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9篇)

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埋葬、陣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蒼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詞語。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埋葬、陣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蒼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學習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情感與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拓展與延伸】蒐集資料,瞭解大象現在的生存狀況及人們對它們所進行的保護。

  【重、難點突破】難點是透過朗讀感悟,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隻惹人喜愛的小松鼠,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結識一下這頭令人尊敬的大象吧。

  板書課題:最後一隻戰象

  解題:這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戰象,顧名思義,就是用來作戰的大象。就像我們的戰馬一樣,而最後一隻則說明了人們已經不再騎著它作戰了。也正是從這最後一隻戰象身上,我們可以深入地瞭解古代戰象與普通大象的與眾不同之處。

  二、快速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些內容,這隻最後的戰象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教學提示: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結合《松鼠》一文的學法,透過具體事例的分析和抓住大象動作、神態的描寫來加以理解。要求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參考:

  內容一: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莊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內容二:課文以時間為序,扣住四個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1~4自然段)、“重披戰甲”(第5~11自然段)、“憑弔戰場”(第12~16自然段)、“莊嚴歸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裡最後的輝煌與莊嚴記敘下來。

  問題二參考:文章語言優美,描寫生動,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課文重點語句分析:

  ①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裡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真的是沒有想到,一件象鞍竟然使急躁的嘎羧頓時安靜下來!作者對嘎羧動作、神情的描寫,細膩生動,寥寥幾筆卻清晰地表達出一頭英勇的戰象積澱在心中的深沉的感情:“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使讀者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見到象鞍時內心湧動的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

  ②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象鞍破舊,卻仍然凝重華貴;嘎羧年邁,卻仍然英武豪邁!二十六個春秋,彈指一揮間,而今,戰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積滿灰塵的象鞍上記載著凝重的歷史,記載著嘎羧的英勇;紛亂不再,年輕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對稱的並列句式增強了語勢,此句透過物件鞍和嘎羧的簡練描繪,深情地讚頌了嘎羧的英雄形象與氣概。

  ③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

  “久久凝望”裡,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衝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裡。“親了又親”的礁石,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

  ④土坑約有三米深,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有誰能如此坦然地面對死亡?有誰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靜靜地為自己挖掘了墓地,靜靜地躺在那裡,那“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的眼睛,讓人揣想:它在告訴我們歷史不能忘懷嗎?它在期盼和平嗎?……

  ⑤它死了。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嘎羧走了。從垂暮時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戰甲的英武,從重臨舊地到安葬自己,我們漸漸讀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這片曾經灑過熱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這是一頭戰象的善良與忠誠!它雖然只是一頭象,卻具有高尚的情懷,這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值得我們深深思索啊!

  三、問題交流:提出你不懂的問題,大家一起解決。

  教學提示:先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學習,如果小組不能解決,便可提出來與大家交流,教師只做適當的點撥。

  四、感悟作者的寫作方法與情感的表達方法。

  教學提示:此文的寫作方法與《跑進家來的松鼠》相同,所以,可以利用學潮遷移讓學生體會本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參考:

  透過具體的事例,透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懷。

  板書設計(文字版):

  板書設計(圖片版):

  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繼續快速閱讀課文,品讀課文“重披戰甲”、“憑弔戰場”、“莊嚴歸去”後三個精彩片段。

  2、體會重點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嘎羧的高尚情懷。

  3、感受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學習品細節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相關語句,走進戰象內心世界,感受嘎羧生命裡最後的輝煌與莊嚴,感受戰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嘎羧對戰友的忠誠和博大的胸懷。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詩文匯入

  1、同學們,老師這裡有一首為一位特殊的英雄而作的小詩,大家齊讀。英雄暮年近黃泉 ,重披戰甲 憶當年 ,憑弔故地念戰友 ,莊嚴歸去共長眠。

  2、讀著詩中這一幕幕感人的壯舉,一個響亮的名字湧上心頭,這位特殊的英雄就是——嘎羧,它就是——最後一頭戰象(齊讀課題)

  3、上節課我們領略了最後一頭戰象嘎羧的風采,嘎羧得到人們的救護,起死回生,二十多年過去,嘎羧已成為垂暮英雄。在它生命的最後時刻,給我們留下了哪三個感人的片段?(相機板書)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指導品讀“重披戰甲”

  1、這是一篇動物小說,它的作者沈石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課件出示)動物小說寫的是動物,折射的卻是人類的情感。那麼,文中的嘎羧又有著怎樣的情感,課文又是怎麼表現它的情感的呢?接下來,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首先,我們來看“重披戰甲”這部分課文。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的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嘎羧物件鞍深厚感情的句子,用波浪形畫下來,讀一讀,並寫寫體會。(學生默讀、批畫、寫體會)

  2、你是從哪句話體會到嘎羧物件鞍的深深情感的?先讀句子,再說體會。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1)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著,眼睛裡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引導學生抓住“摩挲”“淚光閃閃”“久別重逢”等詞語體會嘎羧內心的情感。

