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學課件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學課件

  一、 本單元教學內容: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4.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5.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6.認識體積單位

  7.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8.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統一公式

  9.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0.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練習

  11.整理與聯絡(1)

  12.整理與聯絡(2)

  13.表面塗色的正方體

  二、本單元教學要求:

  1、 使學生透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2、 使學生了解體積(容積)的意義及其常用的計量單位,並能進行互相換算。

  3、 使學生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4、 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培養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簡單的判斷、推理能力。

  5、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感受立體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本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和側面展開圖,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表面積計算方法並解決實際問題,探索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四、本單元教學進度安排:

  本單元一共安排了13課時,需要兩週多一點的時間,在第一單元教學完之後進行小練習之前開始本單元教學,預計在十月份國慶長假之前能結束本單元的授課任務。

  五、本單元教學注意點

  1. 認識長方體的特徵,鼓勵主動探索,重視合作交流,遵循逐漸認識的規律。首先數出長方體、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稜和幾個頂點,並把結果填在教材預設的`表格裡,從“量”的角度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

  2. 引導學生首次經歷立體到展開圖的轉化過程,從中明白展開圖是平面圖形,清楚地看到展開圖由6個相同的正方形組成。展開圖由6個相同的正方形組成,每個正方形的邊都是正方體的稜是相同的。從而理解正方體展開圖既有多樣性,又有確定性。多樣性是剪法不同的結果,確定性是正方體的特點決定的。 判斷哪些圖形摺疊後能圍成正方體或長方體,加強對體的認識。

  3. 例4的問題情境是做一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硬紙板,在掌握長方體特徵的基礎上,學生會想到這個問題與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有關,並出現不同的計算方法。例5製作上面沒有玻璃的魚缸,利用長方體表面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透過實物圖幫助理解這個實際問題的特點,讓學生明白所用玻璃的面積是長方體5個面的面積和,從而主動想出演算法。

  4. 例6和例7分別教學體積的意義和容積的意義,容積的意義要建立在體積概念上,因而例6是這部分教材的重點。學生形成體積概念也是教學的難點,這兩道例題的教學只能初步感受體積的含義,在後面教學常用的體積單位,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時,還要透過測量和描述,進一步理解體積的意義。

  5.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教育價值,不能侷限於知道公式和應用公式,要讓學生探索求積公式。例9和例10是兩個層次的活動,不僅操作內容、要求有區別,而且思維程度有差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