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通用8篇)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通用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理解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2.品味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作者對聞一多的讚美敬重之情。
3.學習聞一多熱愛祖國、為了祖國的民主富強奮鬥終生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品味重點語句關鍵詞語,探究其內涵。
課前準備
閱讀課文,預習生字、生詞。
第一教時
一.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鄧稼先》這篇文章,我們無不為我國優秀知識分子為祖國默默奉獻的感人品質所感染。甘願為國為民而獻身,是我國曆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光榮傳統。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寫我國優秀知識分子的文章《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讓我們在從聞一多身上感受這種崇高的精神境界。
檢查生字、生詞預習效果。
二.整體感悟
1.一名學生朗讀課文,聽讀的學生思考如何歸納文章的中心內容。
2.合作學習小組討論一分鐘,然後全班交流。
3.教師評議學生髮言,歸納討論意見:本文敘述了聞一多先生不同階段在說和做方面表現的不同特點,熱情讚揚他救國救民的需要而說和做的愛國精神。
三.品味探究
1.聞一多一心救國救民的精神,最突出的表現在哪些事情上?
a.全班討論交流。估計不止提到老師預期的兩件事。
b.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每一階段中最突出的表現:苦讀寫作《唐詩雜論》,在李公樸被害後大無畏地參加群眾大會。
2.探究品味聞一多寫作《唐詩雜論》的部分:
a.齊讀三、四小節。
b.這部分文章敘述聞一多寫作《唐詩雜論》的目的以及他為了這一目的而苦讀鑽研的特點。請從文中找出表現這些內容的關鍵詞句的表達作用。
c.四人合作小組討論,時間不少於三分鐘。
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隨時評議歸納學生的討論意見:
要給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深宵燈火“大開光明之路”,用比喻、擬人手法表達聞一多先生為探索救國道路而苦讀古籍的目的。
“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以整齊的句式,流瀉的激情,熱情讚美聞一多治學“潛心貫注、心會神凝”。
“無暇”“惜”,表現他治學專心致志的程度。“貪”,表現他治學如飢似渴的慾望。“辛苦”“凝成”,表現其治學成果來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a.齊讀第二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
b.讀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抓住關鍵語句,說一說他們表達中心內容的作用。
四.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提出還不明白的問題;鼓勵其他學生回答,也可由老師回答。課後練習二提出的問題,如果課堂討論未涉及,學生又未質疑,可提問學生,予以解決。
五.鞏固拓展
請你列舉一首聞一多的詩,說明他作為詩人也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者。
六.評議總結
1.回顧學習內容,自結學習收穫;自評參與學習的主動程度。
2.以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結束教學過程。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詞語,掌握一些雙音節詞語和“鍥而不捨、兀兀窮年”等成語的讀音、詞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臧克家、聞一多。
3、整體把握課文,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4、理解文中艱深語句的含義,深層體會聞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5、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嚴謹的結構,理解過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探討研究法。2、朗讀法。3、語感品讀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二、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體會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質,學習本文的過渡句的用法。
三、教學難點:
聯絡時代背景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示範朗讀帶。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環節反思
一、匯入
提問:聞一多是誰?
可以做適當補充。(板書課題)
課件出示聞一多畫像。
二、初讀感知
播放示範錄音。
三、檢查預習
多媒體課件出示: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音、形、義的掌握情況。
四、研讀探究
1、問:那麼,你們認為聞一多先生是怎樣一個人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適時板書)
2、課件出示問題:文章從哪兩個方面寫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注意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適時板書)
3、問:那麼,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先生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
4、教師做適當補充,並做小結。
(部分解決課文的教學重點、難點)
5、聞一多先生後期作為民主戰士,他又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呢?