  (2)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引導學生感受嘎羧“英武豪邁”的形象,理解嘎羧臨死之前披掛象鞍的原因。

  師:象鞍破舊,卻仍然凝重華貴;噶羧年邁,卻仍然英勇豪邁!二十六個春秋,彈指一揮間,而今,戰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積滿灰塵的象鞍上卻記載著凝重的歷史,記載著噶羧的英勇;紛亂不再,年輕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讓我們再深情地讀這兩句話。

  5、小結:二十六年過去了,嘎羧就快死了,但它沒有忘記自己是一頭英勇的戰象,它沒有忘記自己輝煌的過去。作者就是透過這些動作、神態的描寫,來表現嘎羧的內心情感。而我們只要抓住重點詞句,聯絡上下文,邊讀邊想象,就讀懂了嘎羧的心,這就是品細節的讀書方法(板書)。

  (二)合作研讀“憑弔戰場”

  嘎羧披上象鞍,依依不捨地告別了村民,來到打落江畔,佇立江灘,回想起許多的往事。接下來請同學們用這種品細節的方法,自己試著學習“憑弔戰場”這部分的描寫。

  1、小組合作學習

  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第14自然段,找出描寫嘎羧動作和神態的語句,用“——”畫出來。

  (2)展開想象,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a、嘎羧“久久凝望”,可能會看到什麼?

  b、嘎羧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它會想些什麼?

  c、嘎羧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想說什麼?

  (3)除了這句,你還想讀哪句?讀出你的體會。

  2、學生交流彙報

  3、齊讀這一段

  4、教師補白描繪,激情引讀

  你們的朗讀深深打動了老師,我也想象了當時那動人的情景。現在,請同學們和老師合作讀這一段,你們讀課文,老師讀補充部分 。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盪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威武雄壯的戰象馱著抗日戰士,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衝向侵略者,看到了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抗日將士和英勇的戰象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裡。)。然後,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這礁石,也許是噶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口歐──口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嘎羧是在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是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

  師:是的,二十六年前那場戰鬥,讓它失去了所有的同伴成了——最後一頭戰象;它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它的戰友,它又能向誰述說呢?因為它是——最後一頭戰象。

  (三)誦讀“莊嚴歸去”

  嘎羧離開了戰場,帶著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之情,跋山涉水來到百象冢,在戰友們長眠的地方,它耗盡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為自己挖掘了一個墓坑。清大家默讀20—23自然段,哪個細節深深感動了你?畫下來,多讀讀,說說體會。

  1、學生交流讀書感受,重點品讀:

  (1)品“挖”

  這部分內容中出現最多的是哪個字?(挖)出現了幾次怎樣的挖?

  嘎羧堅持不懈地挖著,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他心中到底在想什麼?你從這些“挖”中體會到了什麼?

  師小結:我們想說的太多太多。文中反覆出現了一個關鍵詞“挖”,從嘎羧的“一直挖”、“繼續挖”、到“埋頭挖”,透過一個“挖”字寫出了嘎羧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自掘墳墓,莊嚴地把自己掩埋。這些描寫更加體現了這位垂暮的戰象對戰友的忠誠和重情重義。它沒有忘記,他是一頭戰象,就是死,也要和戰友們死在一起!

  (2)交流第22自然段,畫出噶羧死後形象的語句。

  (3)品嘎羧死後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詞,引導學生體會它內心的想法,並進行寫話訓練。

  嘎羧想說: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啊!不能忘記英勇獻身的革命先輩呀!或人類不要再有戰爭,那該多好哇!所有的生靈都在期盼世界和平!

  我想對嘎羧說:噶羧,請你放心地走吧,我們將永遠記住你們這些抗日英雄的,人類再也不會有戰爭了!

  2、最後一頭戰象懷著深深的愛,從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自己生命的歸宿。可以說,它是一個英雄,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將是。在它的生命軌跡中,它忘不了與人們依依惜別的深情,而戰場上一幕幕更讓它難以忘懷, 終於,它如願以償地和戰友們長眠在一起。

  三、小結,拓展

  1、教師小結

  此時此刻,嘎羧在你眼裡還僅僅只是一頭戰象嗎?它在你眼中是怎樣的形象?請你用一個詞概括。

  2、師生齊讀:是的,它是一頭善良、忠誠、英勇、懷舊的戰象。它是一位重情重義的英雄,讓我們永遠銘記著嘎羧,永遠銘記這——最後一頭戰象。

  四、作業超市

  1、小練筆:嘎羧告別村賽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選擇其中的一個場景,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並寫下來。

  2、可以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3、推薦課外閱讀:如果說,最後一頭戰象呈現給我們的是深沉的愛和對於生命價值的深深思考的話,那麼,沈石溪的其他作品又將給予我們怎樣的震撼呢?有條件的同學課外可以仔細讀一讀,可以將你的點滴感受記錄下來。

