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三篇

【精品】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三篇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1

  同學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四年級同學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示,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發明精神。

  教學目的任務:

  1、 透過啟發聯想訓練同學的發明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2、 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示方法,學習色彩表示方法,進行和自身生活切近的設計與製作。

  3、 引導同學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同學美術表示和美術發明的慾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同學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同學美術表示和美術發明的慾望。

  教學難點:同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同學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完成任務的措施:

  1、 認真鑽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 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 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課時佈置:

  第一週:觀賞和旅遊

  第二週:遊樂場 中外民居

  第三週:粉印版畫 生活用品

  第四周:老房子

  第五週:點、線、面

  第六週:會變的花 會變的樹

  第七週:水墨遊戲

  第八週:剪紙(一、二)

  第九周:十二生肖

  第十週:紙卷造型

  第十一週:近大遠小

  第十二週:退遠的色彩和變化的筆觸

  第十三週:新老街道

  第十四周:小設施 我設計的小設施

  第十五週:我製作的小設施(一、二)

  第十六週:摸物背形

  第十七週:實物的聯想(一、二、三)

  第十八週:染紙

  第十九周:書籤 民間年畫

  第二十週:複習考試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雙基、能力、學習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年級學生美術知識掌握得較牢固。同學們會進行簡單的創作;學習了原色、間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並有目的的加以運用,初步學習了鉛筆淡彩的畫法;透過繪畫、拼貼、堆積和組合等方法進行造型活動,積累視覺和觸覺經驗,能結合各種已學過的美術知識進行繪畫創作和應用設計,能運用多種材料和方法制作玩具;圍繞一定的主題,描繪生活中有意義的事,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願望;用日記畫的形式,記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的情感;能進行初步的寫生練習,表現人物或物體的大體特徵,用各種易於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製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同學們普遍提高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

  存在問題:

  1.班級之間,學生之間對美術課的興趣,對美術知識的掌握,理解差距較大。

  2.部分學生想象狹窄,缺乏表現力。

  3.部分學生上美術課沒有激情。

  二、對教材的分析及補充、增刪、改進意見: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並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製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三、教學資源的開發:

  結合教材內容,在教學資源的開發上,教師一方面可以藉助媒體下載相關知識的資料、圖片等素材來為美術服務,另一方面可結合本地實際,充分利用本地的教學資源,如地方古建築文化等都是教學資源開發的範疇,同時也可佈置學生收集整理一些相關的學習資料。

  四、本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和要求:

  知識和能力方面

  透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透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五、教學措施:

  1.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遵循審美原則,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透過討論、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鑑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2.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積極的為學生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創新精神的環境,透過思考、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鑑別等活動音高學生在美術創造中,創造性的運用美術語言,老師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學習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3.創設一定的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透過學習美術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認識作用,樹立正確的人文價值觀。

  4.加強師生的交流,確立學生的主題地位,師生間建立情感交流。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心學習,加強屬於其他學科的聯絡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能力。

  6.重視對學生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7.教師以各種教學手段,如:電視、錄影、範畫、參觀、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六、教學內容安排:

  由於本學期時間緊,任務重,教學進度應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調整。

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篇3

  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

  主要內容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並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製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二、教學目標

  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談。

  知識和能力

  透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透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具體措施

  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與個人的目標,抓住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點談本學期的具體措施(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科實踐活動、創造性的培養、電教輔助教學、評價的改革、減負手段等)

  合作的學習方式

  提倡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做小老師的興趣及自學水平,也有利於優良班風的形成、發展;學生仍然按照上學期分好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鼓勵合作與探究,合作作業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欣賞課前以小組為單位蒐集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前期準備,如:上網查閱有關資料,採訪有經驗的家長等。橡皮泥雕課以小組為單位準備材料,進行合作練習。而造型表現課、遊戲式活動方式的課業一定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透過集體活動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學科實踐活動(每學期2次):

  1、在《會走的玩具》一課學習完畢後,自己設計、利用廢舊物品製作一間會走的玩具並進行展覽。

  2、在《校徽設計》一課中,設計課後拓展作業為:為我們自己的學校設計一枚校徽。

  創造性的培養

  培養形象思維能力,提高用美術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設計、製作能力。

  採取巧妙的設計提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等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發散性,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如:將自己透過《變廢為寶》一課學到的設計知識運用到為自己家的容器”的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的成果的能力。

  轉變學習方式,把學習過程變成人的主體性、創造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把發現、探究、研討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從而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為美術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進而發展綜合實踐能力。

  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