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數分裂教學設計(精選6篇)
減數分裂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減數分裂教學設計(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減數分裂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組《遺傳與進化》第二章第一節“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課時。本節內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識如細胞學、染色體和有絲分裂的基礎之上,並與第一章孟德爾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密切相關,因此,其在模組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透過對減數分裂的學習,學生對細胞分裂的方式、實質和意義產生全面而深刻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加深對前面所學的遺傳規律的理解和應用。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將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積極探索創設一個可以讓學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學習的環境,並且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以學生進行主動思維、參與並且活動、同時經歷一個從具體的動手實踐和不斷創新到知識的歸納和昇華的過程。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減數分裂的概念。
2、透過精子的形成過程掌握減數分裂過程及圖解。
(二)過程與方法
1、觀察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染色體特點,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
2、透過列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比較表,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比較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形態數目發生一系列規律性變化,透過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後代之間能保持染色體數目的恆定,引導學生了解生命是運動的、有規律的。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精子的形成(減數分裂)過程及圖解
2、教學難點
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的數目變化
四、學情分析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就已經掌握了細胞、染色體、有絲分裂、有性生殖等相關知識,這為本節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但學生在學習本節時還需要大量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學生畢竟有著基礎和其它方面(如空間想象及思維能力、興趣、動機、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異,因此要進行因材施教。從疑問的設定,到問題的回答要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從基礎知識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養,包括探索創新能力,學習興趣等,教師要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相應點撥。
五、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講解法、實驗法。
六、課前準備
課件、圖片、實驗用品。
七、課時安排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問題探討]學生看教材P16題圖,比較果蠅體細胞與配子細胞染色體組成及數目的不同。引導學生根據此圖提出能聯想到的問題。
設問:圖中的配子是透過有絲分裂產生的嗎?有絲分裂的特徵是什麼?
匯入新課學生:減數分裂。
1、什麼叫減數分裂?
學生閱讀教材P16回答。(強調指出:細胞分裂了幾次?染色體複製了幾次?分裂前後細胞染色體數目如何變化?)
課件顯示哺乳動物精子的形成過程。按照下列圖解的思路,引導學生觀察、描述,結合問題教師總結精子的形成過程。
2、精原細胞是一個什麼樣的細胞?其自身的增殖透過什麼樣的分裂方式進行?
3、什麼叫同源染色體?
4、什麼叫聯會?
5、什麼叫四分體?(指出交叉互換現象)
6、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何時?
7、減數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8、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9、減數分裂各期染色體、DNA數量變化如何?(用曲線圖表示)
10、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主要發生了哪些行為變化?(染色體複製,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出現四分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11、同源染色體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與孟德爾兩大遺傳定律的關係如何?
12、含n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最多形成多少種精子?(不考慮交叉互換)(也可到第3課時講)
13、基因型Mm的動物,在精子形成過程中,基因MM、Mm、mm的分開分別發生在何時?
教師一定要把上述問題講透。
(三)小結
減數分裂的含義,精子的形成過程。
(四)作業佈置
教材P22練習4
九、板書設計
第2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係
第1節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減數分裂的概念
二、精子的形成過程