講:注意這裡有過渡,找出來。(課件出示)(訓練學生對過渡段的作用的理解)(解決課文的教學重點)
6、教師做適當補充,並做小結。結合聞一多先生的演講,鼓勵學生有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聞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和大無畏精神。
(解決課文的教學難點)
五、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提出還不明白的問題,鼓勵其他學生回答,也可以由老師代答。課後練習二的問題如果課堂討論沒有涉及到,或者學生未能質疑,可以提問學生,予以解決。
六、評議總結
本課文字不多,卻濃縮了聞一多先生的一生,他的言行一致體現在他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鬥爭精神和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上。而當今,言行一致、愛國守法正是我們中學生明理誠信的基本要求所在。希望聞先生的高尚品格能夠指引我們今後做人的方向。
七、佈置作業
1、課下蒐集聞一多先生的作品,可以舉辦“聞一多先生作品展”。
2、完成《三導》。
根據資料簡單介紹聞一多。
(考察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
聽讀,初步感知文章,注意正音。
一組同學開火車領讀後全班齊讀兩遍。
齊讀全文,進一步感知課文。
思考後自由作答。(說自己的感受即可,也可以參照原文。)
思考後自由搶答問題。(考查學生快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快速讀課文,思考問題,找出重點詞、關鍵句。合作伙伴之間交流、探討。
學習小組彙報結果。(彙報形式可以是板書、美讀、也可以就課文提出問題,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探討。)
找到過渡段,並分析、理解其作用。
思考問題,找出重點詞、關鍵句。合作伙伴之間交流、探討。
學習小組彙報結果。(彙報形式可以是板書、美讀、也可以就課文提出問題,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探討。)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回顧學習內容,自己小結學習收穫,自評參與的主動程度。
七、教學板書設計: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學者→{做了再說做了不說}→優秀的學者。
↘口的巨人
↘
革命家→{說了再做}→大勇的革命家。↗行的'高標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 篇3
知識與地位:《說和做》是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
第一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寫出現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傑出人物他們對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的貢獻,他們的事蹟生動感人,廣為流傳。本文寫了卓越的學者、大勇的革命烈士聞一多先生,他前期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鑽研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數十年如一日,終於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後期則投身於民主運動,敢於為人民講話,面對兇殘的敵人無所畏懼,視死如歸,他是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始終如一。這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向。
教學重點:理清層次,概括事件,分析人物性格;
瞭解並學習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考點分析:熟記重點字詞、學會概括事件、分析人物性格。
學情分析:知識和能力的儲備七年級學生求知慾強,對未知領域有濃厚的探究興趣。只是他們對聞一多先生還缺乏完整系統的認識。課前先透過聞一多紀實的紀錄片來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實質。
教學難點理解“說”和“做”的不同特點,
分析人物性格。
教學目標學科維度
1.積累字詞,掌握“氣衝斗牛”“鍥而不捨”“目不窺園”等詞的讀音;
2.理清層次,概括事件,理解“說”和“做”的不同特點,分析人物性格;
3.瞭解並學習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明確目標(4分鐘)
1.建立評價機制。每回答一次獎勵一顆星.回答精彩獲得掌聲得2分,最後評出兩個優勝小組。
2.匯入:首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幅圖片,看看你認識他們嗎?用一句話來說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精神?引出本單元的主題。
3.單元匯入板書課題
4.明確學習目標(齊讀)
二、學法引領,新知學習(23分鐘)
自主指導一、預習檢測,積累字詞(預設5分鐘)
學法指導:
(1)結合課件字詞在學案上寫上讀音,對子互查。
並熟練記憶以下涉及成語的意思。師提問回答。
地殼兀兀窮年校補
鍥而不捨瀝盡心血群蟻排衙
目不窺園迥乎不同
警報迭起氣衝斗牛
(2)初步瞭解本文人物聞一多
自學指導二、理順結構探尋英雄精神(預設21分鐘)
學法指導: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結合學案中的問題以及下面出示的表格,在文中做好批註和勾畫,小組交流後展示。
展示要求:要運用普通話,聲音洪亮,其他同學認真傾聽,進行補充或評價。
1.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
2.作為學者的聞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著作)?
作為學者的聞一多說和做的特點是什麼?
3.作為革命者的聞一多做了哪三件事?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說和做的特點是什麼?
4.透過句(段)話,我看到聞一多的形象。
作為“學者”的方面作為“”的方面
說和做
的特點“”了再“”,“”了不“”“”了就“”,
言行一致
人物形象
追問:
學法指導:請同學們認真思考並討論,展示成果。
5.討論:你喜歡作為學者的聞一多,還是喜歡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談談你的看法?
6.你認為哪句名言或詩句也能體現聞一多的精神。
三、小小展示臺——紀念聞一多(預設13分鐘)
播放有關於聞一多的影片。
在聞一多先生去世之後,許多文人、學者、革命家都給予了他極高的評價。
江澤民:“聞一多先生橫眉冷對反動派,寧死不屈,表現了‘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高風亮節,這是清華大學的驕傲,也是我們知識分子的光榮。”
冰心:“聞一多的死是一首偉大的詩,他給我們留下了最完美、
最偉大的詩篇。”
朱自清:《挽聞一多先生》:“你是一團火,照見了魔鬼;燒燬
了自己,遺燼裡爆出個新中國!”
