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課件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多媒體課件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多媒體課件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摘要:本文從教學資源建設和教學方法改革出發,研究多媒體課件在“電工基礎”課程中的應用。透過合理得當的多媒體制作,探索多媒體教學這一現代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點,發揮其形象及資訊量大的特點,使整個教學過程內容豐富,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關鍵詞:“電工基礎”課程;多媒體;教學
電工學的發展水平是衡量社會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是推動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促進社會文明的有力槓桿。2009年修改的教學計劃中,哈爾濱工程大學將“電工基礎”課程設立為全校公共平臺課程,即全校所有工科類專業均開設“電工基礎”課程。
可以說,“電工基礎”課程是工科類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是研究電路理論、建立電路系統方法論的入門課程,也是學習後續電類專業課程的基礎。由於“電工基礎”課程的覆蓋內容較廣,知識點較多,理論性較強,有些部分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
同時某些專業因為其他課程原因,導致本課程學時逐漸減少,但教學內容不變。因此為了保證相應的課程教學質量,使學生在規定的學時內真正地瞭解“電工基礎”課程,掌握電路的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論,熟悉其分析計算電路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和實驗方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
一、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
由於電工基礎這門課程所涉及到的知識面十分廣泛,在教學內容方面,抽象的概念、理論性定理較多,加上傳統教學模式的長期存在,學生在接觸伊始就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感覺到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很難集中精神去學習,學習效率低下。因此,要思考如何運用動態的圖或像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將原本複雜、靜態的內容以更加動態、直觀、形象且逼真的方式展現出來,以化解學生在思維理解方面的障礙,將學生的精神注意力最大程度地吸引到教學中來,調動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程度。多媒體這種輔助教學手段就能很好地完成了上述功能。但在多媒體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多媒體課件的應用需恰當和合理。對多媒體教學的重視並不代表它可以完全取代傳統教學,傳統教學方式也有其優越性。實驗教學中,尤其在實驗前先放一段連線線路和最後相關結果的演示影片更直觀,更具有針對性,這就是多媒體的優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恰當的應用多媒體課件,充分發揮每一種教學手段的優勢顯得尤為重要。
2.多媒體課件的結構和內容需得當。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首先要注意結構,課件的結構需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需要有所鋪墊,由淺入深。其次,在多媒體的製作上,每頁的內容不宜太多,尤其是單純的文字內容,不然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反感,並且重點不突出會使學生難以適應。應儘量使每一頁的內容單一化,突出重點,且停留時間不能太短,要給學生留有熟悉和思考的時間。只有內容真正理解了,才會印象深刻。最後,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具有的圖、文、聲、像並茂及動畫的'優勢,在抽象的概念配以相關或相似動態圖文,這樣的效果會非常好。
3.不能過多地依賴多媒體技術。一定要牢記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手段,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的表現形式,它無法代替教師的智慧和課堂現場的教學經驗。因此對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要適度,切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忽視或完全丟掉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時,教師必須根據講授章節的特點和教學內容來設計和運用多媒體,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要把一部分時間和思考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理解、想象和動腦筋去思考,還可以和他們去交流,讓他們去提問或丟擲問題給他們,使多媒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教學輔助功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多媒體課件的製作
(一)課件的選題
選擇課題是整個課件開發的第一步。多媒體課件並不適合本課程的每一個單元內容,因此確定一個真正可以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相關章節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對電工基礎課程做全域性地分析比較,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選擇具有針對性而又適合多媒體教學的章節與內容。因此,我們在選題中要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1.選題的必要性。在製作第一稿多媒體課件時,應儘量選擇電工基礎課程中重要的章節,或藉助圖片、動畫等可以容易理解的內容,亦或是較為抽象或難理解的內容。切忌僅僅將板書搬上螢幕,然後對著課件朗讀,這樣的效果會比傳統的效果更差。而對於那些用經典的傳統教學方法能夠較好實現的課堂效果和教學目標,暫時就沒有必要運用太多多媒體內容,畢竟論證其製作後效果的好壞還需要一個階段,可以根據反饋資訊在後續版本進行增減或修改。
