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兒》教學設計8篇

《柳葉兒》教學設計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柳葉兒》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柳葉兒》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透過賞析具體的句子,領略寓情於景的寫作技法,豐富語言情感積累。

  2、領會本文所表現的童年之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學習本文生動描寫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課文“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涵,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難點:

  1、“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涵。

  2、生動描寫的方法。

  3、一些語句飽含的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完成《目標與檢測》自主預習1、2。

  2、請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3、作者圍繞“柳葉兒”從哪幾方面來寫童年?試著用幾個動詞概括。

  三、合作學習,探究理解

  1、本文是一篇寫童年趣事的散文,結合全文找找童年的我“樂”在何處?

  2、對於童年的這種快樂,現在長大成人的作者回想起來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出這一點呢?

  四、拓展延伸

  《挖薺菜》選段。

  五、掩卷沉思

  1、過去人們吃柳葉兒、吃野菜是生活所迫,在我們今天的餐桌上,會不會見到樹葉、野菜?與課文所寫的情況有什麼不同?

  2、在物質不缺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六、作業設計

  1、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們對柳葉“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讚賞它的多姿”,請從你的積累中回憶出寫柳的詩句。(不少於3句)

  2、有人說:苦難是一筆財富。你怎樣看待這種說法?就苦難這一話題寫一段感悟。(50字左右)

  七、板書設計

  柳葉兒

  宋學孟

  事:戀—————搶—————吃—————贊

  情:苦中帶澀,盡在樂中

  理: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柳葉兒》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妙趣橫生的描寫,透過具體的句子賞析,領略寓情於景的寫作技法,豐富語言情感積累。

  2、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緊緊抓住“樂中帶苦,樂中帶澀”這個神,領略文章的思想內涵。

  3、瞭解柳葉背後的苦樂含義,培養感恩之心。

  【教學重點】

  透過具體的句子賞析,領略寓情於景的寫作技法,豐富語言情感積累。瞭解柳葉背後的苦樂含義,培養感恩之心。

  【教學難點】

  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緊緊抓住“樂中帶苦,樂中帶澀”這個神,領略文章的思想內涵。

  【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初識柳葉。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楊柳依依,多麼詩情畫意,歷來都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見之物,從未想過視之為食物。今年的二月似乎特別寒冷,但蔣老師還是摘了些嫩芽,煮好後帶來給大家嚐嚐。

  請同學品嚐,並告知同學柳葉的滋味是什麼樣的。

  (預設)苦中略帶些澀。

  就是這苦吟吟的柳葉兒救過很多人的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曾受過柳葉救命之恩的宋學孟所寫的《柳葉兒》。

  二、回憶柳葉。

  1、在PPT上,老師給出了一些詞語,大家先來看看,是否都認識?並且回憶一下,這些詞在文中是在怎樣的語境中運用的。

  苦澀在作者的記憶中,柳葉兒的味道是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

  瓜秧那一年的春天,地裡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乾地瓜秧吃光了。榆樹皮吃光了。

  捋下來把柳葉兒捋下來吃。

  逞能從小就喜歡爬樹逞能,在摘柳葉時剛好發揮了大作用。

  涼颼颼衣服釦子開了,肚皮蹭著了樹幹,涼颼颼的。

  兀地太陽出來了,老遠老遠淡青色的天邊上,兀地跳出半輪鮮紅。

  攥幹把柳葉兒攥幹了剁碎。

  一茬吃光了一茬,長出來一茬。

  (預設)同學們的回答很精彩,可見大家都是充分預習了的。不僅字詞沒有問題,順帶著把文章內容也預習地很好了。

  2、在預習的過程中,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柳葉會救人的命?為什麼天那麼冷,還要去搶著摘柳葉兒呢?

  因為當時是饑荒。

  文中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表述的?

  三個“光”。

  這次非常嚴重的饑荒,我們稱之為是三年自然災害。有同學從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裡聽說到一些關於那個年代的事情?

  (學生自我發揮)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一年中國的大饑荒是人類歷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對這一點,當代嚴肅的學者、歷史學家都已予以肯定。中國科學院發表的國情報告這樣說:“按保守的估計,因營養不良而死亡約1500萬人,成為20世紀中國最悲慘的事件之一。”

  三、細品柳葉。

  現在,對於那個年代的人爭搶柳葉的行為,就不難理解了吧。

  柳葉兒的滋味,在一開始作者已經告訴我們了,是苦中略帶些澀。那作者在回憶的時候,童年發生的事情是快樂的還是苦澀的?

