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學計劃範文彙編10篇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範文彙編10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二物理教學計劃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1

  一、 學生基本情況:(含知識基礎、技能發展水平、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等。)教材內容分析(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要求、思想教育因素、重點、難點分析綜合實踐內容、師生互動情況。)

  物理是初二年級起始學科,學生在日常生產、生活實踐中已或多或少地接觸和應用過物理學的知識,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學生對物理的理論知識幾乎一無所知,所以我們應非常重視物理入門的誘導教學,強烈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好物理的積極性,針對初一升初二的學生動手實驗探究能力差,學習態度不十分端正,學習方法不科學等具體情況,我們更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他們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自學能力、思維能力。總之,教與學雙方都應乘新課程改革之風,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革新教材教法,開拓放寬視野,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滲透、綜合,由簡單到複雜,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地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實施素質教育。

  二、課程目標達成措施:

  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實驗能力,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

  2.更新教學觀念,鑽研教材教法,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單科優秀率50%,合格率90%。

  措施:

  1.認真做好演示實驗,組織學生自己做好隨堂探究實驗,儘量進行直觀教學。

  2.加強概念規律的教學,訓練學生對知識概括、整理、歸納的能力。

  3.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培尖補差”。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2

  本學期將在學校的領導下和物理組全體老師共同努力下,結合新教材實驗教學的實際,把實驗工作開展得紮實有效,為使今後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現將本學期物理實驗教學計劃如下:

  一、目的要求:

  1、目的: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認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要求:大綱規定的學生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都力求做好,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和操作,同時,鼓勵學生課外做一些小實驗,小發明,小創作,養成學生科學的態度的遵守實驗規則的良好習慣。

  二、本學期的學生實驗

  熔點和沸點,物質的比熱容,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電流做功的有關因素,電動機為什麼會轉動

  三、抓常規,促使實驗規範化

  1、學期開始,就要制定詳細的實驗計劃和年級詳細的實驗進度。實驗開出率(包括演示,分組)均達到100%

  2、抓備課,使實驗紮實進行。演示實驗備課交待器材,操作過程,讓學生觀察什麼現象,得出什麼結論;分組實驗備課要求有實驗目的,原理,器材,實驗步驟,結論等。透過一個月一次組檢查備課和聽課,物理組全體教師都能高要求的完成實驗

  3 、上好新授課中的演示實驗,跟蹤課堂每個細節。落實素質教育課堂是首要途徑,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的觀念已深深在老師心中生根。每一個演示實驗都能達到用科學的態度尊重事實,達到客觀性強,生動形象,效果明顯,對學生由直觀思維上升理性認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分組實驗:在實驗前要求學生預習,教師實驗前要做示範,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資料,分析資料,得出結論,每次實驗完畢要填寫實驗報告,老師做到全批全改。

  四、嚴格遵守學校實驗制度:

  嚴格如實地填寫實驗通知單,演示實驗提前三天通知,分組實驗提前7天,如實填寫實驗記錄。培養學生遵守實驗制度,愛護實驗器材,節約用水,電,藥品,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培養學生嚴謹求學,一些不苟的學風,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

  五、加大實驗教改力度,有計劃有實驗規劃:

  注意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配合實驗的順利,科學,嚴謹的進行。還要輔導學生開展試驗小製作,大力開展試驗教改力度。

  本學期利用一些課外活動時間,開放實驗室,使學生學得的知識在實驗室裡發生知識遷移,取得較好的成績。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3

  1.注重學生髮展,面向全體學生

  初中物理教學,應按新課標理念,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為目標,著眼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興趣、習慣及一定的學習能力。

  2.重視“雙基”,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有牢固的基礎知識和一定的操作基本技能,仍然是初中階段教師的首要任務。對於物理概念和規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並用於實際,能解釋有關現象、解決一些簡單問題;對於實驗操作,要切實加強,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

