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範文彙總10篇

有關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範文彙總10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內容主要包括資訊科技教育、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該課程強調同學透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同學的社會責任感和同學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而這種教育功能的實現要求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正確的目標定位,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宜的實踐主題,良構的實施環境和發展性的學習評價。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必修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課程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資訊科技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將依據學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教學措施

  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透過前一年的學習,五年級學生對綜合實踐課程有了初步的瞭解。多數孩子學習紀律好,善於團結協作,對綜合實踐這門課程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的研究能力還停留在網上查詢資料的層面,缺乏動手實驗探究的興趣和方法。因此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儘量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解脫出來,多留給學生自由實踐鍛鍊的時間和空間,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宗旨是:“強調學生透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絡,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4、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網路收集、整理和處理資訊,培養學生利用資訊科技的意識和能力。

  四、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4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透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透過學習本套教書,瞭解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素養和思想品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提高、重在發展的宗旨,特對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活動目標: 1、組織學生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2、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提高透過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態度,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習慣。

  二、活動內容 1、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實驗探究”、“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及技能活動。 2、利用課間操、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法制報告等方面的活動,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 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結合本校特點,充分體現學生興趣、體現學生特色、體現地方特色、體現生活特色,在活動中讓學生髮展個性、培養特長、快樂成長,特擬定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綜合實踐能力,有一定的探究問題的方法,但在探究課題的成果總結,撰寫論文以及調查報告中還有所欠缺,小組間合作和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問題上還有待提高,因此本學年側重於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加強小組成員以及小組間合作,提高學生撰寫調查報告的能力,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三、活動目的要求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四、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透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透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社群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資訊資料的搜尋,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五、活動內容

  1、保護藏羚羊7

  2、廚房抹布不同消毒方式效果比較6

  3、無煙花季更健康7

  4、長大後我就成了你6

  5、家鄉河流水質考察8

  六、活動評價方面

  1.注重過程性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師生評價以過程評價為主,看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的深淺、經歷的狀態。因此,我們要認真搞好每次活動,不搞走過場,不做表面文章,以學生的真實體驗、具體收穫為目標,多角度,多層面的合理、客觀地評價學生。

  2.注重多元化評價。教師對學生活動評價就注重多元化評價。採用教師點評、學生互評、班級互評、請家長評等多種方式進行。在評價的內容上,應分別從能力、知識、品德、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

  3.積極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初步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4.注重與其它學科領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實效。

  5.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開發具有學校特色、本地資源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內容,與教導處、德育處聯手,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6.努力探索對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活動情況的評價機制,注重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性評價。

  7.努力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體驗並初步學會問題解決的科學方法,具有問題意識,發展良好的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活動措施和注意事項

  1.課題的選擇尊重學生的選擇,根據本地資源的特色,以戴河公園為主要活動基地,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

  2.透過實踐活動,培養新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進行課題實驗和課題研究等。在廣泛的調查、採訪和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各種知識,撰寫實踐性的記錄和報告、論文、親手設計園林等。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資訊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資訊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資訊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教學進度

  第一週---第二週 9.1—9.15 認識生物入侵

  第三週---第五週 9.18—9.29 熱水瓶的保溫效果與盛水量的關係

  第六週---第七週 10.9---10.20 家庭節水方案

  第八週---第九周 10.23—11.3 初中生離父母有多遠

  第十週---第十二週 11.6—11.24 考察小區公共設施情況

  第十三週--第十四周11.27—12.8 改進課桌椅

  第十五週--第十六週 12.11---12.22 製作木板貼畫

  第十七週 機動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6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2人,男生32人、女生20人。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性明確,學習動機強,動手動口能力較強,有一定的創新實踐能力。但由於地處山區,學生的視野狹窄,見識少,認識事物的能力差,有待於加強培養。

  二、本冊教材:

  本冊教材共有5個案例,分為:新學期開始了、風、光的遊戲、節日、糧食、環保設計。每個案例分為二小塊,每個小塊又包括“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寫一寫”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三、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注重轉化學生的觀念,認識綜合實踐課,以新的學習狀態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三年級學生受年齡和學識的限制,受原來課程模式的影響,接觸社會比較少,一下子全部放開,學生將會束手無策。因此,以主題活動為切入口,學生從大的主題中尋找和確定自己的研究專題,讓學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動的全過程。

  五、具體要求: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六、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

  2、紮實進行語言訓練,著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絡。要讓學生透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可以在學習課文前,如查字典確定字義、多音字確定讀音等;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連句成段的兩種方法(總分和並列),有的可在學完課後再次總結,如說一段話的意思。在學法指導時不必過多地講道理,應多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絡。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三年級小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定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透過這三大主題激發著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三、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透過多種途徑獲取資訊,整理與歸納資訊,並恰當地利用資訊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活動重點:

