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麼》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家是什麼》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學會生字、理解詞語、理解親情的含義。
2 能力目標:在課文中理解詞語的能力。想象性複述的能力。
3 情感目標:讓孩子體會到什麼是親情,有了愛的地方才有家。
教學重點:體會親情與愛。
教學難點:對最後一段的理解。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繼續學習19課。讀文題,齊讀。
1 文章的題目給我提出了一個大大的疑問:“家是什麼?”
讓我們先把目光集中在這個家字上。學過這個家字吧它是一個會意字,有哪兩個部分構成?有了房子有了財產,古人認為這就是家了。
2 開啟書,看看能不能從課文中對家有更深刻的體會。
二、指名讀文。
1 書中有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家是什麼?能找到嗎?在哪?第五小節找的非常準確
(家是一個充滿親情的地方)——板書親情——愛與被愛都是親情
2 再讀讀這段話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不懂——無家可歸被愛遺忘看看能不能透過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解決這些疑問。
三、快速讀課文。看看文章中向我們講述了哪兩個故事?簡要複述出兩個故事。(小組可討論)
板書:美國富翁盧安達熱拉爾
四、畫出兩個故事畫出人物的語言畫完坐好。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
板書:“家?我沒有家。”“那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
1 讀著讀著我們會發現什麼?(一個有家一個沒有家)。為什麼兩個人之間會有著如此巨大的差別呢?
2 走進兩個人的生活走進課文
五、讓我們先來看看美國富翁的生活。讀一二小節
1 富翁為什麼說他只有房子而沒有家(小組討論)
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也可以在書上找。
第二小節。對於這段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一旦……一旦……那還是家嗎?什麼意思?不是家是什麼?
設問問中有答男女生讀
讀這一段讀好問中有答自問自答
2 剛才我們讀的第二小節其實是對富翁故事發表的一段議論。師生共同讀體會家與房子的'區別
從故事中找找,富翁為什麼沒有家?醉臥街頭無人問津。(可能有親人但沒有親情)
3 他可是當地的富翁啊。擁有什麼?別墅——高堂華屋
沒有的又是什麼?——親情、愛,這些是金錢所買不到的。物質上的富有並不代表精神上情感上的富有,家財萬貫換不來真情換不來愛。
4 此時此刻富翁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再來讀讀富翁的話。怎樣讀?
也許他寧可醉臥街頭也不願意回到那所沒有親情、被愛遺忘的空蕩蕩的房子裡。知道什麼是被愛遺忘嗎?
5 所以當警察要送他回家時,他才說:家?我沒有家。那是我的房子。讀
六、讓我們再一同來到非洲的盧安達,看看熱拉爾的故事。快讀三四小節
1 我又有家了?他為什麼這樣說?失去尋找找到
2 加上前面的提示語再來一起讀讀熱拉而找到女兒後說的這句話。
3 熱拉爾的心情:悲喜交集:什麼意思?
悲:失去親人40口離散喪生。
有過失去親人的感受嗎?傷心痛苦難過熱拉爾那麼一個龐大的家族親人幾乎全部喪生,能理解他的悲痛嗎?
喜:找到女兒。絕望之時絕處逢生。(失去所有希望)
4 悲喜之間經歷了怎樣一個過程啊?輾轉數地冒生命危險。
在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年代,在尋找女兒的過程中,他可能會——可能會——還可能會
既然路途如此坎坷,是什麼力量支援著他一直走下去?
愛、牽掛儘管五歲的女兒此時還不能為他作些什麼
你們有沒有牽掛別人的感受?
老師也有過牽掛的感覺,牽掛你們如果老師生病公出,你們牽掛老師嗎?我們之間也有一份親情與愛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5 沒有家意味什麼?有了家又意味著什麼?聽老師說這樣一個句子
當他傷心時有人會安慰他。當他——有人會——
所以熱拉爾找到女兒後才會如此激動,儘管此時此刻他和女兒已是無家可歸。現在你們能理解家為什麼在無家可歸的人群中嗎?悲喜交集的說我又有家了。。——!
6 父女歷盡艱辛久別重逢會是怎樣的情景呢?想象
先看一組圖片。
韓朝斷交50年再度建交親人重見的場面。雖然身處異地但心始終緊緊相連時間與空間都無法阻隔他們之間那分濃濃的親情。相見時刻他們緊緊相擁,熱淚縱橫。
7 那麼熱拉爾和女兒見面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請你複述第二個故事把父女相見的場面描述得詳細些。
七、回讀最後一節
引讀問題解決了嗎?對於這段話你還有哪些理解?
八、總結:
一個美國富翁和一個盧安達難民關於家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無論生活在哪個國度、無論居住在竹籬茅舍還是高堂華屋,無論身處戰爭或是和平,只要有了親情有愛就有了家。
九、老師找到了一首很好聽的歌
可愛的家一起來欣賞一下
伴隨著美妙的音樂看看和你們同齡的小朋友寫的一首關於家的小詩
能為他續寫幾句嗎?來當一次小詩人。
十、老師知道你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家爸爸媽媽愛你們你們也愛爸爸媽媽。除了和親人組成的家還有其他家嗎?
班級家鄉國家
細心體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你會發現愛無處不在,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更溫暖。
讓我們用愛重新詮釋家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