  課外閱讀《斑羚飛渡》、《再給狐狸騙一次》、《雪豹悲歌》《狼王夢》等

  板書:

  23 最後一頭戰象

  品細節

  重披戰甲 懷舊

  動作 善良

  憑弔戰場 英勇

  神態 忠誠

  莊嚴歸去 重情重義

  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能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並概括故事的主要情節。

  2、理解戰象嘎羧的行為,分析其形象。

  重 點: 把握文章內容,概括故事主要情節。

  難 點: 透過品讀課文寫嘎羧具體行為的動作、神態的語句,引導學生體會嘎羧內心豐富的情感,分析它的形象。

  教學準備:

  1、課前預習,通讀課文,掃除生字詞。

  2、透過查詢資料,對戰象有一定的瞭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師: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動物小說,課題是《最後一頭戰象》。並板書。

  2、當我們讀小說、故事這一類文章時,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情節、主人公、精彩的部分)什麼樣的小說,你覺得寫得很好?

  3、小結:剛才大家說得很對,把握好故事情節,是讀懂小說的關鍵;理解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是讀好小說重點。所以今天我們的學習《最後一頭戰象》的目標就是看看這篇小說寫了什麼?主人公在文中有什麼樣的品質?

  二、初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

  1、大聲、自由、快速的讀一讀課文,找出不會的字詞,不理解的句子,用鉛筆圈劃出來。給每個自然段都標上序號,並想一想課文寫了那些事情?能否用簡練的話概括?提示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用小本子把主要事件記錄下來。

  2、解決不會的生字,或難記的生字。如寇、躁。

  3、指名說說課文寫了哪件事。教師歸納整理。英雄垂暮——重披象鞍——憑弔戰場——莊嚴歸去

  4、引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用“先……然後……最後…、”這一句式將嘎羧臨死之前做的事情連起來說清楚。

  5、小結:我們在學習篇幅較長的文章時,可以採用抓主要事件的辦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抓事件)

  三、品讀感悟,分析形象

  1、師:透過剛才對課文的梳理我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最後一頭戰象嘎羧之死,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嘎羧生命的最後一段歷程中的舉動,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感受戰象嘎羧崇高品質。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嘎羧赴死行為的語句,用筆圈劃出來。體會它內心的想法,並寫在旁邊。

  2、學生自讀體會,劃記詞句,做批註。

  3、討論交流,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詞,句子,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嘎羧的內心,總結出嘎羧的品質。

  4、小結: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先找到相關句子段落,然後劃記描寫嘎羧行為的詞語,聯絡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細細體會嘎羧內心的想法,從而感悟到了嘎羧內在的品質。

  四、討論交流

  1、文章中其它地方描寫嘎羧行為的語句,繼續感受戰象嘎羧崇高的品質。(引導學生體會出嘎羧身上所具有的戰士的品質、英雄的品質,忠誠、勇敢、團結、重感情、堅毅、感恩等)

  師:嘎羧的記憶力驚人,它準確找到了戰友埋葬的地方;它的靈性感人,它和人的情感相通和死去的夥伴的感情相通;它英勇的氣勢振奮人,它認為戰士戰死在疆場,幾十年後仍然同戰友死在一起。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樣的感觸?

  2、師生交流讀後感觸。

  五、作業設計

  1、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像這樣寫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情感的文章有很多,可以閱讀《第七條獵狗》、《斑羚飛渡》、《再被狐狸騙一次》等。

  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詞語,理解“威風凜凜、優哉遊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最後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交流對大象的瞭解

  1、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於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麼呢?(生自由發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為人們做這麼多事情,但是,你聽說過大象還能幫助人們戰鬥嗎?這樣的大象叫戰象(板書:戰象),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鬥洗禮的最後一頭戰象(補充完課題:最後一頭戰象)。

  3、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速讀課文,瞭解大意:

  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認真地朗讀課文,要把字音讀準確,把字音讀通順,邊讀邊想,讀了這篇課文,你都讀懂了什麼?生彙報:僅有嘎梭一頭戰象生存了下來。(自由發表)

  師:我們同學可真會讀書了,讀了一遍課文,讀懂了這麼多事,那麼一定還存在一些漢字上一疑問,看黑板。

  學習漢字。

  三、掌握課文內容

  曾經過戰火的洗禮,也經歷過生死的考驗,它有著勇猛殺敵,戰功赫赫的輝煌與榮光,也有些英勇負傷失去戰友的痛傷與哀傷,是嗎?那麼這樣一頭戰象是怎樣走完自己生命最後一段時光呢?請同學門快速默讀默寫噶梭生命最後一段時光的這一部分課文,想一想做了幾件事?分別是哪幾件事?