十、教學反思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產生活中的例項,引導學生從教材或生活中提煉出問題;然後讓全體學生親自動手來探究,並且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體現“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絡”等新課程理念。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這節內容在知識要求和教材編排上無多大變化。在以往的教學中,筆者一般採用多媒體動畫展示精子形成過程,結合細胞影象歸納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數目和行為變化,覺得思路清晰、過程流暢,效果看似不錯。但學生聽得清楚,做題困難,記憶時間短,容易生疏,複習課必須按新課重來,費時費力,效果較差。
本節課透過一系列的簡化提煉,利用多種形式,化複雜為簡單,更加具體有序,提升了學生對減數分裂本質的理解,課堂教學更加有效,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主動參與性強,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
減數分裂教學設計2
知識精華:
掌握減數分裂概念和有性生殖細胞形成,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染色體、DNA、染色單體數目;理解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等相關概念;掌握減數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區別;以及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區別。
寫出下表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分子,同源染體對數(2N=4)
精原細胞
初級精母細胞
次組精母細胞
精細胞
染色體(條)
染色單體(條)
DNA(個)
同源染色體(對)
題例領悟:
例1、下圖是雌蛙一個卵原細胞在生殖過程中DNA含量變化圖,為研究方便,在細胞分裂成兩個以後,只對其中一個進行測定,請分析回答:
(1)b時發生的現象是_______c時的細胞叫_______細胞。
(2)c→d→e進行的是______,e時的細胞叫________。
(3)由e→f→g進行的是________,g時的細胞叫_______。
(4)h→i表示發生了________作用,i時的細胞叫________。
(5)i以後進行___________分裂,進入_________階段。
解析: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的結合,對學生理解減數分裂的實質和意義起重要作用。本題的解決主要是依賴紮實的基礎知識。
答案(1)染色體複製初級卵母細胞
(2)減數是第一次分裂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
(3)減數第二次分裂卵細胞或極體
(4)受精受精卵
(5)有絲胚的發育
例2、右下圖是某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模式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細胞中可能是次級精母或是次級卵母細胞或是極體
②該細胞中1與2,3與4為同源染色體
③該細胞中有2個染色體組,1與2為一組,3與4為一組
④該細胞中,如果1是Y染色體,那麼2也是Y染色體,3和4為常染色體
A、只有1種說法正確B、只有2種說法正確
C、只有3種說法正確D、四種說法均正確
解析:加強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抓住細胞分裂的特點:該圖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且細胞質為均等分裂,故只有④說法正確,答案選A
自我評價
1、觀察四分體時期效果最好的材料()
A、生髮層B、幼嫩的柱頭C、幼嫩的花葯D、成熟的花葯
2、基因型為YyRr的個體的某一精原細胞,它經減數分裂後,形成的四個精子,其種類有()A、1種B、2種C、3種D、4種
3、如圖是同一種動物體內有關細胞分裂的一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只有②和③
B、動物睪丸中不可能同時出現以上細胞
C、③所示的細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組
D、上述細胞中有8個染色體單體的是①②③
4、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①受精卵中全部遺傳物質的一半來自精子②果蠅的精原細胞含有4對染色體,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2對染色體③男性兩側輸精管被結紮後,睪丸仍能產生精子,第二性徵不會改變④在精子細胞形成精子的過程中,細胞核全部在精子的頭部,細胞質全部在精子的尾部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根據科學家研究證實,由精子細胞變為精子的過程中,細胞核變為精子的頭部;部分細胞質變成精子的頸部和尾部;大部分細胞質及多數細胞器被丟棄;但全部線粒體保留下來,並集中在頸部。對這一現象的最好解釋是:
(1)細胞核內含有______________,以便傳給下一代。
(2)丟棄大部分細胞質和細胞器,可使精子體積______,運動_______。
(3)精子快速運動主要靠___________的擺動,其運動動力主要產生於____________。
(4)保留全部線粒體的意義在於:線粒體是___________場所,透過線粒體的生理活動,形成精子運動所需的____________。
減數分裂教學設計3
(一)溫故知新,匯入新課
設定問題引導學生回憶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並播放有絲分裂多媒體課件,教師總結出有絲分裂重要的特點是遺傳物質複製後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分裂的結果是子細胞中染色體數與親代細胞一樣。
PPT展示三口之家的圖片,圖示有性生殖的過程。
(二)動畫演示,共同探究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初步瞭解減數分裂的相關資訊(以精子的產生為例)。
(問題:減數分裂的概念,場所和結果;產生精子的原始細胞及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1.動畫演示: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過程。
2.動畫演示:同源染色體聯會時的動態變化和四分體形成過程。
3.動畫演示:減Ⅰ中期四分體排列在赤道板上,減Ⅰ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
4.動畫演示: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5.動畫演示:次級精母細胞形成過程。
6.動畫演示:次級精母細胞到精子的過程。
提問:精細胞中染色體數目,DNA含量,染色體特徵與精原細胞相比有什麼變化?為什麼精子壽命很短?精子還能再分裂嗎?
7.再完整播放一遍減數分裂全過程,引導學生總結減數分裂過程:提問:減數兩次分裂各時期細胞名稱是什麼?染色體有哪些行為變化?
