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周長的教學設計範文

長方形周長的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 探索發現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

  2、 會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 透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探索、感悟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運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設景引入

  教師出示一張照片,引出問題:要給照片加上邊框,應該怎麼

  1.複習周長的含義

  師: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周長,誰能說說一說周長的含義 生: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

  師:誰上來比劃一下照片的周長?讓小朋友更加深刻地理解周長的含義

  師:你把封閉圖形的特點解釋的真清楚,小朋友們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一邊指一邊說好嗎?

  生:齊說。

  2.設景引入

  師:剛才我們透過舉例、指一指的方法複習了周長的含義,其實周長也是有長短的,你能判斷這兩個長方形的周長,哪個更長一些嗎?

  生:紅色的長;藍色的長;一樣長??

  師:現在有三種不同的意見,你能想出一個比較好的方法,證明的的判斷是正確的,(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同桌相互合作)

  二.自主學習,探究方法

  方法(一):比一比

  生:我用比一比的方法,把兩個長方形疊在一起看誰長誰的周長就長。

  師:是嗎?我們一起來疊一疊,小朋友發現什麼問題了嗎? 生:比較長方形的周長不能只比較它的長,還得比較它的寬。 生:比較長之後再比較寬呀!

  師:你來解釋一下。

  生:如果比較長的話藍色長方形長一些,比較寬的.話,紅色長方形寬一些。再把長剪下來貼在寬的上面。

  師:你的想法是可以的,但是這樣的話就破壞了整個圖形。 還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嗎?

  方法(二):先量後算

  1.討論怎麼量

  生:我用量一量的方法。

  師:怎麼量?

  生:我先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

  師:量幾次?

  生:量兩次。

  師:長方形有四條邊為什麼只兩兩次?應該量四次。

  生:因為長方形對邊相等,量出一條長,對邊的長也就知道了,量出一條寬對邊的寬就知道了。(教師以紅色長方形為例板書長和寬)

  師:看來你對長方形的特點掌握的不錯!接下來幹嗎呢? 生:再算出它的周長。

  師:老師幫你概括一下,你的方法是“先量後算”

  2.討論怎麼算

  師:怎麼計算長方形 的周長呢?我們以紅色長方形為例,誰來說一說你的演算法?

  生:4+6+4+6=20(釐米)

  師:“4、6”在這個算式裡分別表示什麼意思?你上來指一指 生:“4”表示長方形的寬,“6”表示長方形的長。

  (教師隨機板書長方形的周長=寬+長+寬+長)

  師:小朋友一起來說說,他的計算方法是:寬+長+寬+長 師:看你迫不及待的有什麼想說的嗎?

  生:我想說這種方法太麻煩了。

  師:說說你的算式?

  生:4×2+6×2 =20(釐米)

  師:“4”、“6”分別表示長方形的寬和長,可、又表示什麼意思呀?你也上來指一指

  生:“4×2”表示長方形的兩個寬;“6×2”表示長方形的兩個長。 師:他的方法誰聽懂了?

  生:他的計算方法就是兩個長加上兩個寬。

  師:你聽的很認真,回答的很清楚,希望小朋友都能象他一樣做個文明的小聽眾,積極的發言者。

  師:我看到還有小朋友舉手,是不是還有不同的演算法。

  生:我還有不同的演算法,我的算式是:(4+6)×2=20(釐米) 師:括號括在哪裡?

  生:把“4+6”括起來。

  師:你聽聽老師的讀法:4加6的和乘2,能清楚的表達這個算式了嗎?

  生:還是老師的讀法好。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讀吧!

  生:齊讀4加6的和乘2,有些小朋友還在用誇張的手勢表示。 師:小朋友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

  生:“(長+寬)×2”表示什麼意思?

  師:對呀,我也正納悶呢?你能上來指一指解釋一下嗎? 生:可以,這裡是一個長加寬,一長方形裡面就有兩個長加寬

  師:為了讓小朋友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來當你的的小助手,你指一個長加寬我指一個長加寬。

  你這個小老師當的可真不錯,解釋起來有條不紊的!

  師:剛才小朋友你一言我一句的想出了三種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出示課題長方形的周長)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師:大家看看這三種方法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是什麼呢?

  生:要算長方形的周長必須要知道它的長和寬。

  師:說的真不錯,請你翻開課堂作業本,看看哪個小朋友說的對?

  三.多種練習相結合,鞏固新知

  1.初步嘗試計算方法

  師:現在我就告訴你這個藍色長方形的長和寬,你能計算出它的周長嗎?

  請在低算本上做一做。

  彙報交流: 2+7+2+7=18(釐米)

  2×2+7×2=18(釐米)

  (2+7)×2=18(釐米)

  2.再次嘗試,感受簡便方法

  (1)一個長方形花壇的長是5米,寬是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

  生:5×2+7×2=14(釐米)

  5+5+7+7=14(釐米)

  (5+2)×2=14(釐米)

  師:哪種方法簡單?

  生:第三種,因為它只要計算兩步就行了,其他的都兩步以上了。

  師:聰明的小朋友都會學習用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的。

  (2)有一塊長方形手帕,長加寬的和20釐米,它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生:只知道長加寬的和,不知道長和寬分別是幾釐米怎麼算? 師:對呀,能算嗎?

  生:能算,20×2=40(釐米)

  師:你來解釋一下?

  生:長方形裡有兩個長加寬呀,所以周長就是兩個20釐米。 師:你真聰明,看來第三種簡便的方法還真好用。

  3.設定梯度,放手讓學生做

  一塊長方形菜地,長6米,寬3米,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如果一面靠牆,籬笆至少要多少米?(課後練習47頁第3題) 讓學先讀題,找出第一個問題的關鍵是籬笆的長度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第二個問題比較難理解的是一面靠牆,讓學生清楚哪面靠牆和至少的意思。

  4.課外延伸

  算一算這個圖形的周長

  三、拓展練習

  拓展延伸。

  一根長24米的繩子,(1)圍成一個正方形。圍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米?

  (2)圍成一個長方形,如果長方形的長是9米,寬是幾米? 想一想:如果長不是9米,還能圍成哪些長是整數米的長方形呢?

  (讓學生獨立思考,再交流。並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圍成的圖形)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形的周長,在生活中有許多關於周長的有趣的問題,只要我們去認真觀察,去仔細發現,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好,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上到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