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精選6篇)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精選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感受詩人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精神。

  2、學習詩歌的欣賞技巧之一:朗讀。

  【教學重、難點】

  詩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讀的技巧。

  透過合作探究,反覆品讀,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體會詩歌的深沉感情。

  【教學設計】

  一、研究性預習

  公佈研究性預習任務,學生自主選擇,自願參加小組研究活動:

  1、詩片語。蒐集“愛國主義”為主題的詩詞,向同學推薦一些經典名句,熟讀背誦。

  2、錄音組。選擇適合本文的背景音樂,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做好配樂朗讀錄音。

  3、資料組。蒐集舒婷及朦朧詩的相關資料。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前準備交給學生做,可一舉多得,培養綜合學習能力。研究性預習重在過程,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學生學會自學,學會與老師溝通,與同學合作。

  二、資源共享,匯入新課

  詩片語、資料組選派代表介紹所蒐集的資料。今天我們學習的詩歌就是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板書)。這是一首直面祖國災難深重的古老歷史及嚴峻現實,而演唱的愛國之歌。

  設計意圖:課堂上展示學生的辛苦收穫,讓學生多一份成就感與自信,併為教授新課奠定了情感基調。

  三、初讀詩歌,初步感知詩意

  1、學生放聲朗讀,揣摩詩歌內在旋律。

  2、由錄音組推薦一名同學配樂朗讀,其他同學評論。教師可參與學生討論,只要學生分析有道理,能讀出愛國深情,即給予肯定。具體朗讀的語調、速度、技巧再下一環節討論探究。

  四、引導探究,把握第一小節的朗讀技巧

  1、請一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第一節。

  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麼樣?學生自我評論。

  2、引導探究:把握詩歌的朗讀技巧,首先要注意詩歌的意象。在第一小節中找出出現的意象(老水車、礦燈、稻穗……)及這些意象的修飾語(破舊、燻黑、乾癟……)。

  思考:

  為什麼要選擇這些意象及修飾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明確:

  詩歌意象的選擇與主題、情感有直接的聯絡。詩歌用了象徵的手法,顯示祖國在漫長的歷史中所受的苦難,第一小節中的意象給人貧困、落後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

  3、同學們自由朗讀,讀出作者的情感。

  提問:怎樣朗讀才能讀出情感?同學討論,教師引導。

  明確:

  感情基調:深沉而悲痛。

  語速:舒緩。

  重讀物件:修飾語、中心語。

  還要注意節拍、停頓。

  (形成板書)

  4、學生齊讀第一節,再次體會作者的深情。

  設計意圖:這一節教師的引導賞析是為學生後文的自主賞析打下基礎,這部分同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朗讀、討論為主,在教師的引導下感悟文字。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感悟,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教給學生一定的賞析方法,真正實現葉聖陶先生提出的“凡是教,目的在達到不教”。

  五、舉一反三,合作探究

  1、依據第一節的分析、朗讀的方法,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二、三、四節朗讀方法。經過充分討論後,讓學生把板書補充完整。

  明確:這首詩先抑後揚,體現出一種由舒緩到急促、有低沉到高亢的語言節奏。第二節寫了痛苦、追求的祖國,感情基調為痛苦、希望,語調要舒緩;第三節寫了新生、希望的祖國,感情基調為希望、欣喜,語調要高昂;第四節寫了養育、獻身的祖國,感情基調為深情、熱烈,語調要高亢、激昂。

  2、學生個別朗讀,學生點評。

  3、聆聽名家朗誦,輕聲跟讀。

  4、配樂朗誦,提升情感。

  設計意圖:學生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這一環節透過小組合作探究,基本能理解文字,把握朗讀技巧。並且這一環節,同樣重視朗讀,採用多樣的朗讀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探究的精神,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詩歌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真。

  六、體驗反思

  學情反饋: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感悟到了什麼?分享你的快樂。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也作為課堂小結。透過反思,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思辯能力,同時也養成及時總結的學習習慣。