《一多畫像》:一詩一文一菸斗,一個脊樑一聲吼。一畫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紅燭。
學法指導:你能仿照這些評價結合一句詩或一句名言寫寫你心目中的聞一多是什麼樣的嗎?(不少於50字)
教師總結(預設2分鐘)
四、課下作業(預設1分鐘)
寫一篇作文《我心中的英雄》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熟記字詞,夯實基礎。為後面的文章理解做鋪墊。
引導學生理清文章層次,概括事件,分析人物性格;瞭解並學習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目的是更深刻地感受到聞一多身上的崇高品質,進而樹立遠大的理想。
用四句話總結,進一步感受聞一多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板書設計:
聞學者三本書做(說)嚴謹刻苦
一愛國
多革命家三件事說、做無私無畏
言行一致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積累生字詞,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悟文意,理解文章內容。
過程與方法: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透過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鬥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從中受到啟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領會本文生動、精練的語言;理解個別詞句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感受聞一多的光輝形象,並從中受到啟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方法:
1、研究探討法2、朗讀法。
教學用具:
課件。
課時:
第一課時
一、音樂激趣,匯入新課。
教師播放歌曲“七子之歌”。引出課題《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二、介紹作者與聞一多。
臧克家,中國現代著名詩人,以一篇《老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烙印》,他是聞一多先生的學生。有“農民詩人”之稱。
聞一多(1899—1946),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著作有詩集《紅燭》、《死水》,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了組詩《七子之歌》,都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
三、檢查預習,朗讀課文。
1、檢查預習情況。
地殼彌高兀兀窮年
校補迭起瀝盡心血
赫然炯炯目光群蟻排衙
函寄目不窺園迥乎不同
漂白鍥而不捨氣衝斗牛
2、通讀課文,你覺得聞一多是個什麼樣的人?
明確:聞一多,勤奮努力的學者,大無畏的革命家。一位愛國人士。(自由回答)
四、整體感知,思考探究。
1、同學們,文中為我們介紹了聞一多先生的哪兩種身份?
明確:學者,革命家。
2、作為“學者”方面他是怎樣對待“說和做”的?作為“革命家”方面,他又是怎樣對待“說和做”的?
明確:做了再說,做了不說。
說了就做。
五、品讀課文,感受人物。
(一)學者的聞一多。
1、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他做了哪些事?請大家瀏覽《1-7》自然段,相鄰的同學互相討論找出來。
明確:他從唐詩下手寫出《唐詩雜論》,十年艱辛寫了一部《楚辭校補》
再到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
(品析句子,透過重點語句感受人物性格)
2、那麼聞一多先生這麼辛苦的治學,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又做了不說,目的是為了什麼呢?
明確:他是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國的文化藥方。
(二)革命家的聞一多。
1、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在“說和做”方面與作為學者的他有什麼區別?下面讓我們快速瀏覽課文的《17-20》自然段。
2、想一想,怎麼樣來讀能讓聞一多先生那大義凜然的革命形象浮現在我們面前?(練讀課文16-18自然段)。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透過朗讀,我們來看看聞一多在兩個方面的“說”和“做”矛盾不矛盾?不矛盾,無論是作為學者的做,還是革命家的說,他是始終如一,那就是言行一致。
在聞一多先生的身上,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切切實實的印證著一箇中國知識份子的高貴和悲壯,他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他就是一個大寫的人。臧克家先生就是飽含著對聞一多先生高度的敬仰和讚賞之情,寫下了最後兩段。那麼我們就用這種感情來讀一下最後兩段。
七、拓展探究。
說說你們眼中的聞一多。
聞一多先生,您是。
(要求:可以用到文中的詞語為聞一多先生寫一段嘉獎詞,也可以用到一種或兩種修辭手法。字數不限)
八、作業佈置。
1、完成一段描寫聞一多的嘉獎詞
2.查閱聞一多的“最後一次演講”,感受他那強烈的愛國情懷。
九、板書設計。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 篇5
一、複習拓展
細讀全文,畫出精碎的語句,然後複述課文,並說出聞一多前期和後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前後期有什麼變化?(讀文—複述—談變化)
明確:聞一多先生前期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十數年如一日,終於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後期則投身於民主運動,敢於為人民講話,面對兇殘的敵人,無所畏懼,視死如歸,體現出民主戰士的大度,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的楷模。聞先生在前後期年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時社會認識的變化。但作為一名單越的學者,一名偉大的愛國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卻是始終如一的。
二、口味探究
1.作者寫“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是怎樣起筆的?這樣寫好在哪裡?
