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下冊《酸的通性》教學設計
初三化學下冊《酸的通性》教學設計
教案示例:酸的通性
教學目標
1.瞭解酸的通性。
2.瞭解和初步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反應能不能發生。
3.從物質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觀點出發,瞭解某種酸的通性和特性。
實驗準備
藥品:鎂條、鋅片、鐵片、銅片、稀鹽酸、稀硫酸、稀硝酸(酸的濃度都為10%~20%左右)、紫色石蕊試紙、無色酚酞試液、氧化銅粉末、氧化鐵粉末、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硝酸銀溶液。
儀器:投影儀、培養皿、試管、滴管、酒精燈、試管夾。
教學過程
【引言】上幾節課我們學過鹽酸和稀硫酸能跟酸鹼指示劑、某些金屬、某些金屬氧化物、鹼、某些鹽反應。這節課我們將探討酸的共同性質。
【板書】酸的通性
【自學】請同學們閱讀課文酸的分類和酸的'命名,瞭解酸的分類標準和名稱的讀法。
【板書】
HCl
H2SO4
H3PO4
HI
H2SiO3
H2SO3
HF
H2CO3
HBr
H2S
師:指出哪些酸是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哪些酸是無氧酸、含氧酸,並讀出名稱。
(學生回答略。)
生:H2SO4和H2SO3怎樣讀?
【講述】同種元素組成酸時,價態有高有低,所以名稱有高、亞、次之分。
今後在高中化學課中將會學到。
【板書】一、酸溶液跟酸、鹼指示劑的反應
【演示】把稀硫酸、鹽酸和稀硝酸分別倒入三隻培養皿中,放到投影儀上,觀察螢幕上所顯示溶液的顏色。然後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觀察螢幕上的現象。再取以上三種溶液,倒入另外三隻培養皿中,放到投影儀上,滴入無色酚酞試液,再觀察螢幕上顯示溶液的顏色。
【小結】由學生得出結論,然後在書上勾劃。
【板書】二、酸溶液跟某些金屬的反應
【演示】將已除鏽的鎂條、鋅片、鐵片、銅片分別裝入四隻盛有稀硫酸的培養皿中,放到投影儀上,讓學生觀察螢幕上顯示的現象。
師:金屬跟酸溶液是否都反應?現象如何?
生:不是,銅跟稀硫酸不反應,其他培養皿中都有氣泡冒出,但激烈程度不同。鎂跟酸反應最激烈,鋅次之,鐵較差。
師:生成的氣體是什麼?
生:生成的是氫氣。
【小結】透過以上實驗事實,說明金屬能不能跟酸反應,與金屬的性質有關。經過長期的實踐,人們總結出常見金屬的化學活動性順序。
【板書】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講述】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從左到右,金屬的活動性逐漸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