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教學設計

《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1、本課內容安排的依據。

  (1)學生面臨的問題。

  我國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比較大,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那麼,我們國傢什麼時候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什麼時候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為什麼要實行“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公有制有利於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為什麼還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活力的日益顯現,為什麼要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生活中的這些問題,就有必要了解本課的基本內容。

  (2)課程標準的依據。

  知道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理解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造福於人民的必要性,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2、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課九年級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一框。從教學內容來看,本框題講解了主要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目標、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等內容,是第七課整個鏈條上的不可或缺的一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3、說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以及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感受,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含義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2)過程與方法。

  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體會“三步走”發展戰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國的實際;從我國多層次的生產力水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需要等方面及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實際,體會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體會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不同作用,體會多種所有制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道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經濟制度方面分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對黨和社會主義的熱愛之情,感受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經濟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經濟。

  4、教學重難點:

  (1)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2)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二、說教法。

  新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生活體驗,社會規範也只有透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才能真正內化。”基於此,本課教學設計緊緊圍繞生活實際,教師以指導者的角色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引導學生閱讀、討論交流、歸納、總結。

  從教法看,本節課著重從以下兩方面貫穿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1、針對學生在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方面的模糊認識,我本著解放學生的腦,解放學生的嘴,讓學生閱讀、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思想。

  2、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感受。引導學生探究“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現階段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等內容,把基點放在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感受上。做好分析、探究工作,正確引導,就能把課堂教學內容講活。

  三、說學法。

  現代教學思想尤其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的方法。這堂課,我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以下學法。

  1、閱讀討論法。

  充分利用教材可讀性的特點,組織學生閱讀-討論-歸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2、比較法。

  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有比較,就有辨析、體驗、過程。我採用比較法教學,如改革開放以前與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經濟生活的變化比較,如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性質、作用方面的比較等。

  四、說教學程式。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各項活動的安排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匯入新課。

  由引言匯入新課。引言從概括性的意義上,說了三層意思。一是經濟建設在國家繁榮富強、人民生活幸福中的基礎性作用及其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所處的中心地位;二是從引導學生了解經濟生活的巨大變化、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等方面切入本課學習內容;三是從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進一步昇華。可以看出,本課引言是描述性的。

  2、講授新課。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我選擇了典型事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分析,得出結論。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4、課堂練習。

  練習的設計,使學生再次鞏固學到的知識,多角度思考問題,並把學到的知識用在實際生活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