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的斑點》教學設計
《牆上的斑點》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牆上的斑點》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牆上的斑點》教學設計1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瞭解作者及意識流小說;
2、理解“牆上的斑點”這一形象在結構上的作用;
3、比較意識流小說與傳統小說的不同之處;
4、分析心理描寫在意識流小說中的作用。
一、教學匯入:
今天我們學習伍爾夫的《牆上的斑點》,請大家快速讀完小說,並思考:它和我們以前讀過的小說有什麼不同?
二、學生討論併發言,教師小結。
學生髮言:
生甲:人物形象個性不鮮明,不像我們知道的阿Q、林黛玉等
生乙:故事不生動,沒有趣味性
生丙:認不得寫些什麼
生丁:讀不懂,沒有頭緒
……
老師補充介紹意識流小說:
20世紀20年代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崛起的以伍爾夫為代表的新流派。因直接再現精神生活世界,強調描寫人的意識潛流得名。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現實面前,普遍感到悲觀、孤寂,並接受當時哲學界推行的非理性主義影響而產生的。它著重描寫人的意識活動,發掘人物內心世界,取消傳統小說的故事情節,打破時空的侷限,以意識流動為結構,採用象徵暗示等手法,透視人物內心奧秘。
三、介紹作者:
弗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亞斯蒂芬,是英國現代著名的女小說家、評論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說創作實踐推動了現代小說的發展,她的理論進一步鞏固了意識流小說的地位,她的影響在文學上經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國對伍爾夫的評價一直偏低。從70年代起,英國文學研究領域卻突發了對她重新研究的興趣,甚至對她的“發瘋”、相貌、癖性、愛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進行專題研究。弗吉尼亞伍爾夫已成為英國文學界的一位傳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亞伍爾夫生於倫敦,父親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學識淵博、頗有聲望的哲學家和評論家。弗吉尼亞自幼身體孱弱,未上學,在家跟著父親讀書。當時許多學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親的博學、家藏書籍的豐富以及學者名流的影響薰陶,使她具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細膩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親去世後,她遷居倫敦文化區布盧姆斯伯裡,後來她的家就成了“布盧姆斯伯裡團體”的活動場所。這個文學團體的成員時常在一起討論問題,反對當時的社會風尚,反對文學藝術方面的清規戒律,提倡自由探索。這個團體不僅對她本人後來的創作思想和創作技巧有影響,而且對兩次大戰之間的英國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1912年,弗吉尼亞與倫納德結婚。在丈夫的鼓勵下,伍爾夫開始創作小說。1917年,夫婦倆在自己的寓所樓下創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爾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詩集和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的一些短篇小說。
伍爾夫自幼精神比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發作。進人30年代之後,病情日益惡化,但她仍奮力寫作經常在一本書寫完之前就開始醞釀新作,但每寫成一部作品總是感到不滿意,情緒時常處於困惑和消沉的狀態。1941年3月,伍爾夫由於對剛完成的小說《幕間》不滿意,又因為“二戰”戰火已燃燒到英國,更由於她確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將復發,便留下一紙絕命書,感謝丈夫多年對她的關懷和照顧,隨後就投河自盡。
伍爾夫的主要作品有《牆上的斑點》《海浪》《到燈塔去》《雅格布的房間》《達洛衛夫人》,散文集《普通讀者》兩部。
四、提問:結合課文,說說它和我們學過的其它小說有什麼不同?
要點提示:
1、傳統小說的三要素是什麼?
人物:姓氏名號、服飾狀貌、言談舉止、喜怒哀樂
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2、意識流小說的特點是什麼?
(1)記錄意識流程,取消故事情節。
意識流小說打破了傳統小說由作家出面介紹人物、安排情節、評論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方式,重在表現人物的各種意識流動的過程。它常常集中筆墨去開掘人物的內心世界,特別是人物的意識流動。
(2)直面心靈世界,淡化人物形象。
全篇沒有故事,沒有情節,沒有時間、地點、場面等,甚至沒有人物——只有一個在自我世界裡自由馳騁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這個“我”的性別,“我”幾乎與外部世界切斷了一切聯絡。根據我們傳統的分析法來判斷,這個“我”其實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線索的作用,是這個“我”將看似毫不關聯的意象組合成塊面;小說的結尾還出現了“一個人”,只說了一句話,我們同樣也不可能以傳統的小說人物形象來框定他。小說中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綿綿不絕的思緒,是跳躍性很大的聯想,是從生命的深潭裡泛起的漣漪。
(3)點選社會人生,敘述極具跳躍性。
五、課文鑑賞
(一)課文中主人公對“斑點”的猜測共有幾次?
