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常春藤葉》的優秀教學設計範文(精選7篇)

《最後的常春藤葉》的優秀教學設計範文(精選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後的常春藤葉》的優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後的常春藤葉》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1

  一、溫故知新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作品《最後的常春藤葉》。透過前面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作者、掌握了字詞並理清了文章的脈絡。首先,檢查一下大家的掌握情況。誰來介紹一下作者?

  1、歐·亨利的情況簡介。

  語言藝術:詼諧幽默、帶淚的微笑,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作品、國籍、稱號

  2、小說三要素:人物(主要、次要)、情節(4個部分,有時到“高潮”處戛然而止)、環境(自然、社會)。

  二、分析人物

  這節課我們重點來分析小說中的“人物”這一關鍵要素。

  1、小說中的人物有哪些?

  2、這3個人物之中,誰是作者所要描繪的主要人物呢?請你結合小說三要素,圍繞你所認為的主人公,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1)認為瓊珊是主人公

  故事複述:住在格林尼治村的青年畫家瓊珊,有一天,患了肺炎,覺得自己活不下去了,便一直盯著窗外的常春藤葉,並且決定在最後一片常春藤葉掉落時就離開人世。但經過一整晚風雨洗禮的常春藤葉仍沒有落下,第二天早晨它仍在牆上,而恰恰是因為這片不掉的常春藤葉使瓊珊又找到了生的希望,最後她在這個常春藤葉上找到了精神支撐而奇蹟般活下來了。

  出示“時間、病情”表。的確,在故事發生的4天時間,瓊珊一直貫穿文章始終。可以說,瓊珊是三個人物中作者著墨最多者。

  簡析瓊珊文章寫瓊珊,用了哪些描寫手法?(語言、神態、動作)

  從中可以看出人物的什麼特點?(脆弱、悲觀、重拾信心)

  題目《最後一片常春藤葉》與瓊珊有怎樣的關係?為什麼能挽救瓊珊的生命?

  (2)認為貝爾曼是主人公

  故事複述:住在格林尼治村的一位老畫家貝爾曼,他窮困潦倒,在藝術上不得志,但他決心要畫一幅傑作,有一天,租住在他樓上的青年畫家瓊珊患了肺炎,並得知她把自己的生命和窗外最後的一片常春藤葉的凋落聯絡在一起,於是,這個老畫家為挽救她的生命,便在這天夜裡頂著冷風淒雨畫最後的一片常春藤葉。老貝爾曼是完成了他的傑作,卻不幸因此他得了肺炎,被送去醫院,住院兩天後不幸過世。

  詳析貝爾曼

  全文對貝爾曼有3次描寫,請找出來,並加以分析。

  A、正面描寫(實寫)

  外貌描寫:外表醜陋、生活窘迫、性格暴躁、失意、酗酒成性、愛講大話(“傑作”)……

  B、正面描寫(實寫)

  語言描寫:外表醜陋但心地善良,有同情心,關心他人。

  C、側面描寫(虛寫):崇高的愛心,自我犧牲精神(人格的昇華、形象逆轉)

  歸納形象:平凡的甚至有點討厭的外表下有一顆火熱的、金子一樣的愛心。

  窮困潦倒仍無私關懷、幫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價。

  “期待了二十五年的傑作”,不得志仍執著不放棄追求,抱負遠大。

  寫作指導在以後的寫作中靈活運用正側面描寫相結合以及虛實結合的方法。正面描寫生動形象,側面烘托留有想象空間(例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3)認為蘇艾是主人公

  基本上應該沒有,若有加以引導

  蘇艾的特點:友善(窮困,依然細心地照料朋友,善意地撒謊、拉窗簾、一直陪伴她、寬慰她。)

  3、三個人物的共同點

  都是社會中的普通平民、小人物,但他們相互扶持,互相幫助,患難中更見真情,歌頌了藝術家之間相濡以沫的友愛和蒼涼人生中那種崇高的藝術家品格——捨己救人。同時,也用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生與死、抗爭與屈服之間,我們需要自己樹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勝,堅強的信念是生命賴以延續得精神支柱。

  4、分析主人公

  現在,我們在回過頭來想一想,文章的主人公是誰?(貝爾曼)

  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如果在遇到分析主人公的問題的時候,要清楚,主人公不應單純看作者筆墨的多少,而應看其性格在群體中是否具有典型意義,性格發展是否直接推動情節的逆轉,是否對主題思想的表達有關鍵作用。

  三、寫作特色

  1、貝爾曼畫常春藤葉本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作者卻沒有實寫/沒有直接描寫,這樣處理的好處是什麼?(留有想象的空間、產生意外的效果)

  2、這種結局就是——(歐·亨利式結尾法),我們用幾個字概括,那就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3、這一片葉子是假的,前文有沒有伏筆?怎樣體現它的情理之中的?

  (1)常青藤依附在磚牆上,為日後貝爾曼作畫提供可能。

  (2)磚牆在20英尺外,為藤葉以假亂真提供可能。

  (3)貝爾曼一直關心兩位女孩,為他的行為提供依據。

  (4)還有書中的5處

  4、歐亨利的語言藝術

  採用幽默、風趣、俏皮、誇張、諷刺、比喻等奇特語言藝術,渲染悲劇的喜劇色彩,讓讀者在俏皮的描寫中醒悟內在莊嚴的思想感情,在生動活潑中給人啟迪,讀者眼看著情節似乎明明朝著一個方向發展,但結局往往來了個出其不意,然而那意外的結局往往是令人寬慰的,是“帶淚的微笑”。課後自己去品讀,感受其語言的特點。

  四、拓展閱讀

  1、《侯銀匠》分析小說的主人公

  2、《麥琪的禮物》感受“歐亨利式結尾”以及“歐亨利的寫作特色”。

  《最後的常春藤葉》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分析:

  《最後的常春藤葉》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一專題“珍愛生命”第二板塊“隕落與昇華”的第一篇文章。這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說,講述了老藝術家貝爾曼用生命繪製畢生傑作,點燃他人即將熄滅的生命之燈的故事,歌頌了藝術家之間的友誼,以及貝爾曼捨己為人的高尚品質。教材編寫者將這篇小說放在“珍愛生命—隕落與昇華”這個專題裡面,希望能引發學生對生命價值的深層思考,啟示學生學會珍愛生命,樂觀自信。

  教學物件分析:

  學生初中時已經接觸過小說的學習,對小說已經有一定的分析、鑑賞能力,不過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的那樣,學生閱讀小說,只注重最粗淺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恐怕對小說不能進行深入的閱讀欣賞。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深入文字,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體悟作品所蘊涵的生活和生命的哲理。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理解文章主旨。

  2.品味小說語言,感受“含淚的微笑”的藝術魅力。

  3.感悟人間真情,培養學生珍愛生命,樂觀自信的精神。

  教學重點:品味歐亨利小說語言特點——“含淚的微笑”。

  教學難點:感悟生命的意義,培養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

  教法學法

  1、誦讀法。直觀感受理解作品內容。

  2、誘導探究法。使學生能自主探討問題,體現“以誘達思,合作探究”的原則。

  3、直觀演示法。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明確教學目標。(幻燈片1)

  2、匯入:(幻燈片2)整合點:創設情境,營造氣氛,匯入新課。

  聽說咱們班的同學多才多藝,那位同學會畫畫呢?比如,畫一片樹葉,(請兩三位同學到黑板上畫葉子)畫的真好,這是你們的傑作嗎?老師也會畫,(簡筆畫:常春藤葉)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在這個黃葉飛盡的季節裡。這片葉子,為什麼總也不落下來呢?

  它是誰畫的?他為什麼要畫這樣一片常春藤葉呢?

  讓我們一起走入《最後的常春藤葉》,聽歐亨利為我們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知。(幻燈片4)

  1、教師誦讀,故事的最後,瓊珊死了嗎?

  2、誰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概括一下呢?

  要求:只用兩句話,而且每句話裡都要有“最後的常春藤葉”這幾個字。

  明確:女畫家瓊珊因肺炎而生命垂危,她把生命維繫在最後的常春藤葉上;老畫家貝爾曼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畫了最後的常春藤葉,挽救了瓊珊的生命,卻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三、品味語言,深入感知:(幻燈片8)

  (一)這可真是個悲傷的故事,作者是用什麼樣的語言講給我們聽的呢?

  (藉助音訊使學生直接感知《我與地壇》、《不差錢》、《最後的常春藤葉》三部作品不同的語言風格,瞭解何為“含淚的微笑”。)

  明確:含淚的微笑,簡而言之,就是喜劇的形式與悲劇的內涵相結合,以誇張、幽默甚至荒誕的藝術方法表現深刻的悲劇內涵,讓讀者在笑聲中哭泣,在哈哈大笑之後深入思索。

  (二)這跟歐亨利的生平經歷有直接關係,簡介作者。

  “含淚的微笑”是歐亨利小說的創作風格,是以喜劇的形式和悲劇的內涵有機結合的作品。受同時代馬克吐溫等作家的影響,他喜歡用幽默諷刺的語言,表現美國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然而歐12539;亨利式的幽默讓人潸然淚下,與他本人的生活經歷有關:憂傷的童年、職業生涯的種種曲折,在監獄的經歷、愛妻的去世和第二次失敗的婚姻,這些坎坷的生活經歷經歷,使他對人生、對社會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也使得的他幽默與眾不同,充滿了辛酸的笑聲,彷彿“含淚的微笑”。

  (三)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有類似的感覺,畫出來與大家分享好嗎?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幻燈片9)(課堂生成,對生命的更深一層的理解與感悟)

  假如,貝爾曼沒有畫這最後的常春藤葉,瓊珊會不會死去?(幻燈片,所有的葉子全部飄落。)整合點: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索,探究生命的積極意義)

  學生寫作,

  參考答案:

  1、會。第7段“那一成希望在於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人們不想活,情願照顧殯儀館的生意,這種精神狀態使醫藥一籌莫展。”而瓊珊此時最關注的就是那一片常春藤葉子。

  第24段,“不,我不要喝湯。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後的藤葉飄落下來,那時候我也該去了”。

  是貝爾曼先生最後的藤葉激起了瓊珊生存的意志。如果沒有貝爾曼的幫助,瓊珊很可能會失去生命。由此可見,關愛他人是多麼的重要,而自己的信念更是生命賴以延續的精神支柱。

  2、不會,從前面的分析看,瓊珊本質上是一個熱愛生命,而又有理想的人,還有蘇艾無微不至的照顧,醫生盡心竭力的治療,她可能會找到其他精神支點而活下去。由此可見,自己的信念才是生命賴以延續的精神支柱。

  信念與愛之於我們,猶如水之於花,陽光之於萬物。

  教師小結:

  如果生命需要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只能是自己。救世主或許存在,可是太遙遠了,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還是要依靠自己!所以,我們珍愛生命,很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面對困難,面對厄運,始終保持樂觀自信的心態,永不放棄!

  五、課堂小結:(幻燈片)

  1、珍愛生命,樂觀自信。

  2、含淚的微笑

  六、課堂作業:

  請同學們以瓊珊的口吻給貝爾曼寫一封信,告訴他自己對生命的新感悟,好嗎?