  生彙報:

  綜合同學們的意見,我們來回顧一下,噶梭生命的最後歷程,他在將要去世的時候,它首先重新批上了自己的象鞍,然後和村民們告別,離開寨子之後,他來到了曾經的戰場,最後,它把自己埋葬了自己戰友的身邊。噶梭在自己生命最後時光裡做了這樣幾件事?同學們,噶梭可是一頭戰象呀,我們看到它做的這寫事情之後,你有沒有感覺到驚訝,心中有沒有疑問,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能讀出什麼疑問來,邊讀邊批畫,把自己的疑問記在書的空白處,開始吧。

  交流“重披象鞍”這一部分。

  當你讀到重披象鞍這一部分的時候,你提出什麼問題了?

  為什麼臨走時重披象鞍?

  哪些讓你覺得特別感動?有讓你特別感到的地方嗎?

  還有哪個詞感覺到了?久別重逢。

  僅僅是久別重逢嗎?什麼樣的老朋友,象鞍是噶梭什麼樣的老朋友(上戰場,並肩作戰,同生共死。說得真好。難怪噶梭見了象鞍之後是淚光閃閃,從這句話中,哪個詞也能看出他們是老朋友。久久,摩挲,對了,久別重逢,那份喜悅,那份傷感,那份珍惜,是嗎?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自己的感動來。

  感情讀指導。

  是啊,同學們,噶梭雖然老了,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頭戰象,戰爭不在了,但是噶梭作為一名戰士的雄心,卻依然還在,多麼感人呀,同學們肯定還有很多其他的疑問,我們下節交流一下。

  四 作業

  畫出自己感觸深的句子,並寫批註。 完成書寫本。

  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最後一頭戰象》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作者以時間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掛象鞍”“重回戰場”“莊嚴歸去”四個感人的片斷,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記敘了嘎羧生命歷程當中最後的輝煌和莊嚴,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嘎羧的高尚情懷。

  根據單元訓練目標和課文篇幅較長的特點,指導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學生閱讀中提出的問題,重點抓住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詞語和有感情的朗讀來品讀課文中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並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揣摩作者是怎樣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引導學生質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中,透過品讀重點詞句、感情朗讀、想象說寫話等語言實踐活動,體會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懷。

  3、體會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透過品讀課文中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語句,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並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匯入:

  1、同學們,你們看到過大象打仗的場面嗎?那我們就來讀讀這段話。(課件出示文字)

  2、生讀:西雙版納曾經有過威風凜凜的象兵……勢不可當。

  3、同學們,就是這群英勇的戰象在一次打擊日寇、保家衛園的戰鬥中,不幸全部中彈倒下。人們在埋葬它們時,救活了一頭負傷的戰象,它就是咱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板書:嘎羧)讓我們一起叫叫它的名字──生齊讀“嘎羧”。它就是──生齊讀課題“最後一頭戰象”。

  4、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主要寫的是戰象最後的時光。講它的哪幾個方面呢?板書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弔戰場、莊嚴歸去。

  二、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嘎羧,走近最後一頭戰象。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就用橫線畫下來。

  2、生默讀。

  3、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閱讀發現。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片段一: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1)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2)是什麼讓嘎羧安靜下來?象鞍是戰象的身份象徵。哪些詞語最能表達嘎羧物件鞍的深厚感情,請把它圈下來。

  “摩挲著”。

  “摩挲”是什麼意思?(撫摸)

  “摩挲”讓你感受到什麼?(嘎羧和象鞍關係非常深厚,是戰友)

  你想,誰會去和一個陌生人撫摸呢?請你帶著這份體會,有感情地讀一讀。

  生讀句子。還從哪兒能感受到嘎羧物件鞍的深情?

  “淚光閃閃”

  為什麼見到象鞍眼淚汪汪?看到象鞍,它會想起什麼?(想起了在戰場上拼搏的那段歲月,也就讓它想起了跟自己並肩作戰的戰友已經死去了)

  象鞍上記載著嘎羧輝煌的過去,記載著它辛酸的往事。(出示:“象鞍上留著彈洞,……還綴著杏黃色的流蘇。”)生齊讀句子。

  象鞍上這斑斑的血跡,累累的彈洞,記載著嘎羧輝煌的過去,勾起了它辛酸的回憶。所以嘎羧見了象鞍──生接讀:“一下子安靜下來……老朋友。”還有什麼地方讓你感受到嘎羧物件鞍的深情?

  “久別重逢”“老朋友”

  久別重逢,多少年?(26年)

  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但嘎羧沒有忘記自己是一頭戰象,一直牢記著它身份的象徵──象鞍。象鞍僅僅是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嗎?還是什麼樣的老朋友?(並肩作戰同生共死……)

  26年了,我們經常說酒越陳越香,朋友是越老越好。讓我們帶著這份體會,讀一讀這個句子。(生齊讀句子)

  讓我們繼續交流閱讀發現,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動?

  片段二: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驚得江裡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1)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話,找出描寫嘎羧動作和神態的語句,透過這些語句體會它內心的想法。

  (2)生自由朗讀、批註。

  (3)誰能把你的閱讀感受與大家交流交流。

  “久久凝望”

  嘎羧久久凝望著清波盪漾的江面,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它想起了什麼呢?

