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誰知盤中餐》教學設計

公開課《誰知盤中餐》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以玉米為例,瞭解農產品種植及生產過程。

  2、透過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體會農民的辛勞,懂得要珍惜糧食,愛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農產品的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和尊重他人的勞動。

  三、課前準備:

  幻燈片、玉米

  四、教學流程:

  (一)匯入

  播放一些關於我們吃、穿、用的圖片,引出本單元的主題——幸福生活這樣來。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一個大家熟悉的話題。板書課題。

  (板書:誰知盤中餐)你們瞭解我們的盤中餐嗎?

  (二)觀察、活動

  1、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食物帶來的營養,而食物的主要來源就是農產品。出示課件,南、北方不同的糧食作物。以北方的玉米為例,瞭解它的種植及生產流程。

  那麼同學們想知道玉米寶寶的生產過程嗎?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2、出示農民種植玉米的工作流程表,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三)體驗、交流

  1、體驗掰玉米的勞動環節,談體會。

  2、把自己的手和農民伯伯的手(課件出示)做對比,說感受。

  (四)揭示身邊的浪費現象

  1、出示身邊浪費現象的圖片。

  2、說說你自己身邊看到的浪費現象。

  3、透過算一算,和相關權威專家調查的數字,使同學們談談感受。

  4、分小組制定可行性的活動方案去制止浪費現象。

  5、彙報交流

  (五)總結

  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瞭解了農產品的'重要,也要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農民伯伯辛勤汗水分不開的,讓我們共同攜手,珍惜糧食,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五、板書設計: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播放音樂《假如幸福的話你就拍拍手》和一些關於我們吃、穿、用的圖片)

  師:聽著我們熟悉的音樂,看著我們熟悉的場景,今天,我們走進了“幸福生活這樣來”這一單元的學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談一談一個大家熟悉的話題。板書課題。(板書:誰知盤中餐)

  孩子們,你們瞭解我們的盤中餐嗎?

  師: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食物帶來的營養,而食物的主要來源就是農產品。我國南方以種植水稻、甘蔗、油菜為主,而我國北方則以玉米、小麥、高粱為主。

  (出示課件,南、北方不同的糧食作物。)

  那麼同學們想知道玉米寶寶的生產過程嗎?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播放玉米的種植及生產流程)

  聽了玉米的自述,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交流)

  有一位細心的同學,在課下透過採訪總結出一張農民種植玉米的工作流程表,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出示種植玉米的工作流程表,學生從農民工作的時間,工作型別以及室外溫度進行交流,體會農民的辛勞)

  師:大家想不想也來當一把小農民?我們來一場掰玉米大賽!以小組為單位,參加活動體驗,要求全員參與,把掰下的玉米粒剝到盒子裡,做到“顆粒歸倉”。開始吧!

  (學生們透過體驗,應該有很深的體會)

  誰來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是啊,掰玉米確實不容易,老師看到有些孩子的小手都紅了。我們再來看這雙手,這是一雙什麼樣的手呢?

  (出示農民伯伯的手的圖片)

  誰來說說。

  這的確是一雙農民伯伯的手。他們的手粗糙的像樹皮,他們的手上長滿了老繭,他們的手上到處是幹農活留下的口子。為了我們的“盤中餐”他們付出多少勞動啊!這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當我們在屋裡吹著空調涼快時,他們正在田間勞作;當我們吃著美味佳餚時,誰想過這背後有多少他們的汗水啊!

  (出示農民伯伯日常勞作的圖片,加深學生的感受)

  活動】揭示身邊的浪費現象

  師: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現象。

  (出示身邊浪費現象的圖片)

  相信這些現象你並不陌生,在你自己身邊,有沒有看到過這樣的現象?

  (學生談自己身邊的浪費)

  我們來算一筆賬:

  如果

  我們每人每天浪費一塊饅頭,

  我們全班65個同學每天浪費(65塊);

  我們全校1560個同學每天浪費(1560塊);

  全國約13.7億人民每天浪費(13.7億塊);

  全國人民一年呢?

  相信這個數字已經大的我們無法計算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費糧食的現象隨處可見,有關方面調查,糧食在消費中的損失高達6.3%。據報載,北京一家垃圾回收單位,3個月就挑出垃圾饅頭35噸,照此估算,我國每年將有383億公斤成品糧白白浪費在食堂、飯店和億萬家庭中,真可謂“奢侈之費,勝於天災”呀!

  (透過算一算,和相關權威專家調查的數字,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浪費是很嚴重的現象)

  面對這些人,這些現象,我們是時候採取行動了!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並制定可行性的活動方案去制止這些浪費現象吧。

  (彙報交流)

  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瞭解了農產品的重要,也要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農民伯伯辛勤汗水分不開的,讓我們共同攜手,珍惜糧食,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