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扁形動物優秀教學設計

關於扁形動物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豬肉絛蟲適於寄生生活的主要特徵;瞭解豬肉絛蟲感染人體的途徑,對人和豬的危害,以及預防感染的方法;掌握扁形動物門的主要特徵。

  能力目標:透過觀察有關豬肉絛蟲的標本或圖解,繼續培養觀察能力;通過了解豬肉絛蟲的感染途徑及預防辦法,培養學生能夠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和解釋一些生物現象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了解豬肉絛蟲的生活史,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講究衛生和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透過理解豬肉絛蟲適於寄生生活的特徵,進行“生物體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教育。

  重點、難點分析

  1.豬肉絛蟲適於寄生生活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因為:

  (1)本節所學習的內容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寄生生活的動物”。豬肉絛蟲與自由生活的動物在形態、結構及生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只有認清寄生蟲的形態結構及生理,才能更好地預防、控制、消滅它。

  (2)豬肉絛蟲營寄生生活,而且它一生中要更換兩次宿主,從宿主體內攝取營養,並能大量地繁殖自己的新個體,對人、畜危害極大。只有很好地瞭解它的各方面的特點,才能達到預防人、畜患豬肉絛蟲病的目的。

  (3)透過學習重點內容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總結出:適應寄生生活的動物,它們共同的特點是什麼。使學生能夠更廣泛地瞭解:不同的動物都有其特殊的適應環境的本領,是符合“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規律的。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

  2.豬肉絛蟲的生活史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因為:

  (1)從豬肉絛蟲的發育看:由受精卵→成體,它需要更換兩個宿主。豬是中間宿主,人是終宿主。豬是如何感染上豬肉絛蟲的?人又是怎樣傳染上此寄生蟲病的呢?這中間的過程對從小在城市裡長大和生活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有些學生對“米豬肉”的理解也缺乏感性認識。要突破這個難點,教師要儘量加強學生們的感性知識,準備一些清楚的實物(囊尾蚴、米豬肉)或標本,便於學生觀察、理解。

  (2)學校現有的掛圖和參考書中:都提到“六鉤蚴”和“囊尾蚴”的概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地調節教學內容,以便把豬肉絛蟲的生活史說清楚。

  教學用具

  標本(豬肉絛蟲)、掛圖、錄影、投影片。

  參考課時

  本課題參考課時為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1.引言的設計:

  本章內容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許多地方的人都認識“米豬肉”或“豆肉”。教師可以用標本或者實物以問答的方式匯入新課。

  教師可以這樣問:同學們聽說過“米豬肉”或者“豆肉”嗎?這種肉能不能吃呢?為什麼?

  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提示學生:這種肉是不能吃的。誤食此肉,會使人得豬肉絛蟲病。豬肉絛蟲也可叫豬帶絛蟲,它屬於扁形動物門的動物,下面我們就以豬肉絛蟲為例學習扁形動物門的知識。

  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用豬肉絛蟲成蟲的標本引入課題。例如,教師可以提問:①大家見過這種動物嗎?②在哪兒見過,它生活在哪裡?③它與我們見過的其它動物有什麼不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新課題:這種動物叫豬肉絛蟲,它是一種寄生蟲。從它的形態上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身體為白色帶狀,它可以寄生在豬體內又可寄生在人體內,故得名為豬肉絛蟲。“絛”——白色帶子。絛蟲屬扁形動物門。下面我們主要分析一下:豬肉絛蟲適應寄生生活的結構特點。

  2.關於豬肉絛蟲形態結構的教學,可以這樣安排:

  首先,讓學生觀察豬肉絛蟲的成蟲標本或掛圖,同時思考:豬肉絛蟲的身體分成幾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特點?哪些是與寄生相適應的?