  七、作業延伸

  1、背誦全詩。

  2、試以某一意想為核心,寫一首小詩,主題健康向上。

  3、用課內學到的知識,閱讀賞析郭沫若的《爐中煤》。

  要求:第一題必做,二、三兩題選擇一題完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鄉課外,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彈性選擇性的作業,有利於不同程度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需要,在有限範圍之內自由選擇,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此必然會提高學生作業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真正實現作業在課堂教學中承上啟下的作用。

  【板書設計】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舒婷

  內容 感情 語調

  第一小節 貧困、落後的祖國 深沉、悲痛 舒緩、低沉

  第二小節 痛苦、追求的祖國 痛苦、希望 舒緩

  第三小節 新生、希望的祖國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節 養育、獻身的祖國 深情、熱烈 高亢、激昂

  (二、三、四小節的板書由學生補充填寫)

  【教學設計說明】

  閱讀課,在教學設計上我認為都要儘量遵循以下三點:

  1、把朗讀放在突出地位。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徵。重視朗讀,能充分啟用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使“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斷積澱與昇華,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如果說學生的語感能力體現為學生突出的語文學習智力特徵的話,那麼,朗讀能力的培養就應該是它極為重要的基石。特別是朗讀一旦進入充滿情感的表達狀態,它就會不斷超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發展。在本教案的設計中教師要努力創設寬鬆的學習環境,採取多種朗讀方式,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感悟舒婷深沉的愛國情感。

  2、儘可能地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課改最本質的變革就是學習方式的變革──主動地、探究式地學習,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本教案的設計中,無論是處理教材還是設定問題,都在最大限度內把讀書權、思考權、討論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做問題的發現者、思考者、探索者,儘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教案設計上的靚點主要體現以下兩點:一是課前研究性預習,學生自主選擇研究任務,提高學生研究的積極性,同時有了真正探究學習過程,把課堂學習與課外探究很好地結合起來;二是學生自主填寫板書,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理解,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3、把發展學生的能力作為教案設計的主旨。學習最終的目的是形成個體的能力。能力培養應貫徹在平常的教學中,貫徹在一堂課的每個教學環節。課前研究性的預習,課內合作探究,板書填寫,課後延伸作業,都強調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凸顯學生個性。特別是合作探究一環,前一環節教師的引導學習,其實已經交給學生學習的鑰匙,讓學生在模仿中有所創新,在合作中有所感悟,讓學生的潛能得到良好的發揮。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設計】

  賞讀。

  【創意說明】

  課文新鮮活潑、意義雋永的意向,流動凝重的畫面,給讀者以視聽的美好享受。因此,教學這首詩應立足於“賞”,設計豐富精美的活動,讓學生美美享受一次詩歌大餐。

  【教學步驟】

  一、進入朗讀天地,聆聽名家朗讀

  1、第一遍聽,初步感受全詩。

  2、第二遍聽,畫出朗讀節奏和重音。

  3、第三遍聽,輕聲跟讀。

  二、來到學術報告廳,品析詩歌意想

  1、個性選讀:

  全詩選用了許多事物來抒發情感,談談你最欣賞的一句。

  之一:“破舊的老水車”與“疲憊惡毒歌”顯示出祖國的落後與疲憊;

  之二:“燻黑的礦燈”與“蝸行摸索”顯示出祖國前進步伐的艱辛與緩慢;

  之三:“乾癟的稻穗”與“失修的路基”顯示出祖國的貧瘠與落敗。

  2、妙手續寫:

  根據詩意,從下面詩句中選擇一句續寫,使之與原詩和諧一致。

  如:我是乾癟的稻穗,滋養你被勞作壓彎的身軀。

  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新刷的雪白的起跑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慧眼質疑:

  可提出如下問題探討:

  可以用“我是坍塌的房屋,是荒蕪的稻穗”來替代“我是我是乾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嗎?

  可以把“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中的“未落到地面”去掉嗎?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順序可以交換嗎?

