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 篇1

  【自讀要求】

  1、把握文章的說明物件,培養愛好科學、主動探尋自然奧秘的精神。

  2、瞭解科技說明文的特點及本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地說明事物的邏輯順序。

  3、比較兩篇短文,瞭解它們因為說明的問題不同,所以說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點。抓住重點語句,提綱摯領地把握文章的內容;學習作者運用準確、平實的語言將深奧的科學理論說明得淺顯易懂,使廣大讀者易於接受的方法。

  4、掌握詞語,體會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重點】

  1、透過朗讀,把握文章的內容,對兩篇短文的內容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各自所述內容的相聯點和有區別的地方,懂得寫作文章可根據情況的不同,採用不同的寫作角度。

  2、在反覆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邏輯順序的特點。

  3、精讀一兩個段落,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的特點,並在自己的寫作中模仿這一語言特點。

  (特點:

  1、這兩篇科普文章所介紹的都是比較深奧的科學知識,但由於作者採取了樸實、明白如話的語言,使原本深奧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又《恐龍無處不有》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擊。透過這兩篇短文的比較閱讀,讓學生懂得寫作文章可以根據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下筆。

  2、重在透過閱讀,整體感知,進一步挖掘文章的內容,激發學生對科學世界的興趣,培養他們主動探究科學的精神。)

  【自讀程式】

  1、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畫出應該掌握的詞語,不會讀的和不理解的詞典解決;在瞭解大致內容的同時,老師可相應地介紹作者和一些有關的恐龍及地理知識。

  2、速讀課文。質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

  3、細讀課文。把握兩篇文章所述的內容,找出各自說明的順序及角度,進行整體比較,教師可適當點撥。

  4、品讀課文。選擇一兩個語段進行閱讀,體會說明語言準確、平實的特點。

  (解說:本課是自讀課文,設計的閱讀四步驟,可讓學生髮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自己去探索、發現、研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科學精神。這兩篇課文語言平實,只要多讀,就能理解文章所說明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讀點撥】

  1、關於地殼運動:

  地殼是由各種固體岩石組成的層圈,和緊挨它下面的上地慢的固體岩石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的下地幔是一層軟的物質,被稱作軟流圈,它具有可塑性,可以緩慢流動。軟流圈中的各種物質由於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同,使其內部發生變化。於是,溫度高、密度小的物質受熱膨脹向上浮動,反過來,溫度低、密度大的物質受冷收縮向下沉積,這樣兩種物質就形成熱力和重力的對流。向上流動的物質穿過軟流圈上部接近岩石圈時,就沿著水平方向靠近和分離,由此影響到岩石同,引起地殼運動。人們能夠直接感覺到的火山爆發、地震等自然現象,便是地殼運動的證據。

  2、關於板塊運動:

  有人從世界地圖上驚奇地發現:現在南美洲東部巴西的凸出部分,恰恰是原來大洋彼岸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北美洲與歐洲和格陵蘭也能完全吻合地拼在一起。1921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根據這一現象提出了大陸漂移說,為了證實自己的理論,他進行了實地考察,在大洋彼岸對應的位置上,發現了相對應的山脈、礦產和相同的陸生動物化石。1961年美國人赫斯和迪茨再進一步提出了海底擴張說。由於大陸漂移學說研究的是大陸,海底擴張學說研究的是洋底。如何從包括大陸和海底兩個方面去統一認識全球構造呢?於是,板塊構造學說應運而生。法國地震學家勒皮雄在研究了大陸漂移說和海底擴張說以後,首創了板塊學說。它是ZO世紀6O年代轟動全球的地質構造學的變革。它認為,地球岩石不是一個整體,而是被一些活動的海底構造如海嶺、島弧、海溝和海底水平斷裂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塊體,它們浮在熾熱的地幔表面不斷運動,每個板塊內部地殼穩定,而板塊之間的邊緣帶上地殼活動較強,板塊運動引起地殼運動,推動海底擴張,使洋殼不斷更新,當兩個板塊相撞擠壓時,就形成崇山峻嶺;相對錯動時,就形成斷裂。島嶼和海溝是由於兩個板塊俯衝並上提形成的,板塊運動使地殼受壓到一定程度,會造成火山爆發和地震。板塊學說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塊,即太平洋、歐亞、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極洲。

  3、關於恐龍的滅絕:

  在距今大約23億~8000萬年的中生代,恐龍這個龐大的爬行動物,曾是稱霸地球的生靈。這些龐然大物在中生代的陸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1億多年。但是隨著中生代的結束,曾經不可一世的恐龍,竟悄悄地在地球上滅絕了。至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家們做了多種猜測:一是氣候變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龍因飢寒交迫死去,而以吃食草恐龍為生的食肉恐龍也自然隨之而去;二是中生代的白玉紀後期,地殼活動頻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噴發接連不斷,大洪水也相繼肆虐,動作笨拙的恐龍們因來不及逃脫而大量死去,僥倖剩餘下來的卻又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最後便全部死掉;三是白至紀後期,宇宙中有距離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線輻射到地球上來,把很多恐龍及其他一些同時期的生物都殺死了;四是在白至紀後期,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擊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龍大量死亡。

  4、關於課文:

  ⑴ 思路剖析。《恐龍無處不有》開篇提出科學領域是緊密相連的,各自的發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啟發,以引起讀者的興趣:緊密相連表現在哪裡?有哪些事實能證明它們是互相產生影響的?然後舉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氣候不適應恐龍的生活,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去的問題。圍繞這個問題,引出板塊構造理論,說明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得出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件,為板塊構造理論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證明的結論。

  《被壓扁的沙子》起筆提出導致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原因的一個新觀點──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對地球的撞擊,引起人們對這一曾經主宰過地球的生靈突然滅絕的興趣、並且說明科學家們研究的目的在於多地瞭解這種事件所產生的影響,因為當將來面臨這種事件時,我們可以採取某種應急措施。然後從地質學發現的證據上論證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撞擊。

  作者採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解釋清楚。

  ⑵ 關於說明方法。要理解這兩篇短文,還要注意作者運用的引人入勝的說明方法。首先是舉例子。在文章中,作者舉了許多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例如,《恐龍無處不有衝為了證明不僅南極大陸有恐龍化石這一說法,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的事實,說明南極不止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說法嚴謹。其次是作比較。例如《被壓扁的沙子》中,談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區別時,為了讓讀者更清楚地瞭解,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在《恐龍無處不有》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第三是打比方。短文還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語言既生動又明白如話,如《恐龍無處不有》中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說明了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除上述的方法之外,還有列數字作詮釋等說明方法,這裡不一一分述。

  ⑶ 關於一些句子:

  ① 青蛙和蜘蛛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是對現代兩棲動物的解釋與舉例,強調人人皆知,以人們常見的青蛙和錯殊 為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② 萬一某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是說明科學家之所以研究恐龍滅絕原因的理由,旨在提醒人們注意。

  【自讀思考】

  1、以《恐龍無處不有》為例,分析作者說明事理的思路。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說明方法。

  ⑴ 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 )

  ⑵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這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