  生交流:想起了戰友、敵人、戰鬥場面……

  能不能讀出這種“久久凝望”的感覺?(指名讀)

  “親了又親”

  這塊礁石對嘎羧有著什麼特殊的含義?為什麼會“親了又親”?

  無論哪種理解我們都能感受到嘎羧的深深懷念之情。

  懷著這種深深的懷念,女同學一起讀讀這段話

  “震耳欲聾的吼叫”

  嘎羧想透過吼叫,表達什麼呢?

  生交流:深情呼喚戰友、訴說對戰友的懷念、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

  這一聲吼,真是蕩氣迴腸。男同學一起讀讀這段話。

  (3)26年前的那場戰鬥,讓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讓它成為──最後一頭戰象。26年中,他無時無刻不在懷念著過去,思念著它的戰友。這樣的深情,它能向誰訴說嗎?(不能)因為它是──最後一頭戰象。

  (4)所以,重回戰場,緬懷往事,睹物思人,它怎能不激動!同學們,讓我們齊聲讀這一段。

  讓你感動的語句還有嗎?

  片段三:我和波農丁耐心地等到東方吐白……它和曾經並肩戰鬥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1)哪些細節感動了你?(生交流)

  (2)凝望天空,它在想什麼?它想說什麼?(生展開想象)

  (3)“風簫簫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嘎羧帶著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之情,帶著對戰友的深深的懷念之情,跋山涉水,趕往百象冢。在戰友們長眠的地方,它耗盡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為自己挖掘一個墓坑。請同學們齊聲讀讀這兩段話。

  三、總結全文,昇華主旨:

  1、讀得真好。同學們,怪不得連飼養員波農丁都說──(課件出示句子:“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還記得那麼牢。”)生齊讀句子。

  2、它還牢記著什麼?(生交流)

  3、它記得,什麼都記得,它始終記著自己是一頭戰象。“英雄垂暮,壯心不已”,讓我們連起來讀一讀這些句子。(課件出示幾組句子。配樂)

  二十六年過去了,嘎羧顯得很老邁,可他一直牢記著它身份的象徵,牢記著它出生入死經歷的象鞍。讀──生齊讀句子:“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整整26年了,嘎羧始終記得自己是一頭英勇的戰象,記得自己浴血搏殺的地方──生齊讀句子:“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跳出水面。”

  戰場才是歸宿,戰友才是最親密的夥伴。最後一頭戰象──嘎羧,終於和夥伴們躺在了一起──生齊讀句子:“它死了。……躺在了一起。”

  4、讀著這感人肺腑的文字,想著這令人心酸的`畫面,你還覺得嘎羧僅僅是一頭戰象嗎?

  5、所以,本文的作者沈石溪先生說(課件出示句子):“動物小說寫的是動物,折射的是人類的情感。其目的是想引發人類更多的思考。”

  6、最後,我們以一首詩來紀念最後一頭戰象,並向這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2透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突出嘎羧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1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透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突出嘎羧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這是什麼呢?生:象戰象師:恩是一頭戰象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你想用哪個詞語呢?生:高大威猛

  師:真是個善於觀察的孩子,你看到了它的高大威猛。出示戰象的資料;戰象是在古代戰爭史上,曾遇過特種部隊——象軍,它在戰爭中發揮類似現代武器坦克的作用。你們看到戰象的作用大嗎?是呀!戰象能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勇猛無敵,我們上節知道,在一次戰爭中百名長相與敵人浴血奮戰時,基本上都犧牲了,只留下了一頭受傷的戰象,我們稱之為最後一頭戰象板書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生齊讀課題讀完課題後,你有疑問嗎?我們都知道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你能看透這雙眼睛嗎?生:這是一頭怎樣的戰象呢?這頭戰象最後怎麼樣了呢?這頭戰象在即將去世時做了哪些事情呢?

  你們真棒!能提出這麼多問題,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這是一頭善良忠誠懷舊英勇的戰象。在即將去世時做了幾件事。哪個同學來回答呢?

  指名生回答。師板書:重披象鞍告別村名重回戰場與戰友相伴長眠

  師:記得真牢!是呀做了四件事,這幾件事觸動你心靈最深的是哪件事情呢?

  二交流體會心靈同鳴

  師:我們知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會有所思所感所想,看著你們迫不及待地想讀,那就拿出書讀;在讀時老師提幾點要求:首先要快速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其次讀到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好好讀一讀俗話說: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拿出筆在空白處寫上批註。尤其是觸動你心靈的句子。開始吧!

