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空氣》教學設計
有關《空氣》教學設計
篇一:空氣質量與健康教案_教學設計
《空氣質量與健康》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描述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並能概要說出空氣汙染的原因。
2.嘗試瞭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3. 通過了解當地空氣質量和對“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的探究,培養學生主動獲取資訊的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透過學生親自收集資料和課堂分析討論,體驗空氣質量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科學態度,增強自覺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5.透過學習使學生自覺關注自身健康。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其二是瞭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我們周圍的空氣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汙染。工廠排放的廢氣、燃燒的垃圾、汽車尾氣等都是汙染大氣的禍源。他們時刻襲擊著我們的呼吸道和肺,使呼吸系統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對於這些問題,學生可能認為這是環保部門的事情,與他們無關。所以,本節教材以學生分析有關的“資料分析”以及採集和測算空氣中塵埃粒子為主,使學生明確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係,讓學生特別關注大氣汙染問題,並積極參與防治大氣汙染的活動。引導學生思考應當怎樣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圈。
2.教學重點:描述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重要影響。
3.教學難點:學會正確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4.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準備
1.有關呼吸系統疾病的.圖片資料;幾種大氣汙染的圖片;網上關於空氣質量資料的圖片;製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預習、收集、調查與課本有關的材料。
3.實驗用具:凡士林,載玻片,顯微鏡。
四、教學策略
1.教學策略和方法的建議
本節課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事先做個調查,如關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情況的資料、圖片;親屬中吸菸的人數,親屬中呼吸系統疾病與空氣質量的關係;可以透過調查當地一週來空氣質量報告,也可以組織學生訪問氣象部門和衛生防疫部門來獲取一些資料。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這些資料,從而證明大氣中的汙染物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
本節課的匯入,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展示有關呼吸系統疾病的圖片資料,幾種大氣汙染的圖片,讓學生明確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可以讓學生做憋氣(30 s)小遊戲,引出空氣對人的重要性;還可以透過複習上堂課學過的有關氣體交換的內容,引出空氣質量直接影響人的健康,從而匯入新課。
對於“瞭解當地的空氣質量”的問題,由於學生所處的地域不同,當地的空氣質量也不同,因此,可引導學生觀看央視的城市空氣質量預報,來了解判斷空氣質量的標準。同時,透過查閱資料(包括上網查詢)、調查訪問等形式,來確定當地空氣汙染的原因及主要汙染物。
關於當地空氣中的塵埃粒子的量,可透過“採集和測算空氣中塵埃粒子”的探究過程來了解,並瞭解採取何種措施來改善大氣汙染情況。對於探究實驗,一方面要嚴格根據教材要求進行探究,以確保實驗資料偏差較小;另一方面,瞭解五點取樣法即重複組的意義,透過全班同學在不同的地點、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情況等條件,分別測出空氣中塵埃粒子的數量,總結出空氣中塵埃粒子的數量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推出改善空氣汙染的方法,並提交全體同學討論。
教學方法:本節課可運用CAI課件和學生探究討論相結合進行“問題解決”式教學。要創設情境,啟發學生分析,引導討論交流等。要重視“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探究實驗中方法的指導。
2.案例的設計思路
以做“憋氣”(30 s)小遊戲開始,用CAI課件展示空氣清新的優美環境圖片(圖片+音樂)和環境惡劣(空氣汙染嚴重)的圖片,讓學生談感受匯入。
指導學生髮布資料,利用CAI課件展示課本“資料分析”內容、出示吸菸危害和世界無煙日宣傳畫、有關煤氣中毒的圖片、資料和空氣質量狀況報告。引導分析資料,交流討論,從而明確大氣中的汙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CAI課件展示常見大氣汙染源圖片,讓學生了解空氣汙染的原因。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採集和測量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最後,師生共同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呼吸系統。
篇二:《空氣在哪裡》教案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空氣在哪裡》這一課是科學探究領域中的重要內容,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但空氣這些性質不能直接用眼睛觀察到。教材中設計了找空氣、驗證空氣有重量嗎、提出問題自由驗證三個環節,讓學生藉助各種媒介來感知和認識空氣。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力求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明理悟情,獲得啟迪。
【教學目標】
1、能知道空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離不開空氣,能借助某些物體來證明空氣的存在。
2、讀懂課文,初步瞭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驗角色。
4、聯絡實際生活,拓展思維,培養學習探索事物和細緻觀察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瞭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
2、難點:明白空氣無處不在,植物、動物、人類都離不開空氣這個科學道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激趣匯入,提出問題
瞧,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出示五顏六色的氣球)
問:氣球為什麼會鼓鼓的呢?(學生回答)師把裡面的空氣放掉,再問:空氣跑到哪裡去了?(生回答)
2、引入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空氣在哪裡》。(板書課題)
二、自學課文。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1)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畫出文中生字詞,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讀音。
2、學生自學。
3、反饋:課件出示詞語花園,指名認讀詞語。
4、再讀課文,想想課文的大意是什麼?
