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式的極值與導數教學設計
函式的極值與導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 函式的極值與導數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極大值、極小值的概念;能夠運用判別極大值、極小值的方法來求函式的極值;掌握求可導函式的極值的步驟;
過程與方法:多讓學生舉命題的例子,培養他們的辨析能力;以及培養他們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生的參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極大、極小值的概念和判別方法,以及求可導函式的極值的步驟.
教學難點:對極大、極小值概念的理解及求可導函式的極值的步驟.
三、教學過程
函式的贈與減、增減的快與慢以及函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性質是非常重要的.透過研究函式的這些性質,我們可以對數量的變化規律有一個基本的瞭解.我們以導數為工具,對研究函式的增減及極值和最值帶來很大方便.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於平行分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水平有差距。需要教師指導並藉助動畫給予直觀的認識。
五、教學方法
發現式、啟發式
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匯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製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提問
(二)情景匯入、展示目標。
設計意圖:步步匯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明確學習目標。
1、有關概念
(1).極大值:一般地,設函式f(x)在點x0附近有定義,如果對x0附近的.所有的點,都有f(x)<f(x0),就說f(x0)是函式f(x)的一個極大值,記作y極大值=f(x0),x0是極大值點
(2).極小值:一般地,設函式f(x)在x0附近有定義,如果對x0附近的所有的點,都有f(x)>f(x0).就說f(x0)是函式f(x)的一個極小值,記作y極小值=f(x0),x0是極小值點
(3).極大值與極小值統稱為極值
在定義中,取得極值的點稱為極值點,極值點是自變數的值,極值指的是函式值請注意以下幾點:
(4)極值是一個區域性概念由定義,極值只是某個點的函式值與它附近點的函式值比較是大或小;並不意味著它在函式的整個的定義域內最大或最小。
(5)函式的極值不是唯一的,即一個函式在某區間上或定義域內極大值或極小值可以不止一個
(6)極大值與極小值之間
無確定的大小關係。即一個函式的極大值未必大於極小值,如上圖所示,是極大值點,是極小值點,而>
(7)函式的極值點一定出現在區間的內部,區間的端點不能成為極值點而使函式取得最大值、最小值的點可能在區間的內部,也可能在區間的端點
2.判別f(x0)是極大、極小值的方法:
若滿足,且在的兩側的導數異號,則是的極值點,是極值,並且如果在兩側滿足“左正右負”,則是的極大值點,是極大值;如果在兩側滿足“左負右正”,則是的極小值點,是極小值
3.求可導函式f(x)的極值的步驟:
(1)確定函式的定義區間,求導數f′(x)
(2)求方程f′(x)=0的駐點(一階導數為0的x的值)
(3)檢查f′(x)=0的駐點左右的符號;如果左正右負,那麼f(x)在這個駐點處取得極大值;如果左負右正,那麼f(x)在這個駐點處取得極小值;如果左右不改變符號,那麼f(x)在這個駐點處無極值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例1.(課本例4)求的極值
解:因為,所以。
令,得
下面分兩種情況討論:
(1)當>0,即,或時;(2)當<0,即時.
當x變化時,,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2(-2,2)2
+0-0+
極大值
極小值
因此,=;
函式的影象如圖所示。
例2求y=(x2-1)3+1的極值
解:y′=6x(x2-1)2=6x(x+1)2(x-1)2,令y′=0解得x1=-1,x2=0,x3=1
當x變化時,y′,y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1(-1,0)0(0,1)1
-0-0+0+
?無極值?極小值0?無極值?
∴當x=0時,y有極小值且y極小值=0
例3設,在和處有極值,且=-1,求,,的值,並求出相應的值。
解:,∵是函式的極值點,則-1,1是方程的根,即有?,又,則有,由上述三個方程可知,,,此時,函式的表示式為,∴,令,得,當變化時,,的變化情況表:
-1(-1,1)1
+0-0+
極大值1極小值-1
由上表可知,,
(學生上黑板解答)
多媒體展示探究思考題。
在學生分組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巡迴觀察指導。(課堂實錄)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並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路並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課堂實錄)
(五)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設計意圖:佈置下節課的預習作業,並對本節課鞏固提高。教師課後及時批閱本節的延伸拓展訓練。
九、板書設計
極大值:
極大值點:
極小值:
極小值點:
極值:
十、教學反思
本課的設計採用了課前下發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本節內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課堂上師生主要解決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探究點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易忘、易混點等,最後進行當堂檢測,課後進行延伸拓展,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在後面的教學過程中會繼續研究本節課,爭取設計的更科學,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共同完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