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的啟示 教學設計
暴風雨的啟示 教學設計
篇一:暴風雨的啟示 教學設計
17 暴風雨的啟示
教學目標: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並把文中描寫景物的詞語抄下來。
(2)理清文章順序,瞭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後的景物特點,體會文章裡蘊含著的哲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教學重點:瞭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後的景物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悟文中的哲理。
教學方法:先學後導
教具準備:
字卡、詞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1、教師板書:暴風雨
同學們,看到這個詞語,你們的眼前浮現出怎樣的場景呢?(學生說自己看到的暴風雨的景象。)
2、教師板書:啟示。讓學生說說“啟示”的意思。
3、那麼,一場暴風雨給作者帶來怎樣的啟示呢?今天,我們一起來領悟作者從暴風雨中獲得的啟示吧!
出示目標,齊讀
二、初讀課文,探究新知
1 自學指導
(1)學習生字,理解新詞,把課文讀通順。
(2)找出文中描寫景物的詞語,讀給同桌聽。
(3)用“——”畫出暴風雨帶給作者的啟示。
2、檢查自讀情況。
(1)教師出示字卡,指名讀。
(2)出示詞卡,根據自己預習的情況,理解。
(3)找出文中描寫景物的詞語,齊讀。
(4)教師小結:讀了這些描寫景物的詞語,我想你們對作者所描繪的暴風雨的場景有了初步的印象,那麼暴風雨帶給作者一個什麼樣的啟示呢?
三、理清層次
1 自學指導
再讀課文,按照暴風雨來之前、暴風雨來之時、暴風雨來之後以及暴風雨的啟示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並說說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自讀,讓學生充分地走進文字,引導學生知道課文按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來之後”以及暴風雨的啟示的敘述順序,理清課文脈絡,初步瞭解各部分的內容。同時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
2 討論交流
四、作業:有感情地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匯入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板書:暴風雨的啟示過渡:黑夜孕育黎明,狂暴孕育平靜,大自然充滿了和諧之美。現在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
課文一、二段,感受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的景物特點。
二、感受暴風雨,悟作者情感
1、 自學指導 仔細品讀一、二段,畫出描述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的景物特點的詞句,
再把自己的感受批註在書上。
2、集體交流
(1)“窗外,一道閃劃破了漆黑的夜幕,沉悶的雷聲如同大炮轟鳴,使人恐懼。”
齊讀後思考:你從“劃破”、“轟鳴”、“使人恐懼”這幾個詞體會到了什麼?
教師抓住關鍵語句,引導學生深入感悟。
教師過渡:你們聽——暴風雨來了!一學生感情朗讀第二段,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 (暴風雨剛來時的猛烈)你是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的?
(2)“大雨猛烈地敲打著玻璃窗,衝擊著玻璃,奏出激動人心的樂章”聯絡上下文,體會
作者的情感。
你還感受到暴風雨的什麼特點?
(感受暴風雨結束時的溫柔。)
你是從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一小股的水從天窗悄悄地爬進來,緩緩地蠕動著,在天花板上留下彎彎曲曲的足跡。” 齊讀後思考:這句話為我們描述了一個什麼情景?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怎樣? 指導朗讀這句話。
哪位同學能把這句話讀好?指名讀。
(4)“不一會兒,鏗鏘的樂曲轉為節奏單一的旋律,那優柔、甜蜜的催眠曲,撫慰著沉睡
人兒的疲憊軀體。”
指名讀,說說你從這句話感悟到什麼?
(5)師小結:
作者透過生動的描寫,用飽含蘸情感的筆觸,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一驚心動魄的美。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對文字的個性化理解和感悟,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讓學
生在整體感知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景物特點的基礎上,放手自讀自悟,然後集體交
流。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抓住要點進行品讀,感悟暴風雨驚心動魄的美。】
三、欣賞雨後美景
師過渡: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暴風雨過後,迎接我們的將是更加美麗的畫面,請同學們用自
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三段,想象畫面。
1、讀後說: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學生結合課文語句,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這麼美的圖畫,你能用上不同的寫景成語,說句感嘆的話啊?