  三、登上夢想的舞臺,個性化朗讀全詩

  1、我來當導演──對“祖國啊”一句的朗讀進行指導:

  第一節,“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詩人感到祖國母親是那樣疼痛難忍,禁不住發出“──祖國啊!”的深沉呼喚。多麼沉重,多麼痛苦!語調應緩慢低沉。讀“──祖國啊!”時,要痛苦沉重而有壓抑感。

  2、我來當演員──自選形式,進行朗讀競賽:

  配樂讀。

  多人演讀。

  模仿性朗讀。

  3、我來當評委──評選出自己最欣賞的朗讀,並作五十字左右的口頭點評。

  4、師生共讀,結束全課。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從“三美”的角度品讀現代詩歌,領會詩歌蘊含的深沉情感,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2、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從“三美”的角度品讀現代詩歌,領會詩歌蘊含的深沉情感,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品讀詩歌,理解詩中的“我”與祖國的關係。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1、涵詠品味

  2、意象分析

  學法指點:

  1、誦讀法;

  2、自主探究;

  3、仿寫練習。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愛國是個古老的主題,從《詩經》發軔,《楚辭》登程,在中國歷史上湧現出了以屈原為代表的眾多的愛國詩人,他們在詩中抒發的愛國之情總是和憂慮國家的命運相聯絡的。經歷了浩劫之苦的朦朧詩人舒婷,以其沉重的歷史積澱,將個體的“我”匯注於祖國的大形象,抒發了富有時代特徵的一代人的嚴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頑強追求。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與傳統一脈相承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去體會詩中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

  二、聆聽詩意

  1、教師範讀全詩,學生標註字音,劃分節奏,體會情感。

  2、認讀生字詞。

  乾癟(biě)駁船(bó)蝸行(wō)胚芽(pēi)迷惘(wāng)

  隧洞(suì)緋紅(fēi)淤灘(yū)纖繩(qiàn)

  三、品讀詩意

  1、學生自讀全詩,圈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在全班交流。

  2、學生展示性朗讀。(張天蕊、申大印)

  四、感受詩意

  1、我們把詩歌中浸染或滲透了詩人情感的形象稱作“意象”。請分別從四節詩中找出作者所使用的意象,並分析這些意象的特點。

  2、分別從四個意象群的角度看,本詩各節分別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從中詩人抒發了對祖國怎樣的情感?

  明確:(貧困、落後的祖國;痛苦、追求的祖國;新生、希望的祖國;養育、獻身的祖國。)

  (抒發了與祖國血肉相連、榮辱與共的情感,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

  3、明確:繪畫美。

  4、找出本詩最主要的韻腳。(明確音樂美)

  5、教師講解:本詩四節結構基本相同,句式多采用“我是……”,每節結尾以“祖國啊”作結。詩歌整齊的結構形式表現為一種建築美。

  6、小結:詩歌的“三美”原則。

  詩歌獨特的意象、優美的意境表現出一種繪畫美;

  詩歌和諧的韻律、鮮明的節奏表現出一種音樂美;

  詩歌嚴謹的結構、整齊的形式表現出一種建築美。

  這是一首好詩的共同特徵。

  7、難點突破:

  1思考:詩中的“我”僅指作者一個人嗎?“我”與祖國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明確:“我”和祖國一同走過艱難困苦,一同經歷風雨滄桑,我和祖國生死相依、血肉相連。“我”代表著與共和國有著共同命運的一代人,面臨新的歷史機遇,我們將承擔起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我”的形象是熔鑄在祖國的在形象裡的。

  2一提起祖國,人們往往會想起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四大發明、地大物博……以此歌頌祖國的強盛偉大。而舒婷此詩卻寫祖國的災難深重、落後貧困,曾有人說,她這是“攻擊社會主義”,“暴露陰暗面”。對此你怎樣看待?(此題沒有標準答案)

  五、創造詩意

  課後練習三:詩中所描寫的物件,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車”在“紡著疲憊的歌”),有些則沒有下句承接(如“乾癟的稻穗”)。

  仿照課文,在下面的詩句後新增一句詩,並儘可能與原詩和諧一致。

  1、我是乾癟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4、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六、延展詩意

