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上《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演算法的過程,並能正確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具體情境中應用乘法,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口算。

  教材分析:此部分教學是建立在乘法口訣的基礎之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並探究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計算方法。在組織討論交流時,要倡導演算法多樣化,對於口算方法,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就行。

  學生分析:東新一小學位於大慶市薩爾圖區,師資力量雄厚,現代化教學裝置正趨於完善,學生生源較好。所執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學生40人,學生已使用北師大教材兩年,他們喜歡上數學課,善於獨立思考,同時樂於合作交流,該班學生課上表現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學生敢說敢想,願意發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磁力板、圖片、膠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星期天,淘氣、笑笑還有他們的好朋友一起到海邊玩,在海邊的附近商店裡,他們買了好多東西,想請大家幫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你們願意嗎?(出示掛圖)

  (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進數學與生活的距離,為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資訊?(明確游泳圈每個12元,球每個15元)

  (2)分析數學資訊,並根據這些資訊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之間交流。

  (3)以小組形式反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幫助解決。(引出問題“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意圖:透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引出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4)探究“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之後和小組交流。

  (5)學生彙報,教師板書。交流中教師鼓勵演算法不同的同學。

  對於帶有一般性的計算方法應引導學生予於關注。

  (意圖:透過這種互問答的學生交流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促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體驗演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經找到的方法獨立完成“試一試”進行鞏固。

  (2)學生探索進位口算方法,獨立列出算式,嘗試解決。

  (3)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意圖: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獨立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讓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2.“愛新小學”的師生,下個月要來我們這裡參觀,我們給小夥伴們準備了一些禮物。磁力板顯示圖片:筆記本4元、鉛筆盒21元、書包56元、字典42元、故事書13元。教師說明:每個同學只能選購一種東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禮物?要送多少個?需要多少錢?(小組活動)

  (意圖:注意數學與生活聯絡,學生透過自主選擇內容,使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能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3.情景模擬(練一練3題)

  桌子上擺放兩種膠捲,教師和一名同學買膠捲,師故意引發矛盾,在買的過程中出現爭議,誰買的膠捲合算,誰買的.膠捲拍的照片多的問題?學生小組內解決。(如果學生結合實際從不同角度出發,只要結論具有合理性,就要給予充分肯定)

  (意圖:此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同時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在此也滲透了德育教育)

  四.評價: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對自己、同學和老師做個評價:

  (意圖:透過評價,教師可以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同時改進教師的教學,透過多元化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習水平,更關注了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教學反思:教學《需要多少錢》一課,我結合教材創設了“買泳圈”的情境,鼓勵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再嘗試列式解決問題,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演算法交流的過程,使學生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髮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今後的教學中,課堂上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儘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