  3.重視科學探究,強調過程與方法的學習

  在物理知識與技能的探索與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並掌握一些簡單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使學生認識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增強探究未知世界的興趣和能力,以及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和科學價值的樹立,是與科學知識的學習等同的。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重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勇於探索,有將科學技術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樂於參與觀察、實驗或製作活動。注重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能使學生體驗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喜悅,做到使學生初步認識科學及相關技術對於社會發展、自然環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有理想、有抱負、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5.注重科學探究,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加強科學·技術·社會(STS)的教育。對於評價教師應由過去評價體系的重結果輕過程向重視過程與關注結果相統一轉變。

  6.分層教學,把握標高,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初三教師要根據這學期時間緊,內容新,任務重,要求高的特點,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鑽研新教材,精心備課,課堂教學掌握適當的標高和進度,不加班加點,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閱讀第一學期物理教學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4

  一、基本情況分析

  物理是八年級新開學科,多數同學感到新奇,具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有些同學聽說物理難學,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大減。這就需要教師在思想上作進一步糾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指導思想

  本教材是經教育部直接領導由課程標準研究小組反覆的研討而完成的,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就要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絡的教學,不要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從而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六章分別是:一、走進實驗室,二、運動和能量,三、聲,四、在光的世界裡,五、物態變化,六、質量和密度。具體章節又可分為:觀察、實驗探究、討論交流、動手做、活動、我的設計、家庭實驗室、走向社會、物理線上幾大個板塊。這樣編排更有利於教育教學開展,更有利於學生的認識和學好物理知識。教材在內容選配上,注重從物理知識內部發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透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科書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透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能進入物理的世界裡來,在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對四周的物理自然世界有一個重新的、更加科學的瞭解和認識。

  四、教學目標和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瞭解物理學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五、具體措施: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科學探究。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透過有目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體驗到學科學的樂趣,瞭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新的意識。

  2、幫助學生儘快進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複製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3、激發並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絡。

  由於物理學與生活、社會有著極為深密和廣泛的聯絡,困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本地實際,進取學生常見的事例,儘可能採作圖片、投影、錄影、光碟、課件進行教學。

  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初步認識聲、光等自然界常見的現象,瞭解這些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⑵初具瞭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⑶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⑷會記錄實驗資料,知道簡單的資料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2、過程和方法

  ⑴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⑵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⑶透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資訊,有初步的資訊收集能力。

  ⑷透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資訊處理方法,有初步的資訊處理能力。

  ⑸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書籍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⑹能書面或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資訊交流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⑵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D、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不態度,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律的初步意識。

  ⑷有將自己的見解分開與他人交流的願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書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於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⑸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有理想,有報護,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和責任感。

  七、教改措施

  1、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絡的教學,將學習內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絡貫穿於整個教學之中。

  2、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於積極狀態,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物理現象中蘊含的規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願望,鼓勵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並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予以耐心幫助,鼓勵多做物理實驗和參加物理實踐活動,使他們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採取探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他們的創造和探索能力。