  (幻燈片11)

  七、附板書:

  最後的常春藤葉

  歐亨利

  1,珍愛生命,樂觀自信。

  2,含淚的微笑。

  魏紅

  《最後的常春藤葉》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3

  一、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編排在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一專題“珍愛生命”中的第一板塊“精神支柱”中。“珍愛生命”這個專題由兩個板塊組成:“精神支柱”和“生命之歌”。圍繞“珍愛生命”這一主題選入了《我與地壇》、《最後的常春藤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鳥啼》四篇文章,旨在讓學生體會自然生命的偉大,敬畏生命,善待生靈,熱愛生活,

  本專題學習的方式是文字研習。單元教學總目標是:1.學生透過學習激發熱愛生活的感情,培養珍愛生命的意識。2.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從小說自身看,在這篇小說中,作家講述了老畫家貝爾曼用生命繪製畢生傑作,點燃別人即將熄滅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頌了藝術家之間相濡以沫的友誼,特別是老畫家貝爾曼捨己救人的品德。教材將這篇小說放在“精神支柱”這個板塊,希望引發學生對人性的思考,堅強的信念是生命賴以延續的精神支柱,啟示學生珍愛生命,樂觀向上。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剛步入高中階段,心理比較躁動,對人生對未來還沒有很多生活的歷練,處於情感的模糊期,尚未形成科學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急需從情感上加以引導,促使其培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同時,從語文教學上來說,這是進入高中階段學習的第一篇小說,學生對小說的文體特徵等還不是十分熟悉。因此,我制定了課前預習,設計了預習提示。

  鑑於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根據課程改革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目標。

  三、目標確立

  (一)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綜合化、系統化、細目化、行為化的原則,我從三個維度設計了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⑴理解小說曲折的情節和環境描寫對人物塑造和主題表達的作用。

  ⑵體會歐·亨利式結尾的妙處。

  設計依據:為了鍛鍊學生篩選資訊、利用小說三要素分析文章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文字研習的學習方式,能夠根據預習的疑難問題進行討論探究。

  設計依據:突出學生個體的主體地位,建立以生為本的發展性課堂教學模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⑴能認識建立精神支點對人生的重要性。

  ⑵樹立“愛”的信念,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設計依據:培養學生鑑賞評價和探究能力,重視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和品德修養。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生能理出時間線索和情節、人物的關係,分析主人公形象。

  2.體會歐·亨利式結尾的妙處。

  為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完成課堂教學的形成性評價,建立發展性課堂教學模式,結合本文特點,我選擇了以下教法學法。

  四、教法學法

  (一)教法

  1.學案導學法。先讓學生動起來,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因學而教。

  2.整體感悟法。引導學生自主動起來,把握文章主旨,理清思路。

  3.直觀演示法。多媒體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儘快抓住關鍵,來激趣、啟迪、點撥。

  4.問題激趣法。使學生能自主探討問題,體現“以誘達思,合作探究”的原則。

  (二)學法

  發展性課堂教學的目的是教學相長,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良好合作、勤於動手的能力,因此,指導學生:

  1.課前預習,課後拓展。課前預習,明確課堂任務,根據預習明白課堂流程,提高課堂效率;課後拓展,遷移延伸,從而使學生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語文課堂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增強素質。

  2.課堂深入研讀課文,積極參與問題的探討,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和團體合作精神,發揮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

  以尊重學生為原則,積極貫徹新教材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強意識,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動情匯入,以情感人。(2分鐘)

  深情匯入後明確教學目標。

  設計依據:感受季節的傷感,在傷感中產生好奇,激起學生的學趣帶著疑問進入課堂。

  (二)檢查預習,步入新課。(6分鐘)

  檢查字詞。有關作家的文化常識,小說的基本常識,引入新課。

  夯實基礎,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分析文章架橋鋪路。

  (三)整體感知,合作討論。(10分鐘)

  問題的設計:

  1.故事的主要情節。

  2.小說三要素在《最後的常春藤葉》中的體現。

  設定這一環節,讓學生學會概述情節,同時能夠抓住文字,提煉小說的三要素並概括出其特點,為下面進一步探究疑難張本。

  (四)深入文字,討論探究。(20分鐘)

  1.誰是本文的主人公?

  2.為什麼最後一片藤葉能救瓊珊?

  3.結局在情理之中嗎?符合生活邏輯嗎?你的依據是什麼?(總結歐·亨利式結尾)

  設定這一環節,是根據學生課前預習的疑問集中分析探討,由學生設疑也由學生解疑,老師作相關的提示,引導學生分析疑難。

  (五)交流心得,情感昇華(5分鐘)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何感受?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幾幅圖片,學生思考交流。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適度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使知能情意相融合,實現語文課堂功能的昇華。

  (六)拓展延伸,作業鞏固。(課後)

  1.老貝爾曼是如何畫最後一片葉子的?發揮你的想像,寫200字左右的場面描寫。

  2.比較閱讀《麥琪的禮物》、《警察和讚美詩》,體會歐·亨利結尾的妙處。

  這兩項作業是開放性的作業,目的是讓學生讀寫思用相結合,打通課堂內外,透過引申閱讀及作業訓練,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

  (七)課堂小結,情感共鳴。(2分鐘)

  課堂小結:愛是這個世界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守望,共同的期盼,共同的血液。愛的偉大,人性的光輝,隨著這篇永不凋零的藤葉將永遠在世人心中熠熠生輝。

  (八)板書設計

  (一)小說三要素

  人物瓊珊、蘇艾、貝爾曼(主人公)

  社會環境

  環境

  自然環境

  情節

  (二)歐·亨利式結尾

  心理學理論認為:教學過程是認知、策略、動力三個系統相互融合,同步運轉的過程。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運用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情感和思維狀態,研究學生的認知水平、特點和接受能力,尋找好的教學策略,教會學生學習。

