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十冊《黃道婆》的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第十冊《黃道婆》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我國曆史上的巾幗英傑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2.認識媳、軋、卉、贏、祠5個生字,會寫謠、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個生字,掌握歌謠、虐待、勞累、憔悴、效率、花卉、贏得、舉目無親、衣食無憂、百感交集、潛心研究、應運而生等詞語,理解衣衫襤褸、烏泥涇布、衣被天下等詞語。
3.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曆史上的巾幗英傑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教學準備:
簡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媳、軋、卉、贏、祠5個生字,會寫謠、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個生字,掌握歌謠、虐待、勞累、憔悴、效率、花卉、贏得、舉目無親、衣食無憂、百感交集、潛心研究、應運而生等詞語,理解衣衫襤褸、烏泥涇布、衣被天下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文章主要內容,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瞭解文章主要內容,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教學難點:
瞭解文章主要內容,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預習準備
出示ppt(預習題):
1.你認為黃道婆是怎樣的一個人,舉例說明。
2.全文寫了黃道婆的幾件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讀書,把詞語讀正確,句子都通順。
2.檢查詞語
(1)聽寫
虐待漂泊思念傳授歌謠研究創造推動認真贏得
(2)訂正
3.默讀課文,從聽寫的詞語中選擇幾個詞語,說說文章講了什麼事?
三、理清文章結構,學習概括主要內容
1.讀課文,試著給文章分段,並說說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連起來讀讀,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出示ppt:
黃道婆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棉神。黃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壓迫而流落崖州,並向當地的黎族人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黃道婆向父老鄉親們傳授植棉技術和改革紡織生產工具。黃道婆去世後,人們對她的功績的追念。
(1)讀讀這段話,有沒有問題,想想怎樣修改,就簡練通順了。
(2)學生分組討論修改主要內容。
出示ppt(修改後的主要內容):
黃道婆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壓迫而流落崖州,並向當地的黎族人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隨後她回到家鄉,向父老鄉親們傳授植棉技術和改革紡織生產工具。黃道婆去世後,人們很懷念她的功績。
(3)誰能總結出連線段意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重複的刪去,囉嗦的地方要用詞語概括。缺少連線詞的地方加連線詞。)
3.本文主要寫誰?她做了什麼事情?
(黃道婆在崖州學習植棉方法和紡織技術,並回鄉教給家鄉的人民。)
4.討論一下,學會了幾種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5.討論結果
(1)連段意,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歸納主要內容。
四、交流有關黃道婆的資料
出示ppt:
黃道婆(約1254?)又名黃婆。我國元代著名的棉紡織技術家。松江烏泥涇鎮(今上海縣華涇鎮)人。出身貧苦,小時為童養媳,不堪虐待,逃離家鄉後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亞市),向黎族人民學得紡織技術。12951296年間,她返回家鄉,著手改革紡織生產工具,創造了軋花車、彈花弓、紡車,改革了織機,提高了生產效率。她熱心地把紡織技術傳授給鄉人,促使松江一帶棉紡織業繁榮發展,對當時植棉和紡織業起了推動作用。至今她的家鄉仍建有黃母祠。北京的國家博物館裡還陳列著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五、佈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2.瞭解我國曆史上的巾幗英傑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
瞭解我國曆史上的巾幗英傑黃道婆對我國紡織業的偉大貢獻及她勇於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播放:民謠
1.聽了這段民謠,你知道了什麼?
(黃婆婆能幫人織布,她是個織布能手。)
2.還想了解什麼?
(黃婆婆為什麼要叫這兒的人織布。兩隻哨子,兩匹布是什麼意思?黃道婆她自己織布的水平有多高)
二、初讀課文,試著解疑
1.自由讀書,試著從文中找到答案。
2.初讀課文後,你可以回答哪些問題?
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鄉人。
生:她是在崖州學會了織布,並且生活得很好。
生:她從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
三、深入質疑,探究學習
1.黃道婆好不容易從家鄉逃了出來,學習手藝,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鄉,文章讀到這兒,你有什麼新的疑問?
(為什麼她要放棄衣食無憂的生活回到那個讓她受苦的地方?)
2.讀讀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學生讀句子
出示ppt: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於,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1)從這句話中你們讀懂了什麼?批註在自己書的邊上。
(2)指名有感情地讀。
(3)出示ppt: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常常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於,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雖然黃道婆在崖州過得衣食無憂,但是她思念家鄉。每次想起家鄉的貧窮和人們勞作的艱辛,黃道婆便百感交集。終於,到老年的時候,黃道婆毅然搭上順道的海船,回到了故鄉。
對比讀讀這兩句話有什麼新的感受。
(特別思念家鄉)
(4)是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想念.
在中秋佳節的時候,她想念。
(5)從中你覺得黃道婆是怎樣的一個人。(愛家鄉)
5.從文章中什麼地方感受到黃道婆愛家鄉?
6.你認為黃道婆是怎樣的人?
生:聰明,改進了紡紗的工具
生:手藝高超,教大家織物上繪畫。
生:為家鄉做了很大的貢獻。
生:傑出的人才
7.資料補充
(1)找有關黃道婆推動家鄉變化的內容
(2)出示ppt:
各種各樣布的圖
松江布的圖
(3)看到這一切,如果作為黃道婆的家鄉人,你現在想對這位老婆婆說些什麼?
四、自主歸納
1.出示ppt:
黃道婆對家鄉的愛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2.學生填寫手中的小練習。
五、讀寫結合
1.出示ppt:
我對集體的愛表現在:
2.學生討論發言
六、佈置作業
把黃道婆的故事講給家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