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記承天寺夜遊》教學設計

八年級《記承天寺夜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記承天寺夜遊》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反覆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彙。

  2、品味文中寫景的優美語句,瞭解借景抒情的方法。

  方法與過程

  1、誦讀,培養古文閱讀的語感。

  2、品味作者蘊含在文字中的豐富情感,體會寫景與抒情的關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學習他面對逆境豁達樂觀的從容心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品味月色之美。理解文章的意境。

  難點:領悟“閒人”之意,體會並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1、品讀法,多形式,高頻率的品讀課文。

  2、合作探究法

  3、創設情境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播放歌曲《明月幾時有》,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簡介作者及相關資料

  (設計意圖:營造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2、教師指定學生朗讀課文並進行指導。

  3、全班齊讀。

  4、要求學生藉助工具書,同桌合作,分類積累文言詞彙並翻譯課文。區域性

  疑難問題全班共同解決。

  5、多媒體出示重點字詞句,當堂檢測,學生可搶答。

  (設計意圖:採用搶答方式掌握重點字詞釋義,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加深學

  生對字詞的理解。)

  三、再讀,析“夜遊”

  學生分組合作,分析交流以下問題

  1、作者何以夜遊?

  2、何以至承天寺?

  3、他為何不去找別的朋友?

  4、用原句回答寺亭賞月,見到何種景色?

  5、可見其怎樣的心情?

  教師鼓勵並引導明確,其中穿插背景介紹。

  預設:喜悅、鬱悶、悲涼、寂寞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的學習,再緊扣文字讓學生品讀從而培養學生探究文字的能力。)

  四、細讀、品“月色”

  1、細讀寫景的句子,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一幅月夜圖。

  2、選一名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對照圖畫結合想象描繪一下景色,組織全班同學評論。

  3、比照文字,體會文中景色描寫的精練、生動,教師引導分析該比喻句的妙用。

  4、再讀這個句子,把自己融入到這個月的境界中,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

  預設:心胸開闊、寧靜、輕鬆、擺脫被貶的煩惱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想象及語言表達的能力,讓他們在領略月色之美和寫景

  的妙處,體會作者內心世界的同時突破文章重點。

  五、深讀,悟“閒”情

  1、過渡:讓我們再次走進幽雅、寂靜的承天寺,在美麗的月色下,蘇軾、

  張懷民或許正以一種寧靜、喜悅的心境交談取樂……那麼,他們可能會說些什麼

  呢?學生自由回答

  2、討論:文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顯然與實際不相符,你如何理

  解這句話的含義?

  3、提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中的“閒”應怎樣理解?請默讀課文,

  看能不能再課文中找到一點“閒人”的身影?

  教師鼓勵學生所答,然後引導集體歸納。

  明確:閒情雅緻之人樂觀豁達之人

  (設計意圖:討論交流中讓學生理解“閒人”一詞的深刻含義,進而領悟作者在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突破學習難點。)

  六、拓展延伸

  你贊同蘇軾的人生態度,處世之道嗎?

  學生自由發言,暢談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暢談感悟中學會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七、課堂總結及作業

  1、蒐集有關月亮的詩句。

  2、為蘇軾和張懷民“步與中庭”時設計一段對話。

  板書設計:

  月:空明澄澈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閒人:清閒之人悠閒之人

  閒情雅緻之人

  樂觀豁達之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