(三)動手體驗,形成概念
引導學生用橡皮泥模擬減數分裂全過程,加深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
(四)小結作業,課外延伸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所學。課下請學生歸納形成配子的細胞分裂(減數分裂)的過程與特點。
板書設計
請簡述減數分裂的主要特徵?【專業知識類】
【參考答案】
(1)減數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徵:
間期:精原細胞經過染色體複製,體積稍微增大,成為初級精母細胞。
前期: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聯會),形成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生對等片斷的互換。
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列在赤道板兩側。
後期: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分別移向細胞兩極。
末期:細胞質分裂,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分裂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
(2)減數第二次分裂主要特徵:
同有絲分裂,無同源染色體。
前期:染色體排列散亂。
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後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2條子染色體,並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
末期:細胞質分裂,每個細胞形成2個子細胞,最終形成4個子細胞。精細胞經過複雜的變形成為精子。
減數分裂教學設計4
1教材分析
1.1教學地位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節在全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減數分裂是細胞增殖知識的延續,尤其與有絲分裂間的比較和圖形辨析是高考中常見的考點之一。另外,減數分裂是三大遺傳定律發生的細胞學基礎,對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行為的理解是學好遺傳和變異的的關鍵。
1.2重點、難點分析
這節課教學的重點是減數分裂的過程,尤其對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的分析和理解是教學的核心內容。這節課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基本概念多而集中,理解難度大、易混淆,如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等概念。第二減數分裂中連續進行了兩次分裂,又複雜又抽象,以往的有絲分裂相關特徵容易干擾新知識的構建。第三減數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即分離、自由組合及交叉互換等,多種變化交織在一起,增加了理解的難度。
2教學方法
2.1設計思路
在這節課中,教師將教學目標分解成不同層次的任務,將教學內容設定成環環相扣的問題,並且提供相關的知識背景,創設出良好的探究氛圍,層層深入地展開教學:從新課的匯入到減數分裂概念的自主學習,一直到精子形成中三個環節:探究減數分裂過程→“做”和“討論”相結合學習各期變化→變式練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習路線的設計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主動獲得知識的快樂和驕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2.2採用引導-探究式教學法
這節課以傳授生物學概念原理為主,因此設計的探究活動並不是完全開放的,而是針對減數分裂中的重點內容進行的部分探究活動。首先是在初步瞭解減數分裂的概念後,讓學生探究減數分裂的大致過程,以加深對減數分裂本質的理解;透過展示圖片動畫結合,突破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和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的難點。學生透過觀察、分析、討論,不僅增加了感性認識,更獲得了知識,加深了對減數分裂的理解,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透過學習精子的形成過程來理解並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及過程。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及捕獲有效資訊、分析並處理有效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地使用專業術語來描述生物現象的能力。
情感目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透過學生的分組討論活動,讓學生體會合作的力量,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和合作意識。
4學法指導
設疑導學,指導學生自主探索減數分裂的過程,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相互協作,自主學習的習慣;點撥導議,啟發學生觀察減數分裂的變化過程,使學生學會從知識的發生過程入手,從已掌握的知識出發去分析、推理、概括、總結的基本學習方法。
5教學過程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課時)
創設問題情境:觀察P16問題探討左邊圖,思考:
(1)什麼是體細胞,什麼是配子,兩者有何區別?
(2)體細胞是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配子是否也是透過細胞的分裂和分化產生的?為什麼?
【互動探究一】減數分裂定義
閱讀減數分裂的定義,思考下列問題:
(1)生物體進行減數分裂的目的是什麼?
(2)生物界中哪些生物可以進行減數分裂?在什麼時候進行減數分裂?
(3)與有絲分裂相比,減數分裂有何特點?
一.減數分裂
①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範圍:的生物
③時間:在產生時進行;
④特點:染色體複製次,細胞連續分裂次;
⑤結果:成熟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原始生殖細胞中的
2.原始生殖細胞:是一種特殊的體細胞,增殖方式:分裂,還可進行分裂產生生殖細胞;
【互動探究二】精子的形成過程
閱讀P16-P17精子的形成過程,展示該過程的動畫,思考:
(1)精子在生物體哪個形成,是由哪種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
(2)已知人的受精卵中有46條染色體,請問精原細胞中還有多少條染色體?
(3)觀察減數分裂過程,思考減數分裂過程中出現哪些不同的細胞?
