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堅硬的岩石》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關於《堅硬的岩石》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一、教學設計
(一)學習內容:
《堅硬的岩石》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根據自己對岩石的認識進行簡單觀察研究和分類,並進一步瞭解科學上的分類和初步瞭解岩石的用途。
2、過程與方法:能透過觀察和使用簡單工具初步認識岩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保持與發展學生探索自然的奧秘的慾望。
(三)教學方法:
本課以感性認知為主,對岩石進行一些定性的觀察、實驗測量和比較分類的探究活動。學習淺顯的岩石的知識和研究方法,在自主探究活動中,保持和發展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四)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透過自主探究活動,觀察及使用簡單的工具初步認識岩石,並進行簡單分類。
(五)教學準備:
1、教師:岩石標本、實驗表格、鐵釘、放大鏡。
2、學生:採集各種岩石標本並洗乾淨,記好採集地點,蒐集有關岩石的資料。
(六)教學過程:
1、匯入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在生活中應用的岩石。
學生:仔細觀察得出答案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課題,學生更感興趣。
2、認識過程
①感受大自然的岩石
教師:多媒體放“大自然的岩石”片子。
學生:觀察:哪些地方有岩石;哪些地方岩石最多?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的實際,加強學生感性認知,激發學生研究的慾望。
②小組內展覽並討論岩石的內容
教師:分小組展覽石頭,引導學生往哪些方面研究岩石。
學生:把課前收集了一些岩石標本,在小組內展覽。小組討論:要研究岩石的什麼?怎樣去研究?
設計意圖:老師在這裡只起一個引導性的作用,讓學生自提出研究的內容及方法。
③觀察研究岩石
教師:安排小組實驗,提供實驗工具。
學生:分小組進行觀察研究並作好記錄、彙報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總結,學會一些簡單的研究方法。
3、深入
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給石頭分類
學生:小組分類並彙報、評價。
設計意圖:這是對觀察研究的一個總結。
4、引伸
教師:多媒體展示科學家的分類方法,讓學生初步瞭解岩石的'用途
學生:學生觀看學習體會,透過說和看,初步岩石的用途。
設計意圖:對學生知識的一處拓展。由自然界到現實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研究岩石的作用。
5、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學生:學生對學習進行小結。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的發展。
二、 教學反思
本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面向全體學生。根據本學科的特點,以探究活動為學習的核心,讓學生透過參與“提出問題、猜想假想、觀察實驗、解決問題”等一系列探究活動的過程,獲取科學知識,增長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和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發展創新思維。
本人透過本節課的教學,發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高漲,興趣很濃,學生在活動研討中增長知識,瞭解大自然的豐富資源,從而更清楚地認識自然,增強學生保護自然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