  ⑶ 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

  3、以你身邊的生活為例,寫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短文。

  思考題的設計有兩個目的:一是幫助學生學會理清作者的思路,為今後學寫說明文打下基礎,為學習課文和學習寫作之間架起橋樑;二是學會品味說明文的語言,瞭解掌握一些常見的說明方法 。

  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 篇2

  在距今約2.3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爬行動物。它們與現代的蜥蜴有許多相似之處:身體表面覆蓋著鱗片;它們的後代是由卵孵化出來的。在這漫長的1.65億年間,它們成為了整個地球的主宰。它們經歷了氣候較為溫暖的三疊紀,食物豐富的侏羅紀,充滿了生存恐懼的白堊紀,它們作為過去的生物,人們給了它們一個名字——恐龍。

  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一個早晨,草食性恐龍正在吃著美味的早餐,“轟”的一聲巨響,一場天翻地覆的大爆炸發生了,從此恐龍便慢慢地減少,直至最後滅絕。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阿西莫夫筆下的科普世界去尋求答案吧。

  1.瞭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撞擊說”“火山說”“斯石英”等科學概念。

  2.瞭解說明的內容,理清說明的順序,學習作者善於聯絡的思維方法。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4.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銳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說,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第1課時 《恐龍無處不在》

  一、新課匯入

  (放映《侏羅紀公園》片段)

  大家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吧,如果你看過,我想你一定會被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畫面所震撼。恐龍,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動物,為什麼卻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呢?恐龍的化石會告訴我們一些什麼秘密呢?請看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阿西莫夫是怎樣為我們揭開謎底的。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朗讀課文,圈點文中生字詞。

  遺骸(hái) 褶皺(zhě) 劫難(jié) 追溯(sù)

  2.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遺骸:遺體;屍骨。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岩層受力而形成的波狀彎曲構造形式。文中指形成褶皺的過程。

  劫難:災難;災禍。

  緻密:細而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神話傳說,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形容事物嚴密,沒有一點兒破綻。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說明方法。

  (1)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列數字)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極研究所宣佈在詹姆斯羅斯島發現了一些化石骨骼。(舉例子)

  (3)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打比方)

  4.作者連結。

  阿西莫夫(1920—1992)出生在蘇聯彼得羅維奇小鎮,3歲時隨父母移居美國紐約。自小喜歡讀科幻小說,18歲那年,就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偷乘飛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機器人三原則”,1942年開始創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獲雨果獎),1972年科幻小說《神仙們自由》獲當年雨果獎和星雲獎。他發表的科幻小說和科普作品已達300部,是公認的當今美國科幻小說家泰斗。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1.課文標題是《恐龍無處不在》,那麼它的說明物件是否就是恐龍呢?

  【交流點撥】作者談恐龍的滅絕,談到恐龍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項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

  2.“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交流點撥】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說成立。

  3.“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說法由何而來?

  【交流點撥】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二)文字探究

  1.這篇短文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是按什麼順序說明的?作者是如何得出結論的?

  【交流點撥】主要內容: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作者在這裡採用的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解剖,既嚴謹,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發現問題:南極發現恐龍——恐龍並不適應南極氣候——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找出答案: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提出大陸板塊構造理論——“泛大陸”形成時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舒適地生活——後來“泛大陸”又分裂成四部分——所以每一塊大陸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

  得出結論:“恐龍無處不在”是支援“板塊構造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

  2.課文的說明內容涉及哪兩個學科?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交流點撥】(恐龍的滅絕)生物學;(板塊構造理論)地質學。

  作者主要採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說明自己的觀點,行文嚴謹。

  3.“如果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絡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說要重要得多。”這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交流點撥】這一句話在文中不僅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維方法,其思維觸角已經伸向另一領域。

  四、板書設計

  恐龍無處不在,佐證,(南極發現恐龍化石)―→大陸漂移學說)

  (考古)(生物學) (地質學)

  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第2課時 《被壓扁的沙子》

  一、新課匯入

  《恐龍無處不在》透過南極發現恐龍的例子,提出恐龍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的問題,引出了板塊構造理論,從而證明了“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那《被壓扁的沙子》是否也與恐龍的謎案有關係呢?讓我們先來閱讀一遍短文。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科學界存在著哪兩種對立的理論?各自的依據是什麼?

  【交流點撥】科學界對於恐龍在6500萬年遭遇滅頂之災,存在著的兩種對立的理論是:“撞擊說”和“火山說”。

  “撞擊說”的依據: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現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撞擊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部,引起火山噴發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火山說”的依據:如果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那麼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2.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麼?根據又是什麼?

  【交流點撥】“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證據一:因為在恐龍滅絕的那個年代的岩層中,發現了斯石英——壓扁的沙子。證據二:斯石英只在被撞擊後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發吞沒了恐龍,就不會有“斯石英”存在。結論無疑是撞擊毀滅了恐龍。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1.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說明恐龍是怎樣滅絕的?為什麼?

  【交流點撥】作者意在說明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因為在作者看來,有論據驗證的理論才能成立。斯石英應該出現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火山活動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過斯石英;斯石英出現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

  2.本文題目《被壓扁的沙子》是否離題太遠?換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不好嗎?

  【交流點撥】本文的題目不但沒有離題,還能提示讀者,恐龍滅絕的“撞擊說”所以產生,與對被壓扁的沙子的科學發現和科學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題形象性強,引起人們閱讀的興趣。改成《恐龍是怎樣滅絕的》,文題對本文內容起不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3.本文與前一篇文章有什麼異同之處?(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角度、說明語言方面比較)

  【交流點撥】(1)說明順序:兩篇文章採用的都是邏輯順序,重在說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內,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層層剖析,既嚴謹又深入淺出地解釋清楚。

  (2)說明方法:都採用了多種說明方法。

  首先,都採用了舉例子:《恐龍無處不在》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說明南極不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被壓扁的沙子》中舉“斯石英與金剛石”,“新墨西哥州拉頓地區的岩層”證明斯石英是由撞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形成的,從而得出“恐龍的滅絕是撞擊造成的”。

  其次,都採用了作比較:《恐龍無處不在》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而《被壓扁的沙子》則是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來說明斯石英與普通沙子的區別。

  除此以外,還有“打比方”“列數字”“作詮釋”等說明方法。

  (3)說明角度:《恐龍無處不在》是從恐龍化石遍佈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被壓扁的沙子》是從探尋恐龍滅絕的原因推斷地球可能曾受到撞擊。

  (4)說明語言:準確簡練,淺顯易懂。

  4.教師小結:

  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選用的材料不同,所說明的主要問題也不同。第一篇短文談到恐龍的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而在第二篇中,恐龍的滅絕則成為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兩文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

  5.科學家研究事物或事理,注重不同領域之間的聯絡,給你什麼啟發?