這麼美的景色,同學們想不想把它讀給大家聽?指導朗讀,自由練讀。
同學們,誰能懷著一種讚美之情把它讀下來?指名讀。
2、小結:
是啊,作者用了優美的詞語,貼切的修辭,為我們展現了暴風雨過後美妙的景色。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展開豐富的想象,引領學生在想象中充實文字所描繪的
畫面,再整體感悟暴風雨後景色的美。入文入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體會作者流露在其中的讚歎之情。】
四、聯絡生活,感悟哲理
1、教師過渡:
在作者看來,美是表現在不同方面的。暴風雨去之後的黎明、碧空、朝陽、花草、露珠,
是絢麗多姿的美;而暴風雨來之前的閃電、雷聲,來之時的狂風、暴雨,則是一種驚心動
魄的美,因此作者不禁感嘆道: 教師出示句子: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個人間毀滅,而它帶來的卻是更加絢麗的早晨。 學生齊讀。 2、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說說“毀滅”、“絢麗”分別表現在哪裡? 3、教師過渡: 昨晚到早晨,短短几個小時,可世界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似乎即將被毀滅的大自然,竟然變得綺麗無比,難怪作者會發出: 出示句子:“有時,人們受到了種種侷限,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體那無與倫比的和諧的美”的感嘆。 4、齊讀,引導聯絡實際,小組內交流對這句話的理解。 5、集體反饋,教師引導。【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所包含的哲理,對本文有一個新的認識。】 五、總結這節課我們欣賞了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後的不同景物特點,體會到了不同景物所帶來的不同的情感體驗,並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看待問題都應該全面,切不可有“窺一斑而見全貌”的觀點,這就是暴風雨的啟示。 六、作業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語言。 板書設計: 來之前:使人恐懼17 暴風雨的啟示 來之時:猛烈、溫柔 和諧美 去之後:風景如畫
篇二:《暴風雨的啟示》教案
17 暴風雨的啟示(第二課時)
城關三小 郭瑞歌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順序,瞭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後的景物特點。能透過一些重點句子體會文章裡蘊含著的哲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教學重點:
瞭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後的景物特點。體會文章裡
蘊含著的哲理。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悟文中的哲理。
教學方法:三疑三探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1、複習舊知:聽寫17課的生字詞。
2、匯入新課,設疑:
上節課我們已初步感知了作者筆下的暴風雨,今天我們繼續走
進暴風雨去接受它的洗禮!(板題)要想真正讀懂這篇課文,我們應該重點解決哪些問題呢?
預設:(1)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去之後的景物有什麼特點?
(板書:來之前、來之時、去之後)
(2)暴風雨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板書:啟示)
3、出示自探提示:
(1)認真研讀課文,把體現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去之後的
景物特點的重點詞句圈畫下來,讀一讀,隨時批註上自己的感悟。
(2)找出能揭示暴風雨啟示的句子,讀一讀,品一品:暴風雨
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什麼?
(3)自學後仍模糊的地方要打上小問號,在小組內交流,解決
並補充完善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4、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二、解疑合探:
(一)小組合探:
在組內交流自學情況,同時要做好展示的準備。
(二)班級合探:
合探一: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去之後的景物有什麼特點?
過渡:大家學得那麼認真,相信一定收穫滿滿。現在大家一起
交流第一個問題: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去之後的景物有什麼特點?
1、來之前:(板書:悶熱、電閃雷鳴、恐懼)
2、來之時:
“快、大”:一道??一聲??接著??瓢潑大雨
“猛烈”:3、4自然段“撕開、傾注、咆哮、摔、敲打、衝擊”
(你能抓住關鍵的動詞來談體會,真會學習!)對這句話誰還有
其他的體會?
比較句子:(下面兩句話你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1)一道閃光,一聲清脆的霹靂,接著便下起了瓢潑大雨,
宛如天神聽到訊號,撕開天幕,把天河之水傾注到人間。
(2)一道閃光,一聲清脆的霹靂,接著便下起了瓢潑大雨,
宛如天神聽到訊號,掀開天幕,把天河之水灑到人間。
“掀”寫出了暴風雨的肆無忌憚、狂暴、兇猛。
“傾注”寫出了雨大。
師:作者用詞很精準,我們平時的作文也要注意用詞精妙。
“優柔”:緩緩蠕動 單一節奏 優柔 (板書:猛烈 優柔)
同學們感悟的好,相信讀得更好。請把你的感受送入文字中
讀出來。課件出示(指名讀——評價——再讀——男女生比賽讀。)
師小結過渡:作者抓住閃電、霹靂、狂風、暴雨等景物,寫
出了暴風雨來之時的狂暴、猛烈。狂(轉載於:暴風雨的啟示教學設計)暴孕育平靜,黑夜孕育黎明,
在暴風雨過後,迎接我們的將是什麼呢?
3、 去之後:
(1)找四位同學讀“去之後”的四段,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
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2)讓我們再次感受雨後的阿爾卑斯山。(出示圖片)
(3)這麼美的景色,你想用那個寫景的成語來讚歎?
