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0篇)

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0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來為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本學期是初中學習的關鍵時期,教學任務非常艱鉅。因此,要完成教學任務,必須緊扣教學大綱,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好重點、難點,努力把本學期的任務圓滿完成。九年級畢業班總複習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數學總複習的質量和效益,是每位畢業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下面特制定以下教學複習計劃。

  一、學情分析

  經過前面五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本班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學習態度已經明晰可見。透過上個學期多次摸底測試及期末檢測發現,本班最大的特點是兩極分化現象極為嚴重。雖然湧現了一批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的優秀學生,但後進學生因數學成績十分低下,厭學情緒非常嚴重,基本放棄對數學的學習了。其次是部分中等學生對前面所學的一些基礎知識記憶不清,掌握不牢。

  二、指導思想

  堅持貫徹黨的十八大教育方針,繼續深入開展新課程教學改革。立足中考,把握新課程改革下的中考命題方向,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針對近年來中考命題的變化和趨勢進行研究,積極探索高效的複習途徑,夯實學生數學基礎,提高學生做題解題的能力,和解答的準確性,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數學成績。並透過本學期的課堂教學,完成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任務及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複習教學。

  三、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除了要完成規定的所學內容,就將開始進入初中數學總複習,將九年制義務教育數學課本教學內容分成代數、幾何兩大部分,其中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六大版塊即:“實數與統計”、“方程與函式”、“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四邊形”、“圓”是學業考試考中的重點內容。

  在《課標》要求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前課堂教學的目標。在近幾年的中考試卷中逐漸出現了一些新穎的題目,如探索開放性問題,閱讀理解問題,以及與生活實際相聯絡的應用問題。這些新題型在中考試題中也佔有一定的位置,並且有逐年擴大的趨勢。如果想在綜合題以及應用性問題和開放性問題中獲得好成績,那麼必須具備紮實的基礎知識和知識遷移能力。因此在總複習階段,必須牢牢抓住基礎不放,對一些常見題解題中的通性通法須掌握。

  學生解題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審題不清,不能正確理解題意;

  (2)解題時自己畫幾何圖形不會畫或有偏差,從而給解題帶來障礙;

  (3)對所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不夠;

  (4)幾何依然對部分同學是一個難點,主要是幾何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較差。

  四、教學目標

  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習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索,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形成正確地數學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理解二次函式的影象、性質與應用;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邊形的判定方法與性質,理解投影與檢視在生活中的應用。掌握銳角三角函式有關的計算方法。過程與方法:透過探索、學習,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地推理。班級教學目標:中考優秀率達到30%,合格率:80%。

  五、採取的措施

  1、認真學習鑽研新課標,通盤熟悉初中數學教材及教學目標,認真備好每一堂課,精心製作總複習計劃;

  2、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抓住關鍵點,分散難點,突出重點,在培養能力上下工夫;

  3、注重課後反思,及時的將一節課的得失記錄下來,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4、加強學校教師與家長、社會的聯絡,共同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5、積極與其他教師溝通,加強教研教改,提高教學水平;

  6、經常聽取學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議;

  7、以“兩頭”帶“中間”的戰略不變;

  8、注重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的引導;

  9、認真開展課內、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0、抓好中招備考工作。認真研讀中招數學的考試要求和近期的考試題目型別,設計好複習內容,讓學生有針對性做好複習,迎接中招的到來。

  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內容有反比例函式的概念、解析式、性質和圖象。本章是在已經學習了圖形與座標和一次函式的基礎上,再次進入函式範疇,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函式的內涵,並感受世界存在的各種函式及應用函式來解決實際問題。反比例函式是最基本的函式之一,是後續學習各類函式的基礎。

  二、重點難點

  反比例函式是繼一次函式之後又一重要的基本函式,它為今後學習圖象和曲線的關係(如二次函式)提供了研究方法。反比例函式本身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也有著許多直接應用,這對學生建模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重要思想方法的形成,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反比例函式是本章教學的重點。