  附:教學進度表

  周次

  進度

  備註

  1

  1、1走進實驗室1、2測量

  2

  1、3活動:降落傘比賽

  3

  2、1認識運動 2、2運動的描述

  4

  2、3運動的速度 2、4能量

  6

  3、1什麼是聲音 3、2樂音的三個特徵

  7

  3、3奇異的聲現象3、4噪聲

  8

  3、5聲與現代科技

  9

  期中複習

  10

  期中檢測

  11

  4、1光的轉播 4、2光的反射定律

  12

  4、3平面鏡成像4、4光的折射規律

  13

  4、5凸透鏡成像4、6 神奇的眼睛

  14

  4、7透過透鏡看世界4、8走進彩色世界

  15

  5、1地球上的水5、2溶化和凝固

  16

  5、3汽化和液化5、4物態變化與我們的世界

  17

  6、1質量6、2物質的密度

  18

  6、3活動:密度經驗交流會

  19

  期末複習

  20

  期末檢測

  上面就是為大家準備的最新一年度八年級物理教學計劃,希望教師認真瀏覽,希望在教學能有所改善。

  相關推薦

  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

  初二下學期物理教學計劃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5

  為了在本學期更好的做好初二物理教學工作,使143班每一位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特定計劃如下: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所承擔的是143班的物理教學,143班共41人,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有百分之九十的學生基礎薄弱,個別學生小學數學都未掌握。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作業馬虎,抄襲作業嚴重且寫字不認真,部分學生學習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這主要是學習方式方法的問題。

  二、教材分析

  教材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出發,在知識選材上,適當加強聯絡實際,適當降低難度,在處理方法上,適當加強觀察實驗,力求生動活潑,既有利於掌握知識,又利於培養能力,情感和態度,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獲得素質上的提高,在內容選配上,注意從物理知識內部發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透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材採用了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做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律來組織教材。儘量使用多媒體教學。

  三、學年的教學總目標何總的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生對物質的形態及變化,有利於認識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關係。

  (2)對聲、光、電、熱、磁等自然現象的進一步瞭解。

  (3)具有實驗操作積極性,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工具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經歷觀察自然現象的過程,有了初步的觀察能力。

  (2)能夠在觀察中發現一些問題,有初步的提出問題的能力。

  (3)學生對擬定探究計劃,制定實驗方案的能力進一步培養。

  (4)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對自然界有好奇心,有對大自然的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願望。

  (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

  (3)有將自己的見解公佈於眾的願望,敢於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講解。

  (4)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願望。

  教學目標:

  第一章聲現象,使學生初步認識聲產生和傳播的條件,瞭解聲音的特性,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應用,知道噪聲的途徑與防止。

  第二章光現象,透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傳播的特點。瞭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規律。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係。知道白光是色光組成的。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透過實驗,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探究並知道凸透鏡成像規律。瞭解凸透鏡的成像應用。

  第四章物態變化,能區別固、液和氣三種物態,能說出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瞭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測溫度,能用水的三態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迴圈現象,又節約用水的意識。

  第五章電流和電路,從能量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會讀,會畫簡單的電路圖,瞭解串、並聯電路的特點,能連線簡單的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知道電流,會使用電流表,知道串聯電路電流的特點,瞭解家庭電路,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四、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於積極狀態,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到物理現象中蘊含的規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在教學重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和願望,知道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並根據它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安排,由於學生的基礎差異大,所以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6

  一、基本情況分析

  我所教的416班共有學生65人,由於上學期才開始教這個班,對他們的情況還不是太瞭解,只能透過上期期末考試成績和上課情況來作大致評估,該班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較多,兩級分化較突出。上課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之,八年級學生剛接觸物理,這是新開設的一門科目,新科目,新起點,新觀念,難教難學,這就需要師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指導思想

  本教材是經教育部直接領導由課程標準研究小組反覆的研討而完成的,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就要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絡的教學,不要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從而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教科書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教科書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律來組織材料。全書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實踐活動和物理科普講座,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並附有章節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面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許多節還編排了“想想議議”,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物質的形態及形態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瞭解物體的尺度,新材料的應用等內容,初步認識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B、初步認識聲光電等自然現常見的現象,瞭解這些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C、初具瞭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C、透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資訊,有初步的資訊收集能力。

  D、透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資訊處理方法,有初步的資訊處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五、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於積極狀態,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物理現象中蘊含的規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願望,鼓勵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並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由於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7

  教學準備

  1. 教學目標

  1.瞭解聲音的特性。知道聲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知道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知道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2.透過實驗進一步瞭解和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控制變數法和轉換法。 3.透過身邊豐富多彩的發聲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音調、響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難點:探究影響聲音音調和響度的因素。

  3. 教學用具

  多媒體、板書

  4. 標籤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一)匯入新課,板書課題

  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聲音各種各樣,千差萬別。有的聲音聽起來音調高,有的聲音聽起來音調低;有的聲音響度大,有的聲音響度小。聲音為什麼會有高低、大小的不同呢?今天我們一起研究聲音的這些特性。

  (二)出示學習目標

  課件展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觀看。同時教師板書課題。

  過渡語:瞭解了學習目標,請根據自學指導認真自學課本,時間約7分鐘

  (一)請同學們按照下列要求自學,完成下列任務

  (1)什麼叫做音調?

