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3篇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3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萬物在更新,而我們在成長,我們又將在努力中收穫成長,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教學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依據,把區綜合實踐活動學科要求作為工作指導,努力開展好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體驗性課程,實踐性課程,綜合性課程,三級管理的課程,具有很強的生成性。因此,在課程的設計,實施過程中,十分注重教師的課程意識,形成實踐的課程觀,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切實確立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發展。
二、教學目標
1、生活實踐目標——強調學生在真實生活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表現自我和驗證學科學習內容。
2、人生體驗目標——重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意義,在體驗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增進對自己的瞭解,從中發現人生的意義。
3、個別發展目標——在同一主題下針對不同能力,興趣愛好和需求而設計多元活動內容,給學生個別發展的學習機會。
4、學科整合目標——運用校內外的多種資源,整合學科知識。
三、工作重點
由於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瞭解不深,所以我們的工作重點有:
1、強調綜合實踐理論知識的傳授。
2、增強在各個活動階段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監督。
3、讓學生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弄清楚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怎樣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活動的一般步驟是怎樣的。
4、透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積極的同周圍環境接觸,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綜合能力。
5、加強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資料積累,包括各種形式的原始資料,並逐步完善學生的綜合實踐個人成長檔案。
四、工作安排
(一)、準備階段:
1、針對學生特點研討並制定研究計劃。
2、完成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自主選題會、確定課題。
3、學習課題方案、計劃的制定方法。
4、各小組制定小課題研究方案
(二)、實施階段:
1、各課題組根據計劃定時定地開展活動,做好記錄,保留每次活動的各種資料。
2、引導學生進行階段性小結,總結前段時間的實踐活動中的經驗和教訓,分析活動中的困難及解決辦法,並指導後階段的活
3、各小組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記錄,邊實踐邊研究。
(三)、總結階段:
1、學生整理好各自的資料,寫好活動中的體驗,感受及收穫等內容。
2、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3、學生自評
4、教師評價,整理各方面資料,寫課後反思。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篇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種研究性活動,也是一種透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有關學科活動(環保教育、安全教育、創新教育、法制教育、時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開發社群資源,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注重學生體驗的獲得,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目標要求
以學生為主體,貼近學生生活,運用其所學知識,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究知識,親身體驗實踐活動中的苦與樂,激發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增強學生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並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三、活動內容:
選擇和組織以學生為核心,主要圍繞三條線索開展活動:
①學生與自然的關係
②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
③學生與自我的關係。範圍包括: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四、實施要點
1、學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動。
(1)說說自己在家庭與班級中角色。
(2)簡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
(3)經常保持個人整潔,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並能維護學校的秩序與整潔衛生。
(4)經常參加洗衣、做飯、洗碗、整理打掃房間等家務勞動。
(5)懂得一般生活禮儀及平常相關表現。
(6)瞭解自己與家庭、社群環境的關係,並能說出自己的角色。
2、社群服務實踐活動。
(1)體會參加社群服務的意義,撰寫心得體會。
(2)瞭解自己所在社群鄰里的情況,開展適宜的鄰里交往與鄰里服務及社群服務。
(3)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並幫助自己和他人。
(4)瞭解認識相關社會行政機構及其功能,瞭解社會資源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和重要性。
3、戶外休閒與探索活動。
(1)觀察戶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
(2)計劃適合學生的戶外休閒活動,並逐步學習野外生活生存能力。
4、人際關係與溝通活動。
(1)述說自己與家庭人溝通的方式,體驗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說出自己與他人相處的經驗、體會。
(3)參加各種團體活動,瞭解自己所屬團體的特色,樂於表達自我並願意與人溝通,養成互相關心與遵守紀律的習慣。
5、環境教育活動。
(1)觀察家庭與學校周邊的環境,瞭解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2)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害,討論如何保護和改善環境。
五、時間安排
時間
課題
第1周至第3周
誠信,從我做起
第4周至第6周
請愛護我們的眼睛
第7周至第9周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第10周至第13周
美麗的月季花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平均年齡在七到八歲之間。由於學生較小,在習慣養成方面還有所欠缺。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
二、教材簡析
綜合實踐活動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所選編的的教材其目的是透過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例如觀察能力、說話能力、交際能力和別人相處的能力。內容由淺到深,創設一定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活動一、我的一家人,透過活動感受家庭的溫暖。
活動二、家人的愛,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調查學生裝在家裡的活動內容,感悟家人的'愛,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幫助爸爸媽媽多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活動三、春天在哪裡,透過本次活動,目的是鍛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普通話水平,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世界的美好。
活動四走進春天,透過活動培養學生自己探索大自然的能力。
活動五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透過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小朋友認識眼睛的重要,要保護眼睛。
活動六夏天,我們注意什麼,本次活動主要是鼓勵小朋友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活動七風兒吹呀吹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自我意識。
活動八超市購物,本次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透過平的觀察,自己去感受生活的樂趣,透過自己的體驗,教育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良好習慣。
三、奮鬥目標
1、透過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動腦、動手的實踐能力。
2、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裝良好的各種習慣,使每個學生都跟上教師的步伐。
3、加強對學生德育教育,培養良好的德育行為。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鍛鍊學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具有比較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審美情趣,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是非判斷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2、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3、透過學生自主以參加活動形成各種技能。
五、教學特點
1、實踐性綜合實踐活的特點是讓學生在實踐中發展各種能力。
2、綜合性在活動中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完成任務達到預定目標。
3、自主性活動中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