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學計劃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新的機遇和挑戰向我們走來,這也意味著,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計劃了。那麼如何輸出一份打動人心的教學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學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1
一、教學工作方面
1、 根據學校的工作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安排好本學期以下教學內容:
第一章 融入新環境,適應新生活
第一課 一切從“新”開始;第二課 結識新夥伴;第三課 走近新老師
第二章 學並快樂著
第一課 記憶攻略;第二課 專心必勝技;第三課 學習永動機
第三章 與自我對話
第一課 這就是我;第二課 做個最好的自己;第三課 學會整治自己的草地
2、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好每一次課、上好每一節課。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讓學生學好知識是老師的職責。因此,在每節課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需求,保證學生在學習時保持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感受,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透過各種遊戲、測試、問卷等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和和諧氣氛,讓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係中、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習心理健康知識,促進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
3、 繼續做好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工作。
編輯心理小報,不定期向師生髮放,做好心
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工作,提供一個師生互動交流的平臺,實現資源共享,為建設和諧校園貢獻一份力量。初步擬定將心理小報分為教師專刊、學生專刊及家長專刊三部分。學生專刊主要介紹一些心理健康知識、學生中存在的常見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心理體會、心理信箱中有共性問題的解答等。教師專刊主要針對教師自身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及在處理學生問題中常出現的情況提供一些簡單的測試、應對辦法,從而更好地服務學生、健康自我。家長專刊主要針對家長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提供一些建議,促進家庭教育的良性發展。
4、 開設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利用月末或考前時間,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讓儘量多的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課資源,對心理健康小課形成補充和充分發揮師生互動性,解決學生目前面臨的心理困惑與問題。
5、 進一步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
建立完整的學生心理檔案,無論對於學校的管理還是對於學生自身的發展來說,意義都十分重大。檔案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平時心理課的測試問卷以及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綜合報告單等內容。
6、 進一步完善心理諮詢和輔導工作。
做好日常的心理諮詢工作,接待好來訪的每一位學生,努力解決其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二、其他方面
努力做好各種迎檢工作,輔助楊彤完成好各項工作,使我校的健康工作有長足進展。
以上只是對本學期工作的初步設想,還很不完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完善,使自己的工作取得令領導滿意、同事認可的成績。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2
根據學校的工作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安排好本學期教學內容。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好每一次課、上好每一節課。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讓學生學好知識是老師的職責。因此,在每節課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需求,保證學生在學習時保持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感受,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透過各種遊戲、測試、問卷等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和和諧氣氛,讓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係中、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習心理健康知識,促進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
1、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管理,校長掛帥,德育主任具體負責實施,建立以班主任和共青團、少先隊幹部及政治課教師為主體,以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
2、加強學習和培訓,重點學習《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見》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理論》、《中學生心理健康諮詢》等心理知識。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資料,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實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知識、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運用心理知識及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3、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辦法和途徑。每學期期末開展一次專題研究。
4、 設立心理諮詢信箱,及時廣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學生思想工作。
5、 開展學生心理調查,每學期二次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及動態。
6、 每學期對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7、 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絡,把個別學生的心理資訊及時反饋給班主任,與班主任一起輔導學生,讓班主任在班會課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8、與縣級心理教研室保持聯絡,發現有嚴重疾患者,及時送去諮詢。