  六、時間安排

  (一)動情匯入,以情感人。(2分鐘)

  (二)檢查預習,步入新課。(6分鐘)

  (三)整體感知,合作討論。(10分鐘)

  (四)深入文字,討論探究。(20分鐘)

  (五)交流心得,情感昇華。(5分鐘)

  (六)拓展延伸,作業鞏固。(課後)

  (七)課堂小結,情感共鳴。(2分鐘)

  《最後的常春藤葉》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分析“歐·亨利式結局”的特點和妙處,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過程與方法透過質疑與探究,由分析討論學生的質疑問題作為切入點賞析結尾特點及妙處,分析理解文章主題:

  一是普通人之間無私的關愛,二是精神支柱對人生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人間真情,認識建立精神支點對人生的重要性,懂得關愛他人,堅定人生信念,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

  分析“歐·亨利式結局”的特點和妙處,理解文章主旨

  教學難點:

  感悟人間真情,認識信念對人生的重要性

  反思:

  學習目標與重點難點的確立依據有三:一是課程標準對小說閱讀的要求;二是歐亨利小說的特點——情節曲折,構思巧妙,往往用一種出人意料的結尾,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三是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及對本文的理解把握。設計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理解的最大難點在於瓊珊這個人物形象,而不是“感悟人間真情,認識信念對人生的重要性”。

  預習:

  1、初讀文章,讀準字音,試一試能否複述故事情節。(用200字左右概括)

  2、再讀文章,你認為作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節的設定方面有那些巧妙之處,還有那些地方存在疑問?(將自己的見解看法形成文字)

  反思:

  1、預習題的設定推動了學生親密接觸文字

  2、收集學生的預習成果可以瞭解學生在文章的整體把握,文章藝術特色理解方面的情況,為課堂目標的設定提供依據。

  3、形成書面形式將無形的學習任務變為有形,對學生是一種督促,對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有好處。

  教學過程:

  匯入: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仗。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鄭重地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當勝利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箭囊裡裝著一隻折斷的箭。大家覺得結局會怎樣?

  是的,最後他的意志垮了。兒子死在了戰場。這樣的結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與其說是一支斷箭,不如說是一個人的意志,既成就了一個人,也毀滅了一個人,今天我們也試圖透過一片小小的藤葉,來反觀人的脆弱與堅韌,人間的無奈與溫情。

  反思:

  小故事作為導語可以引起學生聽課的興趣,用這個故事和文章中的主人公形成對比,引起學生對“信念”重要性的思考,幫助學生理解主題

  解讀文字:

  概述故事情節

  要求你用兩句話概括,並且兩句話裡都要包括課文的題目“最後的常春藤葉”。

  明確:女畫家瓊珊因肺炎而生命垂危,她把生命維繫在最後的常春藤葉上;老畫家貝爾曼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畫了最後的常春藤葉,挽救了瓊珊的生命,卻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反思:既是預習成果的展示,又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新穎的形式也會引起學生的興趣。

  總結歸納學生質疑的問題:

  這是怎樣一片神奇的葉子呀,它竟然治好了瓊珊的病,而這片葉子竟然是假的,這假的葉子竟然是貝爾曼冒雨畫上去的,貝爾曼竟然因為畫這片葉子而染上肺炎死去,這樣的結尾確實是意料之外的,是不是在情理之中呢?

  討論、交流:

  明確:

  治好了瓊珊的病:

  1、瓊珊把自己生的希望寄託在葉子上,而最後一片傲然挺立的常春藤葉給了瓊珊鼓舞,她重新有了生存的信念。

  2、真的是這一片常春藤葉使瓊珊獲得了生命嗎?

  3、從原文來看瓊珊是怎樣一個人?

  解析:①有藝術理想33頁8節“她希望有一天能去畫那不勒斯海灣”②熱愛生命34頁23“一向很喜歡常春藤”緊張而認真的數落葉37頁48段“不想活下去是個罪惡”③曾經失去對生存的勇氣35頁28節“我想擺脫一切,像一片可憐的、厭倦的藤葉,悠悠地往下飄,往下飄。”

  小結:

  這個意料之外的結局符合生活的真實,符合人物性格,符合情節的發展,是在情理之中的。這也是歐亨利小說的一大特色。

  這樣結尾有什麼好處?

  ①情節上設定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

  ②人物形象得以豐滿,品質得以提升,使我們發現了貝爾曼粗魯的外表下有一顆善良的心,前後的對比更震撼人的心靈。

  ③主題得以昇華:瓊珊從絕望到希望的逆轉讓我們體悟到堅強的信念是生命賴以延續的精神支柱。貝爾曼的死與瓊珊的生,讓我們體會到普通人患難與共的人間真情。(讀一讀,記下要點)

  在小說中問某一段文字的好處,我們可以從以上三個方面去考慮。

  反思:

  1、“這是怎樣一片神奇的葉子呀,它竟然治好了瓊珊的病,而這片葉子竟然是假的,這假的葉子竟然是貝爾曼冒雨畫上去的,貝爾曼竟然因為畫這片葉子而染上肺炎死去,這樣的結尾確實是意料之外的,是不是在情理之中呢?”這是本課的主幹問題,因為它是對學生質疑問題的概括和集中,學生比較感興趣,有利於將學生與文字聯絡起來,推動學生反覆閱讀文字,進一步引領學生理解文章。

  2、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就會涉及到老貝爾曼和瓊珊兩個人物形象,所以這個主幹問題就是貫穿課堂的一條線索,將人物形象的分析,“歐亨利式”結尾的賞析,文章主旨的初步理解貫穿在一起,學生既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體會暢所欲言,老師又可以依據問題有效的控制課堂節奏。