(出示課件)雨後的阿爾卑斯山脈真是( )!(板書:風
景如畫)
4、昇華:同學們喜歡那個時期的景色呢?作者是不是也和我
們一樣,喜歡的是暴風雨“去之後”的絢麗華美?是不是對暴風
雨“來之前”、“來之時”的“狂暴”覺得不美,不喜歡呢?
5、師小結:美有著不同的表現:暴風雨來時,似乎要毀滅大
自然的一切,這是一種驚心動魄的美;而暴風雨過後,大自然經
歷了風雨的洗禮,變的綺麗無比,這是一種絢麗多姿的美。那麼
暴風雨之後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合探二:暴風雨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啟示?
1、出示句子:“有時,人們受到種種侷限,只看到事物的一
個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體那無與倫比的和諧的美。”——指名
回答——評價——補充 (板書:和諧之美)
2、昇華:大自然還有哪些現象也是有著整體的和諧之美?
預設:月有陰晴圓缺;花開花落; 四季交替;日月輪迴;草的枯
榮??)
3、昇華:是呀,大自然正是有了這一切,才更加和諧,充滿
魅力。看大自然要全面,那麼,對待身邊的人和事,該怎麼做呢? 師小結:無論看待大自然還是人和事,都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這就是暴風雨帶給我們的啟示。(板書:看問題要全面)
三、質疑再探:
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看看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請提出來,
我們繼續探究。
預設:“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個人間毀滅,而它帶
來的`卻是更加絢麗的早晨。”這句話應怎樣理解。
四、運用拓展:
1、學生自編習題。
2、教師補充: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學會從不同角度去評價我們生活中的人和事。
五、板書設計:
17 暴風雨的啟示 來之前:悶熱、電閃雷鳴、恐懼 來之時:猛烈、優柔 去之後:風景如畫 啟示:看問題要全面
篇三:暴風雨的啟示教學設計
為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語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暴風雨的啟示教學設計,其教學環節之精彩、教學設計之精緻、教學問題之精當,令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暴風雨的啟示教學設計,下面一起來學習下吧!
暴風雨的啟示教學設計由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順序,瞭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後的景物特點,體會文章裡蘊含著的哲理。
2、能有感情地讀課文。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瞭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後的景物特點。
2、理解部分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悟文中的哲理。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找出重點句提出問題,並透過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文中的景與情,從而領悟文中的哲理。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讓學生回憶我們學過的課文《學會聆聽》,說說課文講的是在什麼情況下母親教我學會聆聽?暴風雨給海勒波格這樣的感受,那你們能談談你對暴風雨的印象嗎?
你們談了對暴風雨的感受,現在我們去看看義大利的作家拉法埃萊費拉里斯是怎麼評價暴風雨的。
二、板書課題,學生讀題質疑。
同學們讀了題後,從題目中知道了什麼?面對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
學生有可能會問:暴風雨給作者的啟示是什麼?
三、瀏覽課文,解決對課題的質疑。
1、引導學生找出答案: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個人間毀滅,而它帶來的卻是更加絢麗的早晨。
有時,人們受到各種侷限,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體那無與倫比的和諧的美。
2、師問,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出了暴風雨給他的啟示?
四、自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一)師提出自讀要求:
1、一邊讀一邊想,課文中哪些段寫暴風雨來之前,哪些段寫暴風雨來之時、哪些段寫暴風雨去之後?
2、哪些詞語或句子寫出了暴風雨似乎要把整個人間毀滅?哪些詞語或句子寫出了暴風雨帶來的卻是更加絢麗的早晨?在旁邊寫上你的體會。(小組討論交流)
(二)反饋。
1、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意。
2、根據學生勾劃的句子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作者寫得好的句子,從讀中去深刻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
瞭解了暴風雨來之時和去之後的景物特點,同學們能理解作者從暴風雨中得到的啟示了嗎?聯絡生活實際說一說,也可以說說你聯想到的古詩或歌曲。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黑夜孕育黎明,狂暴孕育平靜,大自然充滿了和諧之美,這篇課文作者用飽蘸情感的畫筆,細細描繪自然美景,流露出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並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
六、板書設計
17 暴風雨的啟示
來之前 閃電 雷鳴(讓人恐懼)
暴風雨 來之時 狂暴 毀滅人間(驚心動魄)
去之後 鳥唱 草醒 玫瑰香(綺麗華美 )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暴風雨的啟示教學設計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繼續支援,並提出您的寶貴建議,小編會盡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收集最好最實用的教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