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南京長江大橋》教學設計

課文《南京長江大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瞭解大橋的雄偉壯麗和建橋的意義,激發學生對祖國建設成就的自豪之情。

  2.瞭解作者介紹大橋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詞,讓學生透過查字典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4.聯絡上下文理解句意,弄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絡,進而讀懂自然段。

  5.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南京長江大橋的外觀、結構和作用。

  2.弄清課文1、2自然段的敘述順序和句與句之間的聯絡。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生透過查字典自學生字、詞,弄懂詞義。

  (二)初讀課文,初步瞭解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查字典自學生字、詞,理解詞義。

  三、教學過程

  (一)看圖匯入新課。

  1.出示掛圖。

  2.提問:誰去過南京長江大橋?請去過的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3.談話匯入。

  雄偉壯麗的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下關和浦口之間,跨越長江,是我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鐵路公路兩用雙層橋樑。大橋1960年初動工,1968年全面建成通車。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加強了我國南北交通的聯絡,在政治、經濟和戰略上具有重大意義。

  (二)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文中生字、詞及自然段序號。

  2.學生透過查字典認識生字,並用填表法按要求完成自學。

  例:

  (三)檢查自學。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注意糾正讀音。

  (1)“塑像”的“塑”讀sù,不要讀成sǔ。

  (2)“穿梭”的“梭”讀suō,不要讀作shuō。

  (3)多音字可採用組詞的方法分清讀音的用法。

  3.分析字形結構,區別形近同音字。

  (1)讓學生分析字形結構。

  “軌”左右結構,右邊是“九”不是“丸”;

  “滔”左右結構,右下邊是“臼”不要寫成“白”;

  “塑”上下結構,第五筆是小豎(),第六筆是豎撇(丿)。

  (2)可採用形近、同音字組詞的方式作鞏固練習。

  例:

  (四)理解詞義。

  1.查字典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

  明媚——字典中有兩種解釋:一是鮮明可愛;二是明亮動人。前者多指景物,後者多指眼睛。因此,在本文中應取第一種解釋,指天空一片碧藍,鮮明而又可愛。

  時起時伏——伏:低下去。詞的意思是:有時起來,有時低下去。在文中是說長江的'輪船隨著滾滾的波浪時而起時而又落下去,起伏不定。

  2.比較近義詞,理解同義。

  “壯麗”與“美麗”都含有好看的意思。不同的是“壯麗”重在“壯”字上,“美麗”重在“美”字上。“壯麗”在文中的意思是南京長江大橋在陽光下十分雄偉、美麗。

  3.出示卡片、指讀詞語。

  4.還有哪些不懂的詞語?讓學生質疑,教師釋疑。

  (五)學生自讀課文,鞏固識字,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思考:本文從哪幾方面介紹南京長江大橋的?

  2.指名回答。

  (本文作者透過看到、聽到、想到的情景的描寫,從大橋的外觀、結構及建造的意義等三個方面介紹南京長江大橋。)

  (六)作業。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抓住重點詞句,瞭解句間聯絡,讀懂自然段。

  (二)瞭解各自然段中作者介紹大橋的順序,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瞭解南京長江大橋的外觀結構和作用,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二)弄清1、2自然段的敘述順序和句間聯絡,讀懂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指名讓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

  (二)想一想作者是從哪三個觀察點參觀南京長江大橋的?

  回答這個問題時,學生很容易從第2自然段中找出“走近大橋”、“站在大橋上”這些表示觀察點的詞語。但在第1自然段中都沒有這樣明顯地指名觀察點位置的詞語。講課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看圖入手,思考作者怎樣才能看到南京長江大橋的全貌?讓學生從中領悟到站得遠看得全的觀察方法。

  (三)學習第1自然段。

  1.指讀第1自然段,想一想本段有幾句話?其中哪幾句是描寫大橋的?

  (本段共有7句話,其中3至7句是描寫大橋的外觀。)

  2.指讀3至7句。

  (1)南京長江大橋的外觀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雄偉、壯麗)

  (2)從哪兒看出雄偉、壯麗?

  (3)指名回答後,出示句子:

  “正橋連線著22孔線橋,彷彿一條鋼鐵巨龍臥在大江上面。”

  (4)“鋼鐵巨龍”指的是什麼?

  (5)為什麼把南京長江大橋比作“鋼鐵巨龍”?

  討論中教師可隨機介紹有關南京長江大橋的資料:鐵路橋長6 772米,公路橋長458米,正橋長1577米,9個巨大的橋墩高80米,這樣又寬、又長、又高的大橋是用鋼鐵建造的,而且引橋和正橋呈“S”形,所以作者用“鋼鐵巨龍”來比喻南京長江大橋非常恰當。

  (6)讓學生反覆讀這句話,把大橋雄偉壯觀的氣勢讀出來。

  3.開頭1、2兩句寫得是什麼?

  (交待了作者來到南京長江大橋的時間及天氣情況。)

  4.這些內容與介紹南京長江大橋有什麼關係?

  經過討論,讓學生弄清因為是在“天氣格外好的”“清晨”所以才陽光明媚。在明媚的陽光的照耀下,大橋才更顯得“壯麗”。因此,這三句話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5.再次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大橋的?

  (由遠及近,先遠看大橋“十分壯麗”、近看“巨大的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從結構上看,大橋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公路,下層是火車道,並且看到行人車輛穿梭似的來來往往。)

  (四)學習第2自然段。

  1.學生自讀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走近正橋看到了什麼?讓學生邊讀邊思考,用筆將有關詞語標畫出來。

  2.指名回答。(板書)

  (塑像、橋頭堡、玉蘭花燈柱)

  3.出示詞語搭配練習,讓學生按課文內容填寫。

  紅旗____,公路____,塑像____,橋頭堡____,玉蘭花燈柱____。

  (1)出示掛圖,讓學生說說“玉蘭花燈柱”、“橋頭堡”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隨機介紹橋頭堡高70米。

  4.這樣的描寫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景象十分美麗、壯觀。)

  5.站在大橋上遠望江面,作者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看到:輪船像一葉葉扁舟。

  聽到:火車呼嘯而過。

  想到:長江天塹被征服。

  (1)討論:為什麼江面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

  “扁舟”是小船。“一葉葉扁舟”就是像一片片樹葉那樣的小船。因為作者遠望江面,看到的是江面寬闊,江水浩蕩,所以看到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同時這句話也從側面反映出橋體的高大。

  (2)為什麼不寫看見火車?而寫“側耳傾聽”?

  (因為火車道在下層。火車“呼嘯而過”,所以是聽見而不是看見。)

  (3)這段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由近及遠、由看到聽的順序。)

  (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體會作者敘述的順序。

  (五)學習第3自然段。

  1.齊讀第3自然段。

  2.出示句子: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1)談話。

  教師告訴侗學們這是毛主席詩詞中的一句話,原來是用來讚美武漢長江大橋的,這裡引用這句話來讚美南京長江大橋。

  (2)讓學生查字典解釋“天塹”。

  “天塹”是天然形成的大溝,本課指天然形成的隔斷南北交通的長江。長江自西向東奔流,使南北兩岸交通不便,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使天然形成的隔斷南北的長江如今變成了暢通無阻的大道。作者引用這句話再現了南京長江大橋的雄偉氣勢,又生動形象地點明瞭南京長江大橋的作用,同時也讚美了大橋建設者的巨大貢獻。

  (3)齊讀這句話,體會作者情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