  1、其它作者的同類作品。

  《一代人》顧城《回答》北島

  2、同一作者的其它作品。

  《神女峰》《雙桅船》《致橡樹》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結合課文或藉助工具書理解“艄公”、“遼闊”、“明媚”、“開闢”等詞。

  2、用讀、思、批相結合的方法,瞭解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志願軍戰士熱愛祖國、愛憎分明的赤子之心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用讀、思、批相結合的方法,瞭解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新詞卡片,《我的祖國》音樂磁帶,多媒體教學課件或教學掛圖。

  學生:觀看電影《上甘嶺》(可租光碟)或收集了解有關抗美援朝及上甘嶺戰役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師:1952年10月,朝鮮戰場上甘嶺戰役打響了。中國志願軍戰士在極其艱苦的情況下,用血肉之軀、以鋼鐵般的意志打退了敵人的無數次進攻,守住了陣地,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在電影《上甘嶺》中,炮火硝煙中的志願軍戰士唱起了《我的祖國》這首歌。

  2、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第32課——《我的祖國》。師板書課文題目,全班齊讀。

  二、批註課文題目,初讀課文

  1、對於這個題目,你在課前瞭解到了些什麼?把你對課文題目的瞭解批註在課文題目旁邊。(本課是影片《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的歌詞;這首歌詞是著名詞作家喬羽所作。)

  2、你還想了解些什麼呢?把你想了解的問題也批註在課文題目旁邊。

  3、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自由讀課文,注意三個生字的讀音。

  4、指名分小節讀課文,及時糾正字音。

  5、師用卡片抽讀生字、新詞。

  6、齊讀課文,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祖國”的?

  三、細讀課文,思、批結合(一)學習一、二小節

  1、齊讀一、二小節,結合批註談談你讀懂了些什麼。

  2、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批註,全班交流。(字詞方面的問題鼓勵學生結合上下文和藉助工具書自主解決。)

  3、從這兩個小節的描寫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同桌議一議,並把自己想象到的情境批註在課文旁邊。(祖國的江河帆影飄動,百舸爭流,希望的田野稻浪翻滾,一片豐收的景象。)

  4、全班交流自己讀後感受到的美景。根據學生的發言師相機出示展現祖國美景的掛圖或多媒體教學課件。

  5、如此美麗的祖國,怎能不讓志願軍戰士們熱愛,怎能不讓他們思念,又怎能不讓每一箇中國人自豪呢!有感情地朗讀一、二小節,表達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二)學習三、四小節

  1、這不僅是一個美麗的祖國,也是英雄的祖國。自由讀三、四小節,邊讀邊批註。

  2、把你批註的朗讀後的收穫和問題在小組內和夥伴交流。

  3、透過在小組內交流,你批註的哪些問題得到了解決?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4、全班交流學生無法解決的疑問。(如學生對“開闢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提出疑問,師可藉助掛圖或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大幹快上”、進行祖國建設的生動場景,幫助學生領會。)

  5、把全班交流後的收穫批註在課文旁邊。

  6、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讀三、四小節。

  (三)學習五、六小節

  1、運用前面“讀、思、批”的學習方法在小組內自主學習五、六小節。

  2、全班交流自學所得,共同解決疑問。

  3、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讀五、六小節。

  四、再創情境,感情昇華

  1、美麗、強大而又富有朝氣的祖國喚起了志願軍戰士濃濃的思念,滾滾而來的思鄉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聲中,讓我們一

  起來欣賞歌曲《我的祖國》。

  2、伴隨著優美的旋律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如今,我們的祖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以更美麗、更強大的英姿展現在世界的舞臺上。對此,你有什麼話想對我們偉大的祖國說?