透過讀文思考、討論、使學生明確:文章引用聞一多先生自己的話起筆直接點題,言簡意明。
它有兩個特點:一是運用比較的方法突出聞一多先生對“說”與“做”的態度:二是語意遞進加深。文章採用這樣的方法起筆,不僅開門見山,而且引起懸念:聞一多先生是這樣說的,做的又是怎樣的呢?使讀者迫不及待地要讀下文。
2.探究品味聞一多寫作《唐詩雜論》的部分:
a:齊讀3.4的分段:
b:這部分文章敘述聞一多的寫作《唐詩雜論》的目的以及他為了這一目的而苦讀鑽石的特點。請從文中找出表現這些內容的關鍵詞句的表達作用。
c:四人合作小組討論,時間不少於三分鐘。
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隨時評議歸納學生的討論意見:
要給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深宵燈火“大開光明之路”用比喻,擬人手法表達聞一多先生為探索救國道路而苦讀古籍的目的。
“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以整齊的句式流瀉的激情,熱情讚美聞一多治學“潛心貫注,心會神凝”“無暇”“惜”,表現他治學專心致志的程度。“貪”,表現他治學如飢似渴的慾望。“辛苦”,“凝成”,表現其治學成果來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思考討論:文章怎樣寫“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的聞一多先生的“說”與“做”的?與第一部分寫法有什麼不同?這樣寫能收到怎樣的效果?
使學生明確: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聞一多先生既“說”又“做”,先“說”跟著“說”的就是“做”。
第一部分寫法是引用聞先生的“言”,然後記其“行”,再進行議論。第二部分把聞一多先生的 “言”和“行”糅合起來寫,把敘述和議論結合起來寫,給人以飛流直下,一氣呵成的感覺,表露了聞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為代價求民主反獨裁的高尚人格。議論中寓含深情,議論中夾以事實,扣擊讀者的心絃,使人對聞先生的凜然正氣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三、研討問題
1.這篇課文在敘述中穿插了哪能些形象的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明確:課文中對聞一多的語言、肖像有許多具體描寫。例如炯炯目光、頭髮零亂、昂首挺胸、長鬚飄飄、目不窺園。又有細節描寫,例如“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凡此種種,能起到具體再現聞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彷彿都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東西。
2.聞一多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明確:聞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是卓越的學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瞭解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蹟。
2、品讀課文,體會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質。
3、注意本文的選材角度和記敘重點。
4、聯絡時代背景領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品讀課文,體會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質,並學習本文的寫法。
教學難點:聯絡時代背景領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切入角度:探尋聞一多先生的足跡。
程式:
一、匯入新課。
上個世紀30年代,聞一多先生在國立青島大學任教,在教學間隙,他寫了大量的詩作,出版了《紅燭》、《秋菊》等詩集。當時,不少人想拜他為師,但他有規矩,你若要拜他為師,必須先把詩作給他看,他覺得你有發展前途,才肯收你為徒……文學青年臧克家不遠千里慕名而去,以一首題為《幻光》的詩向聞先生請教。詩曰:“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若把幻光看作是幻光/那他便沉入了/無邊的苦海”聞先生讀完這首詩,深受感動,欣然收臧克家為徒!
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中國現代著名詩人臧克家的一篇寫他的老師的文章《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二、解讀文字。
1、整體把握:
⑴老師範讀課文,學生聽完後把下面這句話補充完整。(可以用課文原句)
聞一多先生是一位 。
⑵本文寫了聞一多先生的哪兩個方面?注意兩部分之間的過渡語。
2、仔細品味:探尋聞一多先生的足跡,體會其精神品質。
(1)作為學者和詩人的方面:
向古籍鑽探、開文化藥方 《唐詩雜論》 毅力頑強、憂國憂民、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 《楚辭校補》 珍惜時間、吃苦耐勞!
《古典新義》
該部分哪些地方在敘述中穿插了形象描寫?找出來,讀一讀,體會其作用。
(2)作為革命家的方面:
爭取民主、反對獨裁 大聲疾呼 言行一致!
(說了就做。) 函寄傳單
大罵特務 英勇無畏、義無返顧!
帶隊遊行 身先士卒!
該部分在敘述中穿插的描寫比較少,但有一些評論人物言行的話,請找出來讀一讀,體會其作用。
3、小結、回顧:
⑴聞一多先生的業績及品質;
⑵大體比較在兩部分中聞一多先生言行、思想的異同;
⑶歸納:聞一多先生足跡深深,品德高尚,實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三、寫法研討。
本文在寫法上有哪些可借鑑之處?