  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控,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六、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捕捉資訊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與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與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透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是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與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與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時事熱點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七、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便於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於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8

  一、教材分析:

  《綜合學習與實踐》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類新型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資訊科技教育、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課程的選擇是從學生身邊事物開始,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環境教育、安全教育、國防教育、科技教育。其主要思路是圍繞“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與社會、我與自然”等綜合性實踐活動,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形式,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展開。同時滲透相關法制教育內容。

  二、學生分析:

  1、透過半學年《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學習,學生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這門課已經有所瞭解,知道本學科是由一個一個的活動組成,這是令他們喜愛的。但是他們卻常常不能自覺作好課前準備。

  2、雖然經過一學年多的學習,學生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但是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有待提高,學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內在,難以把握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絡。

  3、對活動感興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

  4、本年級大部分學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而且喜歡綜合實踐活動,愛動腦、愛動手。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平時的學習習慣較差,以往的基礎知識不是很紮實,再加自己不嚴格要求,所以教師平時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活動目標:

  1、學生的發展,圍繞發展學生潛能這一核心,正確處理學生、教師、教材、學校、社會之間的關係,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

  2、重視學生實踐活動的過程,使其獲得參與研究的積極體驗。要求學生主動參與,自由活動,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探索慾望。

  3、重視學生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重視學生全體參與,學會共處、學會分享、學會合作。

  5、使學生在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四、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收集各種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並且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活動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4. 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運用和驗證益友的學科知識經驗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 採用獨立活動和合作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溝通合作,學會互相交流,學會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又密切聯絡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9

  一、目的意義: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新標準提出的教育理念,結合物理學科特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立足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著重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1、創新的物理小製作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物理、數學等學科抽象原理的問題生動、形象地再現。

  2、豐富課餘生活,為研究性學習奠定基礎。

  3、為物理,數學等學科教學提供實用的教學工具;

  4、創造靈活、輕便、美觀的儀器;體現儀器在知識運用過程中直接、實用的特點。

  二、課程特點:

  1、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加深。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切實培養學生協作能力。

  3、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的實踐能力是課程實施的重點。

  4、評價的本質功能在於促進發展。

  5、讓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挖掘學生的潛力。

  三、活動安排活動課題:

  自制土電話、橡皮筋吉他和小孔成像儀。

  活動方式:

  (一)在講授完“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後即可佈置學生思考並準備各種材料。在活動課上利用學生準備的紙杯和細線(金屬絲)等材料製作土電話。在製作之前,師生共同探討土電話的原理,由此分析利用哪些材料及製作過程中需注意哪些問題才能使土電話的傳音效果更好。形式可以是個人制作也可以是小組製作,但教師需對小組製作的情況進行重點監控,以防止部分學生不投入活動中而沒有得到相應的鍛鍊。

  利用學生做好的土電話進行遊戲,根據傳聲效果好壞和是否有新意等因素進行評價。

  (二)即佈置學生根據教材思考如何製作橡皮筋吉它,並積極進行材料的準備。在活動課上師生共同討論得出橡皮筋吉它發出不同音調的原理,從而共同得出製作過程中應注意的細節,如何使發音效果更好等。之後,學生利用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紙盒和橡皮筋等材料製作橡皮筋吉它。

  學生做好後,進行彈奏,比較發音效果,並進行考核評比。

  (三)學了光沿直線傳播後,即佈置學生根據教材思考如何製作小孔成像儀。在活動課上先由師生進行討論:小孔成像儀成像的原理,進一步探討如何才能使其成像更清晰等,並得出在製作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然後學生利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盒、針、蠟燭和火柴製作小孔成像儀。教師注意過程監控。展示學生的作品,並進行評價。

  讓學生總結經驗教訓,並寫出活動報告。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0

  指導思想: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實踐,我校綜合實踐課逐步建成了一種以校為本、校內外兼承的研究性學習的道路。為了使我們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得以更廣泛的鋪開,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利用學校及周邊有利環境,開展以學科教學為龍頭,輔助實踐性研究的綜合實踐課及以校本專題研究為主要內容的相關主題活動。因此,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是:透過實踐研究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以學科實踐活動為基點,把學科教學的知識點融進實踐活動中去,產生主題性實踐活動,開展系統性的綜合實踐活動,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以推動學生綜合學習和實踐研究的能力。

  課程實施:

  (一)課時安排: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與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集中使用,內容有分有合,靈活掌握。在具體實施時三到六年級每週安排兩節,並嚴格規定綜合實踐活動的所有課時不得移作它用,教導處將不定時進行隨堂聽課檢查。

  另外,除了課表上安排的課時,鼓勵指導教師要有吃苦精神,鼓勵他們還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時間資源和豐富的校外資源,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不可忽視發揮校外輔導員和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二)教師落實情況: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沒有現成的教材,沒有專職的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因此對從事這門課程的任何一個教師來講,都將面臨著極大的困難和挑戰。從本校實際情況出發,目前還沒有專職的教師,在這樣的困難面前,我們學校在教師落實上作了如下安排:

  1、三、四、五、六年級各班班主任(多數為語文教師);

  2、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學生、家長及教師組成“導師團” ,共同參與完成課程教學任務。

  (三)實施策略:

  1、制定活動目標:

  (1)跳出以往研究的小圈。前面的探索我們走的路可謂是舉步維艱,成績也取得了一點,經驗也積累了一點,但綜觀綜合實踐活動的各個領域,我們的研究更多的還是停留在研究性學習中,透過資料探索的方法做研究的層面,具有很大的狹隘性,故我們要讓學生在這學期透過觀察、調查、研討、實踐等多種方法,從更廣的角度去研究和開發這們課程。

  (2)繼續走學科整合之路。學生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會不斷地產生自己感興趣的、想研究的主題,所有任課教師要善於發現和捕捉這些主題,積極參與課程內容的建設。這不是幾個教師的任務,每個教師都要求帶著綜合實踐活動的意識進入課堂。各班在整合的基礎上選出2-3個有價值的研究主題開展研究活動。

  (3)要充分發掘和利用學校、校外、家庭的資源服務於課程的建設,學校、校外有豐富的資源可以為我們所用,另外,我們要充分利用農村的特色,在這一塊上好好地動一番腦筋,做做文章。

  (4)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資訊科技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5)三、四、五年級提供一個大的研究主題,每一個班再根據學生實際,班級實際生成小的研究主題,這作為體現學校科技特色的必選課題。之外每班還可自選1-2個課題進行研究,要充分體現“問題從學生中來”的選題原則。

  2、開展具體工作: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開發學校資源 :一是發揮好現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二是建設好能體現科技特色、學校特色的宣傳陣地。

  開發農村資源 : 一是與本鄉企業掛鉤,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採訪、調查;二是聘請關心學校教育又有特長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擔任我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活動,這一點這一學期要引起重視。

  (2)定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開展活動。

  本學期,各年級可以以班為單位,也可以年級為單位開展,各班、各年級要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確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圍繞主題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以保證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並要教師堅持邊實踐邊反思的原則,根據計劃富有創造性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及時整理課程內容和學生在過程中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在學期末完成各班的綜合實踐活動資料彙編工作。

  (3)加強學習與指導。

  對教師的提升,這學期不僅要加大對教師理論學習的力度,且要有的放矢地利用家長會等機會向價值大力宣傳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理念等。在學期中,學期末各年級各推薦一堂面向全體教師展示,其餘教師也要認真上好這門課,不得移作他用。再則,要組織教師研討優秀案例,定期反思總結,還要開展自由式研討活動和辯論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提升教師的素質及時對這門課程的全新認識。

  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並加以整理,指導學生能運用調查、觀察、詢問、測量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觀察日記,調查報告,研究小論文等,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研究活動安排:

  1、必選課題:

  現在為每個年級提供一個必選課題。各班可在這一課題下自主選擇確定一個小主題展開研究。如以班為單位,班與班之間不能重複,如以年級為單位,年級與年級之間不可重複,制訂好相應的活動計劃:

  三年級:我們的校園(歷史、植物、教師、學生、食堂??)

  四年級:快樂的節日(由來、風俗??)

  五、六年級:我愛我家鄉(歷史故事、環境衛生??)

  2、自選課題:

  本著“問題從學生中來,研究在學生中進行”的原則,從第一堂課開始,教師就要求每個學生從學習、生活、娛樂中,從學校、家庭、校外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或是不明白的問題,每人至少三個。然後,帶領學生先來篩選,再進行整理,自主選擇,最後組成研究小組開展“我想研究??”的研究活動。

  (五)評價措施: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以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和個性化。建好師生成長記錄袋是我們評價的主要方式。對於每個學生和教師,要能及時儲存好活動過程的經歷,及時總結活動過程的實際體會。主要採用彙報、成果作品展示、研究報告、觀察日記、競賽等。要求做到三個認真:一是認真準備,計劃;二是認真上課;三是認真總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