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優秀政治教學計劃範文5篇

初中優秀政治教學計劃範文5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優秀政治教學計劃範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優秀政治教學計劃範文5篇1

  新學期已到來,我們又要投入到緊張、繁忙而有序地教育教學工作中,使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能有效地、有序地貫徹新的教育精神,圍繞我校新學期的工作計劃要求制定初中政治教學計劃:

  一、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對教育問題的具體看法與認識的集合,它包括人才觀、質量觀、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等等。教師的教育觀念首先要影響其教育態度、教育方式與教育策略,並進而影響其教育行為,最終轉化為對學生髮展的影響。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政治課程標準》等指導性的檔案,樹立起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實現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要使學生全面發展,又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全員發展。政治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具有牢固的課程目標意識。政治教學中所謂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關鍵就是全面貫徹落實課程目標。即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識,還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會學習政治的方法,具備繼續學習的能力,更要讓學生在政治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透過主體參與,發展個性,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換言之,課程的根本出發點是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不僅要關注學生現實中的發展,還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最佳化課堂教學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課程改革的成敗,因此課堂教學改革應該作為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首先我要把教本吃透,認真研究課標,瞭解學生背好第一節課。其次要多看一些有關教學的課外書籍,及時的瞭解政治方面的新觀點,開闊視野。另外還要鑽研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瞭解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做到有的放矢。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在反思中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爭取全面有機地實現課程標準要求的目標。

  (二)改變過去過多地採用單一傳遞、講授、灌輸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的過多使用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失去學習興趣。以後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創造條件,我要做到:一是要精心設問置疑,探究由疑問開始;二是為學生營造開放的學習環境,既要鼓勵獨立思考、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又要提倡交流互動、以及民主和諧的合作學習的氛圍。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對話機制,要善於處理教材,選擇進行對話的話題,只有平等的對話,才能實現智慧的撞擊,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從而真正達到意義建構的目的。

  (三)關注學生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差異,著力研究學生的學法分層,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學生的不同,採取啟發性講授、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動手實踐、調查探究、交流辯論、自主合作等多種方式,甚至走出課堂、走出學校、

  走向社會,讓學生在經歷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中,選擇、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變機械的接受性學習為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同時,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索、研討等認識活動凸現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透過研究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等,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實現由被動接受性學習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轉變。

  (四)對學生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在政治教學中,改變以往每節課都用同一個標準要求全班每一個學生,結果使學生吃不了,優等生確吃不飽的弊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每學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識,能力起點上獲得發展,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新的學習活動。

初中優秀政治教學計劃範文5篇2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安排,為了切實可行的搞好思品教學,為20xx年統考再上新臺階,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主要進行的是九年級的思品教學,學生水平不同,基礎不一樣,有的學生成績很好,分析問題的能力很高,而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課本基礎知識掌握太差,對社會現象的分析能力水平不高,所以在教學當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同時有的個別學生對待思品的態度比較懶散,存在認為不是主要學科,到時候開啟書本抄上就行,平時可以不學的思想;所以本學期的思品教學任務非常重。只要老師有方法、有耐心,將枯燥乏味的知識加以生動化、形象化,同時輔以豐富的教學手段,牢牢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就定能將思想品德課學好。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的主要教學目標:扭轉個別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有明顯的進步,達到學校要求的教學目標。透過本學期思品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生了解時政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瞭解國家大事,以此來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三、具體措施及進度

  1、研讀《考試說明》,把握考試動向

  《考試說明》是中考命題的主要依據,它明確規定了考試範圍、內容、形式、試題結構等。並輔以樣題和綜合訓練題,還會附上頭一年的中考試題。所以,在複習備考中,我們要認真研究市教研室編寫的思想品德《考試說明》。

  2、制定計劃,系統複習,直面中考

  第一輪複習(20xx年3月下旬——4月下旬):這一輪複習要抓“面”,大約需一個月時間。主要是回扣教材,目標是夯實基礎,讓學生系統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識結構、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

  這一階段,我們要全面掌握教材中涉及的考試範圍內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首先從目錄開始,從宏觀上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掌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然後列出各章節的複習提綱,形成相應的知識網路,全面、系統、牢固、準確地掌握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書”,在考場上答題時才會得心應手。基礎性、系統性、全面性、全體性、層次性是老師在教學上堅持的原則,在構建學科知識體系的同時,兼顧能力滲透。講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練要講求效果,克服簡單重複。在學法上,要求學生以課本為主,充分發揮課本的主導作用。要透過複習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歸納,連成線、結成網、形成樹,要求學生看書與練習相結合,練習也以中低檔題為主。

