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模式課件
美術教學模式課件
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關於美術教學模式的課件,內容如下: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試驗教科書湘版四年級(下)第8課《恐龍世界》
本課屬於美術學習中的造型表現領域,“恐龍”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話題,因此這節課從題目上就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中可充分利用相關的集約影視和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恐龍的特點。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在觀察、記憶、表現恐龍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科學、關注環境,訓練他們的觀察、記憶、表現能力。
教學目標:
1.一般瞭解恐龍的種類、形態、生活的環境及年代。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恐龍的特點。
2.在認識的基礎上把握恐龍形態及環境的一般特徵,畫一幅表現恐龍生活的畫。
3.在對恐龍世界的瞭解與表現過程中,培養想象表現力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把握恐龍形態及環境的一般特徵,畫一幅表現恐龍生活的畫。
教學難點:在對恐龍世界的瞭解與表現過程中,培養想象表現力和探索精神。
用具準備:繪畫鉛筆、白紙、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激趣,確定目標
1.觀看影視片段《恐龍的傳說》,欣賞恐龍的形象,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2.板書課題:這段影片表現了什麼場景?(恐龍世界)讓我們一同走進恐龍世界。
3.確定目標:看了這段影片你最想了解什麼?師生交流,確定學習目標(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欣賞恐龍的形象,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引入課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環節簡明直接。
二、交流了解,分配任務
認識恐龍
1.剛才你看到的恐龍生活在哪裡呢?是不是所有的恐龍都生活在陸地上? 播放影像片段,師生共同領略恐龍世界的風采。
2.提問:看了神奇的恐龍世界後,你瞭解了什麼?(這些恐龍有在天上飛的,有在水裡遊的,還有在陸地上爬的。)
教師小結:恐龍的種類很多,可分成兩大類:鳥龍類和蜥龍類。根據它們的牙齒化石,還可以分為食肉類或是食草類。恐龍不僅種類很多,它們的形態更是多種多樣。這些恐龍有在天上飛的,有在水裡遊的,還有在陸地上爬的。
3.知識交流
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一些有關恐龍的生活環境的資料,大家一定都收集了不少吧,誰來說說你都瞭解到了什麼?(互相交流)
4.說說恐龍生活環境。
今天老師也收集到了很多恐龍的圖片與資料,大家想看嗎?(課件出示)有這麼多的恐龍生活環境圖片,現在老師就請幾個同學上來把你最想看的恐龍生活環境請出來並向大家介紹一下好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的氣候溫暖溼潤,雨水充沛,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裡居住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所以,不論吃植物還是動物的恐龍,都有享受不盡的美食,大量恐龍就在這裡繁衍生息。)
5.說恐龍,找特徵
接下來,老師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了,老師這裡還有幾隻大家都很熟悉的恐龍,誰能說說它們的特徵呢?(課件出示劍龍,三角龍,甲龍,腕龍,翼龍等)
設計意圖[透過影片欣賞、資料的蒐集,教師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觀察瞭解恐龍,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學習美術的方法,為後續的學習打實基礎。
三、方法指導,師生互動
1.探究畫法:
學生口述自己的想法,或上板演示畫畫恐龍,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小結:畫陸地恐龍時要把握其一般的形體特徵----體大,尾粗長,從頭至尾的脊椎呈流線型,後腿粗壯,大多有粗皮,少毛或無毛,有的有甲、劍等生長物。
2.很多會飛的鳥龍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們好像用一雙手撐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們的一大特點。有人認為,後來的鳥類就是由它們演化來的。(課件出示)
四、實踐創新,完成目標
1.明確作業要求(課件出示)
2.佈置學生在限定的時間裡自由畫出自己感興趣的恐龍形象。可以在恐龍身體部分稍加上自己的想象進行裝飾,但必須抓住恐龍的大致特點。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大膽個性地表現恐龍,激發了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了學生勇於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五、展示評價,交流提高
1.學生將作品在大螢幕上投影,學生自評互評,評一評誰畫的恐龍更有特色更好?教師進行多維評價。對學生優秀作品的欣賞,引導學生髮現優秀作品在構圖、著色、想象等方面的表現,以加強對“好”作品的感官認識,有利於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2.全班學生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恐龍世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評互評,讓學生在多維的評價中獲得發展。
六、拓展延伸,促進發展
恐龍在世界上生活了1億多年以後突然的消失了,至今仍是一個謎,科學家們的猜測有很多種,可不論哪一種原因,都告訴我們什麼?要維持生態平衡,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保護地球,我們人類應該怎麼做?請同學們在課後去思考回答這些問題。
設計意圖[課後的問題拓展,促進學生關注地球生物的未來,增強環保意識,從中受到啟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