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女媧補天》教學設計

小學二年級《女媧補天》教學設計

  女媧補

  北師大版課標小學語文二年級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立志女媧補天

  教學設計學科名稱:女媧補天(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 教學內容分析:《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禍為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讚揚了女媧勇敢、善良、甘於奉獻的精神。

  學情分析: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接觸過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例如;盤古開天地、牛郎織女、精衛填海等。這些故事對於孩子們來講都充滿了神奇色彩,在上課伊始便激發學生的這種好奇心,使孩子產生主動學習的願望。但是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卻是他們所想不到的。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生字,會讀、會寫10個生字。繼續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寫字的能力。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指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習慣。

  2、能初步體會女媧的志向及她補天的經過。瞭解女媧的性格。

  3、激發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為實現自己的志向而不懈努力。

  4、有感情朗讀課文,受到思想薰陶。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詞,體會女媧的遠大志向及補天的辛苦。

  教學難點:明白女媧補天的原因。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生詞卡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匯入 ,激發興趣

  1、 同學們,你們喜歡神話故事嗎?你們都聽過或看過哪些神話故事呢?說說看。

  《精衛填海》、《西遊記》、《寶蓮燈》、《哪吒傳奇》等

  2、 今天,老師給你帶來了一個新的神話故事,它的歷史比前面提到的任何一個故事都要久遠,它的內容比任何一個故事都神奇,想聽嗎?那麼現在請和老師一起書空這個故事的題目——《女媧補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播放課件,聽讀課文

  2、 聽後提問:“聽完了故事你知道了什麼?”

  3、 自讀課文:過渡語:“這個故事就在語文書上101頁,你想自己讀讀課文嗎?讀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三、學習字詞,讀通課文

  1、想一想下面的詞語寶寶是什麼意思?猜一猜在查查字典。 轟隆隆:像聲詞。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岡: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釀成災害的大水。

  熄滅:停止燃燒。

  純青石:指顏色只有青色的石頭。

  五彩石:傳說中用來補天的各種顏色的石頭。

  冶煉:用高溫熔鍊或電解等方法將礦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來。

  2、許多生字寶寶來和大家做遊戲,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它們嗎?學生自主學習。

  3、檢查認讀生字新詞情況。

  (1) 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2) 組字遊戲(換偏旁認字)。

  4、生字都認識了,你能把課文讀得更準確嗎?

  四、提出問題,理解課文

  1、又讀了一邊課文,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嗎?

  (1)女媧為什麼補天?

  (2)女媧怎麼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2、請你們在小組內討論這三個問題,然後向全班彙報。

  3、根據第一自然段內容,回答問題一後,請學生想象: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

  4、作為人類的母親的女媧當時會怎麼想?讀讀第二自然段。

  5、女媧是怎樣補天的?(她是怎麼做的?)用課文中的話說一說。

  6、從女媧補天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在女媧的努力下,天被補好了,從此人類頭頂的天空象帳篷似的.張開來,再也不會塌了。人們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學們,你想對女媧說點什麼?

  2、女媧如此辛苦的補天,我們現代人應該做些什麼?怎樣保護者得來不易的美好環境呢?

  北京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女媧補天 1教學設計

  女媧補天

  教材分析

  第八單元是“神話、傳說故事”。本單元四篇課文從不同方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故事,有的包含在古詩中,有的是歷史人物傳奇,還有的是想象中的神人神力。為了方便課文的學習,在教材導語中指明瞭學習的途徑,在第一篇課文後佈置了課外收集的任務。完成了這一任務,也為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做了很好的準備。在第四篇課文學完後,要求學生寫感受,目的是繼續加深學生對專題內容的理解和感悟。這樣,各種活動之間相互聯絡,密切配合。前面有佈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落實,單元內各部分內容成為了一個互相聯絡的有機整體,有利於全面實現課程目標。而《女媧補天》透過一個優美的神話故事,告訴我們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兇險,不停地工作,為人類造福的故事,學習女媧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本課的2個生字。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學習女媧為了拯救勞苦大眾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 教學準備:佈置學生蒐集關於女媧的神話故事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勤勞而富有智慧,他們憑藉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許多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創造出一個個離奇的神的形象,女媧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女媧)傳說中的女媧長著蛇的身子,人的頭,她見大地上沒有人類,就用黃泥捏成了小人,創造了人類,她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兇險,不停地工作,為人類造福,創造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女媧補天》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女媧補天)

  二、整文感知課文(自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綱: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為什麼?

  (3)有弄不懂的地方請做上記號,準備提出。

  2.學生自學。

  點評: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先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為學生進一步的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檢查自學情況(反饋)。

  1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讀。

  (1)讀準”窟、隆、冶”的讀音。

  (2)指導書寫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媧:右下部是”內”。隆:右邊中間的一橫別漏寫。

  窟窿:兩個字都是穴寶蓋。

  冶煉:冶字是”兩點水”不是”三點水”

  煉:是火字旁,右邊不是東。

  (3)讀生字,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字意。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岡: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釀成災害的大水。

  熄滅:停止燃燒。

  純青石:指顏色只有青色的石頭。

  五彩石:傳說中用來補天的各種顏色的石頭。

  冶煉:用高溫熔鍊或電解等方法將礦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來。

  點評:這個環節的設定,體現了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雖然理解詞語並不是本課的重點,但是(轉 載於:wWw.SmHaIDA.cOM 海達 範文 網:二年級下冊女媧補天教學設計)評價一個人語文能力的高低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他品詞析句的水平,而這種能力非一日之功,正是來自於平時的日積月累,在孩子的學習初期就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力提高不成問題,更會使他們走上一條輕鬆、愉快的人生道路。

  2.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天塌下一塊,地被震裂,人們被水火所圍困,女媧把人們從水火中救了出來。又揀五彩石冶煉,補好了天。

  3.說出使你受感動的地方。(學生說)

  說說你為什麼受感動?能把這部分內容讀一讀嗎?(朗讀指導)

  4.質疑。(師生評議解決)

  提出新的問題:

  (1)女媧為什麼補天?

  (2)女媧怎麼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呢?

  點評:學生邊讀課文邊想,初步培養學生的良好讀書習慣。在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上,合作交流自主閱讀的結果,然後再抓住重點句子進行整理和有感情藍讀,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四、總結。

  第二課時

  2 一、複習。 1.讀後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課文,解決上節課學生提出的三個問題。(1)女媧為什麼補天?(2)女媧怎麼補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