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資訊世界教學設計(精選5篇)

走進資訊世界教學設計(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走進資訊世界教學設計(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進資訊世界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瞭解過去和現在資訊傳遞的方式,體會資訊傳遞方式的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的影響,

  懂得正解利用現代媒體獲取資訊。

  2、學會利用網路等到多種手段蒐集資訊,初步學習圍繞主題整理、篩選、分析資訊。

  3、學習利用資訊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4、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合作、探究的意識和精神,策劃、組織能力及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1、學校提供上網條件,開放圖書室,教會學生圖書查閱法:明確門類——目錄查詢——速讀摘記。

  2、教會學生利用網路查詢資料,給學生提供搜尋引擎。

  3、A3紙、資訊記錄表格、U盤、展板、照相機等。

  4、準備若干獎品。

  專題一

  資訊傳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教學過程〗

  一、匯入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生活的時代是資訊時代,每天我們會從電視、網路上接收到大量的資訊,這個單元就讓我們走進資訊世界,瞭解資訊傳遞的簡單歷史,感受它的變化以及對我們生活、學習的影響。

  二、閱讀指導

  指導學生分兩三步讀閱讀材料:

  1、讀《古代傳遞資訊的故事》,瞭解古代人傳遞資訊的方式。

  2、讀閱讀材料2、3、4,瞭解現代資訊傳遞方式,感受因特網和電腦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3、熟讀閱讀材料五,做好參加小組演講比賽的準備。

  三、探索實踐

  1、用簡筆畫或簡短的詞句等辦法反映從古代到現代傳遞資訊的方式的變化過程,評選最有創

  意的表現方法。

  2、採用查資料、向人請教、上網搜尋等方法收集古代其他傳遞資訊的故事,到班上和同學們

  交流。

  3、選取閱讀材料2、3、4中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故事,講給同學或家人聽。

  4、在班上開展題為《把握自己》的演講競賽。可先在小組內競賽,再每組選一

  名好的同學到班上演講,參加比賽,發揮集體的力量,增強競爭性。要求做到儘量脫稿,聲情並茂,目中有聽眾。

  5、開展一次調查,用下面的表格記錄全家人一天中獲得的資訊:

  資訊採集表

  家人稱呼

  一天中瞭解到的資訊

  資訊來源

  備註

  爸爸

  媽媽

  指導學生將採集到的資訊按來源的不同用餅狀或其它形式統計圖繪製在備註欄內。

  6、舉行小型辯論會。

  辯題:正方──多看電視、多上網好處多。

  反方──多看電視、多上網壞處多。

  ⑴ 自由選擇正反方,將全班分成兩組,分頭準備辯論材料。

  ⑵ 指導學生從生活、學習等多方面組織材料,收集典型事例。

  ⑶ 指導學生分別對各組收集到的材料進行評選、整理,選出好的形成觀點。

  ⑷ 每組選出3~5名辯手,分工準備。

  ⑸ 開展辯論:

  辯論的過程中,各方其他成員可以補充發言,豐富本方的觀點;提醒學生注意尊重對方,以理服人,禮貌待人。

  ⑹ 小結頒獎。

  四、成果展示

  將實踐活動中的成果(包括活動照片)用展板展示出來。全班同學一起設計版面,選擇內容,

  製作展板。還可先進行版面設計評比,然後選擇比較好的作母版,進行製作。

  五、自我總結

  要求學生把參加各項活動的感受寫成日記,並進行講評。

  走進資訊世界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短文《把握自己》,進一步學習討論新《守則》、新《規範》。

  2、透過對網咖危害的討論認識,讓孩子們從思想上和行為上自覺抵制網路傳播的不良資訊。

  3、呼籲社會、學校、家庭整合教育力量,為未成年人營造綠色健康的網路資訊空間。

  【預習作業】

  蒐集網咖危害的事實。

  【教學用具】

  課件(範讀、展示《中小學生守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師導: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世界裡,資訊傳遞影響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同時也帶來了不良的侵害。在這資訊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我們該如何把握好自己呢?我們今天一起來聽一聽一位朋友的演講吧。

  2、出示課題,聽錄音範讀。

  二、閱讀課文《把握自己》

  1、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短文。

  2、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演講稿給我們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把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勾出來多讀讀,體會體會,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

  3、全班交流:這篇演講稿給我們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現代資訊傳遞方式在造福於人類的同時,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三、展開討論,提高認識