  反比例函式圖象的兩個分支,給反比例函式的性質帶來複雜性,學生不易理解,是本章教學的難點之一;綜合運用反比例函式的解析式、圖象和性質解決實際問題時,往往會遇到較複雜的問題情境,需要建模,利用圖象以及綜合運用方程、不等式及其他數學模型,所以綜合運用反比例函式知識解較複雜的實際問題是本章教學又一主要難點。

  三、課時安排

  1.1 反比例函式 3課時

  1.2 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式 4課時

  複習 4課時

  四、教學側重點

  (1)反比例函式概念和形成過程,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背景知識。生活經驗就是學生已經知道兩個量成反比例的概念,建立反比例函式離不開反比例關係這個基礎;背景知識是八年級上冊的“圖形與座標”及“一次函式”。所以在學習本章內容前可先與學生一起回顧一下以上已學內容,對掃清障礙,理解接受新概念很有益處。

  (2)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從數學自身發展過程看,正是由於變數與函式概念的引入,標誌著初等數學向高等數學邁進,儘管本章講述的反比例函式僅是一種最基本、最初步的函式,但其中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十分有益的。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體會諸如變化與對應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建模思想等。

  (3)本章是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內容,聯絡“科學”的知識特別多。這一方面體現教材的橫向聯絡,又體現本章內容的實用價值。如密度、壓強與體積、槓桿原理、歐姆定理、電功率計算等。若學生在這方面有缺陷,則直接影響到本章的學習。老師在教前在同學中廣泛瞭解學生的基礎,若有問題應給予補充說明。

  (4)在畫反比例函式的圖象時充分發揮“自主探索—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的作用。在按課本順序指導學生畫完圖後,讓學生回顧畫圖的全過程。體現課標要求“性質的探索過程——根據圖象和解析表示式探索並理解其性質”。引導學生分清:

  ①兩個分支是一個函式的圖象,不是函式有兩個圖象。

  ②畫曲線時,必須將自變數從小到大的順序在各個象限裡用光滑曲線連結起來,不能跨象限連結。

  ③在圖象所在的每個象限內,當k0時,函式值y隨自變數x的增大而減小;當k0時,函式值y隨自變數x的增大而增大。

  (5)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注意各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絡。在這裡就儘量用圖形變換的思想敘述性質、用圖形變換的角度觀察、分析圖形之間的聯絡。如反比例函式的圖象是關於原點成中心對稱,利用這一性質可以簡化畫圖過程;的圖象與的圖象關於座標軸對稱,我們可以透過圖形變換來作另一函式的圖象。

  (6)本章還滲透了建模的思想。具體過程可概括為:由實驗獲得資料———用描點法畫出圖象———根據圖象和資料判斷或估計函式的類別———用待定係數法求出函式的關係式———用實驗資料驗證。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學的應用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已成為當今數學教育的主流。中學數學建模正順應了這一時代發展的潮流,是對陳舊的數學教育觀下的數學教育的有力衝擊。中學數學建模從學生所經歷,所接觸到的客觀實際中提出問題,對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都有積極作用。透過數學建模,對數學的廣泛應用有了進一步認識,促使學生在積極思考中,在問題的解決中發現數學的價值與美。同時數學建模的複雜性,決不是憑個人的力量可以完美解決的,因此強調群體的協作。透過實際考察、實驗統計、演義推理、總結提煉,最後又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共同解決。解決問題過程中充分體現高度的協作精神。教科書中的滲透正是體現了這種思想。

  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瞭解位似圖形及其有關概念;

  ②瞭解位似圖形上任意一對對應點到位似中心的距離之比等於位似比。

  2、能力目標:

  ①利用圖形的位似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②在有關的學習和運用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標:

  ①透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②透過探究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位似圖形的定義和性質;

  教學難點:

  運用定義和性質進行簡單的位似圖形的證明和計算。

  教學方法:

  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採用引導、啟發、合作、探究等方法,經歷觀察、發現、動手操作、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歸納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教學準備:

  刻度尺、為每個小組準備好列印的五幅位似圖形、多媒體展示課件、

  教學手段:

  小組合作、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設計說明:

  1、為了便於學生理解位似圖形的特徵,我在設計中特別注意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猜想、試驗等方式獲得感性認識,然後透過歸納總結上升到理性認識,將形象與抽象有機結合,形成對位似圖形的認識。

  2、探索知識是本節的重點,設計這一環節,透過學生的做、議、讀、想、試等環節來完成,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放給學生,每一環節及時歸納總結,使學生學有所獲,探索創新。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引入新知

  觀察大螢幕有五個圖形,每個圖形中的四邊形abcd和四邊形a1b1c1d1 都是相似圖形。分別觀察著五個圖形,你發現每個圖形中的兩個四邊形各對應點的連線有什麼特徵?

