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第1課時教學設計

《司馬光》第1課時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透過讀書,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積累一些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啟發學生遇到問題時,開動腦筋想辦法,養成積極動腦的良好品格。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並從中受到啟示。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一、揭題走近人物

  1、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課題,讓學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產生親近感,並從中認識生字“司”)

  2、司馬光自我介紹:我是古時候的宋朝人,姓司馬,名光,比你們早出生幾百年呢!

  ⑴聽了他的自我介紹,你知道了什麼?(相機指導瞭解複姓,理解“古時候”)

  ⑵把寫這個意思的句子讀讀。(出示第一自然段)

  ⑶對司馬光你還想知道些什麼?(鼓勵質疑,梳理問題,板書:事?人?)

  3、司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來和我們見面,如果我們想要認識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從讀懂課文開始。

  二、初讀觀察人物

  1、自讀課文:邊看插圖邊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多讀幾遍,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同桌交流會認的生字,挑自己喜歡的自然段相互讀讀評評。

  三、朗讀感悟人物

  1、我們讀了幾遍課文,應該逐漸開始認識司馬光小朋友了。看圖,這裡誰是司馬光?你是怎樣認出他的'?

  2、說說在課文裡司馬光做了什麼事?(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裡玩。(機動)

  △砸缸救人(重點):出示第五自然段

  ⑴自己讀讀,根據句子的意思你會做做動作嗎?

  ⑵討論:你學著司馬光做了什麼動作?(師走到學生群中,詢問了解學情)

  ⑶情景感悟:請一學生上臺做做。

  ①你做這樣的動作想說“砸”是什麼意思?其餘學生再作補充。

  ②透過朗讀體會,讓學生提建議怎樣把砸這個動作做得再好些。(如要舉雙手,要對準了,要用力等)

  ⑷司馬光這樣用力砸,想幹什麼?(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學習第3自然段,得出結論:這時候不救人,一件危險的事就要發生了。

  ②指導讀出擔心、焦急的語氣。

  ⑸司馬光舉起石頭砸缸時,心裡怎麼樣?對照別的小朋友的表現,說說怎樣做是“慌”了?

  ①結合學習第4自然段,瞭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現。

  ②想象一下,他們慌張的時候會一邊哭一邊喊些什麼?

  ③讀出他們慌的樣子來。

  ⑹繼續探尋司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麼呢?

  ⑺小結:原來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馬光的這口缸砸得好!

  ⑻瞭解結果,引讀第6自然段。

  ⑼學著司馬光的樣子,把他遇事不慌、奮力救人的心情和樣子讀出來。

  3、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怎樣想,怎樣做?

  (引導動腦筋想辦法)

  4、從他砸缸救人這件事上,你覺得他是怎樣一個小朋友?想對他說什麼話?

  (把“會想辦法”、“聰明”、“勇敢”等星送給他。)

  四、延伸走進人物

  由於司馬光從小愛動腦筋,會想辦法,所以後來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幾百年後我們也一直記得他。課後你們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讀,你會更加了解司馬光。

  【板書設計】

  沒有慌

  司馬光

  舉石頭

  砸缸

  救人

  想辦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