明確:共六次。
1、“紅”的聯想(為了確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這個斑點,作者想起了冬天爐子裡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樓上飄揚著一面鮮紅的旗幟,想到了無數紅色騎士潮水般地騎馬躍上黑色崖壁的側坡)。
2、、看到斑點好象是一枚釘子留下的痕跡,就想到了掛在釘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貴婦人的小肖像畫,想到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鐵路旁郊外的別墅。
3、、看著斑點太大太圓,不象釘子,於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類的無知,想到了遺失的東西,想到了生活飛快的速度,想到了來世。
4、、覺得斑點很可能是一個暗黑色的圓形物體或一片夏天殘留下來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亞,想起了人類保護自我形象的本能,想到了倫敦的星期日,還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看到斑點是凸出在牆上的圓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師和他的老伴以及學者。
6、仔細看斑點時,就覺得好象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塊木板,於是就想到了樹,想到樹的生存。
(二)思考:“牆上的斑點”這一形象在結構上的作用
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說。女主人公冬日裡坐在壁爐前吸菸,透過煙霧,看到牆上的一個斑點。她反覆猜想著它是什麼,於是無數“無意識的幻覺”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麼,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藉此顯示精神世界紛繁複雜的意識流動。
以一個支點為軸心向四周輻射,是這篇小說的獨特結構形式。“牆上的斑點”是一個象徵性意象,代表著現象世界。在結構上它是作者進人心理世界的一個跳板或者支點。也就是說,作品中的人物是從牆上的那個斑點出發而產生出許多聯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聯想又都是以這個斑點作為支點而生髮開去的。從支點出發,彈出思緒,再返回支點,再彈出思緒……如此迴圈往復,表現出了人物瞬間的意識活動。這種以斑點為中心的紛繁的意識活動形成了一種立體的輻射結構,正如有的學者所說,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圍繞著花蕊的盛開的鮮花。整個敘述貌似散漫無羈,實則結構對稱,構思嚴謹。
六、體會心裡描寫在意識流小說中的作用
傳統小說中也有心理描寫,但那些心理描寫都是區域性的,是依附於人物、情節或環境併為之服務的。意識流小說則將人物心理的意識流動作為獨立的事件,置於作品的主體位置,表現出對傳統小說的反叛性。
七、課堂同步練習
1、注音
都鐸( )王朝慫( )恿( )纖( )維
2、填寫漢字
別shù( )充sè( )古zhǒng( )箭zú( )zhàn( )藍
鳥kē( )Zhě( )皺
3、解釋詞語
(1)贗品
(2)呆滯
(3)妄加非議
(4)慫恿
4、文學常識填空
《牆上的斑點》的作者是國的(小說派別)小說家(作家名字),本文是她的小說,描寫。後來發現,那個斑點不過是爬在牆上的一隻蝸牛。作者正是透過描述小說人物頭腦中的這種意識流動的狀況,來表現她所認為的人類真正的生活狀態。
八、板書設計見教學過程
《牆上的斑點》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的:
1、掌握意識流小說的基本特徵。
2、體會作者在意識流動中所蘊涵的對生命、現實、文學以及體制與觀念的深沉思考。
3、學習聯想和想像的方法。
二,教學設想
1、課文內容的理解是首先的難重點,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內容;課文基本結構的理解和把握是又一個難點
2、對聯想方法的把握和材料的選取是要深入研究的