  第二,在學生觀察、思考和回答的基礎上,歸納出豬肉絛蟲適應寄生生活的主要特點:

  (1)頭節上有小鉤和吸盤。

  (2)生殖器官特別發達 a.頸部能不斷分裂產生許多節片(每條成蟲約有 700~ 1000個節片)。b.每個脫落節片內有大量的受精卵(約有5萬多個受精卵)。

  (3)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運動和感覺器官退化。

  在歸納的同時,教師要指出:①小鉤和吸盤是為了更好地在宿主體內固著——鉤吸在宿主體內。②生殖器官特別發達——產生大量的受精卵,是與蟲體更換宿主有關,加大蟲體返回宿主體內的機會。寄生在動物體內的.寄生蟲,由於與外界環境缺少接觸,所以逐漸地運動和感覺器官退化了。

  3.關於感染途徑和危害的教學,可以用剪貼圖加說明的方式進行,使學生理解豬肉絛蟲的感染途徑。它的幼蟲生活在豬體內,幼蟲發育成成蟲是在人體內。

  講完生活史,可以請學生自己總結一下:①什麼叫生活史?②什麼叫寄生?③什麼叫宿主?關於生活史的概念,不要講得太多太雜了,可以根據豬肉絛蟲的生活週期進行總結——生物在一生中所經歷的發育和繁殖階段的全部過程。

  教師可以補充說明豬肉絛蟲對人和豬所造成的危害:成蟲寄生於人的腸道,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如果囊尾蚴寄生於人體,其危害性比成蟲大得多。比如侵入眼部,可引起視力模糊甚至失明;大量寄生於肌肉,可引起痙攣;到達腦部,則出現癲癇,嚴重者導致死亡。感染囊尾蚴的豬,輕度者,豬肉要經無害處理後才能出售,大大降低了肉的質量;嚴重者,豬肉必須銷燬。

  講完上述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做好預防工作呢?可以採取怎樣的措施呢?幫助學生認識到預防豬肉絛蟲病的兩個重要環節是:①不吃含有豬肉絛蟲幼蟲的“米豬肉”。②不讓豬吃到含有豬肉絛蟲卵的糞便。

  教師應該向學生說明:我們市場上供應的豬肉都應是經過衛生檢驗的,購買時要注意看衛生許可證和豬肉的質量;豬肉應煮熟後才能食用;不能害怕得豬肉絛蟲病而不敢吃豬肉了。

  4.關於其他扁形動物的教學,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的內容。

  (1)血吸蟲:可出示掛圖和標本讓學生認識血吸蟲,並且重點講解它對人類造成的危害。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放映錄影片進行說明。血吸蟲是寄生在人體內的血管中,吸取血液、腸腔內的營養物質,甚至可以經過血管到人體的各個器官內,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最終會奪去人的生命。

  我國50~60年代放映的影片《枯木逢春》講的就是解放前,我國南方某個小村莊,由於村民患有血吸蟲病,無錢醫治,造成村民大量死亡。“千村薛藶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就是描述的當時的悽慘景象。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領導的關懷下,醫務人員積極開展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已基本消滅了血吸蟲病。影片中的主人公解放後經過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終於成為了一個健康的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枯木逢春”。

  教師可以用近幾年某些地區血吸蟲病又有死灰復燃的現象,藉此進行環境保護、衛生清潔等方面的教育。

  (2)渦蟲:教師可以用掛圖或錄影片配合教學,引導學生認識渦蟲。渦蟲是扁形動物中營自由生活的一種。在北京的櫻桃溝泉水中的石下就能找到渦蟲。渦蟲的身體長約1~1.5釐米,背腹扁平,形狀像柳葉。

  從進化的角度看:扁形動物的體內出現了三個胚層;渦蟲的神經系統較水螅發達;渦蟲有口、咽、腸等器官的分化。教師可以把水螅與渦蟲的形態結構對照表,出示給大家看。

  但是,扁形動物仍有其低等的特點,如:有口無肛門,器官、系統還不健全等。

  5.關於扁形動物門的主要特徵,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來進行總結。告訴學生:門的特徵應該是屬於此門動物的共有特徵。最後可請學生把門的特徵記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