  3、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遇到有爭議的地方,我就引導學生找到相應的文字反覆揣摩,整個過程都緊密聯絡文字,採取各種讀的形式,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老師絕不多言。學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老師也注意引導的過程,而不急於展示答案。比如有的學生認為瓊珊是一個軟弱、悲觀的人,我就讓學生找到文章中和瓊珊有關的句子,並將這些句子聯絡起來分析。最終師生達成共識:瓊珊是一個有藝術理想,熱愛生命,曾經失去生存的希望,但在最後一片藤葉的鼓舞下重拾生活的信念的一位青年畫家。

  《最後的常春藤葉》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一、理解小說曲折生動的情節對對人物塑造和主題表達的作用。

  二、能認識建立精神的支點對人生的重要性,學習主人公”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三、體味歐亨利式的結尾的妙處。

  重點難點

  教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內容和步驟

  課前佈置預習:一三一四

  三:就本文的“人物、故事情節、環境”三個方面提出一個問題。

  四、根據小說情節發展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將文章分為四個部分,並概括各部分大意。

  一、一女生自願演唱或多媒體輕聲播放韋唯的歌曲《愛的奉獻》,教師匯入:

  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生命顯得何其重要,人要珍愛自己的生命。珍愛自己的生命,也關愛他人的生命,這樣的人更能顯示人性的光輝。今天,我們走進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說《最後的常春藤葉》,去解讀這樣一個人,讓我們在感動中洗滌心靈,昇華精神。

  二、整體感知

  檢查預習二

  (1)按小說情節發展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將文章分為四個部分,並概括各部分大意。

  (2)小說按什麼順序來寫的?小說的時間、人物、情節有怎樣的內在對應關係。

  明確:(見板書設計)

  三、才藝展示

  學生講述《最後的常春藤葉》的故事或想象“貝爾曼在畫葉子前想到了什麼,他是怎樣畫下這幅絕世佳作的?”

  四、文字研讀

  檢查預習一

  (1)學生就本文的“人物、故事情節、環境”三個方面提出一個問題,一人提時大家記,評出“最有價值(最感興趣)的問題”每方面一至兩個。

  (2)學生就最有價值的問題分組展開討論

  實踐表明,學生在提出和評出問題時也會涉及以下問題,下一步可引導學生研讀以下問題中的部分或全部。:

  人物:

  (1)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提示:主人公評判的標準,不應單純看作者筆墨的多少,而應看其在全體中是否具有典型意義,性格發展是否直接推動情節的逆轉,是否對主題思想的表達具有關鍵作用)據此,本文的主人公應是貝爾曼先生.

  (2)作為小說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寫貝爾曼先生的地方只有兩處,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明確:初見貝爾曼時,作者透過外貌描寫告訴我們:貝爾曼是一個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騷滿腹,鬱郁不得志的老畫家,他生活失意又不滿於現狀,不得不借酒澆愁、發洩;又透過語言描寫,當他得知瓊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後,“諷刺地咆哮了一陣子”,寫出了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再見貝爾曼時,貝爾曼巳經身體虛弱,病了兩天就去世了,貝爾曼是因為冒雨畫最後一片葉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人格得到昇華,崇高的愛心,自我犧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現。

  由此,我們看到了貝爾曼平凡的甚至有點討厭的外表下有一顆火熱的、金子般的愛心,雖然窮困潦倒,但仍無私關懷、幫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作者由此歌頌了窮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貴友情和普通人的心靈美。

  (3)貝爾曼是個失意的人,作畫四十年也沒有什麼成就,“他老是說要畫一幅傑作”,他畫的最後一片葉子是不是“傑作”?為什麼?

  提示:貝爾曼畫的最後一片葉子是“傑作”,因為這片葉子給予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現了普通人之間的無私情意,閃爍著人性美的光輝。

  情節

  (1)小說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個情節?

  提示:應該是小說的結區域性分,因為這一部分寫到蘇艾的揭謎:老貝爾曼的死,換來了最後一片葉子這幅他追求終生的傑作,而正是這幅傑作喚醒了瓊珊對生的渴望。

  (2)貝爾曼畫常青藤本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作者卻沒有實寫,這樣處理有什麼好處?

  作品沒有實寫這一情節,使得小說產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歐亨利式結尾),也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們可以想象,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樣冒雨踉踉蹌蹌爬到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地方,顫抖著調拌黃色和綠色,在牆上施展他從未施展的藝術才能,同時也毫無保留地獻出了生命。

  (3)結尾透過蘇艾之口揭示葉子是假的,從前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伏筆來?

  提示:伏筆可從兩方面看出——主觀方面:貝爾曼“自己認為是保護樓上兩個藝術家的看家的兇狗”;“總有一天,我要畫一幅傑作,那麼我們大家都離開這裡啦。”客觀方面:(1)“仍舊有一片常春藤的葉子貼在牆上”的“貼”字。(2)“你不是覺得納悶,它為什麼在風中不飄不動嗎”的“不飄不動”。

  環境

  (1)最後一片葉子與瓊珊有怎樣的關係?為什麼最後的藤葉能挽救瓊珊的生命?