  【交流點撥】在學習研究中,我們應用聯絡的觀點在科學內或學科間進行溝通,促進自己思維的發展,更高效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四、板書設計

  被壓扁的沙子

  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恐龍滅絕原因——撞擊說

  (化學)(地理學)(天文學) (生物學)

  不同的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

  五、拓展延伸

  學習了這兩篇短文後,結合你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閱讀積累,談談你的感悟或體會。

  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 篇3

  一、匯入設計

  如今統治地球的是人類,人類的歷史也不過幾百萬年。在人類出現之前,曾有一種爬行動物統治過地球,這種爬行動物是什麼呢?(學生答過之後,向學生展示幾幅恐龍的圖片,激起學生興趣。)然而在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億六千萬年的恐龍突然消失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個謎。如今在不同的地區發現了恐龍化石,這意味著什麼呢?恐龍滅絕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兩篇短文。

  二、作者簡介

  哪位同學向大家簡介一下作者呢?學生答過之後,教師用多媒體向學生顯示:

  阿西莫夫他一生充滿了傳奇,著作量驚人,寫了至少400本書。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誌至今在美國仍很暢銷。他被稱為“永遠的科幻教父” 。“阿迷”們遍佈全世界。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多多媒體顯示默讀的方法:

  不動唇不指讀不回讀

  1、學生讀完後,進行字詞教學。多媒體顯示本課應積累的字詞:

  遺骸hái

  蟾蜍chán chú

  褶皺zhě zhòu

  劫難jié

  追溯sù

  兩棲qī

  鳥臀目tún

  遺骸:遺留下來的骨骸;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岩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災難;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原意是逆流而上。現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神話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2、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為活躍課堂氣氛,這一教學環節採取小組搶答的形式。

  多媒體顯示搶答活動的規則:

  活動規則:

  1.以小組為單位,輕聲討論所提出的問題。

  2.討論成熟後,請推舉一個代表舉手回答。

  3.最先舉手者,請起立回答。

  多媒體依次顯示下列問題:

  1、在南極及其他大陸上都發現了恐龍化石,作者首先想到了什麼?

  2、恐龍能在今天的南極地區生存嗎?為什麼?作者經過分析思考得出了什麼答案?

  3、大陸在漂移是“板塊構造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板塊構造理論”能解開恐龍無處不有之謎嗎?為什麼?

  4、經過以上層層分析,作者得出了什麼結論?

  5、對恐龍滅絕的原因,目前存在哪兩種對立的理論?並簡述。

  6、什麼是斯石英?它在自然界中形成的條件是什麼?

  7 、根據斯石英的特點和成因,作者經過層層推理得出了什麼結論?

  明確:

  1、這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

  2 、不能。因為南極地區非常寒冷,而恐龍不適應寒冷的氣候。作者得出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3、能解開。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早期恐龍在那時已經開始出現,並且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境內,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生活。後來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這些大陸經過不斷地漂移,逐漸形成了今天大陸的樣子。這些大陸在分離時都攜帶著自己的恐龍而去,所以今天在地球的各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泛大陸的形成和分裂,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示意圖)

  4、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援地殼在進行緩慢但有不可抗拒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5、目前存在的兩種理論是“撞擊說”和“火山說”。撞擊說認為:可能是與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導致恐龍滅絕。火山說認為:6500萬年前,地球突然經歷了一個火山爆發期,許多火山同時爆發,造成恐龍滅絕。(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兩種學說,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示意圖)

  6、被壓扁的沙子稱作斯石英。沙子在強烈被擠壓的地方會形成斯石英。

  7、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說而不是火山說。

  四、深入理解比較異同

  1、相同之處:文體相同內容相關

  這兩篇文章用通俗的語言向讀者介紹了一些科學知識,像這樣的文章叫科普說明文。二者不僅文體相同,而且內容相關,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

  2、不同之處:

  (1)說明的主要目的不同

  (2)運用的材料不同

  學生討論後明確:前者主要目的是用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後者主要是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前者運用的材料是南極發現恐龍化石這一事實,後者運用的材料是被壓扁的沙子。

  南極發現恐龍化石屬於生物學上的發現,而板塊構造理論屬於地質學上的問題,生物學上的發現證明了地質學上一個理論的正確。被壓扁的沙子屬於物理上的發現,而探討恐龍滅絕屬於生物學上的問題,物理上的發現揭開了生物學上的一個謎。這兩種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用文中的一句話回答。

  讓學生仔細揣摩這句話,這對學習中學各科知識有什麼啟發?

  明確:阿西莫夫能寫出這樣的文章是因為他知識非常豐富,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不要偏科,各科知識都要認真學習。

  五、揣摩語言體會作者語言風格

  多媒體顯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和在一起,你就會看到他們拼和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提問: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五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點撥: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裡的補充說明文字。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說說它們各自的作用。

  學生答後明確:1、如果地說現代兩棲動物,不加以舉例,讀者可能一時想不起是指那些動物。舉大家都熟悉的青蛙和蟾蜍便於讀者明白。

  2、這一句所提到的現象對前面提到的南美洲與非洲曾是一個整體後逐漸分開是一個有力的說明。

  3、這一句看起來有調侃的意味,但並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極為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做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意義。

  4、這是對二氧化矽的解釋,這樣易被讀者理解。

  5、這一句話以金剛石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碳為例說明斯石英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的問題,但沒有人願意把金剛石變為碳,因為金剛石太名貴了。在這裡作者幽默了一下,表現了作者思維的活躍。

  小結:這些補充說明的文字把深奧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把嚴密的科學論證變成幽默詼諧的類比說明,表現了本文語言通俗易懂、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六、情感教育

  我們學習本文不能僅侷限於知識的獲得和理解,還要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阿西莫夫為何能由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想到板塊構造理論呢?一方面由於他知識淵博,另一方面由於他思維方法獨特。

  學生討論後明確:

  作者的思維方法:聯想想象分析推理

  這是思維創新的主要特徵,也是研究和發現的必要前提。很多科學家正是靠著聯想、想象、分析、推理等思維方法發現了別人沒有發現的問題,從而有所建樹。

  讓學生舉一些科學家靠這一思維方法有所發現的事例。學生如一時想不起,教師可舉下面的事例。多媒體顯示:

  謝皮羅教授的事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謝皮羅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渦總呈逆時針方向,他大膽地推斷這一定與地球自轉有關,並且推斷北半球呈逆時針,赤道不會有漩渦,南半球呈順時針.它就此發表的論文震驚科壇。

  小結:同學們,在我們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只要留心,善於聯想和想象,我們也許會在別人不經意的地方有獨到的發現,也許會成為小發明家,說不清將來還會獲得諾貝爾獎呢。

  七、總結全文

  透過本文的學習,我們不僅瞭解到了一些科學知識,還學習了作者的思維方法,即聯想、想象、分析、推理等創造性的思維。作者經過層層推理、分析,認為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說而不是火山說。對這一結論,很多人支援,但也有一些人反對,你持什麼看法呢?歡迎同學們在課下查詢有關資料對這一問題繼續探討。

  板書設計

  (生物)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物理)被壓扁的沙子

  ↓聯想想象↓

  分析推理

  (地質學)證明板塊構造理論正確(生物)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

  附:有關恐龍的圖片

  為“永遠的科幻教父” 。“阿迷”們遍佈全世界

  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本文的行文順序及說明方法、語言特色。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閱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教學重點