  (學生經過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總結得出:)

  特點:(1)兩個圖形相似:

  (2)每組對應點所在的直線交於一點。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58頁,掌握什麼叫位似圖形、位似中心、位似比?如果兩個相似圖形的每組對應點所在的直線交於一點,那麼這樣的兩個圖形叫做位似圖形,這個交點叫做位似中心,這時兩個相似圖形的相似比又叫做它們的位似比。議一議 觀察上圖中的五個圖形,回答下列問題: (1) 在各圖形中,位似圖形的位似中心與這兩個圖形有什麼位置關係? (2) 在各圖中,任取一對對應點,度量這兩個點到位似中心的距離。它們的比與位似比有什麼關係?再換一對對應點試一試。(每小組同學拿出準備好的位似圖形透過觀察、測量試驗和計算得出:)

  位似圖形對應點到位似中心的距離之比等於相似比。由此得出:

  位似圖形的對應點和位似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它們到位似中心的距離之比等於相似比。三、指導應用 深化理解

  (同學們觀察大螢幕出示的問題)

  例1如圖d,e分別是ab,ac上的點。(1)如果de∥bc,那麼△ade和△abc位似圖形嗎?為什麼?(2)如果△ade和△abc是位似圖形,那麼de∥bc嗎?為什麼?小組討論如何解這道題:問題1,證位似圖形的根據是什麼?需要哪幾個條件?

  根據是位似圖形的定義。

  需要兩個條件:

  !、△ade和△abc相似;

  2、對應點所在的直線交於一點。

  問題2:已知△ade和△abc是位似圖形,我們根據什麼又能得出什麼結論?

  根據位似圖形的性質得出:

  1、對應點和位似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

  2、它們到位似中心的距離之比等於相似比。

  (一生口述師板書:)

  解:(1)△ade和△abc是位似圖形。理由是:

  ∵de∥bc

  ∴∠aed=∠b, ∠aed=∠c.

  ∵△ade∽△abc.

  又∵點a是△ade和△abc的公共點,點d和點b是對應點,點e和點c是對應點,直線bd與ce交於點a,

  ∴△ade和△abc是位似圖形。

  (2)de∥bc.理由是:

  ∵△ade和△abc是位似圖形

  ∴△ade∽△abc.

  ∴∠ade=∠b,

  ∴de∥bc.

  四、繼續觀察 拓展提高

  (同學們繼續觀察螢幕展示的圖形)在圖(1)——(5)中,位似圖形的對應線段ab與a1b1是否平行?bc與b1c1,cd與c1d1,ad與a1d1是否平行?為什麼?

  同桌觀察探究併發言:對應邊平行或在同一條直線上。

  (出示課件:展示一組位似圖形,動畫閃動圖形的對應邊,直觀展示位似圖形的對應邊平行或在同一條直線上)

  五、反饋練習 落實新知

  挑戰自我:

  1、下面每組圖形中都有兩個圖形。

  (1)哪一組中的每兩個圖形是位似圖形?

  (2)作出位似圖形的位似中心

  2、如圖ab,cd相交於點e,ac∥db. △ace與△bde是位似圖形嗎?為什麼?