  另外,這一階段,在複習回顧課本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滲透與課本知識相關、與現實生活相聯的時政材料。對於時政材料的整理和使用,應主要依靠省教研室編寫的《中學時政教育》,要告訴學生,就象學習課本一樣認真研讀《時政教育》,除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試指導等外,裡面的時政熱點材料與大量考試題目密切相關,對我們日常練習和中考應考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一輪複習中,上課不只是簡單回顧課本基礎知識,每節課都要用綜合性的題目來引領複習,用聯絡時政材料的題目進行練習,並注重在練習中掌握重點問題、突破難點問題。第一輪複習的關鍵是落實,要求學生結合《伴你學》等已有的學習資料把握教材的知識體系,除認真研究做好《考試說明》中的題目之外,根據複習需要自己蒐集訓練題目,題要精而少,且具有綜合性。做到一邊複習課本內容,一邊進行中低檔題的考試訓練。

  第二輪複習(4月下旬——5月下旬):這一輪複習要抓“專題”,大約需要一個月時間。目標是提升能力,主要是專題講座形式。這一階段複習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識塊內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係,對主幹知識進行梳理,串聯構成科學、系統的知識網路,總結小範圍內綜合問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就是說,從4月下旬開始,我們進入一個綜合複習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要打破課與課、單元與單元、冊與冊之間的界限,將相關知識綜合歸類,形成一條條知識線,進行歸納複習,這就是連“線”的過程。經過第一輪對基礎知識的系統複習,如果說我們對教材有了宏觀的把握,在頭腦中形成了較完整的知識體系,下一步就需要進一步深入教材,進行微觀上的細緻掌握,也就是說進一步突出重難點,初步形成靈活運用教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分析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從而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是找“點”的過程。我們在複習時應把“點”和“線”有機地聯絡在一起,既要歸類複習,又要重難點突出。

  在這一輪中,更要聯絡時政熱點進行復習。在這一環節的複習中,我們引導學生做一些典型題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選擇做什麼樣的題目這個問題上,我們要力求科學利用練習題,增強複習的針對性。而不是盲目做大量的題,搞題海戰術。近年來的中考試題都鮮明地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注重對考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考查。從試題內容上看,幾乎年年都注重對重點知識、重大主題(如新農村建設、榮辱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環境問題、依法治國治校、“一國兩制”、民族精神、創新能力等)、重要熱點的考查。因此,我們也要把這些內容分類歸納,作為一個專題進行復習。

  第二輪複習重點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標瞄準中檔題。要求做到能力訓練步步提高,專題訓練層層落實,綜合訓練融會貫通。

  第三輪複習(5月下旬——6月):這一輪複習要抓強化訓練,大約20天左右的時間。目標是強化能力訓練,也是中考前的衝刺訓練,是從知識到能力到心態的全面訓練。這一階段,主要進行學科內的綜合和學科間的綜合測試的臨考模擬綜合訓練,並密切注意中考相關資訊及走向。要多訓練符合中考理念的習題,以使自己儘快適應中考的要求。在選擇材料時,各地歷年的中考試題應成為我們複習備考的重要參考資料。往年的會考試題對我們而言是難得的高質量的練習題。要讓學生加強模擬訓練,明確並適應新課改形勢下的考試形式。我們在平時練習時,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每套會考試卷,把每次訓練都作為一次實實在在的會考。之後,我們應幫助學生,對失分較多的題目和內容,認真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把問題解決在中考之前。

  除強化訓練之外,最後10天,還要留出一週時間迴歸課本,強調重要基礎知識,加強重點時政掌握,尤其解決重要的時政客觀題。這一週以學生為主,但不完全放給學生,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結合前兩輪基礎知識和專題複習及第三輪前十天的練兵考試情況,領著學生回扣課本,找出重點基礎知識和時政熱點中的重點。最後兩天,可完全放給學生,讓學生自由複習,自行疏理複習內容,查漏補缺。這兩天的作用不可小看,各類學生都能從自身的查漏補缺中獲得收益,取得主動權。同時也讓學生從緊張的複習中稍微放鬆一下,做好充分的考前準備,輕鬆面對中考。

  這一階段主要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訓練,培養並加強考感,在做題程式,審題、書寫規範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根據前面複習情況,反思、整理思路,尋求更好的方法,使知識橫縱聯絡起來,做好充分準備,直面中考。

初中優秀政治教學計劃範文5篇3

  在新的學年裡,認真落實學校安排的有關教學工作。積極倡導做學習型、研究型教師,加強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研究,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的,努力打造本學科的亮點。特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一、 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有關要求,積極推進合作學習教學改革,繼續深化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創新,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如何使複雜知識簡單化、枯燥知識趣味化、抽象只是形象化等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為學生健康成長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與安排

  1、深入學習“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理論經驗材料,使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真正進入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2、繼續加強教學常規工作。包括備課、上課、聽課、批閱作業等都要按要求完成,併力求創新。

  3、創設快樂的課堂教學氛圍。第一,在課堂上要創設一種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以心理安全感;第二,要讓每一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活動,參與是學生學習的前提,同時學生也只有參與課堂集體活動才能產生快樂。

  三,在課堂上教師要多采用“成功教學”