(4)什麼是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
二、精子的形成過程
1、場所: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過程
3.同源染色體:①形態、大小②來源:一條來自,一條來自
③行為:減數分裂過程中進行
4.聯會:同源染色體的現象,結果產生
5.四分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
1、下圖中有個四分體,條染色體,條染色單體,個DNA分子。討論後總結:
1個四分體內有對同源染色體,條染色單體,條染色單體,個DNA分子
2、畫出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的行為變化
課後反思:
減數分裂這一節同有絲分裂一樣,是高中生物課程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而且課程內容很抽象,所以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可能有些難理解,所以就運用了多媒體。用形象的圖片和生動的動畫給學生展示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動態的情境中理解這一過程。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還存在著幾個問題:
1.同源染色體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講解,我們可用人人都有的一雙手做形象的比喻:左右手的兩個大拇指為一對同源染色體,依此類推;而每隻手的五個手指互為非同源染色體,這樣的比喻很直觀且很方便,非常有助於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
2.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的過程,就可以用將貼近的五指伸開的雙手往兩側分開進行演示,左右手的大拇指分開就是同源染色體分開,而一支手的五個手指就是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的過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透過自身的體驗理解整個過程,而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進行演示。
3.染色體和姐妹染色單體的講解,一個著絲點就是一條染色體,當著絲點分開時姐妹染色單體就分開,這個“姐妹情愫”就不存在,而各自獨立成為一條染色體。
4.“四分體”的講解,可以先讓學生自己來理解什麼是四分體,為什麼要稱之為四分體,這樣就可以明白只有聯會的同源染色體才是四分體,而同源染色體沒有進行聯會就不是四分體。
5.減數分裂這一抽象過程的講解我是利用掛圖、把減數分裂的整個過程繪出來,一個時期用一張紙。因為會考題目很多時候都是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進行比較,所以我就將這兩個過程圖都繪製出來,分析完每個時期後,然後拿出其中的一個時期的圖讓學生對不同時期的圖形辨認,儘可能多讓一些學生參與,透過這個活動學生可以加深理解,以不至於碰到題目時不知道該從何入手。
6.最後一點就是課後加強練習,這一點特別重要,當把很多圖放到一起時學生一下子就如墜雲霧,暈頭轉向,如果這時候整理一些專題讓學生進行練習,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講解,老師起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效果會更好。在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己畫一些圖,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既動手,又動腦,掌握的效果遠比一味地聽老師的講解要好得多。而且,減數分裂最重要的是要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一個連續的動態的變化過程,只要學生形成了這個映像,所有的知識名詞的理解和記憶都不再是什麼難事了。
減數分裂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生物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書(必修2)新課標第二章第一節。這部分內容不僅是第二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細胞學知識,有絲分裂知識等知識基礎上進行。透過學習,使學生全面認識細胞分裂的種類,實質和意義。另外減數分裂又是遺傳定律的細胞學基礎,理解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是學好遺傳和變異的關鍵。因此,本節課內容在知識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高中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觀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及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對於細胞中微觀世界的物質變化缺乏感性認識,仍難以理解,較難抓住本質。在內容上,學生已經學習了有絲分裂,掌握了有絲分裂的過程及結果。在此基礎上再透過老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對於減數分裂—精子的形成過程相關知識便能掌握。
三、教學目標
1、透過建構減數分裂過程模型的教學活動,學生親自動手,小組合作探究,對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進行推衍與分析,並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進行修正和完善,在建構模型的同時達成知識生成,理解減數分裂的實質,形成結構與功能觀和物質與能量觀,同時進行科學思維和方法的訓練。
2、透過多媒體中所呈現的圖片和動畫,掌握並理解同源染色體概念。
3、透過體驗科學思維與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創新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1、同源染色體的概念以及減數分裂的兩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是本節課的重點;
2、減數分裂的兩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建構模型,多媒體輔助教學等
六、教學過程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本節透過推導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不是有絲分裂的結果,從而提出減數分裂的概念,再透過設計探究減數分裂過程的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小組合作探究,對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進行推衍與分析,並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進行修正和完善,在建構模型的同時達成知識生成,真正掌握了減數分裂的概念。同時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減數分裂過程,讓各個時期靜止的影象變得具體生動有趣,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更加便於理解。但減數分裂過程本就是難點,還需要不斷強化,鞏固。
減數分裂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課程標準與本節對應的“內容要求”是:“闡明減數分裂產生染色體數量減半的精細胞或卵細胞;說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其遺傳資訊透過配子傳遞給子代”。確定教學目標為:
1.歸納、概括減數分裂的概念及過程。
2.理解和掌握減數分裂的兩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特徵,特別是染色體數目、染色單體數目和DNA含量的變化規律。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減數分裂的概念及過程。
教學難點
減數分裂的概念及過程。
三、教學設計思路
首先透過回想有絲分裂,引導學生進入本節課內容。利用課件展示影片以及影象,講解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並進行區分。最後透過展示觀察蝗蟲精母細胞的減數分裂裝片的實驗影片,講解本實驗。
四、教學步驟
1.新課匯入
教師活動:我們上學期學過了有絲分裂。回想一下,有絲分裂的特點是什麼?是不是複製1次,分裂1次,這樣產生的子細胞和母細胞是不是一樣的?
學生活動:思考後並回答問題。
活動意圖:透過複習舊知識,引領學生進入新的學習情境。
教師活動: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你的父親提供了1個精子,你的母親提供了1個卵細胞,假如精子和卵細胞都是透過有絲分裂形成的,子女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教師活動:這就是涉及到了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減數分裂。
2.新課講授
一、精子形成過程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相信你們課前已經預習過了,我來問問大傢什麼是減數分裂?