  (2)提示:最後一片葉子關係到瓊珊的生死。葉子是希望的象徵,如若葉子落了,她也就給自己找到了放棄抗爭的理由;當然,只要葉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爭,在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來,直到康復。

  五、品嚐藝術

  結尾藝術

  歐亨利式的結尾。歐亨利在短篇小說的藝術處理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小說的意外結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讀者眼看著情節似乎明明朝著一個方向發展,但結局往往來了個出其不意。這意外的情節逆轉,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昇華,另一方面是主題也得到揭示,從而造成獨特的藝術魅力。

  語言風格

  歐亨利長於採用幽默、風趣、俏皮、誇張、比喻、諷刺的語言,渲染悲劇的喜劇色彩,

  讓讀者在俏皮的描寫中領悟到內在莊嚴的思想感情,在生動活潑中給人啟迪。

  文章在交代主人公的居住環境時寫道:“有一次,一個藝術家發現這條街有它的可貴之處。如果一個商人去收顏料、紙張和畫布的帳款,在這條街上轉彎抹角,大兜圈子的時侯,突然碰上一文錢也沒收到、空手而回的他自己,那才有意思呢!”本來要說的是一些社會下層人士出於經濟原因,只能租住這些轉彎抹角、租金低廉的小衚衕,而現在卻說他們為了欣賞討債商人空手而歸的情景,幽默中帶著無奈和憂傷。

  文章寫蘇艾、瓊珊聯合租房時寫道:“她們是在八馬路上一家‘德爾蒙尼戈的飯館’裡吃飯時碰到的,彼此一談,發現她們對於藝術、飲食、衣著的口味十分相投,結果便聯合租下了那間畫室。”原來是條件很差,對於吃穿住都沒有什麼講究的年輕人,出於經濟的考慮合租了這間房子,到了作者的筆下,似乎成了一種高雅者的主動追求,,讓人羨慕。將無奈寫成了有趣,將低俗寫成了高雅,這樣的正話反說,淡話了現實的殘酷,突出了主觀世界,突出了樂觀精神。

  在翁傅玉《愛的奉獻》的旋律中寫下小說的主題.

  佈置作業:

  從下面的題目中任選一個作文。

  (1)根據《最後的常春藤葉》的情節,嘗試為小說另寫一個結尾。

  (2)在《最後的常春藤葉》中,老貝爾曼在畫葉子前想到了什麼?他是怎樣畫下這幅絕世佳作的?請展開聯想和想象,把這個情景寫下來.

  《最後的常春藤葉》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蘇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專題“珍愛生命”中“精神支柱”部分的第二篇閱讀材料,它是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一,作品紅表現出的樸素的人類情感是這篇小說最打動人心之處,小小的一片常春藤葉,沐浴著人性的光輝,創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蹟。在猙獰的死神面前,信念往往比名藥更有效,這信念常常來源於深沉的博愛。因此,透過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式閱讀,以開放和多元的設計,促使他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真情,全面深入體驗人性,深刻理解人性美,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小說曲折生動的情節對人物塑造和主題表達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設計若干問題,帶著問題品讀文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味歐亨利的結尾的妙處,能認識建立精神的支點對人生的重要性。

  2、學習主人公“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小說曲折生動的情節對人物塑造和主題表達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味歐亨利的結尾的妙處,學習主人公“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教學設想】

  按照新課標的特點,本課教學按“默讀(概括)【理清故事情節】——朗讀(再現情景)【分析人物形象】——疑讀(探究問題)——研讀(人生啟迪)【思考小說內涵】四大塊來層層推進。

  “朗讀”是基礎環節,首先強調的是教師的示範作用,其次要注意多種朗讀方式的靈活運用,尤其是分角色朗讀,按照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從語速、語調、重音等方面做一些指導,使學生有感情的讀文,達到“美讀”的要求。(也可用錄音代替)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質疑、答疑、討論、評價,注意滲透情感、道德和價值觀的教育。要求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透過對句子的理解,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人生、社會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絡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資料:歐亨利簡介

  歐亨利(O,Henry,1862-1910),美國短篇小說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爾,生於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一個貧窮的醫生家裡……亨利一生窮困潦倒,接觸過多種多樣的人物,掌握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在十餘年的創作生涯中,寫下了三百多篇小說。他的小說完全以情節取勝,故事頗多偶然巧合,結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與讚美詩》(1906)和《麥琪的禮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構思,複雜的情節和意外的結局,加強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劇效果。這種寫作方法對後人影響頗大,被譽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的創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壓迫者。他創作的藝術特色是常以使人發噱的幽默,啟發人們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撻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之餘,引出人們“含淚的微笑”,撫慰受創傷的小人物的心靈,因而深受讀者的歡迎……

  (一)導語:

  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生命顯得何其重要,人要珍愛自己的生命。珍愛自己的生命,也關愛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這樣的人更能顯示人性的光輝,今天,我們走進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說《最後的常春藤葉》,去解讀這樣一個人,讓我們在感動中洗禮心靈,昇華精神。

  (二)整體感知:

  1、按小說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可分為四個部分。請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開端(第1至11節):寫年輕畫家瓊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發展(第12至36節):寫瓊珊不聽勸慰,望葉等死。

  高潮(第37至50節):不落的藤葉使瓊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慾望。

  結局(第51至55節):瓊珊脫離險,貝爾曼病逝。揭示葉子不落的謎底。

  2、請找出時間線索與人物、情節的對應關係。

  十一月:瓊珊病倒;一天早晨:瓊珊病重;這天夜裡:貝爾曼畫常春藤葉;第二天早晨:瓊珊病危,貝爾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剛明的時候:瓊珊病情轉好,貝爾曼被送到醫院;第四天:瓊珊脫離危險,貝爾曼在醫院去世。|整個故事發生在四天裡。

  (三)文字研習:

  1、小說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個情節?說明原因。

  應該是小說的結區域性分,因為這一部分寫到蘇艾的揭謎:老貝爾曼的死,換來了最後一片葉子這幅他追求終生的傑作,而正是這幅傑作喚醒了瓊珊對生的渴望。

  2、試問小說的結局有怎樣的特點?能找出前面的伏筆嗎?

  歐亨利式的結尾。歐亨利在短篇小說的藝術處理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小說的意外結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讀者眼看著情節似乎明明朝著一個方向發展,但結局往往來了個出其不意。|伏筆見P263-4段。

  3、最後一片葉子與瓊珊有怎樣的關係?為什麼最後的藤葉能挽救瓊珊的生命?