  (此環節由學生獨立完成,第二題讓一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書,以備面對全體矯正)

  六、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請同學們談一談本節課的有什麼收穫和感想?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位似圖形,知道了什麼叫位似圖形,位似圖形有什麼性質?我們可以利用定義來證明位似圖形,已知位似圖形我們可以根據性質得到有關結論。觀察並判斷位似圖形的方法是,一要看是否相似,二要看對應邊是否平行或在同一條直線上。

  七、自我評價檢測新知

  1、如果兩個位似圖形的每組________所在的直線都_________,那麼這樣的兩個圖形叫做位似圖形,這個點叫做________,這時的相似比又叫做________。

  2、位似圖形的對應點到位似中心的距離之比等於_____________;位似圖形的對應角__________,對應線段__________(填:“相等”、“平行”、“相交”

  、“在一條直線上”等)

  3、位似圖形的位似中心,有的在對應點連線上,有的在___________的延長線上。

  4、如果兩個位似圖形成中心對稱,那麼這兩個圖形__________(填“一定”、“不”或“可能”等)

  5、下列每組圖形是由兩個相似圖形組成的,其中_____________中的兩個圖形是位似圖形。

  (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最後公佈答案,教師並將發現的問題及時矯正有利於學生知識的鞏固和提高)

  八、課後延伸 探索創新

  在如圖所示的圖案中,最外圈的8個三角形組成的圖形和次外圈的8個紅色三角形組成的圖形是位似圖形嗎?如果是,為似比是多少?

  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改變學習方式為目的,以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目標,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探索有效教學的新模式,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緊緊圍繞初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進行教學,針對近年來中考命題的變化和趨勢進行研究,收集試卷,精選習題,建立題庫,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積極探索高效的複習途徑,力求達到減負、加壓、增效的目的,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績。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1、2)班共77人,其中男生41人,女生36人。上期兩個班成績一般,兩極分化嚴重。經過一期的努力,很多學生在學習習慣方面有較大改進,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也有少數學生自制能力較差,特別是到了最後一期,對自己要求不嚴,甚至自暴自棄。這些都需要針對不同情況採取相應措施,耐心教育。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四章,分別是:解直角三角形、簡單事件的機率、圓、投影與三檢視。這些內容都是初中代數、幾何及機率統計中的重要內容,起作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對已學過的知識的鞏固和加深,又是為今後學習奠定基礎。

  本學期的新內容只剩兩章:圓和投影與三檢視。圓的主要內容是圓的定義和性質,點、直線、圓與圓的位置關係,圓的切線,弧長和扇形的面積,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投影與三檢視的主要內容是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三檢視。涉及的概念、定理較多,應弄清來龍去脈,準確理解和掌握概念與定理。

  根據三檢視描述基本幾何體或實物原型,是教學難點。

  四、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習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形成正確地數學價值觀,使學生的情感得到發展。

  2、知識與技能:理解點、直線、圓與圓的位置關係,弧長和扇形的面積,圓錐的側面展開圖,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三檢視。掌握圓的切線及與圓有關的角等概念和計算。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掌握初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的知識點。

  3、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過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與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透過探索、學習,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地推理。圍繞初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進行知識梳理,圍繞初中數學“四大塊”主要內容進行專題複習,適時的進行分層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全體學生、發展全體學生。

  4、預期目標:合格率100% 優秀率30% 平均分105分。

  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簡單的推理。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與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冊書的4章內容涉及《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和實踐與綜合應用三個領域的內容,其中第26章二次函式和第28章銳角三角函式的內容,都是基本初等函式的基礎知識,屬於數與代數領域。

  第27章相似的內容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其內容以相似三角形為核心,此外還包括了位似變換。第29章投影與檢視也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這一章是應用性較強的內容,它從由物畫圖和由圖想物兩個方面,反映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相互轉化,對於培養空間想象力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本冊書的第29章安排了一個課題學習製作立體模型,並在每一章的最後安排了2~3個數學活動,透過這些課題學習和數學活動來落實與本冊內容關係密切的實踐與綜合應用方面的要求。

  三、教法和學法:

  (1)指導學生形成能力。

  (2)指導學生學會學習能力。要求學生邊讀邊思邊做好預習筆記,從而能帶著問題聽課。

  (3)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

  (4)指導學生總結,使他們能夠把知識梳理。

  (5)指導學生有效的記憶方法和溫習教材的方法。

  (6)學習能力的指導: 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學、表達等能力的培養。

  (7)應考方法的指導: 教育學生樹立信心,克服怯場心理,端正考試觀。要把題目先看一遍,然後按先易後難的次序作答;要審清題意,明確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細檢查修改。

