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電話教學設計範文
土電話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明白聲音是可以傳播的,而且在不同物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教學重難點: 聲音產生的原理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透過實驗研究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效果。
教學準備: 細線,一次性水杯,剪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知道為什麼我們能聽見別人的聲音嗎?聲音是可以在空氣中傳播的
現在,我們來製作一個小科技
(二)製作土電話
將細線把兩個一次性水杯串起來。
(三)兩人分別拿著土電話的兩端,一人對著水杯說話,一人把水杯罩住耳朵,感覺一下和不用電話聽到的聲音一樣大嗎
【設計意圖:一方面讓兩個學生示範實驗的正確操作方法,為後面的活動做鋪墊,另一方面是解決了聲音能夠透過棉線傳播這一問題。透過遊戲操作的方法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討論:聲音是怎麼傳播到他們耳朵裡的呢?我們每天還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些聲音又是怎麼傳播到我們耳朵裡的?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前概念,基於學生對聲音傳播的認知基礎進行教學,便於學生在學習時回憶自己起初的想法,在學習過程中修改自己原先的想法。】
(五)聲音的傳播形式
現在你們覺得聲音是怎麼傳播來的? 你們所說的“波”是怎樣的? 科學家認為聲音是以波的形式進行傳播,到底“聲波”是怎麼樣的呢?以後初中的老師會帶領你們更深入的'瞭解
【設計意圖: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這個概念很抽象,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比較難理解,等待認知水平發展到初中時會更能理解。】
(六)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我們交流了這麼久,能聽到彼此的聲音嗎?
如果我們把這個空間裡的空氣都移走,形成一個真空狀態,還能聽到聲音嗎? 這樣的情況在太空中是最常見的。兩個探月的宇航員,相隔不遠,卻不能聽到彼此的聲音。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設計意圖: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但是介質看不見摸不著。透過實驗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聲音的傳播需要空氣存在,再用太空中宇航員交流的例子更好的鞏固了這個概念。】
(七)課後拓展
生活中我們還會聽到其他各種各樣的聲音,回家後,我們可以試試聲音能不能透過其他物體傳播
【設計意圖:希望學生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利用掌握到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繼續進行“聲音”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