  最後一片葉子關係到瓊珊的生死。葉子是希望的象徵,如若葉子落了,她也就給自己找到了放棄抗爭的理由;當然,只要葉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爭,在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來,直到康復。

  4、為什麼說貝爾曼畫的最後一片藤葉是他的傑作?

  因為這片葉子給予的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現了普通人之間的無私和情意,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5、貝爾曼畫常青藤本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作者卻沒有實寫,這樣處理有什麼好處?

  作品沒有實寫這一情節,使得小說產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歐亨利式結尾),也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們可以想象,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樣冒雨踉踉蹌蹌爬到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地方,顫抖著調拌黃色和綠色,在牆上施展他從未施展的藝術才能,同時也毫無保留地獻出了生命。

  6、貝爾曼是小說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寫他的只有兩處,試分析這個他怎樣的人?

  初見貝爾曼時,作者透過外貌描寫告訴我們:貝爾曼是一個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騷滿腹、鬱郁不得志的老畫家;又透過語言描寫,當他得知瓊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後,“諷刺地咆哮了一陣子”,寫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再見貝爾曼時,貝爾曼已經身體虛弱,病了兩天就去世了。貝爾曼是因為冒雨畫最後一片葉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愛心、自我犧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現。我們看到了貝爾曼平凡的甚至有點討厭的外表下有一顆火熱的愛心,雖然窮困潦倒,卻無私關懷、幫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作者藉此歌頌了窮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貴友情和普通人的心靈美。

  7、品讀歐亨利式的語言。

  比如:“到了十一月,一個冷酷無情、肉眼看不見、醫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藝術區裡躡手躡腳,用他的冰冷的手指這兒碰碰那兒摸摸。”“葉子。常春藤上的葉子。等最後一片掉落下來,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難道大夫沒有告訴你嗎?”“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湯。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後的藤葉飄落下來。那時候我也該走了。”

  品味:採用幽默、風趣、俏皮、誇張、諷刺、比喻的語言,渲染悲劇的喜劇色彩,讓讀者在俏皮的描寫中醒悟內在莊嚴的思想感情,在生動活潑中給人啟迪。

  (四)拓展遷移

  為了加深對小說意蘊的理解,加強德育,讓學生就貝爾曼畫的“最後一片葉子”思考並集中討論作者在貝爾曼出場時寫的一句話“貝爾曼是個失敗的畫家”(68頁第六段)。

  估計學生思考討論的結果有這樣兩種觀點:一是葉子以假亂真,稱得上是傑作,所以貝爾曼是成功的。二是葉子再逼真也算不上是藝術品,所以從藝術的角度說貝爾曼是失敗的。

  老師要引導學生考慮,真正打動我們的不是葉子逼真,而是它的逼真帶給瓊西以生命的希望。我們不是被葉子的藝術價值打動,而是被貝爾曼的品德所打動。他沒有完成自己的精神追求,沒有畫出一幅畫讓窮畫家貝爾曼搬出陋室過上好日子的傑作;然而他用自己的生命創作了一幅震撼人們心靈的作品----一片永不凋謝的葉子。他以此拯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同時也完成了自己捨己為人的精神傑作。正是有貝爾曼這樣的人,世界才溫暖。

  然後聯絡自身實際,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挫折和周圍的人?

  (五)課堂小結

  總結本課內容,再次強調出重點內容,使學生能系統的掌握本節課所學內容。

  【板書設計】

  《最後的常春藤葉》

  貝爾曼

  欲揚先抑

  蘇艾瓊珊

  關心照顧謊言鼓勵戰勝自己

  歐亨利式的結尾:

  謎底式

  畫龍點睛式

  戲劇式

  【佈置作業】

  一、為了鞏固課堂成果,使課文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佈置的作業是週記的參考內容,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寫自己的生活。如①一件親身經歷的幫助別人走出困境的事;②自己如何對待生命面對挫折?③如何評價周圍的某一個人(外表與內心,德與才)?④其他思考角度的讀後感

  二、基礎演練

  1、選出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

  A、數落(shǔ)挪動(nuó)蔓菁(jīng)氣喘吁吁(xū)

  B、磚砌(qì)咆哮(xiào)怒號(háo)散落(sǎn)

  C、暱稱(nì)窗檻(kǎn)顫抖(zhàn)瞥見(piē)

  D、瞅見(chǒu)嘮叨(láo)殯儀館(bìn)閒逛(guòng)

  2、下列詞語書寫錯誤最多的一組是()

  A、淘氣出殯神秘漫漫長夜

  B、篷松奈煩昂首闊步一愁莫展

  C、磚砌苔蘚靜侯蠻不在乎

  D、寂寞扯蛋頭昏眼花莫名其妙

  3、選出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

  A、“男人?”蘇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聲說,“難道男人值得——別說啦,不,大夫,根本沒有那種事。”

  B、“十二,”她說,過了一會又說“十一”,接著是“十”、“九”,再接著是幾乎連在—起的“八”和“七”。

  C、“我要呆在這兒,和你在一起。”蘇艾說:“而且我不喜歡你老盯著那些藤葉。”

  D、大夫今天早晨告訴我,你很快康復的機會是——讓我想想,他是怎麼說的——他說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

  4、選出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

  A、蘇艾正在畫插圖,忽然聽到一個虛弱的聲音重複了好幾遍。

  B、蘇艾在樓下那間燈火黯淡的小屋子裡找到了酒氣撲人的貝爾曼。

  C、“她會把死和藤葉聯絡在一起?笑話。”他對這種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為意,諷刺地咆哮了一陣子。