  五、識記生字,練習書寫

  1、透過形近字比較識記生字。艄——稍、捎、梢、哨、消、悄闢——劈、壁、避、臂豺——材、財

  2、練習書寫生字。

  附:板書設計

  我的祖國

  美麗

  祖國

  強大

  英雄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積累“乾癟、疲憊、簇新、迷惘、緋紅、噴薄”等詞語。

  2.瞭解舒婷的濤在委婉曲折中表達心聲的特點,有感情誦讀並背誦全詩。

  過程與方法

  1.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領會詩歌蘊含的深沉情感,培養學生解讀詩歌的能力。

  2.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3.把握詩歌的情感歷程,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誦讀,理解詩歌中新穎的意象所表現出的凝重的情感。

  2.探究詩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體內涵,準確把握詩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歷程。

  教學方法

  1. 誦讀感悟法 透過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深沉情感。

  2.聯想想象法 用於對詩中意象含義的把握。3.討論點撥法 用於對詩歌主題的分析。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錄音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愛國是個古老的主題,從《詩經》發軔,《楚辭》登程,在中國歷史上湧現出了以屈原為代表的眾多的愛國詩人,他們在詩中抒發的愛國之情總是和憂慮國家的命運相聯絡的。經歷了浩劫之苦的朦朧詩人舒婷,以其沉重的歷史積澱,將個體的“我”匯注於祖國的大形象,抒發了富有時代特徵的一代人的嚴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頑強追求。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與傳統一脈相承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去體會詩中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

  二、資料助讀

  本文作者舒婷,1952年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市石碼鎮。祖籍晉江泉州。以後一直生活在廈門。1969年插隊落戶於閩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調福建文聯。插隊期間,開始試筆,直至十年後1979年,才開始發表詩作。著有詩集《雙桅船》(獲全國第一屆新詩集優秀獎)、《會唱歌的鳶尾花》《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散文集《心煙》。她的詩被譯成多國文字,介紹到西德、法國、美國、荷蘭、日本、義大利、印度等國家。是新時期以來,最受青年歡迎的詩人。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發表於1979年7月,即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第一個春天.詩人把壓抑中釋放出不定期的執情釋出來的執情化驗室作對祖國新興的謳歌。

  三、檢查生字新詞預習情況

  乾癟(biě) 駁船(bó) 蝸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ag)

  隧洞(suì) 緋紅(fēi) 淤灘(yū) 纖繩(qiàn)

  四、誦讀指導

  1.提示:這首詩先抑後揚,體現出一種由舒緩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語言節奏。第一節,長句式,多節拍,每兩行表現一個意象,彷彿是一首以低音緩慢升起的樂曲,給人一種沉重感。這種詩句的音韻效果與詩人對貧困祖國的憂患意識十分相似。第二節,詩句簡短急促,把憂國的情緒強化為深深的悲愴。第三節,詩句拉長,節拍增多。這種起伏變化,造成全詩節奏反覆迴旋,抑揚頓挫,為第四節把全詩推向巔峰創造了條件。第四節,節奏更快,而且排比的運用,加強了語言的力度。這就把全詩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2.學生自由誦讀,體會詩句節拍、重音。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裡/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餵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五、合作交流

  (1)第一詩節中,詩人創造了幾個意象?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

  詩人創造了“破舊的老水車”“燻黑的礦燈”“乾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等意象。這些意象象徵了祖國落後的經濟、落後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難,同時也展現了在災難中艱難掙扎,緩慢前行的祖國的形象。

  (2)第二詩節中所表現的情感是單一的嗎?

  第二詩節既寫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寫出了人民的希望。“飛天”是宗教傳說中的能在天空飛舞的神,在民間備受尊崇,寄託著淳樸百姓對生活的祈願。

  (3)第三詩節的感情色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詩人是用哪些意象表達這種感情的?