  (8)良好學習心理的指導: 教育學生學習時要專注,不受外界的干擾;要耐心仔細,獨立思考,不抄襲他人作業;要學會分析學習的困難,克服自卑感和驕傲情緒。

  四、階段性測試或檢查方式及輔導措施:

  (1)注重課後反思,及時的將一節課的得失記錄下來,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2)批好每一次作業:作業反映了一節課的效果如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認真批改作業,使教師能迅速掌握情況,對症下藥。

  (3)按時檢驗學習成果,做到單元測驗的有效、及時,測驗卷子的批改不過夜。考後對典型錯誤利用學生想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點評。

  (4)及時指導、糾錯:爭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務不推託到明日,爭取一切時間,緊緊抓住初三階段的每分每秒。課後反饋。落實每一堂課後輔助,查漏補缺。精選適當的練習題、測試卷,及時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給學生面對面的指出並指導學生搞懂弄通,不留一個疑難點,讓學生學有所獲。

  (5)積極與其它老師溝通,加強教研教改,提高教學水平。

  (6)經常聽取學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議。

  (7)以兩頭帶中間戰略思想不變。

  五、教學進度安排:

  2.233.1 第一週: 講評期末試卷 27.2 相似三角形

  3.23.8 第二週: 二十八章 銳角三角函式

  3.93.15 第三週: 28.1 銳角三角函式

  3.163.22 第四周: 28.2 解直角三角形

  3.233.29 第五週: 第二十九章 檢視與投影(11)29.1 三檢視

  3.304.5 第六週: 小複習 單元測試及講評

  4.64.12 第七週: 期中考試 講評試題

  4.134.19 第八週: 29.1 三檢視 29.2 展開圖 4.204.26 第九周: 28.2 解直角三角形

  4.275.3 第十週: 28.3 課題學習 測量 小複習 單元測試及講評

  5.45.10 第十一週: 第二十九章 檢視與投影(11)29.1 三檢視

  5.115.17 第十二週: 29.1 三檢視 29.2 展開圖

  5.185.24 第十三週: 29.2 展開圖 29.3 課題學習 圖紙與實物模型小複習 單元測試及講評

  5.255.31 第十四周: 綜合複習一

  6.16.7 第十五週: 綜合複習二

  6.86.14 第十六週: 綜合複習三

  6.156.21 第十七週: 綜合複習四

  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本人今年任九年級(1)、(2)班數學教學,兩班共計93人,透過對上期末檢測和入學考試分析,發現本班學生存在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方面是平時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基本上把握了學習的數學的方法和技巧,對學習數學愛好濃厚。另一方面是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數學已經落後很遠,基本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指導思想

  以《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為準繩,以提高學生中考成績為出發點,以洋思中學教學模式為學習標準,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解題答題的能力。同時透過本學期的課堂教學,在完成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任務的同時適當完成九年級下冊新授教學內容。

  三、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並運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本章重點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詳細方法,本章的難點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證明(三):本章經歷探索、猜想、證明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進一步掌握綜合的證明方法,能夠證明與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等有關性質及判定,並能證明其他相關結論。

  檢視與投影:引導學生對實物進行合理抽象、想象物體的形狀,對生活中的物體進行合理抽象,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關注學生直觀思考的水平,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反比例函式:函式是探索具體問題中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抽象出的重要概念。本章要求結合具體情境領會反比例函式作為數學模型的意義,透過圖象理解反比例函式的性質,逐步提高觀察歸納能力。

  頻率與機率:透過活動發展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理解事件發生的頻率與機率之間的關係,初步感受統計推斷的合理性,體會頻率與機率之間的關係。

  四、教學措施

  1、精心備課,設定好每個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慾望。深入淺出,幫助學生理解各個知識點,突出重點,講透難點。

  2、加強對學生課後的輔導,尤其是中等生和後進生的基礎知識的輔導,提高他們的解題作答能力和正確率。

  3、精心組織單元測試,認真分析試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並對其中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集中進行分析與講解,力求透徹。

  五、進度安排

  第一大周: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大周:證明(三)