  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預設)大家的意見很不統一,給大家時間進行四人的討論。樂的表現有哪些?苦的表現又有哪些?請從文中找出相關依據。

  樂(苦中有樂,樂中有苦)苦

  爬樹摘柳葉兒(表現之慾)冷的痛苦,搶得辛苦

  放開了吃到飽(口舌之慾)事物缺少,難得吃到飽

  優美的環境(大飽眼福)美景變美食,無心欣賞

  讓學生在找出相關語句的時候,對語句做適當的分析。尤其是對於景物的兩段描寫。

  四、感悟柳葉。

  給同學們做一道選擇題,是願意生活在那個饑荒的時代還是現在的時代?

  (預設A)現在的時代。我們慶幸自己不必經歷那樣的生活,對於那時的感觸並不是特別深。但是還有那麼些人在生活的邊緣苦苦掙扎。

  (預設B)過去的時代。生活在那樣的時代,不需要讀書,不需要考試,每天隨便怎麼玩。

  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們沒有經歷過飢餓,但即使是當今這樣繁華的社會,仍有這樣一些與大家同齡的孩子在生活的最低線掙扎。

  觀看一些圖片,聯絡自己的實際生活,結合文章內容,就你感受最深的一副畫面,談談自己得到的觸動,談談自己的苦樂觀。

  五、寄語柳葉。

  時光已流逝,抹不去苦澀的記憶;柳葉又抽芽,牽動著如歌的情思。同學們讓我們記住柳葉的那個時代吧!因為柳葉時代的情感薰陶了我們的靈魂,豐厚了我們的思想積澱。但願它能重新整理我們的人生底色。珍惜現在的生活,用真正的幸福裝點自己的人生。

  【作業設計】

  請同學們課後閱讀相類似的閱讀,如《榆錢飯》、《挖薺菜》等,結合課上所學,在隨筆本上寫下自己的所得所感,要求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板書設計】

  樂(苦中有樂,樂中有苦)苦

  爬樹摘柳葉兒(表現之慾)冷的痛苦,搶得辛苦

  放開了吃到飽(口舌之慾)食物缺少,難得吃到飽

  優美的環境(大飽眼福)美景變美食,無心欣賞

  【教學反思】

  《柳葉兒》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在饑荒的年代,全家人靠吃柳葉兒活命的故事。內容很簡單,但要讓學生體會其中“苦中略帶點澀”的滋味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因為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生活條件都比較好,在家可說是集很多人寵愛於一身的。他們根本就體會不了在那個時代的艱苦生活。所以我在設計此教學方案時,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設計問題。

  這節課的亮點在於一開始的實物匯入,用真實的味覺感受“苦”的滋味,以及後面觀賞一些具有震撼性的圖片。因為這些圖片中的主角都是孩子,甚至有些場景就是身邊活生生的例子,有些圖片更是運用對比的手法,加強衝擊力。因此學生受到了震動比較大,也更深刻的理解了本文的主題。過程中結合文章內容進行的“苦”“樂”分析,側重學生語文分析及理解能力的訓練。

  課順利結束了。但由於是借班上課,對於學生的學情分析不是特別充分,整個課堂的調控性及學生答題的調動上,還不夠到位,還有需要自己以後改進的地方。並且從這堂課中我認識到,學生應該是課堂中的主角,要善於創設情境去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要注意恰當的點撥。我們經常提倡學生自主學習,但自主決不是放任自流,它是要以正確的引導作基礎的,而真正起到導航作用的就是教師。

《柳葉兒》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語句,體會字裡行間包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苦”與“樂”,讓學生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

  3、學會簡單的景物描寫。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自古以來,詩人常以楊柳為寫春的一種主要題材,寫春景曰:“萬樹垂楊”,寫春色曰:“陌頭楊柳”,或竟稱春天為“柳條春”。同學們,我們知道許多的文人騷客常以柳作為表情達意的媒介,可是我們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在舊社會里,許多人以柳葉來充飢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宋學孟的《柳葉兒》,和作者一起品嚐柳葉的苦澀的滋味。師板書課題:柳葉兒

