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的小蝌蚪》公開課教學設計
《不合群的小蝌蚪》公開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仔細觀察、虛心求教的習慣,培養熱愛自然、觀察動物的興趣,具有熱愛生命的情操。
2、學會本科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別;理解16個新詞的意思,能在句子中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近義詞。
3、能仿照例句,根據規定的內容,用原來怪不得寫一句話。
4、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5、能有條理地寫出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的不同。
二、教學重點
繼續學習用正確難得方法讀懂日記;懂得獲得知識的態度。
三、教學難點
從課文內容理解什麼是獲得知識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大意,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懂多音字,理解有關詞語。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能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近義詞。
教學過程
1、揭題、解題、匯入新課。
不合群是什麼意思?
匯入:這隻小蝌蚪為什麼不合群?課文中的兩位同學是怎樣弄清它不合群的原因的?這就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主要任務。
2、初讀課文,初知大意。
播放全文錄音後討論:
這隻小蝌蚪為什麼不合群?它不合群的原因是什麼?
3、學生自學後檢查:
⑴指名接讀課文,正音。
(成群結隊、鬧彆扭、調皮、覺得、難道、請教、略微)
⑵字形分析:孤、扭、略
⑶寫出下列詞的近義詞:
發現??孤獨??確實??
⑷解釋詞語:彆扭、悠閒
4、講讀第一段
播放本段錄音後討論:
⑴、這一段交代了哪些情況?
⑵、看圖,說說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遊的?(理解孤零零)其它蝌蚪是怎樣遊的?(理解成群結隊)
⑶、鬧彆扭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像鬧彆扭似的?
⑷、齊讀。
5、講讀第二段
播放本段錄音、討論:
⑴、為了讓它回到大夥兒中間,我們想了個什麼辦法?(看插圖聯絡課文說一說。)
⑵、用??劃出寫我把這隻小蝌蚪撥進蝌蚪群的句子,想一想我撥了幾次?
⑶、我們兩次撥蝌蚪,結果怎樣?用~~~劃出有關句子。
⑷、兩次撥蝌蚪,結果是否一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⑸、齊讀
6、作業
課堂作業本第1、2題
課後題3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虛心求教的科學態度。
2、讀懂這隻小蝌蚪為什麼不合群的原因。
3、理解這篇日記時間與事情之間的關係。
4、能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複習檢查
⑴、認讀多音字,聽寫詞語。
⑵、齊讀第1、2段課文。
2、講讀第3段
⑴、我和永明為什麼覺得很奇怪
⑵、我們發現獨遊的小蝌蚪與群遊的小蝌蚪有哪些不同?這些不同容易看出來嗎?為什麼?我和永明為什麼能發現這些情況?
⑶、為什麼這隻小蝌蚪不合群?我和永明經過仔細觀察,對這個問題形成了怎樣的看法?
a、比較句子,說說有什麼不同?
難道它們不是一家人?
它們一定不是一家人。
b不是一家人指什麼?課文中用第一句而不用第二句說明什麼?
3、講讀第4段
⑴、他們的假設對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為什麼說它們不是一家人?
⑵、我和永明是怎樣獲得可靠結論的?
4、講讀第5段
這群指什麼?
我和永明終於弄清這隻小蝌蚪為什麼不合群的原因,心情一定會怎樣?指導朗讀。
5、總結全文
⑴、這篇課文主要寫一件什麼事?這件事跟時間有關係嗎?
⑵、填表
蝌蚪類體形顏色遊動情況
青蛙的蝌蚪
癩蛤蟆的蝌蚪
⑶、我和永明能弄清不合群的小蝌蚪的原因靠的是什麼?
6、齊讀課文
7、作業:課堂作業本第3、4、6題。
板書設計
發現不合群 觀察發現問題
幫助合群
體形:獨 大 群 小
觀察生疑問 產生疑問
顏色:獨 青灰 群 黑
老師解疑問 青蛙 癩蛤蟆 請教別人
明白原因 得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