  創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多欣賞學生,多鼓勵學生。教師的欣賞和鼓勵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獎賞,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4、轉變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地位。面對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從知識的權威向平等參與學生的學習轉變。從知識的傳遞向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轉變。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精心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要引導學生在“做中學”、“用中學”透過各種活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5、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教材有許多章節都需要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果沒有活動,這些目標就落實不了。因此我們要特別強調學生探求新知識的經歷和獲得新知識的體驗,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情景,有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注重對學生進行發散性問題的訓練,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加強教研組常規管理和建設。要做到“三定三有”,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有計劃、有措施、有成效。在本學期,要在“高效課堂效率”上下功夫。

  7、深刻體會教學思想,關注後三分之一的學生,提高三率一平均,進行分層教學,讓所有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進步。

  8、積極參加各項教學活動,堅持天天有公開課,籌劃新秀工程即“五個一”活動,全體成員進行個性規劃,規劃自己的發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總之,我們組要振奮精神,紮實工作,再接再厲,一新思想提升新境界,以新作為創造新業績,開創我們組發展的新局面,努力使我組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初中優秀政治教學計劃範文5篇4

  指導思想

  以教師發展中心的工作要求為工作指導,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課堂教學向好轉變,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樹立服務意識、效率意識、質量意識,力爭在繼承中創新,在實踐中改進,在改進中提升。

  主要工作

  一、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堅持正確的學科發展方向

  堅持“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學理念,努力探索高效課堂,使“學生學得愉快,老師教得幸福,社會滿意度高”。培育和實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關注多樣化、個性化發展要求,著力發展學生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的政治學科素養。加強教材和教法研究,將課堂教學研討工作做實做細。力爭每一次活動都能圍繞一個主題,解決一個問題。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1、做好“七認真”。重點關注課堂結構轉型,有抓有放,有增有減。根據學校特點明確教學目標。均分保持大市前列的基礎上,重點提高優秀率。

  2、提高集體備課活動質量。紮根教師要求,紮根鮮活經驗,創新教研活動模式,提高研訓活動質量。加強對20xx新課程標準研究,提高針對性;加強對複習課課例研究,改進課堂教學結構;加強導學案質量研究,提高效率。

  三、抓好組織建設,提高教師素質

  1、繼續做好學科發展共同體建設。以學科發展共同體為抓手,以新教材為研究重點,著力改進初一課堂。在堅持定時活動的基礎上,改進活動方式,提高教研效率。從青年教師的基本功入手,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加強試題研究,提高論文、課題等理論研究能力。

  2、繼續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透過青年教師與骨幹教師結對子活動,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

  初中初一年級 每一節課上一框

  第一週 第一單元第1課

  第二週 第一單元第2課

  第三週 第一單元第3課

  第四周 第一單元考試評講

  第五週 第二單元第4課

  第六週 第二單元第5課

  第七週 第二單元考試評講

  第八週 期中複習

  第九周 期中考試

  第十週 期中考試評講+第三單元第6課第一框

  第十一週 第三單元第6課第二框+五一放假

  第十二週 第三單元第7課

  第十三週 第三單元第8課

  第十四周 第三單元單元考試評講

  第十五週 第四單元第9課

  第十六週 第四單元第10課

  第十七週 第四單元考試評講

  第十八週 期末複習

  第十九周 期末複習考試

初中優秀政治教學計劃範文5篇5

  一、指導思想:

  以高效課堂為指導,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以現代教育理念為依據,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適應教學改革形勢發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推進教研教改,最佳化課堂教學,凸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教學觀,努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全面落實自主學習方案,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學生珍惜時間,把握住自己,讓學生及家長看到進步。

  2、平時工作中抓兩頭,促中間,尤其要關注學貧困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3、認真履行對學生的耐心教育,定期找學生談心並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使學生健康成長。

  4、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不繼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積極參加學科課題研究,不繼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

  5、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工作中注意發現、思考、總結,認真上好每節課。

  三、教學要求:

  第一,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面向全體學生,發揮學生的個性特徵。

  第二,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充滿激情地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並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展現出自己的教學風采。透過師生之間的思維互動、情感互動、心靈互動,實現師生在知識與能力方面的共同發展。

  第三,學生積極主動、自主探究的學習。在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的體驗、感悟,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在積極主動、自主探究的學習中有機地整合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統一。

  第四,努力踐行。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思想品德情感、意識的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實踐。因此,思想品德課強調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絡,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家庭和社群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參與、體驗、討論、探究等多種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新教材較大幅度地增加了實踐教學。在教學時間安排中,至少要有20%的課時,用於開展學生課堂活動和相關的實踐活動,做到知行統一。

  四、具體措施:

  1、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學生珍惜時間,把握住自己,讓學生及家長看到進步。

  2、教育學生樹立理想,並有社會責任感,要學會感恩。

  3、隨時關注學生動態,激勵他們不斷進步,有動力,同時也應有壓力。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樹立為學生的終身服務的教學思想。

  5、採用互動式教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活躍課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6、紮實基礎、突出重點,培養學生堅強意志,能夠堅持學習;

  7、充分運用新課程理念,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教學的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落實。

  8、以考促學,及時進行單元檢測,發現問題,進行查漏補缺。

  總之,新的學期,將以飽滿的熱情,全新的教育教學思想,迎接新的挑戰,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