  D、她非常擔心,惟恐那個虛弱得像是枯葉般的瓊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聯絡,真會撒手去世中。

  5、下列句子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班級的一些規章制度都應該固定下來,不能翻雲覆雨,叫人難以琢磨。當然也不是說一切都要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B、3年前那個淘氣頑皮的小姑娘,如今卻以全省理科狀元的成績進入我國第一大學府,真是不堪設想。

  C、假如不願走向深淵,就讓我們走向廣闊;假如不願坐享其成,就讓我們勤勉奮鬥。

  D、你看他雙眉緊鎖,沉默不語,恐怕真的是有什麼難言之隱的苦衷。

  答案:

  基礎演練

  1、C(檻jiàn顫chàn)

  2、B(蓬鬆、耐煩、一籌莫展)

  3、C(冒號改為逗號)

  4、D(A虛弱—微弱B黯淡—暗淡C不以為意—不以為然)

  5、C(A翻雲覆雨:比喻反覆無常或玩弄手腕。B不堪設想:事情的結果不能想象。指事情到了很壞或很危險的地步。D“難言之隱”與“苦衷”意思重複)

  【教學後記】

  1、採用活潑生動的教學形式,如分角色朗讀,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產生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2、教師課堂語言的錘鍊,如何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來引導學生共同進行探索和思考,這是一個重要課題。

  《最後的常春藤葉》的優秀教學設計 篇7

  一、學生簡介作者,明確識記內容

  二、檢查預習,疏通字詞

  1、抹{檻{綠{模{

  2、幢瞅瞥暱(黑板出示,在學生完成多音字時提問,兩者同時進行,節時;糾錯,)

  三、學生自由讀:

  注意文中詞語;思考,文中人物生活都很窘困,哪些語句或語段能體現出來,請在文中做一下標記。

  四、下面我們先檢測一下對文中詞語的掌握

  1、下列各項有錯別字的一組是(C)暴躁

  A賬款暱稱苔蘚錯綜複雜

  B傾瀉扯淡口哨一籌莫展

  C一幢暴燥窗檻嘮嘮叨叨

  D納悶顫抖數落轉彎抹角

  2、下面請同學們就各自找出的表現文中人物生活窘困的語句或語段進行討論(可以分組)然後我將找同學回答。

  明確:

  a用具:“她躺在一張油漆過的舊鐵床上……”;“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溼透了,冰涼冰涼的。”(推測他沒有雨具,一個“透”字表現了出來;這一點可以不作討論,看情況而定)

  b外貌:“……醫生抓住蘇艾瘦小的顫抖的手說……”

  c經濟蘇艾靠畫一些插圖來生活,薪水少且不穩定;老貝兒曼主要靠做模特生活

  d生活環境:文章的第一節表現了他們住所在偏僻的雜亂無章的華盛頓的一個小街道。(這一點較難,但也最重要因為這牽扯到文章的佈局問題,這一節看上去可有可無,但實際上它給人物的出場以及人物的生存境況作了鋪墊和交代,應多引導多啟發。)

  3、生活在下層的貧苦之人自身能夠生存下去都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自顧不暇,很多人往往會自掃門前雪。歐亨利的文章中的人物是不是這樣呢?那麼他們之間的情誼又體現在哪裡呢?同學們請在文中標出。

  明確:

  a蘇艾與瓊珊:她們5月相識直到瓊珊得病的11月間相處融洽;瓊珊得病蘇艾對她的照顧(學生找到相應文句)

  b老貝兒曼對她們的幫助,尤其是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的畫作所蘊涵的濃郁情誼。(可以讓學生敘述,培養概括能力、表達能力)

  4、本文的中文譯名有三個《最後一片葉子》《最後一片藤葉》《最後的常春藤葉》請結合自身理解談一談哪一個更好,簡要說出你的理由。(題目具有開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分析最後一個:“常春”使人產生明麗光輝的聯想,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暗示性、蘊涵力更強,能更充分地表現文章的主旨。)

  5、主旨:有一個故事說:一個人失業後,心情糟透了。為了排解心中的苦悶,他找到了鎮上的牧師。

  牧師聽完了他的訴說,把他帶進一個古舊的小屋,屋子裡惟一的一張桌上放著一杯水。牧師微笑著說:“看這隻杯子,它已經放在這兒很久了,幾乎每天都有灰塵落在裡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他認真思索,像是要看穿這杯子。他忽然說:“我懂了,所有的灰塵都沉澱到杯子底了。”

  牧師贊同地點點頭:“年輕人,生活中煩心的事很多,有些你越想忘掉越不易忘掉,那就記住它好了。就像這杯水,如果你厭惡地振盪自己,會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寧,混濁一片,這是多麼愚蠢的行為。而如果你願意慢慢地、靜靜地讓它們沉澱下來,用寬廣的胸懷去容納它們,這樣,心靈並未因此受到汙染,反而更加純淨了。”我們可以透過沉澱自己使我們的胸懷更加寬廣,走出困境創造輝煌。在物慾橫流、人情冷漠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沉澱自己使我們像文中的蘇艾和老貝兒曼一樣用心去關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那麼人類的福音將真正的到來了!

  6、總結:回扣這節課主要講了三個問題

  小說三要素:人物:

  環境(自然):

  情節:

  7、作業(看情形選則)

  a、蘇艾與瓊珊從5月相識直到瓊珊得病的11月間相處融洽,發揮聯想與想象,寫一篇約200字的短文

  b、假設瓊珊在彌留之際讓你帶她給她的好友蘇珊寫一封感謝蘇珊的信,請發揮想象寫一封300字左右的信。

  C、蘇珊與瓊珊參加了老貝兒曼的葬禮並寫了一篇悼詞,請想象它的內容,200字左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