1、僅從“說和做”的角度截取了幾個片段來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
2、注意過渡銜接;
3、敘述中穿插形象的描寫;
4、數句議論,畫龍點睛;
5、寫作者的見聞,真實、感人;
6、透過外貌、語言、動作來寫人。
四、延伸訓練:選擇適宜的角度,自擬題目,寫一個我們想寫的人。
擬題示例:
1、 的“口頭禪”
2、 的記性
3、 的手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瞭解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蹟,學習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材,敘述中抒情,描寫和議論的表達方式、過渡和照應的手。
3、指導學生反覆朗讀,以領悟文意,受到薰陶,體會語言的優美和抒情性。
教學重點:精選的典型事例,精緻嚴謹的結構。
教學難點:生動形象,精練含蓄的語言。
教學步驟:
匯入
一.課前學習:
1、瞭解臧克家
2.聞一多:
3、檢查預習情況
⑴正音:彌鍥兀瀝函衙赫迥窺楷
多音字:殼{};鬥{}
(2)朗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文章從哪些方面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2.分為幾部分?每個部分是怎樣銜接連綴的?
3.作者寫“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是怎樣起筆的?這樣寫好在哪裡?
4.文章又是怎樣圍繞起筆的內容進行記敘議論的?哪些詞句十分深刻地刻畫了聞一多先生治學的目的、態度和精神?
三、合作探究:
1、文章怎樣寫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與第一部分的寫法有何不同?好處是什麼?
2、細讀全文,畫出精闢的語句,然後複述課文大意,並說出聞一多前期和後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前後期有什麼變化,又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1)說說本文在選擇材料、剪裁材料方面有什麼特點。
(2)朗讀課文片段,揣摩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有感情和音樂美的特點.試舉例說明。
四、達標檢測:
1.測一測你的注音速度。
衰()微()赫()然迭()起高標()
鍥()而不捨兀兀()窮年瀝()盡心血
2、解釋本課成語:
3.說說下列句子的含義,注意其中加點部分的意思。
(1)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
(2)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
(4)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4.課文的兩個部分之間,是用哪些話過渡的?把這些話找出來,說說是怎樣起過渡作用的。
5.這篇文章在敘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6.學完本文對自己如何做人及如何做學問有什麼啟示?
五、個性化備課
六、教學反思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 篇8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反覆誦讀,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記敘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本文選材技巧和結構技巧。
4、學習聞一多嚴謹,謙遜的治學態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則。
學習重點,難點:
1、反覆誦讀,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記敘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一、自主學習(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會有獨到見解!)
1、注音
衰微赫然迭起典籍彌高卓越校補函寄漂白
鍥而不捨氣衝斗牛警報迭起迥乎不同2、解釋詞語鍥而不捨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潛心貫注
心會神凝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氣衝斗牛目不窺園
2、瞭解聞一多、臧可家
聞一多臧克家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細心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相信自己一定行!)三、理清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
(1)文章從哪些方面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2)以此為脈絡,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是怎樣聯絡在一起的?
(3)綜合這兩個方面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課文原話回答)
四、小結
這篇文章寫得十分精粹,突出地表現了聞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質特徵。文章精選的典型事例,精緻嚴謹的結構,充滿了感人的力量。
五、作業
收集聞一多先生的事蹟。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對聞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學習本文選材典型,詳略得當,語言精練的特點。
3、體會敘述中的抒情、描寫和議論的作用。
4、透過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鬥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從中受到啟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複習匯入
二、合作探究研讀課文(兩種思想相碰撞,就會閃現智慧的火花!)
(一)、探究學者方面,學習優秀品質
1、學生有感情朗讀(1)——(7)段
2`、自由組合探究質凝:
(1)學者方面作者選取了哪些典型材料?
(2)重點詳寫的材料是什麼?
(3)表現了聞一多作為學者有哪些優秀品質?並找出相對應的語句來。
(4)在“說和做”上聞一多先生是怎樣做?
(二)探究革命家方面,學習愛國精神
1、革命家方面選擇了哪些典型事件?
2、這些事件體現了聞一多哪些精神?
3、在“說和做”上聞一多先生是怎樣做的?
(三)探究作品選材
1.聞一多先生的事蹟很多,作者為什麼只選取了這六件?2.歸納本文語言特點:
三.小結
聞一多既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戰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我們要學習聞一多先生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的精神。學習他為了民主革命事業無所畏懼,視死如歸的精神。讓我們沿著聞一多先生的足跡,讓理想在奮鬥中閃光。
四、課外拓展
1.學習完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穫?受到什麼啟迪?請結合自己的經歷談一談。2.我們都知道說和做對做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你能說出稱讚說或做的詞語嗎?
五.作業
課後賞析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感悟聞一多先生作為卓越學者的精彩語言和作為大勇的革命家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