課文中可以理解為——?
3.從對暴雨中馬群的描寫中,你有什麼感受?有感情朗讀課文最後一段。
三、總結
1.訂正交流課後思考題。
2.總結全文。
本文透過描繪馬奔的典型場面,表現出馬的生命活力及人對自由境界的嚮往。展開聯想,表達對馬的品性和精神的讚美與喜愛。作者從馬身上看到了一種進取不息的精神,體現了人們對淋漓盡致、酣暢痛快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3.談談自己學課文的收穫。
四、結束語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茫茫天地間的尤物——馬給予了我們無限的啟示。回望千年前的漢匈之爭,漢武帝這匹中原的騏驥與草原神駿匈奴相遇了,對峙在滾滾的狼煙之中。為了改良漢軍的武裝力量,漢軍兩次深入大宛國,奪得良種汗血馬,當漢家男兒策馬揚鞭,嘹亮蒼勁的馬嘶從草原騰起,龍駒那不羈的生命力已注入他們奔騰的血液中,一個王朝崛起了——漢武中興!可是,那剽悍、強壯的形象不應該只定格於雕塑、藝術品中,不應該只栓在我們蒼白無力的夢想中,讓我們民族把懶惰、僵化、畏懼掃蕩,讓我們流血流汗,一馬當先,馬到成功!
五、補充練習
1.生字、詞語抄一抄。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3.寫摘錄筆記。
4.預習《語文天地1》
板書設計
鞏乃斯的馬
暴雨來臨
馬群奔跑——壯闊場面
作者感受——馬的生命活力
人對自由境界的嚮往
課後反思
本課的語言較有特色。在作者的筆下,馬群之中無論大小,個個皆為勇者,雖然暴風雨不期而至,它們卻都能勇敢地共同應對。文字極為樸素,卻能讓人體會到大自然令人折服的壯美氣象。
本節課我確定教學重點是抓重點詞句,品味語言。這一重點的確立,我想體現以下兩個目的:一是透過品味語言,可以促進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感情;二是能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他語文能力。我們從語文教學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樣做能逐步喚起學生的內心現象,繼而達到入境使於情的境界,同時也對課文語言進行了二度創造。
教學中較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訓練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畫,並在旁邊做上批註,學生學習效果較為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