  (2)什麼叫頻率?頻率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3)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範圍是什麼?

  (4)生活中你對超聲波、次聲波瞭解多少?能說出它們的一些用處嗎? (5)什麼叫做響度? (6)影響響度的因素有哪些? (7)聲音的另外一個特性是什麼? (二)學生自學教材:師巡視 (三)自學檢測反饋

  要求:5分鐘完成自學檢測題,讓4個小組的的同學到黑板前展示,書寫成績和題目成績記入小組量化,要求書寫認真、規範,下面同學交換學案,小組長組織成員用紅筆將錯誤畫出,準備更正。

  1.

  ————— 叫音調,頻率表示———————————— 叫頻率。————

  2.人的發聲頻率範圍是————————,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訊率範圍是,————

  叫超聲波,————————————叫次聲波。

  叫振幅,響度與——————

  3. 叫響度, ——————和——————有關。

  4.聲音的 特性包括

  ——————、——————、——————,不同物體即使發出音——————調和響度相同的聲音,仍能夠分辨,是因為不同發聲體的

  —、—————不同,發出聲音的——————不同。

  三、後教 (一)合作探究1 交換學案用紅筆更正。

  你掌握了嗎?你還有哪些疑惑?提出來和大家交流。學生提出疑惑,其他小組幫助解決。

  (二)合作探究2

  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 (請按圖2.2-1的演示做一做)

  首先,把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

  ①使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短一些,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發聲時,振動得快慢及聲音的特點.

  ②使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長一些,再次撥動,注意要使鋼尺兩次振動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得快慢和發出的音調.

  比較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物體振動得快,發出的音調就—————— ,振動得慢,音調就 —————— 。

  (三)合作探究3: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

  1.將手按在自己的喉嚨上,分別小聲和大聲發出聲音,透過感覺聲帶的振動來猜測決定聲音響度的因素。

  2.請按圖2.2-3的演示做一做

  首先,用細線把乒乓球吊起來,使乒乓球靜止在豎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個叉股接觸. ①輕敲音叉,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

  ②重敲音叉,使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 結論:

  1.音叉發出聲音的響度小,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

  ———————,音叉振動的幅度————,音叉發出聲音的響度大,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音叉振動的幅度——————

  2.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

  ————————————

  3. 振幅 (填是或不是)確定響度的惟一因素。實際中,響度還跟聽者

  有關.距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小,響度——————與發聲體的——————.(原因:因為聲音在傳播過程中,越到遠處越分散.)

  四、當堂訓練

  (一)過渡語:請同學們完成學案上當堂檢測題。10分鐘完成。

  1.不帶花蜜的蜜蜂,飛行時翅膀每秒振動440次,帶花蜜的蜜蜂飛行時翅膀每秒振動300次,不帶花蜜的蜜蜂發生的嗡嗡聲比帶花蜜的蜜蜂發出的嗡嗡聲( )

  A.音調高 B.音調低 C.響度大 D.響度小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個音叉,發出聲音的不同之處是( ) A.聲速 B.音調 C.響度 D.音色

  3.小強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動琴絃軸調節琴絃的鬆緊,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速度

  4.使用復讀機學習英語,調節音量按鈕時改變了聲音的( ) A.頻率 B.音調 C.響度 D.音色

  5.我們學過的許多成語包含了聲現象,如:①隔牆有耳、②掩耳盜鈴、③低聲細語、④悅耳動聽、⑤震耳欲聾.這些成語中描述同一聲音特徵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二)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8