三,教學時數:1課時
四,教學步驟:
(一)匯入(1分鐘30秒)
現代主義文學有很多流派,比如,表現主義、荒誕派、魔緩現實主義等,我們今天這節課主要是賞析一下意識流小說《牆上的斑點》,(幻燈)請大家看一下,對於這樣一個牆上的斑點,作者是透過什麼樣的手法把它寫成一篇小說的呢,想一想意識流小說和傳統小說有什麼不同。
(二),介紹作者:(1分鐘)
(幻燈)《牆上的斑點》作者是弗吉尼亞伍爾夫。
那麼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英國現代著名的小說家、評論家和散文作家,她對現代小說,特別是意識流小說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弗吉尼亞伍爾夫精神非常脆弱,多次發作精神分裂症,最後在1941年,投河自盡。
弗吉尼亞伍爾夫生前為世人創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家,還是一個著名的女權主義者。她的思想體現在她的作品中。
她的意識流代表作主要是:《牆上的斑點》、《達羅衛夫人》、《到燈塔去》等。
(三)簡介意識流小說(2分鐘30秒)
什麼是意識流,意識,頭腦對客觀現象的反映,包括回憶、幻想、思想、各種感覺、印象,“意識流”是心理學家提出來的,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指人的思想或感覺的持續流動。後來文學評論家借用這個詞形容現代小說中模仿“意識流”這一過程的創作流派。
意識流小說家否定否定生活的客觀性和現實性,認為現實生活是表面的,而現實生活在人們頭腦中引起的“變化多端、不可名狀、不可界說的內在精神”則是真實的,因此他們強調“內心真實”,展現的是人們的內在精神,從而折射現實生活。這一方面是人本思想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時代的產物。意識流小說的興起歸於社會的演變和時代的變遷。第一次世界大戰沉重地打擊了資本主義世界,在一個動盪不安、矛盾激化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性遭到極大的破壞,人們的自尊與自信每況愈下,而人的孤獨感和異化感卻與日劇增,英美意識流小說的一個最根本、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著重表現西方人的複雜心態與悲觀情緒,從而折射出社會生活的現實。
(四)代表作家:
代表作家除了英國的弗吉尼亞伍爾夫外,還有法國的普魯斯特、愛爾蘭的喬伊斯和美國的福克納: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的代表作,同學們課後有興趣可以翻閱。
馬賽爾普魯斯特(MarcelProust)《追憶似水年華》(1913——1927)
詹姆斯喬依斯(JamesJoyce)《尤利西斯》(1922)
威廉福克納(WilliamFaulkner)《喧囂與騷動》(1929)
(五)分析課文(三十五分鐘)
1,《牆上的斑點》是伍爾夫創作的第一部意識流小說,它描寫了主人公從看到牆上有一個斑點而引發的一連串漫無邊際的遐想。作者透過描述人物頭腦中的這種意識流動的'狀況,表現她所認為的人類真正的生活狀態。下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者篇小說,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這麼兩個問題。(並且做出標記)(十分鐘)
思考1:
小說對“牆上的斑點”有幾次推測。每次產生了什麼聯想?
思考2:
“牆上的斑點”在小說中起到什麼作用?
2,思考1,請同學們回答,每回答一次可點選一次。(可以在同學們回答之後展示)
1),確定哪一天看到斑點
冬天爐火、城堡紅旗、紅色騎士騎馬上山坡
2)、好像是釘子的痕跡
貴婦人肖像畫、以前房主、鐵路郊外別墅
3)、太大太圓,又不像釘子
生命的神秘、人類的無知、遺失的東西、生活的快速、來世
4)、可能是玫瑰花瓣
特洛伊城、莎士比亞、人類保護自我形象的本能、倫敦的週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凸出在牆上
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師和他的老伴、學者
6)、像大海中抓住了一塊木板
樹、樹的生存
3,思考2:
“牆上的斑點”在小說中起到什麼作用?