  1、師導:有些孩子在進入網路以後,由於自控能力差,常沉迷在網咖虛擬世界中不能自拔。今天,我們就來討論討論這個社會關注的話題。

  2、小組交流並整理蒐集的資料情況:

  ⑴小組交流:透過網路,你們都蒐集到哪些不良網咖對我們的危害?把自己蒐集的資料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⑵全流交流:展示各小組分類處理之後的資料。

  如:養成不良習慣,影響學習和身體,心理不健康,遠離親情,危及生命等。

  四、暢談願望,制定網路文明公約

  1、引導交流身邊的青少年沉迷網咖的事例。

  2、分小組討論:對於這種痴迷於網路的青少年,看看有沒有辦法來幫助他。

  3、全班交流:如何勸說幫助這些迷失的青少年?

  4、師導:對於電腦、網路,我們要自覺抵制危害我們心理、危害精神、危害健康的誘惑。告別網咖需要我們大家的實際行動,你們有什麼願望呢?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我們心中的願望!或寫幾句宣傳語,或唱歌、或畫畫等來表達。

  5、小組合作交流。

  6、全班交流:各組用自己喜歡的不同方式交流、表達願望和心聲!

  7、螢幕展示:

  教育部近日釋出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中小學生“遵守網路道德和安全規定,不瀏覽、不製作、不傳播不良資訊,慎交網友,不進入營業性網咖。”小學生“不進入網咖等未成年人不宜人內的場所。”

  8、小組研究制定網路文明公約。

  9、各組網路文明公約展示。

  五、總結昇華

  教師小結:網路中的資訊資源,有效地利用資源就能獲得成功,被不良資訊捕獲就會發生悲劇。

  【附板書】

  把握自己………………把握人生航向

  把握自己………………把握未來晴空

  走進資訊世界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選擇閱讀材料中的資訊,瞭解古今資訊傳遞方式的變化以及現代資訊傳遞的特點。

  【學習過程】

  一、談話引入,明確任務

  1、教師例舉生活中傳遞資訊的生動事例。

  2、其實從古代到現代,資訊傳遞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一起來閱讀《古人傳遞資訊的故事》、《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等閱讀材料。

  二、默讀材料,瞭解大意

  1、默讀閱讀材料,思考:

  ⑴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資訊傳遞方式有哪幾種?有什麼特點?

  ⑵現代的因特網傳遞資訊有什麼特點?

  邊讀邊思考,在材料中畫出有關的句子,並做好標註。

  2、課堂交流:

  ⑴學生自由發言,特別要關注學生對上面兩個思考題的認識來自於材料中的哪些語句。相機引導學習:

  古代資訊傳遞方式的特點:

  ①速度慢。例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發現。

  當時有個叫菲迪皮茨計程車兵,從馬拉松平原出發,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不精確。例句:

  各路諸侯看到烽火,以為有敵人入侵,火速率兵出擊。

  ⑵……然而諸侯們望見熊熊燃起的烽煙,卻以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個個按兵不動。

  因特網傳遞資訊的特點:

  ①速度快。例句:

  計算機把全世界連成一家,“天涯若比鄰”已經不再是夢想。

  ②多媒體。例句:

  這個小學生為了透過電腦教表姐學唱,除了把歌詞、各譜寫在電腦螢幕上,還透過多媒體的錄音技術把自己的歌聲錄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例句:

  他趕緊問:“你在什麼地方?”答案是“芬蘭”。

  2、再次閱讀材料,思考:資訊傳遞的方式是怎樣變化的?

  ⑴重點閱讀《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畫出關鍵詞語。

  ⑵嘗試填寫:

  古代:驛差長途跋涉。

  近代:_________

  現代:_________

  當代:廣播、電視和_________

  3、根據課堂討論,填寫下面的題目:

  種類:_________

  特點:_________

  古代資訊傳遞方式:_________

  現代資訊傳遞方式:_________

  三、瞭解現狀,生活拓展

  說說你在生活中接觸到哪些資訊傳遞方式?舉幾個例子。並想想這些資訊傳遞方式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走進資訊世界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多媒體的含義,認識多媒體電腦。

  2、認識文字、影象、聲音和影像等多媒體檔案。

  3、學會媒體播放機的.使用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檔案:影象和影像

  教學重點:

  學會使用媒體播放機。

  教學難點:

  理解多媒體的含義,認識多媒體檔案。

  教學過程:

  1、多媒體是一個比較抽象又時時刻刻伴隨在人們左右的概念,要讓學生去理解多媒體這一概念是有難度的,教師可以透過多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多媒體資訊就在我們身邊,漂亮的廣告畫,悅耳的音樂,精彩紛騁的電視節目,情節感人的動畫片,夢幻般的遊戲世界……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多媒體並不是多麼神秘,多麼難以理解的東本,它就在我們身邊,以激發進一步學生的興趣。

  2、多媒體電腦主要可以透過以圖片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教師也可以把機房裡現有的機器作為例項呈現給學生看,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以把各部分配件拆下來供學生觀看,學習。

  3、介紹多媒體檔案時,可以結合圖示進行,以便於學生掌握。每種多媒體檔案介紹以後要讓學生去找一找自己電腦上的這類多媒體檔案,並去開啟它們,看看裡面有些什麼資訊。

  4、媒體播放機在外形上和家用VCD很相似,因此學生在按鈕的使用上不會有太大的困難。這裡的重點是想欣賞什麼媒體檔案,就要選擇相應的檔案型別,這裡教師可以結合前面的講的多媒體檔案,逐步引導學生這樣去做,先選擇想要欣賞的檔案型別,再選擇想要欣賞的檔案。

  教學小結:

  初步瞭解多媒體的含義,認識多媒體電腦,認識文字、影象、聲音和影像等多媒體檔案。

  走進資訊世界教學設計5

  活動目標

  1.初步養成留心資訊的好習慣,逐步學會蒐集資訊、利用資訊進行研究的方法。

  2.初步學會有目的地蒐集和處理資訊,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3.認識5個生字。

  活動課時安排

  一課時:兩則閱讀材料(瞭解研究方法的問題)

  活動過程

  一、自讀兩篇閱讀材料,說說你從中瞭解了些什麼?

  二、讀報告,瞭解研究方法。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跟以往的課文完全不同的一則閱讀材料,自己讀一讀,看看研究報告有什麼獨特之處?(找出形式上或內容上的獨特 如:文章中包含了表格、語言比較簡練、條理性很強等)

  2)師小結:研究報告有很強的科學性,不能像其他文章一樣進行想象、誇張等,它必須是真實、準確的。

  3)我們該怎樣進行調查研究呢?自己再默讀材料1,看看小作者的研究過程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師相機板書:研究的方法──收聽天氣預報(收集資訊)列成表格(整理資訊)向專家請教(分析資訊)

  4)看看作者整理的資訊,說說他包括了那些方面,對你有什麼啟示?

  5)研究的內容不同,研究的方法也就各異。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二則閱讀材料,找找調查研究的方法。(師在收集資訊下板書:查閱書籍、報刊,走訪有關部門,向別人諮詢,上網)

  6)將兩個表格進行比較,看看它們的異同,得到什麼樣的啟示。

  三、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事情,如果讓你確定一個內容進行研究,你準備研究什麼?和小組同學交流,說說你選擇這個研究內容的理由。

  四、佈置作業:想想你準備採用哪些方法進行研究,把你的想法和家長交流交流,請他們給你提提意見。

  二課時:閱讀兩篇材料(學習研究報告的寫法)

  一、我們大家已經對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那麼,怎樣把研究的成果寫成一則報告呢?這節課,我們繼續閱讀兩篇材料,學習研究報告的寫法。

  二、從兩篇材料中自選一篇感興趣的讀一讀。看看報告中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安排寫作順序的?小組交流。

  三、指名彙報閱讀第一篇材料的收穫,(師相機板書:調查研究的原因 調查研究的方法 調查研究的結論 應對辦法)

  四、指名彙報閱讀第二篇材料的收穫。(師相機板書:問題的提出 調查方法 調查情況和資料的整理 結論)

  五、比較兩種寫法的長處和短處,想想自己研究的內容適合哪一種寫法。(建議一個小組確定一個研究內容,由組長組織進行分工合作)

  六、師小結:從閱讀材料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瞭解作者研究的過程、方法以及研究的結果,都是因為作者有條有理,準確簡練地寫出了研究報告。

  七、佈置作業:小組內同學分工合作,分頭圍繞主題收集整理資料,下一次在小組內彙總再進行進一步整理、取捨,為撰寫報告做準備。

  第一課時 蒐集資訊

  一、我們瞭解了怎樣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大家都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確定了研究報告的主題。現在各組根據你們選擇的主題,擬訂一個簡單的計劃。