  一、教材分析

  教科書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每章下面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

  二、學年的教學總目標和總的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瞭解物理學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學情分析

  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於積極狀態,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物理現象中蘊含的規律,產生探究物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

  2.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並且根據他們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力學的基本內容。

  B、初具瞭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透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資訊處理方法,有初步的資訊處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五、教學措施: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在現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的形成。

  2、幫助學生儘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

  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複製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3、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絡。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9

  一、課程標準要求

  1、透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係,理解歐姆定律,並能進行簡單計算。

  2、能連線簡單的串、並聯電路,能說出生活生產中採用簡單串、並聯電路的例項。

  3、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

  4、瞭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意識。

  5、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的關係,並能進行簡單計算,能區分用電器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6、知道在電流一定時,導體消耗的電功率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7、瞭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常識,有安全用電意識。

  8、能用實驗證明電與磁的相互作用。

  9、透過實驗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方向。

  10、透過實驗瞭解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及磁場的方向都有關係。

  11、透過實驗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12、知道光是電磁波,知道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13、瞭解電磁波的應用及其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

  二、教學難點

  1、強調學生的探究活動,把科學探究的學習和科學內容的學習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2、不過分強調學科自身的邏輯,體系和知識嚴密性。

  3、從學生興趣認識規律和探究的方便出發設計教學。

  4、書中包含許多開放性問題和實踐性課題。

  5、從分體現TST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滲透。

  6、注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7、形式生動活潑。

  三、採取措施

  1、認真學習課標,掌握知識與技能,探究教學過程與方法,做到備課,備教材,備學生,有的放矢。

  2、發揮教師優勢,科學安排教學內容。

初二物理教學計劃 篇10

  教學目標

  1、知道國際單位制中長度、時間和速度的基本單位

  2、能根據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時間和長度

  3、能用例項解釋機械運動及其相對性

  4、能舉例說明自然界存在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

  5、知道測量存在誤差,誤差產生的原因及如何減小誤差。

  6、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徵。

  7、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能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重點、難點

  重點:1、理解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

  2、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並運用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難點:速度公式及其變形的應用

  教具

  多媒體資料:複習用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學生根據導綱上面結構圖回顧本章知識點,然後展示答案。

  二、導學互動

  學生先自己分析完成學案第1、2題,完成後讓展示自己的答案,然後讓學生相互交流,充分發揮自己的看法,儘可能多提問一些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言。

  1、路程、時間、速度計算

  對於路程、速度、時間的計算這一知識點,近幾年的試題多數取材於生活實際和當今社會科技熱點問題(如磁懸浮列車、神舟飛船等)題目提供資訊的途徑、方式涉及到交通標誌牌,汽車(或摩托車)上的速度計、列車時刻表、頻閃攝影照片等,重點考察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從物理走向生活和科技的《課程標準》新理念,拉近了物理與生活、科技的距離。平時同學們要養成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問題,同時感悟物理知識的應用價值、體會物理學實用性。

  例:近年來,臨沂市區與周邊城鎮的道路相繼改建成一、二級公路,大大地促講了經濟發展,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方便。遺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人車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現與行人橫過公路時的錯誤判斷有關。

  (1)如圖所示,某同學準備橫過公路時,正好有一輛汽車從距岔路口1O0m處以72km/h的速度駛過來,如果公路寬12m,問該同學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車到達岔路口前完全透過公路?