  瞭解短文所說明的事理,說明的順序、方法。

  三、教學難點:

  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四、教學方法:

  1.比較閱讀法。2.涵泳品味法。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恐龍無處不在》

  (一)匯入新課

  介紹“大陸漂移假說”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床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

  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為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為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千里達及托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說——大陸漂移假說。

  那麼“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說有什麼關係呢?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說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討論明確:

  1.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說成立。

  2.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學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說明的層次順序及說明方法。

  討論明確: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說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說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說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援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說明內容,結束全文。

  本文在說明“大陸漂移”:是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這一主體內容時,詮釋了“板塊構造”理論,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將“板塊構造”形象化地說明出來,板塊聚散的科學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體說明部分。列數字是一個重要說明方法,如“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

  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

  “大約經歷了1億年,(南極)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那裡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著豐富的化石。”

  ——運用大量的資料進行說明,給人以科學依據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說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又是在舉例說明,說明“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科學論斷。

  (四)課堂小結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五)佈置作業

  借閱有關資料,或參觀自然博物館,或看有關科幻影片,瞭解一下恐龍的世界。

  (六)教學反思:

  總第 課時 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 授課班級

  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突出本文以論證為主的特點。

  ⑵ 解釋學生的疑問,糾正他們理解上的偏差。

  2、能力目標:

  教學生學會運用論證的方法。

  3、教育目標:

  教學生正確對待恐龍及其他科學問題。

  【重點難點】

  教學生學會運用論證的方法;確立正確的世界觀。

  【策略和方法】

  朗讀法、查資料。

  【教學媒體】

  錄音機、投影儀。

  第一課時

  一、匯入

  給他們講恐龍滅絕的故事。正好有一個同學帶來了一本關於恐龍的書。那麼就讓他們邊看書,邊瞭解恐龍生長環境、滅絕原因等其他問題。這樣,在未學這篇文章之前就讓他們對恐龍有一個大體上的瞭解。

  二、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查字詞的情況,並且聽錄音。

  《恐龍無處不在》

  2、這兩篇短文以論證為主,那末,請找出這篇用什麼來論證了什麼?

  (在此之前,必須向他們介紹什麼是論證,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到它。簡單地說,就是用一個或多個事例來證明一個道理,這同舉例子有相同的地方,應注意區別。他們一個僅就事實來講的,一個是事實道理一塊講的。)

  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板塊構造學說。

  3、這麼說本文主要是寫什麼的?

  板塊構造學說的。只不過是把恐龍當作是一個例子罷了。這一點必須對學生先交待清楚。

  4、本來恐龍與板塊構造學說是風牛馬不相及的,但作者說了一句話使他們之間及其他不同領域的科學之間都能有某種聯絡,你能試著找出這句話來嗎?

  第一自然段: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善於聯絡,往往會在別人不經意的地方有獨到的發現。

  5、下面,咱們再來分析一句話,如果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絡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說要重要的多。這句話有何作用?

  承上啟下!思維方式和提問方式常常是解決問題的先導。這對我們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都應有所啟迪。

  其思維觸角已伸向另一個領域。

  6、在第8、9、10、11自然段中,你明白了什麼概念及原因?

  板塊構造學說,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

  7、最後一段有什麼作用?

  照應開頭。

  三、佈置作業

  1、把生字詞以及文學常識寫一遍並且背過。

  2、預習《被壓扁的沙子》。

  第二課時《被壓扁的沙子》

  一、複習舊知

  1、檢查上節課字詞及文學常識的背誦情況。

  2、聯絡上節課的有關內容,為這節課打下鋪墊。

  二、整體感知

  1、大家看看本文要論證的物件是什麼?(或者,本文是用什麼來論證什麼的?)

  (有了上一篇短文作鋪墊,這一個問題就比較好回答了。)

  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

  再一次印證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句話。

  2、看看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論證的?

  提出兩種學獲撞擊說和火山說──被壓扁的沙子(斯石英)──形成及其原因──性質:有兩方面;──為排除火山說確認撞擊說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確定:有斯石英則以前肯定發生過撞擊;反之,則沒有。──結論:恐龍滅絕起因與撞擊而不是火山活動。

  (這個問題開始是需要我們為學生點出來的。但是,後面的這些就不需要了,他們自己總結的非常棒。也就是說,對於說明文的概括內容的這一部分,許多同學已經掌握了其中的要領了。)

  3、這篇課文的特點是什麼?

  邏輯嚴謹,環環相扣,說理充分。

  4、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是選用的材料卻不同,所說明的問題也不同,你能找出他們的不同點嗎?

  各自說明的物件和說明角度不同。

  相同點: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

  不同點:

  ⑴ 談到恐龍的化石無處不在,是為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學說;

  ⑵ 恐龍的滅絕成為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

  5、處理課後練習。

  三、佈置作業

  1、鞏固本課所學的有關知識。

  2、預習下一課。

  【課後記】

  本課由於最先講述了論證這種方法,會引起一些孩子的興趣。而且加上這篇課文字就很簡單,也無需花太大的精力去引導他們。只需把幾個重要的問題講明白了就可以了。但是,這卻需要老師對恐龍以及板塊構造學說有一個明確而廣泛的認識。

  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篇科學說明文,但所說明的物件是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文章內容並不深奧。授課過程中,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透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最後設定自由問答環節,給喜歡鑽研的同學一個空間,由興趣引領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前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鱗片、脊椎、兩棲”等詞的讀音、字形、詞義;弄清“繁衍、相安無事”的詞義。

  ⑵收集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

  2、能力目標:

  ⑴整體感知文意,透過篩選資訊,概括內容要點,逐步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⑵能夠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並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⑶揣摩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3、情感目標:

  體會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和精神,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全面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一。

  【教學重點】

  1、瞭解有關克隆的知識和克隆研究的動態。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3、揣摩語言,體會說明文的科學性。

  【教學難點】

  1、理清“克隆鯽魚出世前後”的說明順序,理解這樣安排的原因。

  2、對文章結尾一段話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讀和點撥相結合。

  【教具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篩選重要資訊,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說明順序、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科學性。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2000年11月份,我國多家媒體曾轉載國外媒體報道的一條驚人訊息:一群受邪教組織操縱的科學狂人,正在美國內華達州大漠深處進行著一項克隆人的秘密實驗。他們根據英國科學家創造世界第一隻克隆羊“多利”的同樣原理,從一個當年2月份夭折的10個月大的美國女嬰身上提取細胞製造克隆人。(選自2000.11《文匯報》)訊息披露後,克隆技術及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今天,讓我們走進《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這一問題。(板書文題)

  設計(二):

  《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有一個絕招令人拍案叫絕:他與妖魔作戰一旦吃緊,便從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來參加戰鬥。這當然是神話,但是今天的科學卻能實現類似的“奇蹟”,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廣大?還是聽聽遺傳學家的解釋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脊椎兩棲

  2、解釋下列詞語,並用詞造句。

  繁衍

  相安無事

  3、克隆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4、“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和“克隆綿羊‘多利’”分別為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克隆羊的誕生為什麼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5、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計時閱讀,然後小組組長代表本組發言進行全班交流。教師作總結髮言,以歷時最短、概括較準確的小組為優勝組。

  明確:

  1、nánɡ pēi tāi chán chú jǐ zhuī qī

  2、繁衍(yǎn):逐漸增多或增廣。

  相安無事:相處沒有衝突。

  3、克隆是無性繁殖的新興生物技術。

  4、“克隆鯽魚出世前後”勾勒了克隆技術的發展脈絡,為我們介紹了中外科學家所進行的克隆實驗及實驗進展情況,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貢獻。

  “克隆綿羊‘多利’”較為詳細地描述了“多利”的誕生過程,並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反響。

  克隆羊的誕生在世界引起了轟動,主要原因是它標誌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

  “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這一突破意味著它既可以造福於人類,也可能危害於人類。

  5、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於人類。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於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和科學性

  學生精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閱讀。

  多媒體顯示:

  1、文章四個部分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能調換順序嗎?

