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教學設計範文

理想的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②聯絡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③樹立遠大理想,併為之奮鬥

  教學重點

  ①朗讀訓練。

  ②理解詩歌的主旨。

  ③賞析詩歌的語言。

  課前準備

  ①蒐集有關為理想而奮鬥的名人名言及其優秀事蹟。

  ②預習課文,就自己疑難和感興趣的問題,準備發言材料。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回顧匯入: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裡,我們研討過現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學們,這裡的“海”指的是什麼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麼,什麼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為什麼要有理想?我們應當樹立什麼樣的理想?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理想》,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板書課題。)

  、誦讀感知

  1、教師範讀或放錄音磁帶,學生聽讀、欣賞。

  2、學生誦讀:調動情緒,糾正音準,品味語氣、語調,把握韻律、節奏。

  3、自主學習:正音、正字、釋詞

  三、合作探究

  1、 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麼?

  2、 詩歌是從哪些方面表現主旨的?

  3、 試著分析詩歌的結構

  朗讀,小組討論上述問題,教師巡迴指導。

  板書:

  歷史意義(2、3)

  理想的意義(1){人格意義(4、5、6、?) }鼓勵人們樹立遠大理想,併為之奮鬥(12)

  人生意義(8、9、10、11)

  四、品讀明理

  1、品讀課文,逐段理解研討,深入思索,反覆咀嚼、領悟詩歌深刻的含義和精妙的比喻。

  2、研討詩歌的思想內容及形象化語言:

  第l節,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特點?它對於表現思想內容有什麼作用?這一節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有關提示:採用比喻、頂針和修辭方法。作用是使語言形象、生動,在形式上環環相扣,在內容上步步推進。這一節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領的作用。 )

  第2節,表達了什麼意思?能試著舉例說明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