  師:在你們的臉上老師看到了你們心中的那份答案了,我們來交流吧!師:舉起了手,你就成功了一半。你回答了就成功了,指名生回答;

  生:讓我感動的是衝披象鞍,師;你能把句子讀出來嗎?生:讀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裡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師:這個句子讓你感受很深。你能說說你感受到什麼了嗎?生:我體會到了嘎羧當時心很憂傷。師:你從哪幾個詞語看出來的呢?能找出來嗎?生:呼來呼去,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師:說的真好!你們用紅筆畫出來,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後你又看到了什麼呢?全班齊讀。師:誰能說一說呢?引導學生:這些都是對嘎羧動作神情的描寫。你們看到了它在想念自己的朋友嘛?是怎樣的朋友呢?生:(並肩作戰的朋友)是呀!看到這樣的朋友,淚光閃閃,因為戰友都去世了,只留下了自己,當它看到自己的朋友時,它的內心平靜嗎?是呀!極不平靜呀!你們能用朗讀來感受它的內心嗎?誰來讀讀呢?其他生評價。

  師:他們讀得多好呀!你們想來讀嗎?全班來讀讀好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的內心,感受它對過去輝煌的深深留戀與回味!

  師:是呀!他重新披上了象鞍,雖然過了二十六年,象鞍仍顯出”凝重華貴“出示句子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讀一讀,讀完後,你讀懂了什麼呢?

  師:(二十六年彈指一揮間,而今戰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積滿灰塵的象鞍上記載著凝重的歷史,記載真嘎羧的英勇,紛亂不再,年輕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胸懷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此時老師的心中充滿著深沉與感動,你們和老師的心情一樣嗎?能帶著深沉的心情讀一讀嗎?男生讀一讀!讀得真好!我彷彿看到了嘎羧英勇作戰的場景。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嘎羧誰救起來的呢?它要做事嗎?生:不用它整天優哉遊哉地在寨子裡閒逛,到東家來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從這些事情中,你知道了什麼呢?生:(村子人對他的愛護有加)師:把它當作家人看待,當聽到嘎羧要去世的訊息後,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遍了整個村子,村裡人的第一反應是:它們是怎麼做的呢?生:泣不成聲,讀句子許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脖子上繫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老人和孩子捧著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邊,它什麼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

  師:聽你們讀完後。老師有疑問了。為什麼嘎羧要繞著寨子走三圈呢?生:嘎羧對人們的感激師:你們真會讀書呀!能把那種感激之情用你們的朗讀讀出來嗎?指名生讀,師:看到嘎羧即將離去,村名們泣不成聲,此時我們最想知道的是:嘎羧去哪裡了呢?他做了什麼呢?你們知道嗎?生: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口歐]——[口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裡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師:出示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盪漾的江面。看到了——看到了——然後,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也許是——也許是——假如你是一位攝影師你想把相機定格在哪一幕呢?

  生:同桌之間討論想象。讀一讀師:是呀!它可能看到了二十六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衝向侵略者,日寇鬼子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裡。

  師:同學們,嘎羧他想起了戰場的一幕幕。所以過了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此時它想起了想起了昔日的戰友,也許它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也許在告訴戰友,自己也將來陪伴他們了……也許……它是那樣的深情。你們能把那種感情用你們的朗讀讀出來嗎?生:讀一讀,師: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師:當我看到嘎羧自掘墳墓時,我的心更沉重了。我們看到20—23自然段。配上音樂把他讀一讀!好嗎?讀後哪一個字觸動了你呢?生:"挖"師:是呀!它不辭辛苦地為自己挖墳墓,可以看出面對死亡嘎羧仍然是那樣的坦然,這是多麼善良與忠誠的戰象呀!板書:善良忠誠在最後的旅程中,嘎羧還在用它的眼神在訴說著什麼呢?生:想象嘎羧“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的眼睛在訴說什麼呢?(它在告訴我們歷史不能忘懷嗎?它在期盼和平嗎?師:想象得真好!最後嘎羧將自己埋在戰友旁,有戰友長眠,這難道不就是英雄氣概嗎?板書:英雄氣概

  三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師:一幕幕的情景重臨眼前,嘎羧走了,但它死亡戰象魂還在,此時此刻,老師給戰象寫了一首詩你們想聽嗎?

  戰象魂

  ——至最後一頭戰象

  看,身披象鞍

  聽,打羅江畔

  浴血搏殺,吼聲震耳

  英武豪邁,激越悲壯

  這就是——最後一頭戰象

  莊嚴不改

  這就是——最後一頭戰象

  師:同學們,你們想讀嗎?全班齊讀。向戰象致敬。

  四作業佈置

  1拿出作業本翻到23課,做小練筆

  2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給家人同學朋友聽

  3推薦《第七條獵狗》《再被狐狸騙一次》《義犬復仇》

  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積累文中的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4.學習作者具體、細緻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重點難點】

  抓住細節描寫,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懷

  【教學準備】

  製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揭題,瞭解“戰象”

  在古代戰爭史上,曾有過特種部隊——象軍,它在戰爭中發揮著類似現代武器坦克的作用。經過訓練的戰象,作戰時衝鋒陷陣,勇猛無敵,它能破城門、毀營壘、折武器、踏敵軍、陷敵陣,常給敵方造成極大的傷害。