  2、文章第一部分為了說明“克隆是什麼”,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鯽魚出世前後”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4、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介紹多利的誕生過程,採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

  學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處,另選幾位同學作補充或糾正。

  明確:

  1、文章先寫克隆的含義,接著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後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邏輯順序說明事理,逐層深入,步步推進。

  2、作者為了說明“克隆是什麼”,運用了三種說明方法:舉例子、作解釋和引用。舉例子,列舉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說得簡明易懂。作解釋: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並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遊記》中孫悟空拔一根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動說明“克隆”是怎麼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採用了時間順序。小標題“克隆鯽魚出世前後”顯示這一部分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樣便於勾勒克隆技術發展的脈絡。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標誌性詞語可供分析,如“‘多利’綿羊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先給……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後……然後……到去年七月……‘換核卵’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因此是‘克隆羊’”。

  教師對學生交流的情況作評價,對不當之處應予以糾正。

  教師提示:關於第二部分的說明順序,應考慮如下一些內容:第一節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從中國的“克隆試驗”寫到外國的“克隆試驗”,一條是寫“克隆試驗”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以此來看,關於“時間順序”的判斷是不準確的。

  那麼,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條線索突出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第二條線索體現了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體現了科學家們的追求精神,同時也為下文寫“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提供了科學基礎,做好行文的鋪墊。

  四、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

  同學們,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遊靠的是淵博的科學知識,精湛的科學技術、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科學精神。請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與精神的句子,仔細體會。

  生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後,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生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釐米長的鯽魚。”

  生3:“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後,白色小鼠終於生下了三隻小灰鼠。”

  生4:“經過247次失敗之後,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隻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

  ……

  選兩位同學談體會。

  五、學生自由問答、質疑、釋疑

  學生爭論的焦點在於文章最後一段。文章寫道:“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

  這段話該如何理解呢?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科學造福人類和殃及人類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長,如核的發現和利用;

  2、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3、科學發展也會引發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並完善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理性而德性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為人類造福,這將是現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麵對的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課後查詢資料,完善自己的觀點看法。

  六、佈置作業

  1、課後閱讀有關克隆的文章或上網查詢相關資料,並進行整理。

  2、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可以編述故事,也可以發表議論,500字左右。

  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遺骸、褶皺、劫難、追溯”等詞的讀音,理解“劫難、緻密、追溯、天衣無縫”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板塊構造”“大滅絕”“撞擊說”“火山說”“斯石英”等科學概念。

  3.瞭解兩篇文章作者的思維方式。

  能力目標

  1.比較分析兩文的說明物件和說明角度,把握兩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體會作者思維的開放性與周密性。

  2.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

  3.培養學生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思維方法。

  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銳的科學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不囿於成說,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向科學的未知領域進軍。

  ●教學重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說明物件,理清寫作思路。

  2.學習作者善於聯絡,由此及彼,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說明的作用和含義。

  ●教學方法

  1.比較閱讀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說明物件和說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揣摩語言,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看問題,獲得新知、真知。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在距今約2.3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爬行動物。它們與現代的蜥蜴有許多相似之處,如身體表面覆蓋著有鱗片的皮膚。它們的後代是由卵孵化出來的等等。在這漫長的1.65億年間,它們成為了整個地球的主宰。它們經歷了氣候較為溫暖的三迭紀,食物豐富的侏羅紀,充滿了生存恐懼的白堊紀,它們作為過去的生物,人們給了它們一個名字——恐龍。

  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一個早晨,草食性恐龍正在吃著美味的早餐,“轟”的一聲巨響,一場天翻地覆的大爆炸發生了,從此恐龍便慢慢地減少,直至最後滅絕。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阿西莫夫筆下的科普世界去尋求答案吧。

  設計(二)

  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恐龍突然滅絕了,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謎。不同地域恐龍化石的發現意味著什麼?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麼?阿西莫夫的兩篇短文對此分別做了回答。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朗讀課文。

  教師檢查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1)辨音:

  遺骸褶皺劫難追溯

  (2)釋義:

  遺骸褶皺劫難

  緻密追溯天衣無縫

  選四名同學回答,

  明確:(1)háizhěnànsù

  (2)遺骸:遺骨(遺留的殘骨)。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岩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災難、災禍。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2.從課文註解得知,這兩篇短文在原書中編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學新疆域》章節裡,請問這兩篇短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絡?

  學生談自己閱讀的初步印象。

  明確: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兩文都證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兩文都運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

  三、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說明物件和說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多媒體顯示:

  教師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填寫上表。

  學生自讀課文,然後小組內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個個參與。教師巡視各組,掌握討論情況,隨時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然後選交流成功的兩個小組介紹閱讀成果。

  明確:

  1.《恐龍無處不在》,說明物件為“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或“板塊構造”理論。說明角度為:透過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文章的思路簡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這兩句話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第二部分為2~7段,介紹恐龍無處不在是大陸在漂移。2、3段介紹南極和地球其他大陸上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4、5段寫這一發現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沒有把思維定格在恐龍本身研究上,而是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絡起來”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獲,“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第三部分為8~12段,簡明介紹板塊學說,並說明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為13~15段,再次聚焦南極恐龍和其他生物,確證這一推斷的正確性。總之,全文從現象到本質,逐層推進,表現了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2.《被壓扁的沙子》,說明物件為“恐龍的滅絕”,說明角度為透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文章的寫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引出說明物件。第二部分為2~6段,探討恐龍大滅絕,介紹兩種學說“撞擊說”和“火山說”,揭示研究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第三部分為7~11段,解釋斯石英的成因,重點說明其性質,為排除“火山說”提供科學依據。第四部分為12~17段,依據科學理論,進一步斷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運動,從而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教師總結:兩文都體現了作者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戶,我們不禁為作者道好稱奇,科學需要激情,需要創新!