9、 追蹤調查在校生中接受過諮詢學生,看其在心裡、人際交往、學習等方面的變化,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為指導,加強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針對在校中學生大多獨生子女或留守學生,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缺乏堅強意志品質,缺乏團結協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特點,透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二、主要任務
1、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具有自我調控能力。
2、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心理輔導,儘快擺脫困擾,調節自我,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3、對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轉送到有關部門進行治療。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小學進入初中,還未能從小學的相對寬鬆的學習生活中轉換出來,壓力不斷的開始增多,來到新學校遇到新同學新老師,一切都是相對陌生的環境,適應成了最大的挑戰。
怎麼才能迅速的適應到初中的學習生活,課程增多,作業量增大;陌生的環境中認識結交新朋友,讓自己可以和同學們共同前行,不在孤獨;還未能擺脫小學的寬鬆的學習習慣,現在如何養成,學習的重擔時時在他們心頭;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如何兼顧他們的娛樂休閒等等共同形成了適應問題。適應問題表現在學生身上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障礙性問題和發展性而難題。前者在學校中一般較少見,後者的主要表現為適應不良或者不適應。七年級年級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七年級入學適應不良
剛進入初中,學習生活和小學時相比較有很大的不同,新環境新同學老師,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著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人際相處從零開始,容易出現厭學情緒,不與人相處,或者孤傲的情緒。長期這樣的話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 朦朧的自我認識萌芽
七年級階段,有部分學生髮展的較早些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徵開始明顯起來,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對於我的'思考開始出現,“我是誰”、“我是怎麼了”開始在他們內心掀起波瀾,困惑不已。
3、學習適應不良產生苦惱
學習課業好多,怎麼學,方法好像總是不對路;別人怎麼就成績那麼好,我這麼差,有壓力,出現自卑了;我為什麼要學習,這麼多,這麼煩,沒有目標和動力了;怎麼天天都有考試啊,這無窮無盡的考試什麼時候是個頭,討厭考試……這些都是學習適應不良的表現,學生為此苦惱不已。
4、和家長或老師間的溝通不良而苦惱
家長們怎麼這麼嘮叨,不斷的碎碎念,動不動的私自翻我的東西,我的空間,我的秘密,什麼時候能還給我;老師為什麼都看不到我的存在啊?偏心還是對我有意見,還是我不行……
5、不能恰當的控制休閒時間,自制力較弱,過分沉溺於網路、遊戲。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小學階段是孩子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幫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質,形成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為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生進入了小學中年級階段的學習與生活,從心理發展過程來看,從三年級開始,學生從兒童期轉入少年期。這一階段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學生的學習任務與活動範圍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比低年級有了顯著的變化,學習活動的遊戲性特徵減少,學習過程的組織性、認知過程的規範性、嚴謹性更強,對學生進行的科學教育一般從三年級開始。
一方面身體的發育、學習與生活的變化使三年級學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發展,他們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獨立思考了,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了,能夠參與大人的談話,而不像以前那樣隨意插入大人的談話。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嘗試去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麼聽從權威。這些現象表明了三年級學生知識經驗的擴大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三年級學生又表現出行事理性不足的特點。在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分化,學生對於不同學科的學習動機出現了差別,學科偏愛開始出現。學生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得到發展,情緒表現的方式和強度與低年級學生相比,其適宜性更高,一般較少出現忽哭忽笑的現象。進入少年期後,隨著交往能力的提高,學生之中開始出現關係較好的、比較穩定的好朋友。
三、教學目標
1、鍛鍊有意識記的能力,增進記憶品質;
2、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後;
3、有集體榮譽感,並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4、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四、教學重點
1、透過面向全體普及各種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自測、自控、自我調節、正確認識自己。
2、加強針對性訓練,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3、在集體中體驗人際交往的樂趣,在學習中品嚐解決難題的快樂,在活動中學會調節情緒。
4、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及表現自我的慾望與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六、教學進度
周次 > | 教 | 課時 > |
2 > | | 1 > |
4 > | | 1 > |
6 > | | 1 > |
8 > | | 1 > |
10 > | | 1 > |
12 > | | 1 > |
14 > | | 1 > |
16 > | 批評不可怕 | 1 > |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5
一、學情分析
三年學生進過了兩年的學習生活,已經適應了新的環境,在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對於小學生來說,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對於學校生活的適應能力上。從以遊戲為主的幼兒園和家庭生活轉變為以學習為主的學校生活,是一次質的飛躍。從進人校門開始,學校生活便成為小學生生活中最有意義的內容,成為他們心理發展的主要源泉。能否逐漸的適應學校生活並且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社會關係的適應能力等等,對於小學生在整個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而三年級是小學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在認識和情感方面是一個飛躍轉型的發展期,主要體現在:思維方式多樣化,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情緒趨於穩定,情感有一定的選擇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階情感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所以他們更需要在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啟發下,使其更好地認識自我,適應學習和生活環境,提高學習能力,發展人際關係,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以此為目的將這部分教材分為五個內容:
1、自我認識
2、學習策略
3、人際關係
4、思維訓練
5、其它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認識自我,愉快的接納自己。
2、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培養一些學習的策略。
3、透過系統的人際交往心理和技能訓練,學會尊重、讚美、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學會與同學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4、透過思維的訓練,開發學生的腦力,調動學生的潛力。
四、教學重點
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技巧、人際交往能力
五、教學措施
1、 根據三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課程以學生的活動體驗為主,老師作為啟發者,營造寬鬆、真誠、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有話想說,想說就說,敢於真實地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師生之間誠懇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2、 從每週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動課入手,具體來說,在課堂教學中,以活動課為主題化理論,透過多種途徑,多種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發展施加影響。小品表演法、設境講解法、故事啟迪法、團體遊戲法、動畫演示法等,同時注意結合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直觀。
3、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礙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個別諮詢或團體輔導,讓他們能儘快擺脫困惑,健康快樂成才。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6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生活,七年級的新生已經逐漸適應了初中的生活與學習,在班級內也形成了自身的交往範圍。本屆學生相較於前屆學生具有一個特點:第一,情緒與行為較為穩定。第二,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網路。第三,更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等等。第四,人際交往更容易受他人影響,出現問題。
七年級的上學期為學生適應、融入初中生角色的關鍵時期,其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順利轉型,學習態度的穩定,如何在課餘時間展開休閒等等心理發展問題都將在這一學期予以解決。針對以上情況,本學期安排的心理健康輔導課內容將包括青春期性教育學習心理輔導,網路輔導,人際交往輔導。另外結合上級精神及學校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的需要來設計。
在人一生的發展過程中,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思想已經開始有了質的發展,逐漸向成人靠攏,這就使得教師在教育方式的選擇上要多費一些工夫。在這期間,學生們不免要有許多的動盪,從積極的角度,正所謂“不破不立”,沒有對過去的揚棄,也就沒有新事物的誕生,何況一個活生生的要從娃娃轉變成成年的人呢?
隨著青春期的到來,生理上的變化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已經在成長、在變化,慢慢地會涉及其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於個人自身來說,個體成長最為明顯的標誌之一就是其成人自我意識的確立,使個人非但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還要能意識到自身與外界的各種關係,以及這種關係的價值與意義。另外,青春期到來的同時也將學習的壓力與變化帶給每一位青春期的學生。因此他們的學習都將在這個時期發生一定的變化。這是每個人所必須經歷的階段,也是一個需要人幫助的極具挑戰性的過程。除了學習心理輔導,青春期心理輔導做為重點輔導。
教學目標是透過學習心理輔導,形成一定的學習意識,穩定學習動機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與技能。意識到青春期情感的與現實之間的矛盾,透過休閒輔導,使其具備良好的休閒消費心理,養成良好的休閒習慣。透過人際交往輔導,使學生對人際交往形成一定的意識。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定》和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透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小型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二、教學目標
總目標:培養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和衛生習慣,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自立自強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會做人,會求知,會創新,能從容迎接未來挑戰的高素質的人才。
具體目標:
1、能夠經常對自己進行“警句長鳴”DD一定要做到“守信”與“守時”,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充滿信心,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後,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學生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友誼,男女同學間怎樣進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師、同學保持密切的感情聯絡,有集體榮譽感,並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3、使學生知道遇到困難和挫折應怎麼辦,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鍛鍊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個人靈活應對的品格,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4、透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調適。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化解衝突情緒,保持個人心理的內部和諧。矯治學生的問題行為,養成正確的適應學校與社會的行為,消除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人際交往的質量。
5、透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潛力與特長,確立有價值的生活目標,發揮主動性、創造性,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教學內容:
1、立下堅強志DDD堅強意志與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養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2)培養學生形成處事果斷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導學生正確應對挫折與困難。
2、澆灌友誼花DDD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教育。