2.內容的單一性。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變苦為樂等,以上這些正是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效果中應該發揮的積極作用。不要僅僅為了課件的豐富,加入過多的主題和相關性不強的內容,這樣反而是畫蛇添足,不僅造成了教學重點淹沒在旁枝末節中,而且使“華麗”的多媒體課件作用事倍功半。
3.精美的藝術性。多媒體課件中的視聽效果是調動學生課堂興趣的保證。編制的多媒體課件應具有藝術表現力,從安排結構、字型色彩、背景設計、動畫組合等都應具有視覺和聽覺上的衝擊力,邏輯思維應能引人入勝,使觀看者印象深刻。一些抽象的內容用相關性強的圖片或動畫展示出來,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時刻保持興奮,更好、更快、甚至更深刻地理解相關知識。
(二)課件的設計
1.重點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件的重點內容應該首先立足於本課的知識點,同時要保證課件中所涉及的電路定理、定義、概念一定要準確無誤。此外還要注意相關知識點的延伸。比如某個定理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相關背景或發明定理的科學家的相關介紹,這些擴充套件介紹可以使學生學習的定理變得有血有肉。同時,再介紹一些典型的相關應用,做到學以致用,這樣就可以讓學習覺得學的不僅僅是理論,而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學習目的的轉變對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會使教學質量得到一個質的飛躍。
2.系統設計、教學與反饋相輔相成。教學設計的理論和方法,不僅是傳統教學方法的準則,也是多媒體課件設計的原則和方法。不能僅憑以往的經驗方法去進行教學內容和結構的設計,而應該用系統技術與方法進行教學診斷、教學目標的分析與設計,教學內容與結構的設計,教學資訊表達的設計等。與此同時,要積極地進行反饋調查,認真分析學生對課件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按照此設計思路對後續課件進行微調。
3.課件操作要儘可能簡單。一個高質量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講,應當可以極易操作。
首先應該使用大眾的、版本低的多媒體軟體,無需去專門學習新的或不常用的相關軟體及其操作方法。另外,在課件的使用過程中,使用者可以根據開啟頁面中的相關提示靈活自如地使用。
(三)課件的組織
在資料的組織形式上儘可能採用超媒體,並採用有效的整合技術,使軟體成為整合的多媒體軟體而不要成為分散在電腦各個硬碟的散件,這樣可以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更易於操作。在連結物件的選擇上儘量多地採用聲音、影片、動畫、影象等直觀媒體資訊,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媒體的優勢。遇到難懂或抽象的知識點時,配以聲音來解說或描述相關特性,可以進一步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在內容上儘量使用超文字結構。超文字結構的優勢就是操作簡單、靈活,而且附加資訊量大,它可以讓學生感覺課件很豐滿。在使用超文字結構時,使用者可以隨時掛起正在播放的部分迅速地跳轉到一些相關的實踐應用、輔助或背景資訊,然後再連結返回上一掛起部位繼續播放,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並滿足不同學生對學習這門課程時的不同需求。
三、多媒體課件的指令碼編制
要想順利地進行多媒體教學,除了上面提到的要選擇一個好的製作原則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及教學重點,即進行多媒體教學軟體的指令碼編制。
1.根據該課程的教學大綱,確定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及需重點講授的內容,以保證在指令碼編制中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
2.組織授課教師進行討論,確定教學中的難點,針對以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將傳統教學中的經驗及好的教學方案反映到指令碼的編寫過程中。
3.根據多媒體教學課件所具有的互動性強、資訊量大、更加直觀等特點來編寫指令碼,不是一味地依據課本照本宣科,而是能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的特點,引入互動式教學方式,同時利用超連結(超媒體和超文字),擴大教學中的知識量和提高生動性。
4.在課件的編寫過程中,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課件應有不同的側重點或延伸點,例如對機電專業的學生可以在電機方面多一些筆墨,對建築類的學生可以在安全用電和電網布控多一些介紹,這樣既可以防止千篇一律,又增強了課件的針對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一個真正好的多媒體課件的完成應是設計—製作—使用—反饋—評估—更新—再製作的不斷迴圈。其中資訊反饋的環節尤為重要,這裡的資訊反饋既包括學生對課程的總體感受、對於授課效果和進度的意見,也包括老師在運用時發現的包括字型大小是否合適、畫面是否清晰、是否易於操作等細節問題。課件的更新既包括對反饋資訊的反應和修改,又包括授課內容與科技進步、知識更新的同步性。製作者透過及時地翻閱與電工基礎相關學科領域最新資料,對相關內容作區域性修改,也可以將自身的實踐經驗對映到課件中,更好地開拓學生的視野,留給學生更大的想象空間。
四、總結
作為研究型大學,我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正從知識型向創造型轉變。提高教學質量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具有高水平綜合素質人才的根本保障,而得當有效的多媒體課件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和重要的教學手段。它可以使看起來抽象、單調、繁雜的電工課程變成一門讓學生為之興奮、激動和難忘的課程。
中學地理實驗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初探卓越課堂先學後導互助展評的教學模式中學音樂德育教學模式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