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3篇

【熱門】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3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什麼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讓學生與音樂持續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料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資料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絡。音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和音樂創造潛質的培養。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到五年級十七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的水平看,學生在音準、對歌曲的理解潛質和音樂表現潛質方面學生相對能夠,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用心性十分高,上課紀律也不錯,舉手發言的學生很多。執教的十七個班級學生音樂水平這學期明顯好轉,我在視唱練耳、音樂知識、等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發奮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但還有一部分同學音樂基礎知識欠佳。總的來說,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注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為學生打下紮實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搞笑,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一樣型別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一樣,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一樣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一樣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透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瞭解其不一樣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一樣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

  2、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主角。

  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3、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一樣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遊戲並參與表演。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愛從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播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聆聽。

  主動參加社群或鄉村音樂活動,並能同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瞭解戲劇、舞蹈等藝術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結合所熟悉的影視片,簡單描述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適宜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一樣歷史時期、不一樣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五、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完整地背唱所學過的歌曲,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能夠隨著音樂自由發揮想象力,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樂,能夠運用人聲、樂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4、樂於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

  六、教學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教學水平。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用心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必須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潛質及創新潛質,用簡單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喜愛音樂課。

  3、因材施教,對不一樣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4、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豐富課外音樂活動,以學生的愛好為主開展課外音樂活動,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學習音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八個單元:1、春意 2、歡樂的村寨3、幻想 4、四季 5、您好!大自然6、京韻 7、友誼8、百花園。本冊教材更注重對合唱教學的滲透,每一個單元就有一首合唱曲,在上冊教唱簡單的幾個音程的和聲基礎上,這學期開始出現旋律的合唱,難度較大。聆聽與感受方面:涉及面較廣,有歌曲、京劇、管絃樂等,這些聆聽、欣賞的都包含了同一主題,內容豐富。

  二、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在上課時紀律比較好,總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接受能力不錯,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只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部分的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又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樂觀。 這些學生在班級中的人數不多,但他們對全班同學的影響很大,給班級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這些學生上課時亂叫,音不準,作小動作等。但我相信,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後,他們一定會有所改善。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透過音樂教學,使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規定的樂理知識,視譜,視唱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2、 透過學習能正確的完美的表現歌曲,理解、欣賞曲目的主要內容。

  (二)能力目標:

  1、學生透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樂技巧,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2、透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操。

  (三)情感目標

  透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並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案。

  3、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效率。

  4、充分作好課前準備,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本校條件裝置,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8、提優補差的途徑:(1)、透過課堂教學。(2)、透過課外藝術活動。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20xx~20xx學年度我校音樂工作將繼續貫徹上級會議精神,深化音樂教學課程改革,以課改為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豐富學生課餘文化生活,為工作目標,以新課標中“以審美為核心”的理念作為指導學科的基本方向,以“促進學生髮展”作為長期教學目標,進一步深化新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重視教師的培養,加強落實課外興趣小組的訓練,在學習和活動中努力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二、工作目標

  1.以全面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使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到更好的音樂教育,力求開足音樂課,豐富課堂內容。

  2.提高老師的教研參與意識,鼓勵他們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反思。多開觀摩課,教研課,使教研意識深入每一位老師的工作中,有效提高音樂課堂教學。

  3.開展各種形式課外活動,以豐富學生課餘文化生活。

  4.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三、工作要求

  1.音樂室管理員做好使用記錄、報廢破損記錄明細。

  2.做好常規基礎工作。“向常規要質量”這是任何一項管理工作最基本的準則。為了做好這項管理,音樂室將制定以下方案:(1)保持音樂教室內桌椅完好無損,各類教材器材存放整齊、清潔有序。②做好帳冊登記。音樂器材裝置總帳由總務處登記,做到心中有數,使音樂教室發揮最大的功用,學期末將與管理員核對一次,確保帳帳相符,帳物相符。③做好常規記錄。教師每一次使用裝置都填好器材使用登記表,音樂教室使用及時填寫好登記表,填好每一堂課記錄。④設施裝置擺放有序。

  3.充分發揮專用教室功能作用。為了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充分發揮專用音樂室功能作用。音樂教師上好每一節音樂課,正確使用電教裝置。確保管理到位,音樂室的利用率達到百分之百。並將利用課後的業餘時間,集中音樂興趣小組成員在音樂教室活動,充分發揮了音樂室的功能。

  4.定期總結不斷完善改進。進行及時地總結,提出不足之處及時改進。本學期不但要上交各類記錄,還對自己的管理工作進行小結並上交。

  本學年將嚴格實施音樂教室管理計劃,把妥善管理音樂教室作落到實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