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徽》語文教案教學設計

《國徽》語文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愛護國徽、願用自己的行動為國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 瞭解我在平時的生活中怎樣愛護國徽,又怎樣用自己的行動使國徽更美麗。

  2.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難點:

  聯絡自己,說說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國徽更美麗。

  教具準備:

  1. 國徽的圖片

  2. 硬幣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引導學生充分預習課文,鼓勵他們查閱有關國徽的資料,瞭解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課程標準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最佳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絡、校內外聯絡、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教師本著大語文的教育觀點,把課內、外閱讀融為一體,注意學生在知識廣度上的積累。)

  二、引發興趣,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國徽

  2、出示國徽插圖。(認識國徽的樣子)

  3、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硬幣,指導學生觀察:硬幣背面印著什麼?

  4、師:你還在什麼地方能看到國徽?

  (課標強調,要儘量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擴充套件學生的思維空間,最大限度地發揮師生雙方的互動性。)

  三、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1、同桌互讀,互相幫助,把讀不準、不認識的字消滅掉。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a.齊認讀生字卡片。

  b.開火車讀,試著讀出後組詞或練習說話。

  c.利用學具,進行識字遊戲。

  (由於學生已經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因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性學習。)

  3、默讀課文後,講講自己讀懂了什麼?

  學生可以從這些方面回答:

  a.拾到錢要交給老師。

  b.錢幣髒了要擦洗乾淨。

  c.要幫助別人,小弟弟不小心摔倒了要主動把他扶起來。

  d.當我主動把小弟弟扶起來時,我看見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國徽映照的更美麗。

  e.國徽和太陽在一起,照耀著我,也照耀著祖國遼闊的大地。

  (透過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預測和診斷出學生已經瞭解了哪些知識。以便調整下一步的教學策略。)

  4、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5、展示讀,共同評價。

  6、老師讀,學生提建議,做評價。

  (《語言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教師要敢於放手,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在讀得連貫、順暢上下功夫,讓學生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強體驗與領悟。)

  四、細讀課文,促進感知。

  1、自由讀課文。

  2、師:你還想知道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把它們寫在問題卡上。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問題

  a.國徽圖案裡有什麼?我們在哪裡可以看見國徽?

  b.我們做什麼可以使國徽更美麗?

  c.為什麼國徽和太陽在一起,照耀著我,也照耀著祖國遼闊的大地?

  d.為什麼當我把小弟弟扶起來,我看見警察叔叔會露出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國徽映照的更美麗?

  e.為什麼要把錢幣擦洗乾淨?

  3、討論解決不明白之處。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及時記下閱讀中的問題,認真思考,是一種值得培養的閱讀習慣,也便於教師瞭解學生還想知道哪些,及時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學生為中心,師生共攜手確定教學目標,也為教師下一步要採取的教學策略提供了依據。)

  五、訓練口語能力。

  聯絡自己,說說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國徽更美麗。

  六、提出希望,進行思想教育。

  七、拓展練習:

  (一)完成下列活動之一即可:

  1.個人:讀讀你喜歡的詩句。

  畫畫你喜歡的情節。

  2.同桌之間:背誦這首詩。

  3.四人活動: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4.自由組合:根據課文內容再試著寫幾句詩,可新增在課文中的任何地方。

  (二)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拓展練習活動有層次,針對不同程度、不同愛好的學生學習及提高並注意了家校聯絡。)

  板書設計:

  國 徽

  擦汙泥 喜愛

  扶弟弟 增光

  和祖國一同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