  第三大周:檢視與投影

  第四大周:反比例函式

  第五大周:期中考試、頻率與機率

  第六大周:九年級下學期課程

  第七大周:九年級下學期課程

  第八大周:九年級下學期課程

  第九大周:單元複習,迎接考試

  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教學內容

  本章較為系統的研究成比例線段、相似圖形、相似三角形、中位線、位似圖形、圖形與座標等,探索並體驗相似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本章是繼圖形的全等之後集中研究圖形形狀的內容,是對圖形全等知識的進一步拓展和發展。整個設計力圖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活現實和教學現實的相似現象,總結圖形相似的有關特徵並自覺應用到現實之中。同時,透過“相似圖形”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教學活動經驗,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認識教學豐富的人文價值,促進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審美意識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

  1、透過生活中的實際認識物體和圖形的相似,知道相似與軸對稱、平移、旋轉一樣,也是圖形之間的一種變換。

  2、探索並確認相似圖形的性質,知道相似多邊形的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以及面積比的關係。

  3、瞭解線段的比、成比例線段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質,會判斷以知線段是否成比例。

  4、瞭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兩個三角形相似的條件及其主要性質。

  5、能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6、瞭解圖形的位似,能利用位似的方法將一個圖形放大或縮小。

  7、瞭解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線定理、三角形重心的概念以及有關應用。

  8、能建立適當的座標系,描述物體的位置。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9、在同一直角座標系中,感受圖形變換後點的座標的變化。

  10、在觀察、操作、推理、歸納等探索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成比例線段、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邊形的性質和判定,位似圖形的概念和作法。

  2、教學難點:利用性質和判定分析和解決問題。

  3、教學關鍵:成比例線段、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

  四、教學策略

  1、採用引導發現法培養學生類比推理能力;採用嘗試指導法,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

  2、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索每一個問題,而不是急於告訴學生結論。

  3、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多開展討論交流,讓學生自己找到答案。

  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資料 、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二、教材目標及要求

  1、分式的重點是分式的四則運算,難點是分式四則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2、反比例函式掌握反比例函式的概念,性質,並利用其性質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變數與常量的辯證關係,進一步認識數形結合的思維方法。

  3、勾股定理:會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4、四邊形的重點是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難點是平行四邊形與各種特殊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絡和區別以及中心對稱。

  5、資料描述

  三、教學措施

  1、加強教學“六認真”,面向全體學生。由於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和興趣、特長等不盡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組織教學時,應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併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和學有餘力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予以關心,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大綱中規定的基本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要透過講授選學內容和組織課外活動等多種形式,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2、重視改進教學方法,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教師在課前先佈置學生預習,同時要指導學生預習,提出預習要求,並佈置與課本內容相關、難度適中的嘗試題材由學生課前完成,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梳理新課知識,指出重點和易錯點,解答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再設計提高題由學生進行嘗試,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激勵學生自我編題。努力培養學生髮現、得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將實際問題上升為數學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3、改革作業結構減輕學生負擔。將學生按學習能力分成幾個層次,分別佈置難、中、淺三個層次作業,使每類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4、課後輔導實行流動分層。

  四、教學進度(課時安排)

  第十六章 分式…………………………… 13課時

  16.1分式 ……………………………………2課時

  16.2分式的運算…………………………… 6課時

  16.3分式方程 …………………………… 3課時

  複習小節與檢測 ……………………………2課時

  第十七章 反比

  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9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是初中學習的關鍵時期,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4)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課程標準教材?如何在教學中貫徹新課標精神?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問題方式都必須不同與以往的教學。因此,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必須儘可能性的創設情景,讓學生經歷探索、猜想、發現的過程。並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好重點、難點。樹立素質教育觀念,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為做好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特制定本計劃。

  二、指導思想:

  初三數學是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教學方針為指導,按照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來實施的,其目的是教書育人,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此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透過九年級數學的教學,提供參加生產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以及初步的唯物主義觀。

  三、教學內容:

  本學期所教初三數學包括二次函式和圓是新授課外,主要是綜合複習,迎接中考。

  四、教學目的:

  1、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習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索,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形成正確地數學價值觀。

  2、知識與技能:理解點、直線、圓與圓的位置關係概念。掌握圓的切線及與圓有關的角等概念和計算。理解資料的整理及分析等有關概念,能夠計算方差、標準差等,能夠用表格或列樹狀圖的方法計算機率,對上述知識作一些簡單的應用。掌握初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的知識點。