5、課件出示:這個故事主要寫了小猴子和空氣玩遊戲,空氣一直躲,小猴子一直,最後小猴子明白了。
(指名回答後,補充完整,全班齊讀。)
三、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過渡:同學們自學得很不錯,接下來,就要看我們合作精神怎麼樣了!比一比,看哪個合作小組最先完成學習任務。
1、出示合作要求。
課件:
1)自己讀課文,用橫線畫出小猴子找空氣,知道了空氣在哪裡。用波浪線畫出空氣的作用,小組內彙報。
2)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3)選出你喜歡的一組對話在小組內進行分角色表演讀。
2、學生先自主學習,再合作完成任務。
3、集體彙報。(結合學生彙報的順序相機教學)
空氣在小猴子的肺裡
1)你們是在第幾自然段找到的?空氣自己是怎麼說的呢?
2)我們的肺裡有空氣嗎?試一試就知道了!把鼻子捂住,屏住呼吸,有什麼感覺?
3)空氣有什麼作用?
空氣在皮球裡
1)你在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找到的?空氣說什麼?
2)空氣的作用是什麼?
空氣在墨水裡
1)哪幾個自然段寫的?和你平常發現的一樣嗎?
2)這裡,空氣的作用是什麼?
空氣在汽車輪胎裡
1)出示課件:汽車在行駛。
2)齊讀空氣說的話。
3)它的作用是什麼?
空氣在水裡
1)課件出示:魚兒在水中快活地游來游去。
2)你看到了什麼?這關空氣什麼事呢?
3)自豪地讀讀空氣說的話。(課件出示空氣說的話。)
空氣在火裡
1)氣還有什麼作用?讀讀空氣說的話。
2)你能用什麼方法證明空氣能幫助火燃燒呢?
空氣在田野裡
1)空氣還在哪裡?它又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2)誰來用有了我才能改改空氣說的話?
大家學得真好!老師還有個疑問:風是怎樣形成的?(用書上的句子回答。)
4、分組完成下列表格,並選擇你喜歡的一組對話練習分角色表演讀。
空氣在哪裡
空氣有什麼作用
5、展示彙報。
1)展示臺展示學生完成的表格,集體訂正。
2)指名分角色表演讀,比比誰讀得好。
四、拓展練習。
1、課件出示:
(1)、我是小小科學家。
1)你還發現空氣在哪裡?有什麼作用?(繪製表格完成。)
2)設計一個小實驗,證明空氣在哪裡。
(2)、我是小作家。
我會續寫課文。
2、選擇你喜歡的一組作業,可以自己一個人完成,也可以與好朋友一起完成。
3、彙報,做得好的給予獎勵。
五、總結全文。
1、學習了本課,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2、師總結:這神奇的空氣就在我們周圍,我們就生活在空氣中,時時刻刻都在呼吸著空氣,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大家都來保護環境,讓空氣永遠新鮮吧!
【板書設計】
12空氣在哪裡
在我們周圍
我們生活在空氣裡
真神奇
時刻呼吸著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