  四、揣摩語言,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多媒體顯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教師提示: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五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明確: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號裡。

  教師點撥: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裡的補充說明文字。請同學們結合具體語境,說說它們各自的作用。

  學生明確:

  1.如果抽象地說現代兩棲動物,不加以舉例,讀者可能一時想不起是指哪些動物。現代兩棲動物很多,舉“青蛙”和“蟾蜍”,是因為它們“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極生存,猶如當年恐龍不能適應南極的生態氣候一樣,因為它們同屬兩棲動物。

  2.這一句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與非洲海岸線驚人的吻合。

  3.這一句看起來有調侃的意味,但並非無稽之談。星體撞擊地球雖然極為罕見,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作者作這樣的假設,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4.這是對“二氧化矽”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矽”即沙子的學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的沙子才能稱得上“二氧化矽”,一般的沙子都含有雜質。

  5.這一句話是以金剛石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為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問題,但沒有人會願意把金剛石變為碳,因為金剛石太名貴了。作者隨筆幽默了一下,表現了作者思維的活躍。

  教師總結:這些補充說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學概念為平易的介紹,化嚴密的科學論證為幽默詼諧的類比說明,表現了本文語言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特點。同學們應在今後的說明文寫作中學習借鑑。

  五、聯絡實際,延伸拓展

  學習作者的思維方法,請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會,多角度、多側面、重聯絡、重溝通,力求觀石擊千浪而舉一反三。

  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和閱讀積累談談感悟或體會。

  生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謝皮羅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渦總呈逆時針方向,他大膽地推斷這一定與地球自轉有關,並且推斷北半球呈逆時針,赤道不會有漩渦,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他就此發表的論文震驚科壇。

  生2:生物學家密卡爾遜調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佈情況,他指出美國東海岸有一種正蚯蚓,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但他無法回答這是為什麼。他的論文引起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認為,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越、橫渡大洋,它的這種分佈正好說明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裂開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佈作為例證之一寫進了他的名著《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書。

  生3:有人把人類社會的發展概括為“兩個蘋果”理論。一個蘋果是砸向牛頓的那一個,它促使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帶來了科學的飛速發展。另一個蘋果是亞當夏娃偷吃的那一個,它帶來了人類社會的文明。

  生4:大自然是人類的良師益友,大自然中許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啟發科學家的靈感。飛機、潛水艇、蒸汽機的發明眾所周知。現在科學家模仿蒼蠅的構造發明了微型飛行器,模仿蟑螂的構造發明了太空探測器。甚至仿造人體視網模製作微型感光器,置於盲人眼內,可以帶來視力的恢復……

  六、佈置作業

  1.課餘利用圖書館或網路查詢有關“板塊構造”“恐龍滅絕”的資料介紹,進一步瞭解這一方面的科學知識和科研動態。

  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變色龍為什麼能變色

  人們常常用變色龍來形容那些見風使舵,反覆無常,媚上欺下的人。可是,真正的變色龍,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恐怕都沒有見到過。這不單是因為變色龍大多數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和非洲其他一些地方,而且,即使有一條變色龍就在你眼前不遠,你也許還發現不了它哩!

  變色龍,顧名思義,它能變色,是爬行類動物蜥蜴的一種,俗稱避役,屬無毒動物。那麼,在現實生活中,變色龍的體色是怎樣變化的呢?在綠草叢裡,它的體色呈綠色;在紅花叢裡,轉眼之間,它的體色又變成了紅色;在黃泥土中,一眨眼工夫,它的體色又變成了黃色……

  很多人都好奇變色龍為什麼要變色?原來,變色龍的體色隨棲息的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是要靠身上的顏色變化來保護自己,防禦外來侵害。它具有這種保護色,表明變色龍具有適應環境的自然保護功能。

  那麼變色龍為什麼能改變體色呢?

  經科學家仔細觀察,發現在變色龍的表皮上有一個變幻無窮的“色彩倉庫”。在這倉庫裡,儲藏著綠、紅、藍、紫、黃、黑等奇形怪狀的色素細胞,這些色素細胞的周圍有放射狀的肌纖維絲,可以使色素細胞伸縮自如。一旦周圍的光線、溼度和溫度發生了變化,或者讓變色龍受到化學藥品的刺激,有的色素細胞便增大了,而其他一些色素細胞就相應縮小,於是,變色龍透過神經調節,像魔術一樣,隨心所欲地變換著身體上的顏色。

  變色龍的這些變色本領,在工業生產上是很有啟示意義的。現在,人們已經用某些特製的顏料做成變色漆,這種漆對溫度的高低變化十分敏感,一旦溫度變化,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就會改變顏色。將這種變色漆刷在容易發熱的機器裝置上,就可以用顏色及時發出警報,提醒人們立即採取措施,以免因溫度過高而損壞機器裝置。

  在生物變色的啟示下,人們開始研製人造變色物質。例如我國生產了一種測溫筆,它的彩色筆芯在不同溫度下會改變顏色,測溫筆上附有某種顏色的“標誌紙”。將測溫筆在受熱物體的表面上劃一筆痕,兩秒鐘後,根據顏色的變化,查對標誌紙的顏色,就可測知物體的溫度了。

  如今,科學家仍在研究變色龍表皮中的色素細胞,以期發現更多能變色的有機色素。看來,這裡面還奧妙無窮呢!

  1.變色龍變色的目的是什麼?(用原文語句回答)

  2.促使變色龍變色的外部條件有()和()

  A.神經調節

  B.光線、溼度和溫度發生變化

  C.色素細胞周圍有放射狀的肌纖維絲

  D.表皮上有奇形怪狀的色素細胞

  E.受到化學藥品的刺激

  3.在變色龍變色本領的啟示下,還可以設計出什麼東西?請你寫出它的名字,它是怎樣變色的.,有什麼用途。(不超過60字)

  參考答案:

  1.是要靠身上的顏色變化來保護自己防禦外來侵害。

  2.BE

  3.寫出名稱、如何變色、用途三個要點即可。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

  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對文中的這句話,你肯定有認同感,請查閱有關資料,找一些科學研究的例子,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會。

  二、寫作活動設計

  1.談談月蝕(或日蝕)

  提示:先收集月蝕(或日蝕)的有關資料,弄清它們的形成原因。可寫成平實的文章,以“答”與“問”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寫成生動的科學小品。不管哪一種寫法,都要做到邏輯層次分明、語言準確簡練。

  2.___________為什麼_____________

  提示:先確定題材,選自己最熟悉的、理解最透徹的事物來寫,應對事物的事理進行有序的多角度的說明。

  3.思維推理訓練

  請學生寫出《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兩文的思維推理過程。

  提示:

  《恐龍無處不在》

  “在南極洲的冰天雪地中,發現了恐龍的化石,這說明南極大陸上有恐龍。但恐龍是不能在南極洲那種寒冷的環境中生存的。那這些恐龍是怎麼來的呢?恐龍不可能自己游過去,只能做反向思維,是南極洲大陸自己漂過去的。”

  《被壓扁的沙子》

  “有超高壓的存在,就會出現斯石英;有了斯石英就可能推出超高壓的存在;地球受到大撞擊會造成超高壓,所以可能出現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溫下可變回常態,因此火山爆發造成的高溫會使斯石英消失;大撞擊引起的大火也可使斯石英變成普通沙子;但許多斯石英也會因撞擊被濺到平流層中避開高溫而保留下來;發現斯石英的岩層年齡有6500萬年,6500萬年前正是恐龍滅絕的時候;因此推斷恐龍滅絕可能是由外界撞擊引起的。”