  二、自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文中的生字新詞,並將理解不了的詞語圈畫出來。

  交流,認讀、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詞

  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嘎羧 亢奮 摩挲 象冢 威風凜凜 勢不可當 優哉遊哉焦躁不安 橫遭不幸 暴斃荒野 泣不成聲 久久凝望 炯炯有神 浴血搏殺 長途跋涉 體力不濟 英武豪邁

  說說以上詞語中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引導學生聯絡課文的語言環境初步理解。

  三、默讀課文,梳理課文內容

  學生以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完成《作業本》2、4題:

  第2題: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我產生的主要疑問是:

  按事情發展順序補充完成下面的提綱:(英雄垂暮)——( )——(依依泣別)——( )——( )——(莊嚴辭世)

  交流,反饋。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說印象

  透過上節課的初讀,說說最後一頭戰象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用下面的句式來說:嘎羧是一頭( )的戰象。(預設:可能有“善良”“懷舊”“堅強”“忠誠”“英勇”等,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做簡單的整理,以便明確下一步的研讀目標)

  再說說課文所描寫、刻畫的哪幾個場景令你印象特別深刻?交流,板書:

  重披戰甲 惜別村寨 憑弔戰場 自掘冢坑

  二、抓住重點,細感悟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走進戰象嘎羧的內心世界,感受戰象嘎羧崇高的品質。課文比較長,我們可以採用怎樣的方法來閱讀呢?(提示學生採用快速瀏覽與潛心品讀相結合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5-23自然段,抓住那些細緻描寫戰象嘎羧的句子潛心品讀,想想你受到了怎樣的感動,在句子旁邊簡要地寫一寫批註。

  學生自主讀書,教師巡視,隨機指導學生在品讀的時候要抓住描寫刻畫嘎羧的那些感人的細節來體會嘎羧此時此刻的內心世界、心理活動。

  組織交流,預設以下交流的重點,交流的順序可以隨機。

  ★感受嘎羧重披戰甲的情景——

  我以為它精神好轉想吃東西了,就把兩串玉米扔下去。嗄羧用鼻尖鉤住,像丟垃圾似地甩出象房去,繼續焦躁不安地仰頭吼叫。破篾席裡面有一件類似馬鞍的東西,我漫不經心地一腳把它踢下樓去。沒想到,嗄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裡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了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點撥引導:當我把玉米扔下去的時候,嘎羧的情緒反應是怎樣的?(焦躁不安)從哪些細節中可以體會出來?(像丟垃圾似的甩出去)當我漫不經心地把類似馬鞍的東西踢下樓去之後,嘎羧的情緒反應又是怎樣的?(激動不已)從哪些細節中可以體會出來?(呼呼吹、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嘎羧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反應?再聯絡下文說說你的感動。(下文: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還記得那麼牢。)

  引讀體會。師:我以為它精神好轉想吃東西了,就把兩串玉米扔下去。生:嗄羧用鼻尖鉤住,像丟垃圾似地甩出象房去,繼續焦躁不安地仰頭吼叫。師:破篾席裡面有一件類似馬鞍的東西,我漫不經心地一腳把它踢下樓去。生:沒想到,嗄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裡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了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感受嘎羧惜別村寨的情景——

  嗄羧要走的訊息長了翅膀似地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為嗄羧送行。許多人都泣不成聲。村長在嗄羧脖子上繫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老人和孩子捧著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嗄羧嘴邊。它什麼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

  點撥引導:最令你感動的細節是什麼?嘎羧為什麼要繞著寨子走三圈?如果它會說話,此時此刻會說些什麼?請拿起筆在書上這句話旁邊寫一寫。寫後交流。

  多麼有情有義的嘎羧啊!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感受嘎羧憑弔戰場的情景——

  嗄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盪漾的江面,然後,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裡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點撥引導:嘎羧為什麼要走到打洛江畔?哪些細節特別令你感動?

  讓我們體會一下此時此刻嘎羧的內心世界吧。想象性補充說話:

  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盪漾的江面,它彷彿看見了( );

  然後,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因為這裡( );

  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彷彿在大聲地說:“( )”

  多麼令人感動的情景!多麼令人敬佩的戰象!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感受嘎羧莊嚴死去的情景——

  嗄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物件牙就像兩支鐵鎬,在地上挖掘起來。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嗄羧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於挖出了一個橢圓形的淺坑來;它滑下坑去,在坑裡繼續挖,用鼻子卷著土塊丟擲坑。我們躲在遠處,看著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點撥引導:這段話詳細地描寫了嘎羧什麼情景?作者在這段話描寫中重複最多的是那個詞語?(挖)作者是怎樣描寫刻畫這個“挖”的,找出來,讀一讀。(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於挖出了、繼續挖……)嘎羧為什麼要這麼費力地給自己挖象冢?它為什麼不走到祖先留下的象冢去?

  帶著我們的感動和體會,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土坑約有3米深,嗄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點撥引導:嘎羧一隻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臨終的時刻,嘎羧還在看什麼?它彷彿看見了什麼?

