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相矛盾》的教學設計
關於《自相矛盾》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北京市21世紀教材第五冊 26 寓言二則 自相矛盾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詞,理解“誇口”、“啞口無言”的含義。
2、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瞭解中國古代寓言的特點,滲透學寓言的方法。
4、透過說、問、演等活動,使學生在瞭解寓意的基礎上受到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1、猜畫謎,激發學生學寓言的興趣。
2、引導學生透過發現,瞭解什麼叫“寓言”,滲透學寓言的方法。
(二)初讀課文《自相矛盾》,學習生字詞。
1、請學生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
2、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讀文,進行反饋。
4、學習生字詞。
(1)讀詞:矛、盾、銳利、堅固、拿、賣、啞口無言
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變過程,幫助學生記憶生字,讓學生感到學漢字非常有趣,並指導書寫這個字。
②讓學生把“矛、盾”兩個字和“銳利、堅固”連起來說說,進行詞語搭配的訓練,鼓勵學生求異表達。
③用上“矛、盾、銳利、堅固、拿、賣”這些生字詞,圍繞課文內容說一、兩句話,進行連詞成句的句子訓練。
④透過選擇,讓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啞口無言”的含義。
(三)再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懂故事的內容。
1、請一個人讀故事,其他同學說說他是用什麼語氣來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
2、有層次的指導學生用誇口的語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3、分角色讀故事,然後說說自己對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讀課文,說說自己為什麼這樣看這個人。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圖示幫助學生理解、分析,透過文字對話,揭示寓意。
一個人拿矛和盾的圖
自相矛盾
我的矛 我的盾
銳利 堅固
什麼盾 什麼矛
戳得穿 戳不穿
(五)透過表演,深化對寓意的理解。
1、創設情景,指導學生分角色全員參與表演。
2、有層次的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寓意,讓學生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受到教育。
(六)延伸練習。
1、鼓勵學生根據本課內容提出問題,用“寓言百寶箱”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古代寓言的興趣。
2、根據學生的興趣,老師做重點知識的講解。同時,把知識卡送給學生鼓勵學生課後自學。
課後評析:
在崇文區教研室老師的支援幫助下,這節課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著實動了一番腦筋,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在課上收穫頗豐,課堂上,許多教學環節都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
(一)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在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上有所嘗試。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正確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係,是每個老師都在研究探討的問題。在本節課教學設計中的以下幾個環節體現得很充分:
在這套教材中,“寓言”是第一次出現在課題中。什麼是“寓言”,老師沒有生硬的灌輸給學生,而是藉助電腦的幫助,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寓”裡藏著道理,“言”是用言語講述的故事。
在朗讀指導中,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感悟,鼓勵孩子進行個性化朗讀。不管他突出強調哪一個詞語來體現誇口,老師都給予肯定。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評價,在評價中加深對句子內容的理解,在評價中增加孩子的自信。
為了幫助學生深化對寓意的理解,教師設計了表演這一環節。表演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選角色。而老師呢,與學生是平等的,也參與到學生的表演當中順勢而導,導在點子上,導在關鍵處,使表演不是對課文內容的機械重複,而是有延伸、有昇華。
(二)充分開發、利用教材,注重語文三維目標的訓練。
語文課就要上出語文課的味道來。訓練的味道要弄,育人的意識要強,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也要體現。
例如:在匯入環節,老師不光是告訴學生什麼是寓言,還交待了學習寓言的`方法,並把這一方法滲透在整節課的教學之中。
在生字學習中,儘可能的擴大學生學習的資訊量。“盾”字的演變過程,展示了漢字造字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趣味性。“把詞語連起來說一說,連詞成句,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這些設計既體現了語文基本能力訓練,又滲透了學習方法的指導。
為了突破難點,老師將這個人誇口叫賣的兩句話以結構圖的方式出現,引導孩子抓住這兩句話中的質問點進行文字對話。師生合作的學習方式降低了學生表達的難度,有效的幫助學生將零散的思維進行梳理,為寓意的理解搭設了橋樑。
寓言百寶箱,更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的同時,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品質,讓學生感受祖國文化的源遠流長。
(三)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多種功能,為教與學服務。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資訊科技的多種功能都得到了體現。猜謎匯入、課文動畫、“盾”字的演變過程,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文字對話和寓言百寶箱兩個環節,媒體的互動功能又為學生的學習搭設了平臺。
在理解“啞口無言”的含義和“寓言百寶箱”兩個教學環節,老師充分利用學易這套裝置的反饋功能,使學生能夠全員參與教學。同時,它的統計功能又可以使教師掌握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總之,上述教學設計體現了教育新理念,較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使課堂真正成為了孩子自主學習的天地。
( 5.c友情提醒:查詢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尋關鍵字: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