(1)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學會正常人際交往,與同學、老師、家長良好關係。
(3)正確認識性別差異,接受發育過程中的身體變化,正確認同性別角色,同異性同學保持正確的交往心態。
3、迎接新挑戰DDD人格養成教育。
(1)引導學生樹立發展健全人格的願望與動機。
(2)注重學生的自我人格養成教育。
(3)對有人格障礙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
四、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裡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8
一、指導思想
以區教委《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為指導,加強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針對在校中學生大多獨生子女,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缺乏堅強意志品質,缺乏團結協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特點,透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二、主要任務
1.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具有自我調控能力。
2.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心理輔導,儘快擺脫困擾,調節自我,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3.對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轉送到有關部門進行治療。
三、工作安排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管理,校長掛帥,德育主任具體負責實施,建立以班主任和共青團、少先隊幹部及政治課教師為主體,以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
2.加強對教師的學習和培訓,以班主任、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主,重點學習《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見》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理論》、《中學生心理健康諮詢》等心理理論知識。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辦法和途徑。每學期期末開展一次專題研究。
4.設立心理諮詢信箱,及時廣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學生思想工作。
5.開展學生心理調查,每學期二次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及動態。
6.每學期對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7.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每學期五課時,做到有計劃,有教案。
8.繼續與心理教研室聯絡,發現有嚴重疾患者,送去諮詢。
9.追蹤調查在校生中接受過諮詢學生,看其在心裡、人際交往、學習等方面的變化,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四、工作要點
(一)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管理 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領導。學校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特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學校分管德育的謝衛安副校長為組長,劉明、劉蘭桂同志為小組成員。全面負責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負責對班主任、學生心理健康輔導老師及其它兼職人員的工作考評。學校將考評結果納入德育工作考核體系。
(二)加強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工作。
1、對教育心理學的教師經常舉行心理健康教育學習活動,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及新課程標準,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有機地融合。
2、聘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來校講座(時間另定),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意識。
(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
1、教務處、政教處本學期要適當安排心理輔導活動課,著眼於學生的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根據不同年級開設相應課程。
2、教育學科老師之間平時應互相聽課,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3、 學科應組織聽課、評課,逐步掌握心理輔導課的原則、要求和輔導技巧,為今後將心理輔導課納入規範化、制度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認真開展好心理諮詢室工作
1、由彭興英老師具體負責開展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對每一位來訪的學生做到真誠傾聽、詳細記錄、認真分析、助人自助、過程保密等要求。
2、做好熱線電話的諮詢工作
3、認真做好個別來訪輔導。(時間安排:每週五晚)
(五)健全心理輔導檔案管理。
制定心理輔導方案,及時瞭解、掌握輔導效果,總結學生的心理問題的成因及輔導方法。對典型案例及時進行整理、討論。
(六)加強對相關課題的研究力度。
加強科研工作力度,培養心理輔導老師的教科研精神,要踏實、有效地進行研究, 預防學生意外傷害健康,為學生營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9
一、學情分析
四年學生經過了三年的學習生活,已經適應了新的環境,在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對於小學生來說,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對於學校生活的適應能力上。從以遊戲為主的幼兒園和家庭生活轉變為以學習為主的學校生活,是一次質的飛躍。從進人校門開始,學校生活便成為小學生生活中最有意義的內容,成為他們心理發展的主要源泉。能否逐漸的適應學校生活並且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社會關係的適應能力等等,對於小學生在整個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四年級是小學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在認識和情感方面是一個飛躍轉型的發展期,主要體現在:思維方式多樣化,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情緒趨於穩定,情感有一定的選擇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階情感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所以他們更需要在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啟發下,使其更好地認識自我,適應學習和生活環境,提高學習能力,發展人際關係,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以此為目的這部分教材安排了八次活動
1、我是什麼樣的人
2、快樂導航
3、學習需要好習慣
4、告別懶惰
5、我有好朋友
6、克服“害羞”有妙方
7、做個自立的好孩子
8、老師眼裡的我
三、教學目標
1、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學會認識自己的方法。
2、讓學生髮現學習、生活中的快樂,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讓學生了解哪些好習慣,及好習慣在學習中的作用。