  有感情地朗讀。

  小結:戰象嘎羧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感動。那一幕幕情景怎不令人肅然起敬?讓我們以有感情的朗讀甚至背誦,來銘記這頭令人肅然起敬的戰象嘎羧吧!

  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最後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

  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1.瞭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對戰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習課文,瞭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蒐集其他關於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能讀通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交流對大象的瞭解

  1.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於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麼呢?

  2.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鬥洗禮的最後一頭戰象

  3.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4.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麼嗎?

  二、速讀課文,瞭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思考剛才的提問,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2.學生閱讀後解決簡單的問題。

  3.指名說一說課文寫了戰象的哪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老──重披戰甲──重臨舊地──自掘墳墓。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句子

  3.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4.自己閱讀感悟後,小組再合作研讀: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準備彙報自主合作。

  四、作業設計:

  1.繼續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課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設計 篇9

  一、啟情匯入:

  孩子們,還記得我們上學期學過的那篇《與象共舞》嗎?(板書:象)說一說大象都能為人們幹些什麼呢?(1、說到象:是啊,這樣的大象就是戰象;2、沒說象:那你聽說過象還能幫助人們戰鬥嗎?這樣的象被稱為戰象)(板書:戰)關於戰象課前你都收集了哪些資料?和大家說一說。

  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第23課,一起去認識這頭經歷過戰鬥洗禮的最後一頭戰象,(板書:最後一頭)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開啟書,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彙報:

  ①參考同:孩子,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嗎?

  ②自己的話同:說得不錯,還可以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嗎?

  ③羅嗦:能精煉一些嗎?

  ④不會精煉:來看看這篇文章寫了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戰象誰?在自知生命大限已至時怎麼做的?最後怎麼樣?就像老師這樣試著用精煉的話自己練說主要內容。

  3、結合剛才的初讀,結合你的課前預習,誰來說一說這頭戰象初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師板書:忠誠、善良,彙報不出善良不寫)

  三、研讀,情感昇華:

  1、文章的哪些重點語句讓你對嘎羧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批畫邊體會,同桌兩個人都批畫好了可以小聲地交流。(5分鐘)

  2、誰先來交流?

  3、彙報:沒想到:(板書P)(①詞全抓:你能結合課文來具體說一說你是怎麼體會到的嗎?②先彙報“一下子”:就是這樣一個破舊的象鞍卻讓嘎羧一下子安靜下來,孩子,它先前是怎樣表現的?③彙報一個詞:就這段,你還從哪些詞體會到了?)(板書:一下子、久久)嘎羧見到象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④只回答一個半句:還有呢?還因為什麼?)正是因為這象鞍與它一同經歷了戰鬥的洗禮,所以在它見到象鞍之後它才一下子安靜下來,它才久久地摩挲著,如果去掉這兩個詞表達的情感上又有什麼不同呢?(出示大螢幕)自己讀一讀,誰來說?是啊,我們從這些重點詞當中真切地體會到了嘎羧物件鞍的懷念,這是一頭戰象積澱在心中深沉的情感啊,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這種體會練讀這段話,在讀的時候要注意變顏色的詞和加點的詞。

  4、我們接著來彙報:(板書P)久久凝望(板書):站在這它曾經浴血奮戰過的戰場,嘎羧彷彿能看到什麼?它一定是看到了當年那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又一幕。就這一段還從哪裡感受得到?親了又親(板書):它為什麼會對這塊礁石親了又親?這塊礁石一定是深深印在它腦海之中的。吼叫(板書):文章不止一處寫了嘎羧的吼叫,找一找還有哪些地方也寫了吼叫?(出示大螢幕)想想這三次嘎羧都在叫什麼?(學生答:第一次。第二次。)兩次感情一樣嗎?那此時此刻站在江灘的卵石上又會吼叫什麼呢?(學生答)孩子們,它僅僅是一頭戰象嗎?是的,它是一位讓人飲汨讚頌的英雄,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來讀一讀這一段!“它站在。”

  5、還有哪些地方也讓你感受到了?(板書P)自埋過渡:它就這樣一直挖著挖著,一直到東方吐白,我和波農丁才走到坑邊檢視,我們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出示大螢幕)此時嘎羧再次凝望著天空它會想些什麼呢?有誰能如此坦然地面對死亡?有誰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就讓我們再看嘎羧一眼:土坑約。

  6、(板書P)引讀:它死了。它沒有。孩子你怎麼理解這句話?它忘不了那片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忘不了那些曾經並肩戰鬥的戰友,我們也似乎漸漸讀懂了嘎羧的心,那就讓我們用朗讀的形式祝福它吧:它死了。是的,這便是一頭戰象的忠誠與善良,孩子們讓我們最後送嘎羧:它死了......

  四、積累拓展:

  正是這頭戰象感動了作者,此時也感動了你,感動了我,感動了大家,假如你現在就站在“百象冢”前你會對它說上一句什麼呢?

  五、總結

  我想如果嘎羧聽到你們的讚揚和祝福一定會安息的!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