A,這一斑點是蝸牛或別的什麼,在小說中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客觀事物“蝸牛”充當了“我”意識轉向的契機(結),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關的零碎的思緒連成一體。
B,以一個原點為軸心向四周輻射的,這是伍爾夫小說的獨特的結構形式,課文中的“斑點”是一個象徵性意象,在結構上是作者引導讀者進入心理世界的一個跳板或支點。作品的所有線索都,嚴謹有序,作者的聯想從“斑點”出發,展開敘述,再返回斑點,再彈出思緒,像一個花瓣又回到斑點,六次聯想,就像六個顏色不同的花瓣,“斑點”像花蕊,又像花托,把種種不相關聯的思緒串聯或疊加在一起。
4,思考3:透過分析課文,我想同學們對這篇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那麼下面請大家考慮一下,傳統小說和意識流小說之間的區別?(請同學們討論發言)最後指出自己的觀點。
意識流小說打破了傳統小說基本上按故事情節發生的先後次序或是按情節之間的邏輯聯絡而形成的單一的、直線發展的結構,故事的敘述不是按時間進展依次循序直線前進,而是隨著人的意識活動,透過自由聯想來組織故事。這裡“我”的意識成了小說絕對的權威、絕對中心,我認為傳統小說和意識流小說分別有這樣的特點,大家可以有不同的觀點。(點選)
傳統小說:
一、追求表現外部世界,刻意描繪人的物質生活環境、外貌衣著、言行舉止、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二、在結構佈局上有戲劇化的特點,根據素材和創作需要選擇悲劇或喜劇的模式;
三、具有完整和有趣的故事情節。大都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幾部分,展示各種複雜的矛盾衝突;
四、遵循以鐘錶時間為順序的創作原則。
意識流小說的特徵:
一、竭力淡化小說的故事情節,重在表現人物的各種意識流動的過程,揭示情景在意識中留下的痕跡,展示人物的心理結構;否定生活的客觀性和現實性,強調“內心真實”;
二、遵循由裡及表、由微觀到宏觀的創作原則,透過內心折射現實;
三、打破時空界限,進行立體交叉式的敘述以及多層次結構。把過去、未來、現在互相倒置、互相滲透;
四、運用自由聯想、象徵暗示、內心獨白、感官印象、心理分析手法。
(1),意識流小說打破了傳統小說由作家出面介紹人物、安排情節、評論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方式,重在表現人物的各種意識流動的過程。它常常集中筆墨去開掘人物的內心世界,特別是人物的意識流動。《牆上的斑點》描寫主人公看到牆上有一個斑點而引發的一連串漫無邊際的遐想,採用內心獨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剖析內心的奧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靈魂世界。此外,意識流小說主張取消作品的故事情節,讓人物自己直接展開自己的意識活動過程。在意識流小說裡,即使是描繪環境、外貌、舉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從旁敘述,而是透過人物自身的回憶、體驗、感知和想象表現出來。
(2),自由聯想是意識流小說的又一藝術特徵。自由聯想包括事實與夢幻、現實與回憶的相互交織,來回流動。意識流小說家直接從弗洛伊德那裡吸取了“自由聯想”的理論,把它們作為自己創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聯想,是人腦對客觀事物之間相互關係的反映。意識流小說家在運用自由聯想時,卻表現出意識流動的跳躍性、隨意性和突兀多變、無規則的特點。《牆上的斑點》寫主人公看到牆上的斑點,思緒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無常,想到莎士比亞,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樹木生長,意識隨意流動,最後才回到那斑點,原來是一隻蝸牛。這一連串的“自由聯想”展現了主人公頭腦中意識流動的隨意性、跳躍性。
(3),打破時空界限,進行立體交叉式的敘述以及多層次結構是意識流小說的又一特點。傳統小說的回憶倒敘,雖然也有將時序顛倒、打破時空界限的,但在具體“回憶”的那段時間,時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識流小說則不同,它們在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時,把過去、現在和未來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滲透,而導致作品在時間與空間上形成多層次的結構,頗具立體感。意識流小說的“回憶”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許多回憶互相沖擊碰撞,用以顯示人物意識活動的突兀變化。小說《牆上的斑點》中主人公的遐想,“斑點”成了主人公從一種思緒轉向另一種思緒的中間媒介,從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軌跡,使作品渾然一體,具有內在的和諧。
(4),伍爾夫否定生活的客觀性和現實性,強調“內心真實”。她認為“生活是一圈光暈,一個始終包圍著我們意識的半透明層”,在一個普通的日子裡,一個普通人的“頭腦接受著千千萬萬個印象——細小的、奇異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鋒利的鋼刀刻下來的。這些印象來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陣陣不斷墜落的無數微塵”,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因此,視接近生活的本來面目為己任的作家,就會深入到人物的意識深層,他們的作品也就會“沒有情節,沒有喜劇,沒有悲劇,沒有已成俗套的愛情穿插或是最終結局”。她呼籲:“讓我們在那萬千微塵紛墜心田的時候,按照落下的順序把它們記錄下來,讓我們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給意識印上(不管表面看來多麼互無關係,全不連貫)的痕跡吧。”