學生活動:說出減數分裂的概念。
教師活動:綜合減數分裂的概念並著重強調減數分裂的物件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特點是染色體只複製一次,而細胞連續分裂兩次。
教師活動:減數分裂是怎樣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是如何減少的呢?下面,我們結合動物的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講述減數分裂的基本過程。
教師活動:講解精子的形成部位是睪丸(精巢)的曲細精管中,並利用課件顯示精子形成過程的影片影象。
教師活動:講解精子是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後形成的。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連續進行了兩次分裂。
教師活動:講解在第一次分裂間期,精原細胞中的染色體經過複製,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染色質複製以後,細胞就成為初級精母細胞。初級精母細胞中的染色體經過聯會,形成四分體,進行第一次細胞分裂。在細胞分裂的同時,細胞內的同源染色體兩兩分離,結果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便分裂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而此時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已減少了一半,細胞內不再存在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一次分裂結束。
教師活動:減數分裂第二次是從次級精母細跑開始的,細胞未經染色體的複製,直接進入第二次細胞分裂。在第二次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和前面所學的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非常相似,細胞內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這一位置後,接著進行分裂,於是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分別移向細胞兩極,與此同時,細胞分裂,結果生成了精子細胞,減數第2次分裂結束(強調減數第二分裂的主要特徵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教師活動:在講解期間,著重講解同源染色體、聯會以及四分體的概念。
教師活動:精子細胞經過變形後成為精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最後生成了四個精子,精子細胞再經過變形,形成精子,在這個過程中,丟掉了精子細胞的大部分細胞質,帶上重要的物質—細胞核內的染色體,輕裝上陣,並形成了一個長長的尾,便於遊動。減數分裂就結束了。
教師活動:把精子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和剛形成的次級精母細胞以及初級精母細胞相比,他們有什麼不同?
學生活動:回答精子細胞的染色體數目與次級母細胞相同,比初級精母細胞減少一半。
教師活動:利用課件展示一組圖片請學生判斷誰是有絲分裂,誰是減數第二次分裂?
教師活動:講解有絲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存在於同一細胞中,而減數第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已分開了,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存在。
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教師活動:講解卵細胞的形成場所是卵巢。
教師活動:課件展示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影片。
教師活動:將精子、卵細胞形成過程的圖表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找出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師活動:歸納總結並用課件展示。相同點有染色體複製一次,都有聯會和四分體時期,經過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開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在第二次分裂過程中,有著絲點的分裂,最後形成的卵細胞,它的染色體數目也比卵原細胞減少了一半。
不同點有每次分裂都形成一大一小兩個細胞,小的叫極體,極體以後都要退化,只剩下1個卵細胞,而一個精原細胞是形成4個精子;卵細胞形成後,不需要經過變形,而精子要經過變形才能形成。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生物卵細胞經減數分裂後,細胞中的染色體會不會越來越少呢?
教師活動:利用課件展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DNA含量以及同源染色體的數量表格,並展示曲線圖。
三、觀察蝗蟲精母細胞的減數分裂裝片
教師活動:利用課件展示實驗影片(如有條件組織學生進行實驗)。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展示並講解各個時期裝片的特點。
教師活動:針對課本習題進行講解,講解要點為:
1.根據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位置和數目來判斷。例如,在減數分裂Ⅰ中,先後出現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形成、各對同源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兩側、同源染色體分離、移向細胞兩極的染色體分別由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組成等現象減數分裂Ⅱ中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處,移向細胞兩極的染色體不含染色單體。另外,在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的過程中,處於減數分裂Ⅰ的細胞要明顯多於處於減數分裂Ⅱ的細胞。
2.減數分裂Ⅰ中期,兩條同源染色體分別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兩側,末期細胞兩極的染色體由一整套非同源染色體組成,其數目是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一半,每條染色體均由兩條姐妹染色單體構成。
減數分裂Ⅱ中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處,末期細胞兩極的染色體不含染色單體。
3.同一生物的細胞,所含遺傳物質相同,增殖過程相同,同一時刻不同細胞可能處於細胞週期的不同階段。因此,可以透過觀察多個精母細胞的減數分裂,推測一個精母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連續變化。
五、板書設計
第二章第1節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減數分裂
1.減數分裂
物件: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特點:細胞連續分裂兩次,而染色體只複製一次
結果: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比原始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
2.精子形成的過程
場所:睪丸
過程
3.卵細胞形成的過程
場所:卵巢
過程
4.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