  三、開放性探究

  閱讀《“水滴石穿”的科學說法》,回答後面的問題。

  “水滴石穿”的科學說法

  “水滴石穿”的意思是說:水不停地滴下來,能把下面的石頭滴穿。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關於“水滴石穿”的說法,已是“百花齊放”了。

  磨損說。這是古老而又原始的說法。水從高處滴下來,其衝擊的力量是不可小看的。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鐵杵如此,頑石也一樣,一磨一滴,其科學道理是相似的。水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持之以恆,完全可以做出常人難以想象的事來。古人曰:“水非石之鑽,漸靡使之然也。”這裡的“靡”,即磨損的意思。

  空泡說。水滴從空中落下來,受到內聚力、分子吸引力、摩擦力和空氣動力等多種力量的綜合作用,形狀會發生許多變化,最後成為倒扣的碗形。水滴著地時,猶如一隻倒扣的“小碗”扒在地上,“小碗”內的空氣就成了一個空泡,空泡被擠壓破碎,產生很大的爆發力,使石塊受到巨大沖擊。用每秒1500張影象的高速攝影可以清晰地看到水滴著地時的情景,由於水滴中心附近的一些區域性流速相當高,流速高的地方壓力變低,這裡也會產生空泡。與此同時,水滴中還存在區域性的高壓區。由於那裡壓力大,使得空泡無法存在而爆裂,其高壓有時可高達10萬個大氣壓。在這種超高壓的作用下,水滴石穿也就不足為怪了。

  溶解說。由於空氣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於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實際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當這種水滴落到石灰石、大理石這一類石塊上時,碳酸就會與石塊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可溶性碳酸氫鈣,使石塊區域性緩慢溶解並流失。在石灰岩地質地貌地帶,有許多景色絢麗的溶洞,就是由流水雕琢出來的。可溶性碳酸氫鈣在受熱或壓力驟然變小時,又會發生分解,生成碳酸鈣重新沉積下來,形成鐘乳石、石筍和石柱,使溶洞的景色錦上添花。

  酸雨說。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燃燒時產生許多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們在大氣中飄逸,成為水蒸氣凝聚的中心,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形成酸雨(包括酸雪、酸霧、酸露等所有酸性降雨形式)降落下來。酸雨的酸性很強,pH小於5.6,所以有很強的腐蝕性,別說石塊,就是鋼鐵也要被它“咬”得千瘡百孔。在酸雨的腐蝕作用下,再堅硬的岩石也得“低頭”,乖乖地任其剝落侵蝕。

  可見,“水滴石穿”現象的後面有著豐富的科學知識,這同時也告訴人們,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任何事情都能辦好,天大的困難都能克服並取得成功。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四種“說法”的大意。

  2.這篇科普文,多角度地說明了“水滴石穿”現象的種種原由。全文的結構有什麼特點?分說部分是按照什麼順序排列的?

  3.說說這篇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參考答案:

  1.“磨損說”是說水從高處滴落下來,其衝擊的力量使石頭受到磨損。

  “空泡說”是說從高處落下的水滴著地時,受力的綜合作用,水滴變形成碗狀,碗內的空泡受擠壓破碎而產生的巨大爆發力使石塊受到衝擊。

  “溶解說”是說具有弱酸性的水滴落到含有碳酸鈣的石塊上時,發生化學反應,使石塊區域性緩慢溶解並流失。

  “酸雨說”是說從高處落下的水滴呈酸性,有很強的腐蝕性,石塊被腐蝕。

  2.全文呈總分總式結構,分說部分呈邏輯順序,四種說法按由簡單到複雜,由一般到特殊的順序排列,它們不能調換順序。

  3.文章運用的說明方法有:引用、列數字、舉例子、作解釋、分類別。

  ●備課資料

  1.恐龍滅絕之謎

  爬行動物到陸地上生活,開始了“爬行動物時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動物廣泛佔據。那時的地球氣候溫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動物有足夠的食物,逐漸繁盛起來,種類越來越多。有的長了較長的腿,適宜在陸地生活;有的則完全失去了腿,長的像蛇一樣;有的腿又變成了像魚鰭一樣的鰭狀肢,表明它們又重新回到了水裡;還有的長了翅膀,向天空飛去……它們不斷的分化成各種不同種類的爬行動物,其中有一種變成今天的龜類,而另一類則演變成為哺乳動物,還有一類成了現代的蛇和蜥蜴。但最為突出、最多樣化的一類是分為鱷魚、恐龍及鳥類。

  恐龍是動物中體格最大的一類。恐龍很適宜生活在沼澤地帶和淺水湖裡,那兒的空氣溫暖而潮溼,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恐龍在地球上統治了幾千萬年的時間,但不知什麼原因,它們在某一段很短的時間裡突然滅絕了,今天人們看到的只是那些留下的大批恐龍的化石。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人們仍在不斷地研究之中。

  恐龍是地球歷史上最大的動物。有人設想,如果恐龍不滅絕的話,現在統治地球的恐怕不是人類,而是恐龍。但是,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恐龍卻全部滅絕了,這是動物演化史上最重大而又令人迷惑不解的一個問題。各國科學家進行了長期地探索和研究,並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推測和假說。直到K/T界線地外撞擊理論提出,人們似乎覺得找到了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但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世界上大部分儲存有恐龍或恐龍蛋化石的地層剖面中,恐龍或恐龍蛋化石出現的最高層位在K/T界線層幾十公分至幾米之下。比如我國廣東南雄的K/T剖面是世界上恐龍蛋化石儲存最為完整的剖面之一,在該剖面中,恐龍蛋最豐富的階段達12個種之多,但只有一個種延續到K/T界線,而其他種均在K/T界線之前已經消失。這說明,恐龍在地外撞擊事件發生之前幾萬到幾十萬年已經趨於滅絕,滅絕過程持續了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之久。地外撞擊事件是瞬間突發事件,由此造成的恐龍滅絕也應該是突然的。因此,K/T界線地外撞擊事件可能並不是造成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而只是造成本已趨於滅絕的恐龍最終徹底滅絕的原因。到目前為止,造成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

  最近對廣東南雄K/T剖面中恐龍蛋的研究發現,靠近K/T界線的恐龍蛋殼中鉛等有毒元素的含量迅速增加。人們不禁有以下猜想,是否有可能由於食物中毒而造成恐龍死亡或抑制了恐龍蛋的孵化能力而導致恐龍滅絕呢?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將對此做出回答。

  2.恐龍滅絕新說

  多國科學家在墨西哥萬卡坦半島隕石坑地區進行了兩個月緊張的鑽井工作,到達650萬年前彗星曾撞擊的地層。這口井深2.5公里,穿越兩個硬岩層,專家們從中發現了一些證明當時的地面與彗星“接觸”的證據。科學家在對796~1000米的研究中發現了硫酸鹽類礦物——灰石和硬石膏。他們認為,這證明了彗星墜落導致地球上50%動物滅絕的理論。硬石膏的存在是硫大量集中造成的,硫與碳酸鹽結合形成了硫酸,硫酸雨“殺死了”陸地和水中的生命。