(六),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分析了伍爾夫的《牆上的斑點》這篇意識流小說,意識流小說遠遠不只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只是一種技巧,一種敘述視角上的花樣翻新,它是需要超常的各方面的功力的,既需要知識文化的、又需要思想觀念的、還需要情感體驗的,當然也離不開文學藝術的感悟力於智慧,讀意識流小說,以及其他現代小說,也是需要讀者具備多方面功力,否則是難以讀懂的。至今,評論家也很難把《牆上的斑點》這樣的意識流小說梳理得十分清楚。我們學習這篇文章,重要的是體會意識流小說和傳統小說在創作上的不同。
《牆上的斑點》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及意識流小說;
2、理解“斑點”這一形象在結構上的作用;
3、比較意識流小說與傳統小說的不同之處;
4、訓練輻射式聯想能力。
教學重點:獨特的藝術構思和結構形式。
教學難點:意識流小說的特點。
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感知診斷性學習;第二課時研究性比較、拓展)
教學方法:研究解讀法。
教學裝置:多媒體演示系統,用於播放、課件—1,—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板書課題
由《變形記》的表現手法不同於傳統小說,匯出課題。
屏顯課題、作者。(—1—2)
屏顯資料(—1—3),教師深情的誦讀:
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屆59歲,擁有高貴典雅氣質的貴族婦女,在她的上衣口袋裡裝滿鵝卵石,然後毫無留戀地走進了英國羅德梅爾附近薩塞克斯鄉間住處旁的烏斯河,慢慢地沈人了水的深處,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著時,為世人創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讓一條原本尋常的河流從此名揚天下。她就是被譽為現代小說高貴的女祭司,意識流文學的創始人,偉大的女權主義者弗吉尼亞·伍爾夫。
屏顯弗吉尼亞·伍爾夫照片(—1—4)
二、瞭解作家的真實觀及藝術主張
1、請一生讀注①
2、補充作家生平資料及其“內在真實”觀(屏顯—1—5)
弗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是英國現代著名的女小說家、評論家。生於倫敦一個頗有聲望的學者家庭。伍爾夫自幼在父親的書房裡受教育。當時許多學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親的博學、書籍的滋養以及學者名流的影響薰陶,使她具有極豐富細膩的情感和高貴敏感的氣質。
也許是精神世界太豐富敏感的緣故,伍爾夫漠視甚至否定生活的客觀性和現實性,強調“內心真實”。她認為在一個普通的日子裡,一個普通人的“頭腦接受著千千萬萬個印象——細小的、奇異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鋒利的鋼刀刻下來的。這些印象來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陣陣不斷墜落的無數微塵”,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因此,視接近生活的本來面目為己任的作家,就應該深入到人物的意識深層,“按照那些微塵紛紛墜落到人們頭腦中的順序,把它們記錄下來”,“追蹤它們的這種運動模式”而不管它們表面看來多麼互無關係,全不連貫。
3、簡介意識流小說(—1—6)
20世紀20年代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崛起的以伍爾夫為代表的新流派。因直接再現精神生活世界,強調描寫人的意識潛流得名。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現實面前,普遍感到悲觀、孤寂,並接受當時哲學界推行的非理性主義影響而產生的。它著重描寫人的意識活動,發掘人物內心世界,取消傳統小說的故事情節,打破時空的侷限,以意識流動為結構,採用象徵暗示等手法,透視人物內心奧秘。
三、帶著任務讀課文
1、讀準字音辨準字形;
2、圈劃出“我”直接對“牆上的斑點”進行猜測的語句,數數共有幾處。
四、診斷性檢測(—1—7)
1、選出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A、簇(cù)擁 贗(yàn)品 別墅(shù)鐵箍(gū)
B、莖(jìng)幹 籠罩(zhào)蕪菁(jīng) 呆滯(zhì)
C、地毯(tǎn)古 冢(zhǒng)都鐸(duó) 箭鏃(cú)
D、鰭(qí)翅 鳥窠(kē)慫(cóng)恿 褶(zhé)皺
2、判斷下列成語使用是否正確(—1—8)
⑴、這個地區位處熱帶雨林地區,山上的泉水源源不斷地流入小河,跳下山崖,形成一幅幅壯美的瀑布。(錯誤,只能用於別的事物,表比喻)
⑵、這件事不能長期拖延下去不做決斷,懸而不決對誰都沒有好處。(錯誤,與前一分句重複)
⑶、他為人閒散,回到家吃得心滿意足之後,卻什麼正事都不幹。(錯誤,應用“酒飽飯足”)
五、找出“我”對“牆上的斑點”進行猜測的語句,播放動畫結構圖(—1—9)
六、作業:
1、結合《〈牆上的斑點〉評析》再讀課文,體會作者猜測聯想的脈絡。
2、思考“牆上的斑點”這一形象在結構上的作用。
第二教時
一、複習伍爾夫的“內在真實”觀
由熟悉的電影提出問題:真實是文學藝術的生命。伍爾夫所追求的真實與傳統文學的真實有什麼不同?