  3、過程與方法:透過探索、學習,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地推理。圍繞初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進行知識梳理,圍繞初中數學“六大塊”主要內容進行專題複習,適時的進行分層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全體學生、發展全體學生

  五、教學重難點

  第一階段(第5周——第12周):全面複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這個階段的複習目的是讓學生全面掌握初中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紮實、系統,形成知識網路。

  1、重視課本,系統複習。現在中考命題仍然以基礎題為主,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變式題,後面的大題雖是“高於教材”,但原型一般還是教材中的例題或習題,是教材中題目的引伸、變形或組合,所以第一階段複習應以課本為主。必須深鑽教材,絕不能脫離課本,應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使之形成結構。課本中的例題、練習和作業要讓學生弄懂、會做,書後的“讀一讀”、“想一想”、“試一試”,也要學生認真想一想,集中精力把九年級和八年級下的教學內容等重點內容的例題、習題逐題認認真真地做一遍,並注意解題方法的歸納和整理。一味搞題海戰術,整天埋頭讓學生做大量的課外習題,其效果並不明顯,有本末倒置之嫌。

  教師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主要按知識塊組織複習,可將代數部分分為六章節:第一章數與式;第二章方程與不等式;第三章函式;第四章基本圖形;第五章圖形與變換;第六章統計與機率。複習中可由教師提出每個章節的複習提要,指導學生按“提要”複習,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個人具體情況把遺忘了知識重溫一遍,邊複習邊作知識歸類,加深記憶,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掌握法則、公式、定理的推導或證明,例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並注意分析例題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2、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導。基礎知識即初中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學生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理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的認識,並能綜合運用。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二次函式圖形與x軸交點之間的關係,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內容,在複習時,應從整體上理解這部分內容,從結構上把握教材,達到熟練地將這兩部分知識相互轉化。又如一元二次方程與幾何知識的聯絡的題目有非常明顯的特點,應掌握其基本解法。每年的中考數學會出現一兩道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的數學問題,解決這類問題所用到的知識都是同學們學過的基礎知識,並不依賴於那些特別的,沒有普遍性的解題技巧。

  中考數學命題除了著重考查基礎知識外,還十分重視對數學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換元法,判別式法等操作性較強的數學方法。在複習時應對每一種方法的內涵,它所適應的題型,包括解題步驟都應熟練掌握。

  3、重視對數學思想的理解及運用。如告訴了自變數與因變數,要求寫出函式解析式,或者用函式解析式去求交點等問題,都需用到函式的思想,教師要讓學生加深對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多做一些相關內容的題目;再如方程思想,它是利用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聯絡和制約的關係,透過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轉化為已知量;再如數形結合的思想,不少同學解這類問題時,要麼只注意到代數知識,要麼只注意到幾何知識,不會熟練地進行代數知識與幾何知識的相互轉換,建議複習時應著重分析幾個題目,讓學生悉心體會數形結合問題在題目中是如何呈現的和如何轉換的。

  第二階段(第13周——第18周):綜合運用知識,加強能力培養

  中考複習的第二階段應以構建初中數學知識結構和網路為主,從整體上把握數學內容,提高能力。

  培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之一。這個階段的複習目的是使學生能把各個章節中的知識聯絡起來,並能綜合運用,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個階段的例題和練習題要有一定的難度,但又不是越難越好,要讓學生可接受,這樣才能既激發學生解難求進的學習慾望,又使學生從解決較難問題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強前進的信心,產生更強的求知慾。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總複習的基礎,是重點,側重雙基訓練,那麼第二階段就是第一階段複習的延伸和提高,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這一階段尤其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複習課,注意數學思想的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初中總複習的內容多,複習必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解決疑難,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複習內容是學生已經學習過的,各個學生對教材內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複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複習,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查漏補缺,做知識歸類、解題方法歸類,在形成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加深記憶。除了複習形式要多樣,題型要新穎,能引起學生複習的興趣外,還要精心設計複習課的教學方法,提高複習效益。

  六、教學措施:

  針對上述情況,我計劃在即將開始的學年教學工作中採取以下幾點措施:

  1、新課開始前,用一個周左右的時間簡要複習上學期的所有內容,特別是幾何部分。

  2、教學過程中儘量採取多鼓勵、多引導、少批評的教育方法。

  3、教學速度以適應大多數學生為主,儘量兼顧後進生,注重整體推進。

  4、新課教學中涉及到舊知識時,對其作相應的複習回顧。

  5、複習階段多讓學生動腦、動手,透過各種習題、綜合試題和模擬試題的訓練,使學生逐步熟悉各知識點,並能熟練運用。

  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以複習課型模式研究,提高課堂效益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優生優培,中程生提高,困難生穩中求進。依綱據本,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強化薄弱環節。加強教情、學情研究,強化中考的研究,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促進初三複習教學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工作及要求、措施

  1、提高認識,全力以赴,進入衝刺狀態

  首先,每位初三教師要充分認識複習教學的重要性,增強“責任重於泰山,質量壓倒一切”的責任感,樹立“認真就是水平,負責就是能力”的觀念,發揚關鍵時刻衝得上豁得出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聚精會神,專心致志,真真正正進入衝刺狀態,苦戰100天,用成績說話,堅決奪取今年中考的全面勝利。

  其次,全體教師要以畢業班工作的大局為重,服從安排,聽從指揮,不管是級部的安排,還是各備課組的佈置,都要紮紮實實貫徹執行,將落實進行到底。紀律嚴明,政令暢通,是工作勝利的保障。要徹底杜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的不良作風。

  第三,全體教師要增強合作的團隊意識,實實在在搞好團結。團結出力量,團結出成績。在初三這個集體內堅決反對那種意氣用事,挑撥離間的行為。有意見、有矛盾當面說開,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有困難、有問題,大家齊幫助、共協商,形成一個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

  2、周密計劃,科學安排

  各學科現已完成教學進度,學期開始即轉入總複習階段。總體時間安排是3月上旬—4月中旬45天左右為第一輪複習,以課本知識的疏理、歸納、總結為主。4月下旬—5月中旬30天左右,以課外拓展為主,5月下旬—6月中考前,主要是整合昇華階段,訓練應試能力與技巧。

  三輪複習的具體思路是:

  一輪複習本著全面、紮實、系統、靈活的指導思想:

  一是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把複習的重點放在基礎知識上。堅持補弱糾偏,重在一輪。堅持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複習效率。堅持面向全體,實現大面積豐收。

  二是落實“四個為主”,即以基礎知識的複習為主,以低中檔題目的訓練為主,以學科內綜合為主,以小綜合訓練為主。

  三是處理好“三個關係”,即:基礎和能力的關係(強化基礎,提升能力),揚長與補弱的關係,複習知識與做題的關係(做題的目的是回扣知識提升能力)。

  四是確保兩項常規的落實,即教師的教學常規和學生學習常規的落實。

  二輪複習本著“鞏固、完善、綜合、提高”的指導思想,採取“專題複習加綜合訓練”的複習模式,突出“五個強化”,即:

  ①強化時間觀念。

  ②強化研究:重點研究“兩綱”(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兩題”(綜合題和能力題)、“兩課”(複習課和講評課)、“兩生”(優生和困難生)、“兩法”(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兩情”(教情和學情)。

  ③強化訓練:立足“三個講好”,增強“五個針對性”。“三個講好”:講好專題、講好試卷、講好練習。五個針對性:針對目標生講、針對中考新模式指向講、針對二輪複習能力要求講、針對反饋的問題講、針對典型題目講。

  ④強化應試技巧與規範化,最大限度降低非知識性丟分。

  ⑤強化學生心理調控,加強心理輔導,使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複習,以必勝的信念參加中考。

  三輪複習以“回扣、模擬、完善、調整”為指導思想。抓回扣做到“四化要求”,即:回扣教材提綱化、回扣基礎系統化、回扣形式習題化、回扣時間具體化。抓模擬做到“四性要求”,即試題體現基礎性,考試體現模擬性,答題體現規範性,講解體現系統性。逐步達到完善知識體系,適應考試要求、調整教與學的方向、昇華應試技能的目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