  1.明確計劃內容:要討論清楚需要蒐集什麼資料和到哪兒去搜集資料。

  2.蒐集的資料應當和研究課題有關,儘可能多一些和全面一些,正面的反面的都要。

  3.介紹蒐集資料的方法:可以自己調查、訪問、記錄,可以從有關的書籍報刊上摘錄,還可以利用網路搜尋。

  多媒體出示:

  蒐集資料的方法優點不足適用範圍

  自己觀察、記錄第一手資料,真實費時多可以直接觀察的物件

  調查、訪問比較真實可信工作量大小範圍調查

  從書籍報刊上摘錄材料集中,資訊較多尋找費時需要較多資料時

  利用網路搜尋速度快,資訊量大需要裝置需要大量資料時

  二、學生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去搜集資訊。

  提供建議:小組內的同學分好工,每人負責蒐集某一方面的資料,或根據自身優勢,每人負責從某一種渠道蒐集資料。允許學生請家長或其他人幫助去搜集資料。

  第二課時 整理資訊

  一、各組分別彙集所蒐集的資料。

  二、瀏覽和篩選材料。

  篩選的標準是:

  ①是否與研究的課題有關。有關的保留,無關的刪除。

  ②這個資料已有還是未有。未有的留下,已有的刪去。

  ③要注意資料中是否與自己有不同的看法,要把不同的觀點保留下來。

  三、整理篩選後的材料。

  第三課時 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一、出示撰寫研究報告的基本要求。

  1.問題明確。

  2.方法恰當。

  3.資料比較充足並有合理的分析。

  4.結論清楚(有的還不清楚可以寫明準備繼續探討什麼)。

  二、怎樣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是一種應用文,有約定俗成的格式。研究報告的一般格式是:

  1.標題。研究報告的標題常常直接採用研究課題的名稱,這樣,顯得精確、明瞭,使別人能對所研究的問題一目瞭然。

  標題下是署名。一般應寫明研究人員所在的單位,如,XX學校XX班。

  2.前言。報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簡要地

  說明下列內容:

  (1)課題提出的緣由;

  (2)研究這一課題的意義;

  (3)該項研究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有人直接以“問題的提出”作為這部分的標題。

  3.研究方法。介紹研究是怎樣進行的,主要包括:研究物件的選取、研究的方面、資料的蒐集和處理等。

  4.結果。這一部分將研究結果作為客觀事實呈現給讀者。主要包括對資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結論。

  三、小組成員討論,由一個同學執筆,然後集體討論修改。

  第四課時

  活動內容:

  1.交流簡單的研究報答。

  2.評價本次綜合性學習成果。

  活動過程

  一、引入

  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世界裡, 我們獲取資訊的途徑越來越多。透過前面的活動, 我們感受到了資訊傳遞方式的快速發展, 資訊給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學會了蒐集和處理資訊並能利用獲得的資訊,會寫簡單的研究工作報答了。今天,我們就來開一個彙報會,把你們在本次活動中的成果儘量展示出來吧!

  二、彙報撰寫的研究報答。

  1.小組內成員交流本組撰寫的研究報答。

  2.在全班交流, 彙報。

  ①小組內派一名同學對本組的研究作簡單的彙報。

  ②組內其他同學對彙報進行補充或發表不同的意見。

  ③聽眾提出疑問,請彙報人或組內其他同學解答。

  ④聽眾對彙報作評價。

  3.師小結:各個小組撰寫的研究報答格式正確,提出的問題恰當,研究方法各式各樣,結論客觀、正確,是比較規範的研究報答,真不錯!

  三、評價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本次活動採用型成長啟示, 即把活動各階段的資料納入成長記錄。)

  1.本組成果再次清查收錄的材料:

  活動計劃:

  活動記錄:

  蒐集到的資料:

  小組的研究報告:

  活動掠影:

  ……

  2.本組成員對這次綜合性學習進行自我評價。

  3.師進行評價。

  四、提出要求:

  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蒐集資訊, 不斷提高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

  1.經常瀏覽報紙、雜誌、書籍,關注感興趣的資訊隨時儲存有價值的資訊,嘗試建立自己的資訊庫,如:剪報酬、資料本,並進行歸類、整理,以便以後查詢。

  2.經常和別人進行資訊交流,並養成在學習和生活中留心資訊運用資訊的習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