學生憶答。
屏顯資料(、課件—2—2)
二、研究小說的結構,理解“牆上的斑點”這一形象在結構上的作用
1、這是一篇奇特的小說,全文四千餘字幾乎全是些內心活動,而寫外部現實存在的事物僅僅一個斑點而已。你能用簡練的話對人物的外部活動加以概括嗎?(提示:一個女人在冬日的午後發現牆上有個斑點,對它展開種種猜測、聯想,最後發現是一隻蝸牛。)
2、從“斑點”出發展開猜測聯想共有幾次?
課文中主人公對於斑點的猜測共有六次:
⑴、為了確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這個斑點。
⑵、看到斑點好象是一枚釘子留下的痕跡。
⑶、看著斑點太大太圓,不像釘子。
⑷、斑點很可能是一個暗黑色的圓形物體或一片夏天殘留下來的玫瑰花瓣。
⑸、看到斑點是凸出在牆上的圓形。
⑹、仔細看斑點時,就覺得好象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塊木板。
⑺、最後發現,牆上的斑點原來是一隻蝸牛。
屏顯動畫結構圖(、課件—2—3)
3、由“斑點”出發“我”都想到了些什麼?有什麼感慨?試挑出最感興趣或最不好理解的一段一起議一議。
師生共同梳理,屏顯動畫結構圖(、課件—2—4)
4、理解“牆上的”這一形象在結構上的作用
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說。女主人公冬日裡坐在壁爐前吸菸,透過煙霧,看到牆上的一個斑點。她反覆猜想著它是什麼,於是無數“無意識的幻覺”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麼,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藉此顯示精神世界紛繁複雜的意識流動。
屏顯並講解(、課件—2—5):
以一個支點為軸心向四周輻射,是這篇小說的獨特結構形式。“牆上的斑點”是一個象徵性意象,代表著現象世界。在結構上它是作者進人心理世界的一個跳板或者支點。也就是說,作品中的人物是從牆上的那個斑點出發而產生出許多聯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聯想又都是以這個斑點作為支點而生髮開去的。從支點出發,彈出思緒,再返回支點,再彈出思緒……如此迴圈往復,表現出了人物瞬間的意識活動。這種以斑點為中心的紛繁的意識活動形成了一種立體的輻射結構,正如有的學者所說,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圍繞著花蕊的盛開的鮮花。整個敘述貌似散漫無羈,實則結構對稱,構思嚴謹。
屏顯花瓣圖(、課件—2—6),強化結構特點。
三、比較意識流小說與傳統小說的不同
1、傳統小說的三要素是什麼?請舉例項說明之(、課件—2—7)。
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人物:姓氏名號、服飾狀貌、言談舉止、……
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2、意識流小說的特點是什麼?(、課件—2—8)
傳統的現實主義小說透過描寫環境、塑造人物、編排故事,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社會歷史風貌。
意識流小說則著重表現人的意識活動,特別是潛意識的活動(外部現實世界的面貌是模糊不清的)。它以意識流動為內容和結構,打破了時空的侷限,彷彿在心靈網的主頁上不停的點選、連結,一張張的心理頁面,甚至是潛意識的頁面,在讀者面前閃現,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3、屏顯動畫結構及內容圖(、課件—2—9)
4、說說意識流小說與傳統小說有哪些不同?
(1)記錄意識流程,取消故事情節。
意識流小說打破了傳統小說由作家出面介紹人物、安排情節、評論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方式,重在表現人物的各種意識流動的過程。它常常集中筆墨去開掘人物的內心世界,特別是人物的意識流動。
(2)直面心靈世界,淡化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