  (2)為了減少在岔路口發生人車相撞事故,請你分別向交警部門(或公路建設部門)、汽車司機和過路的行人,各提一項合理的建議。

  【解析】(1)已知v車=7 2 km/h=20m/s,汽車距岔路口距離s=100m,汽車到達岔路口的時間:t車=s/v車=5 s。該同學完全透過公路所需時間:t人=10s,因為t人t車,所以該同學不能完全透過公路,有人車相撞的危險。

  2、兩種重要的解題方法控制變數法和公式法

  控制變數法: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要由路程和時間兩個物理量共同決定,為了比較物體運動得快慢即速度的大小,我們可以控制路程相等,比時間。完成同樣的路程,所需時間短的物體運動得快,即速度大;我們也可以控制時間相等,比路程。即在同樣的時間內,完成的路程越多,就越快,即速度大。這種方法對於研究一些較複雜的物理現象也是很有用的,今後我們還會反覆用到。

  例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1)比較相同時間透過路程的多少;

  (2)比較透過相同路程所用時間的多少;

  (3)比較單位時間透過路程的多少。我們在觀看百米賽跑時,認為跑在前面的運動員運動得快,這是採用上述第

  種方法;而裁判員則認定,到達終點計時少的運動員運動得快,這是採用上述第 種方法。

  【解析】 觀眾分析運動員跑的快慢時,是比較了相同時間內,誰跑的路程長,誰運動得就快;而裁判員是根據運動員跑相同路程後,誰用的時間短,誰跑得就快的方法來決定運動的快慢。

  公式法:物理公式把物理現象中,各物理量之間在變化過程中的相互關係,用最簡明的物理語言揭示出來,這對於我們定量地研究這樣的變化有了簡明的辦法。速度公式v=s/t就表示了s、v、t這三個物理量的相互關係。利用這個公式可求速度,由它的變形式s=vt和t=s/v可用來求路程或時間。這是物理學中解決問題的一種主要方法。 例 一次爆破中,用一根1m長的導火線引爆炸藥,導火線以0。5cm/s的速度燃燒,點火者點著導火線以後,以4m/s的速度跑開,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離爆炸地點600m的安全地區?(此題主要講解一種方法,其他方法可給學生提示,讓其課下解決)

  【解析】根據題目所給條件,導火線和點火者相對於地面的速度和前進的距離都是已知的,要求點火者點燃導火線跑到安全地點後,炸藥才能爆炸,求時間是解此題的關鍵。此題有多種解法。

  解法1:把導火線燒完所需的時間和點火者跑到安全區所需的時間加以比較。

  因為v1=s1/t1,所以t1=s1/v1=

  設點火者跑到安全區所需時間為t2 。

  因為v2=s2/t2, 所以t2= s2/t2=

  因為150s200s,所以點火者在爆炸前能跑到安全區。

  三、拓展提升

  完成學案重點難點突破第3、4題。

  1、火車過隧道、隊伍過橋等問題

  例:一列隊伍長50m,以2。5m/s的速度透過一座全長lOOm的橋,要多長時間?

  【解析】 隊伍過橋是以隊首上橋開始計時,隊尾下橋結束計時。所以透過的路程為橋長加隊伍長,同類遷移有火車過橋問題。

  【方法總結】解答這類問題時,首要問題是找路程,路程應為車長加隧道長或隊伍長加橋長;其次是時間要找準,車頭(隊首)走進隧道(走上橋頭)為計時起點,車尾(隊尾)走出隧道(走下橋頭)為計時終點。

  2、探究性學習

  例:小紅身邊有一把米尺和一輛腳踏車,她想測出自己騎腳踏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大,你能幫助她嗎?還需什麼器材?

  【解析】 這是一道很典型的探究性問題。探究目的已明確,測平均速度。根據公式v=s/t猜想:只要測出路程和相應的時間,問題便得到解決。測路程可用米尺,測時間需秒錶,所以缺少的器材是秒錶。根據猜想合理設計實驗,得出結論。

  【總結】探究問題的一般過程是:提出問題—進行猜想—明確探究目的—設計方案—選用器材—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現象或資料—得出結論。

  四、體驗成功

  獨立完成單元檢測題,見導綱中第二單元檢測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