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和小田鼠》教學設計

《小鳥和小田鼠》教學設計

  準備:操作圖片;實物投影儀;小鳥和小田鼠胸貼若干;玩具電話(手機)若 幹。

  過程:

  1、出示小田鼠和小鳥,引出課題。

  吱吱吱,誰來了?

  喳喳喳,又有誰來了?

  2、欣賞故事,想象表述。

  (1)演示投影儀,操作圖片,教師有表情講述前半段故事。

  A.有什麼好辦法能讓小田鼠和小鳥一起玩?

  B.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繼續講述後半段故事。

  小田鼠想了個什麼辦法?

  3、進一步理解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A.故事的題目叫什麼?故事中有誰?

  B.小鳥和小田鼠分別住在哪?它們為什麼不能一起玩?

  C.小田鼠為什麼要種喇叭花?它們為什麼要打電話?你喜歡它們嗎?為什麼?(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

  (2)幼兒戴上胸貼,練習對話。

  它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幼兒學習)

  4、遊戲:打電話(情感的遷移)

  (1)你想給誰打電話?

  (2)幼兒用玩具電話機進行遊戲,體驗溝通交流的快樂。

  設計意圖:這個童話故事溫馨又充滿情趣。作者巧妙地把喇叭花想像成電話機,並用它聯絡了小田鼠和小鳥之間的濃濃情誼,把小動物之間的相互友愛表現的淋漓盡致,是對幼兒進行友愛教育的好題材。小班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互相關懷等情感理解甚少,而本教材正是表現了朋友之間的這種情感。同時,如今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人們之間的交往不在侷限於面對面的'交流,電話的普及從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交往的需要。幼兒年齡雖小,但渴望與人交流的願望卻很迫切,家中的電話機對他們來說就充滿了神秘,因此本活動就滿足了幼兒打電話交往的需要。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難點:初步理解故事內涵,即小田鼠為何種喇叭花。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交流溝通的快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