  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 篇8

  一、課前準備

  1.查工具書,給加點的字注音,解釋詞語:

  遺骸

  遺留下來的骨骸。

  蟾蜍

  一種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

  褶皺

  由於地殼運動,岩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

  災難。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

  天衣無縫

  神話傳說,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比喻事物沒有一點破綻。

  2.正確朗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二、導人新課,激發興趣

  1.將製作的大陸漂移示意圖(見《教學參考書》有關資料二:地質年代與大陸漂移學說)課件在多媒體教學平臺上演示。

  2.長期以來,人們試圖解釋地球上陸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說。現在,地質學家們普遍認為,在2億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連在一起的,後來由於某種原因,這塊超級古大陸一分為二,繼而又四分五裂,相繼形成了北美洲和亞歐大陸、南極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紐西蘭和印度次大陸。這就是在地質學上曾引起一場深刻革命的大陸漂移學說。1986年,阿根廷南極研究所的專家在南極發現的恐龍化石,就為這一學說提供了有力證據。這是為什麼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幻想小說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兩篇。(板書課題及作者名)

  三、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讀文,思考討論:

  (1)兩篇短文各自要說明的內容是什麼?

  (2)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說明的角度不同。試比較。

  (此題意在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透過對比閱讀,培養學生善於多角度、多側面看問題的科學思維能力。)

  2.教師點撥:

  (1)第一篇《恐龍無處不有》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佐證了大陸漂移假說;第二篇《被壓扁的沙子》透過對“被壓扁的沙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

  (2)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這——問題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談到恐龍滅絕的歷史,談到它的化石尤處不有,是為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而在第二篇中,恐龍的滅絕則成為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

  四、細讀課文,揣摩語言

  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稱。速讀課文,試結合上下文,說說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裡的下列補充說明文字有何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某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的】

  1、把握文章的說明物件,培育愛好科學、主動探尋自然神秘的精神。

  2、瞭解科技說明文的特點及本文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地說明事物的規律挨次。

  3、學習運用精準、平實的語言將深奧的科學理論說明得淺顯易懂,使廣闊讀者易於接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透過朗讀,把握文章的內容,對兩篇短文的內容進行整體比較,找出它們各自所述內容的相聯點和有區分的地方,懂得寫作文章可依據狀況的不同,採納不同的寫作角度。

  2、在反覆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規律挨次的特點。

  【教學難點】

  對兩篇短文的比較閱讀。

  【教學設想】

  1、支配一課時。

  2、方法:自讀與比較。

  【教學過程】

  一、查工具書,讀準下列詞語,然後加以說明

  遺骸:遺留下來的骨骸。

  蟾蜍:一種兩棲動物,體表有很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癲蛤螺。

  褶皺:由於地殼運動,岩層受到擠壓而形成的彎曲。

  劫難:災難。

  緻密:細緻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源處走。比方探究事物的由來。

  完美無缺:神話傳奇,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針線製作,沒有縫兒。比方事物沒有

  一點馬腳。

  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

  1、兩篇短文各自要說明的內容是什麼?

  第一篇《恐龍無處不在》依據在南極發覺恐龍化石的事實,佐證了大陸漂移假說;其次篇《被壓扁的沙子》透過對“被壓扁的砂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亡。

  2、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亡,但說明的角度不同。試比較。

  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亡,但這一問題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談到恐龍滅亡的歷史,談到它的化石無處不有,是為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而在其次篇中,恐龍的滅亡則成為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

  三、細讀課文,就文中所用的說明方法作例析

  1、舉例子。例如,在《恐龍無處不有》中,為了證明不僅南極大陸有恐龍化石這一說法,列舉“在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覺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的確遍佈於世界各地”;舉“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的事實,說明南極不止只有恐龍化石,還有別的。說法嚴謹。

  2、作比較。例如《被壓扁的沙子》中,談到斯石英和一般沙子的區分時,為了讓讀者更清晰地瞭解,運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一般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較方法;在《恐龍無處不有》中將南極的恐龍的命運與其他大陸的恐龍進行比較。“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悽慘得多,由於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

  3、打比方。如《恐龍無處不有》中“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說明白南極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極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還有“列數字”“作詮釋”等說明方法。

  四、品讀課文。

  選擇一兩個語段進行閱讀,體會說明語言精準、平實的特點(可結合“研討與練習”二進行)

  “青蛙和蜘蛛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是對“現代兩棲動物”的說明與舉例,強調“人人皆知”,以人們常見的“青蛙和蜘蛛”為例,體現了科普作品語言淺顯易懂的特點。

  “萬一某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或許會知道如何來避開這種撞擊”是說明科學家之所以討論恐龍滅亡緣由的理由,旨在提示人們留意。

  五、作業

  爭論完成“研討與練習”二。

  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明確兩篇文章的說明內容,學習快速提取、概括資訊的方法。

  2、瞭解不同領域裡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並且從中得出新結論的科學現象。

  3、瞭解科學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運用假設、推理探究自然奧秘的科學思維方法。

  過程與方法:

  默讀,圈點勾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象,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慾望和創新意識,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概括、篩選資訊,明確兩篇文章各自的說明內容,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時質疑、思考、實證的科學態度,瞭解一些基本的科學研究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在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時,兩篇文章卻從不同角度說明問題、介紹相關知識的創作思路。

  2、提取關鍵資訊並按要求表達。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不建議做過多的形式上的花哨處理,建議引導學生靜下心來仔細閱讀文字,理解文章的說明內容和科學精神。另外,這兩篇短文在原文中編排在一起,內容上也有一定關聯,說明方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互相參照閱讀。建議以學生自讀自學為主,透過圈點勾畫靜心讀文,同時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關鍵處和難點教師要給予及時點撥。結束本課的課文學習後,教師可以適度給一些與此有關的現今的研究成果等,進行適度的擴充套件,目的還是為了引導學生體會實證的力量對於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恐龍的突然滅絕成為生物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為此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研究。這一課體現的就是與此有關的兩則短文,下面讓我們深入地瞭解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

  【設計意圖】提出這兩篇課文共同關注的問題──恐龍滅絕,聚焦在這個視野後,可以自然地引出對這兩篇文章的學習。

  2、介紹作者。

  (二)整體感知

  1、兩篇文章都提到了“恐龍滅絕”,速讀兩文,請談談你得到哪些與此有關的知識?

  恐龍大概在公元6500萬年以前滅絕;

  恐龍滅絕前曾經遍佈世界各地;

  恐龍滅絕的原因應該是小行星或彗星等撞擊地球的結果;

  …………

  2、這兩篇文章雖然都談到了恐龍滅絕,但是它們要說明的主要問題完全不同。請用簡練的語言說說兩篇文章主要說明的問題分別是什麼?

  第一篇:透過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說明“大陸漂移學說”,進而說明了“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