4、知道懶惰的危害,養成好的習慣。
5、知道什麼樣的人是朋友,朋友之間要如何相處。
6、知道如何克服“害羞”方法,讓自己樂觀,大方。
7、學會自己約束自己,做個自立的孩子。
8、認識自己的優缺點,養成好的習慣,讓老師看到最出色的自己。
四、教學重點
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技巧、人際交往能力
五、教學措施
1、根據四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課程以學生的活動體驗為主,從每兩週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動課入手,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如錄影、投影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訓練,鞏固教學效果,促進能力的培養。
2、老師作為啟發者,營造寬鬆、真誠、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有話想說,想說就說,敢於真實地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師生之間誠懇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3、透過各種形式進行健康知識、衛生常識的宣傳,為學生創造一個優美健康的生活環境。利用各種檢查、競賽促使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4、聯絡實際結合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同學們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5、利用家長學校、個別談心、父母問卷、家訪等形式,瞭解學生在家中的生活學習情況,家庭與學校共同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
六、教學進度
周 次 >> | 日 期 >> | 教 學 內 容 >> | 課時安排 >> |
第2周 >> | 9.23 >> | 1、我是什麼樣的人 >> | 1 >> |
第4周 >> | 10.13 >> | 2、快樂導航 >> | 1 >> |
第7周 晨會 >> | 10.21 >> | 3、學習需要好習慣 >> | 1 >> |
第8周 >> | 11.4 >> | 4、告別懶惰 >> | 1 >> |
第10周 >> | 11. 18 >> | 5、我有好朋友 >> | 1 >> |
第12周 >> | 12.2 >> | 6、克服“害羞”有妙方 >> | 1 >> |
第14周 >> | 12. 16 >> | 7、做個自立的好孩子 >> | 1 >> |
第16周 >> | 12.30 >> | 8、老師眼裡的我 >> | 1 >> |
心理健康教學計劃10
在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推進教育改革,努力實施素質教育的程序中,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顯示出其獨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共中央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透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初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在認真領會《意見》精神的同時,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20xx-2019年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綱要。
一、任務與重點:
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與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在自我認識、承受挫折、適應環境,以及學習、擇業、交友等方面獲得充分發展,以努力提初全體學生心理素質和人格水平。這是基本任務和工作重點。對於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
二、方式與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滲透在整個學校教育過程中,要與學校德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各處室、各科任老師尤其是教導處、生管組、班主任、政治教師,要有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確意識,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學校心理諮詢輔導的理論與方法,同時也能自覺地使教學與德育活動成為有助於提初學生心理素質的載體。共青團、少先隊、少年團校、學生幹校等學生社團都應該為提初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具體豐富的活動舞臺,努力創設文明健康的校園氛圍。還應向家長和生區宣傳普及心理衛生知識,爭取家長和生區的配合,共同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初學生的人格水平。除了在政治課、體育衛生保健課中已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外,還要透過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健康教育圖片展、健康教育影片等對學生進行教育,還可安排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上進行宣傳,讓全社會都來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
2、開設簡易的心理諮詢與輔導。心理諮詢與輔導是配合心理教育,達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整體目標的重要途徑。目前,已有二位老師參加了無錫市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班學習並順利結業,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還將聘請校外心理輔導教師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諮詢與輔導,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三、具體年級目標:
1、初一年級目標:
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富有責任感和進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認識能力。
(1)駕馭中學的學習生活(學習方法)
(2)眾人拾柴火焰初(自我價值)
(3)做一個快樂的人(樂觀開朗的心態)
(4)我是誰(自我認識)
(5)興趣溫度計(興趣培養法)
(6)如何診斷行為習慣(自我測量)
(7)自我改變有妙法(行為矯正)
(8) 築起防範惡習的城牆(杜絕對煙、酒、毒、賭的好奇心)
(9)當不幸降臨的時候(心理承受方法)
2、初二年級目標:
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衛生常識,適應自我身心變化,能夠大方得體地與同學、異性和長輩交往,勤奮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漸培養。
(1)鏡中的我(悅納生理變化)
(2)青春的快樂與煩惱(認識青春期心理)
(3)交往心態PAC(人際交往)
(4)學會說“不”,學會自我保護(抵禦能力)
(5)不下苦功何有樂(意志培養)
(6)開發大腦有訣竅----發散性思維和突破定勢(思維方法)
(7)職業大舞臺(擇業意識)
3、初三年級目標:
形成鍥而不捨的個性特徵,掌握自我心態、情緒的調適方法,改善學習方法,能夠在升學就業方面作出合適的決定。內容(耐挫):
(1)人生髮展的六個階段(心理發展知識)
(2)人生百味(人生價值取向)
(3)成功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意志力)
(4)成功者的個性物質(榜樣啟示)
(5)把握升學選擇的方向(擇業指導)
(6)保持考前最佳狀態(情緒與作息調適及處理壓力技巧)
(7)告別母校,迎接挑戰(情感與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