  第三詩節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變而欣喜亢奮。詩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等,這顯示出祖國擺脫束縛,蒸蒸日上的狀態

  (4)第四詩節中,詩人抒發的感情與第三節有何異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節內容。

  第四詩節中抒發的感情緊承上節,但程度有所加強,濤的感情達到了高潮。詩人將抑制不住的強烈感情化作對祖國母親的壯麗誓言。願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取得她的“富饒”“榮光”和“自”,去實現她的偉大理想。強烈的民族責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獻身精神,使詩的思想為之昇華。

  六、整體感知

  1.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各詩節的大意。

  明確:第一節:回溯祖國數百年的貧困、落後的歷史。

  第二節:寫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節:描繪處於歷史轉折時期的祖國形象。

  八、作業

  1、有感情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2、寫幾句富有詩意的詩,抒寫自己的一種感情。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舒婷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她的一首重要詩作。這首《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在詩歌主題、創作手法和詩歌技巧方面都體現了朦朧詩的一些典型特徵。這首抒情詩共有四個意象群,透過其遞進組合,不僅表達了祖國從苦難到新生的發展歷程,而且表達了有著從迷惘到深思到沸騰等特殊情感歷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聲,是一首深情的愛國之歌。在藝術上,它亦體現了朦朧詩的一些特點。如不直接表現思想感情,而是藉助一些意象來間接地表現情感。例如:用老水車、礦燈、稻穗、路基等象徵祖國貧困落後的狀態。用胚芽、笑渦、黎明等象徵新生祖國站在“雪白的起跑線”上。這使得這首詩含蓄朦朧,意境優美。

  “詩言志”,志指人的思想感情,情感是一首詩的血肉,一首沒有情感的詩就像一具沒有血肉的身軀。因而詩歌教學,不應脫離情感這條主線,要引導學生領會作品的精神,激發情感,發揮聯想和想像,透過詩中的情感喚醒學生心中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情趣。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但不應貼標籤式地空洞說教,其目標實現是自然地滲透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同時新課標明確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這首詩時應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與見解,改變過去“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接受式局面,真正還學生以主體地位。

  最後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注重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切磋學問,砥礪思想。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各自的發展空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在學習中理解詩歌的意象美、語言美等特點。瞭解朦朧詩的特徵與創作背景。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領悟詩歌的意象和主題。

  2、過程與方法:

  透過反覆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詩歌的韻律美、意象美、語言美。在讀中領悟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在讀中質疑探究、有所發現。用合作的方式探討疑難;強調學生與文字的對話、學生之間的對話、老師與學生的對話,真正實現師生的互動;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解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愛國主義感情,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激發情感,發揮聯想和想像,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這一情感培養絕不是空洞說教,而是應該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自己去思考理解。

  【教學方式】

  要達到上述教學目標,要一改以往接受式的教學方式,宜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去解讀文字,真正實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1、以讀為本。本詩寫得感情真摯,適合吟誦,透過節奏的變化和情感的起伏,獲得對詩歌深層意蘊的理解。

  2、注重教師引導,指導學生創造發現。鼓勵學生質疑探究。

  3、教學重視教與學的雙邊性,重視師生的互動,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與思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

  4、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自然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而不應把它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避免上成純知識傳授或思想政治課。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過程

  1、設疑匯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激趣是這一環節的重點,方法可以多樣化。可由舒婷這位詩人相關資料匯入;還可由詩中新穎的意象或創作背景匯入,或溫故知新,回憶上學期的《星星變奏曲》匯入。無論哪一種匯入形式,其目的都在於激發學生學習本詩的興趣。

  2、感情朗讀,品讀探究詩歌韻律、情感和詩意:

  詩歌本身具有形之於聲的特性,更適宜誦讀。詩歌有“三分詩七分讀”之說。

  在探究學習本詩的過程中,始終離不開一個字:讀。首先是速讀,整體感知詩歌韻律、情感、詩意。其次是品讀,只有品讀細加揣摩,方能體味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揣摩本詩新穎的意象。這其間教師要指導朗讀技巧:要讀出感情;要讀出輕重緩急的節奏;要讀出意象。

  3、探究學習,品析語言美和意象美:

  本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原則,學生分小組品析詩歌中最精彩的詩句,小組內自由發言交流,同時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突出學生個性,發展創新思維。

  4、讀寫創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一節課時間雖有限,但我們可讓學生探究熱情不減,把視覺延伸於課外閱讀中。師生同寫,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用閱讀本詩的方法去閱讀更多的愛國詩篇,去走進舒婷,不斷增強語文素養,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