  宋學孟

  二、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達到感性認識,同時把不熟悉的字詞寫在黑板上。捋luō颼sōu攥zuàn師:讀完課文,你能否簡單複述一下課文呢?生1:略。生2:略。

  師:很好!剛才兩位同學都能抓住關鍵的環節進行復述,語言組織也較好,我們用掌聲予以鼓勵。本文描寫了作者在童年時代,在那嚴重饑荒的歲月,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樂趣,抒發了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師:你們有什麼感受呢?你想說些什麼嗎?(提示: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

  生1:“我感受到了當時歲月的艱苦,柳葉兒、榆樹皮都拿來吃,同時我也想到了現在一代人都失去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我想說:我們要積極發揚老一輩的吃苦耐勞,不怕吃苦的精神,為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而奮鬥!”師:你說得太具體了,從從前說到了今天,談到了我們應該具有的精神。生2:“我感受到了作者一代人的生活的苦澀,作者對柳樹融入了真情,可以看出作者對柳葉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柳葉當時救了好多人,真是不平凡。”師:嗯,你連作者的情感也體會到了,很好!掌聲鼓勵!

  生3:“老師,老師,我說,我說。民以食為天。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要富裕、發達,首先必需解決人民的口糧問題。”師:你選取的角度真是與眾不同!

  師:可以看出同學們剛才閱讀是仔細的,感受是深刻的!

  三、再讀課文,反饋交流。

  師:我們又把課文讀了一遍,對課文的理解又更深入了,下面我們探討下列一些問題。

  課件出示一幅柳葉圖

  師:柳葉兒是什麼?能用具體的語言描繪一下它嗎?

  生1:“柳葉是一片片打著細卷兒,在陽光裡慢慢的舒展的葉子,柳葉是我們救命恩人,是當時人民的救命恩人。”

  生2:“我說兩點:(1)柳葉兒是柳樹葉子,一片一片的,打著細卷兒,細長、青翠的,嚼起來略帶些苦澀的味兒。(2)柳葉兒是‘我’的救命恩人是老百姓的救命恩人。師:剛才兩位同學細緻地描繪了柳葉兒,並說出了它的作用。其實,不管它的外形怎麼樣,最主要的是它救了許多中國老百姓的命。

  師:對於柳葉,文人墨客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讚賞它的多姿。你能說出有關詠柳的詩句嗎?生1:兩隻黃鸝鳴翠柳。

  生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生3:客舍青青柳色新。生4:張籍的“柳色看猶淺”。許多學生爭著發言。

  師:太精彩了!想不到同學們能夠有如此豐富的積累。師:好,我們再回到課文。文中寫了“我”幾件事?生:我和三叔捋柳葉兒,我吃柳葉兒。師:還有嗎?有哪位同學來補充?生:爬樹!

  師:我們把它歸納一下,總共是三件事: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師:這些事在作者的童年時代被認為是樂事還是苦事?生:樂事!

  師:長大後“我”如何看待這些事?生:苦中帶澀、特殊感情。師:“我”當時想吃點柳葉容易嗎?生:不容易!

  師: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生1:柳葉兒是要搶的,低處的幾天就被大人們搶吃了。

  生2:露珠兒還在樹葉兒的時候,就去搶葉兒的生3:近處的搶完了,就往遠處。

  師:剛才我們已經體會到在作者的童年時代的心目中,搶柳葉兒、吃柳葉兒似乎有無窮的樂趣,其實,樂中充滿的更多的是苦澀。請同學們考慮吃柳葉時,哪些描寫浸透著苦澀?

  生:“有時候還會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幾口粥,吃到一個豆兒,滿心裡香得不行。”這些食物在我們今天已經很常見了,甚至吃膩了,但是在那時卻是很難得的,我覺得這裡浸透著苦澀。

  師:真是今非昔比呀!你說說還有哪裡可以體現。

  生:“包菜包子,裡面還要放一勺油。做這樣的飯,全家便只允許我一個放開吃。於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其中“一勺油”“一個人吃”“肚子圓溜溜的”“幾乎透明”這些短語流露出了濃濃的苦澀味。

  師:同學們,同意他的看法嗎?生:同意!

  師:這位同學能夠從語句中字裡行間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很不簡單!希望其他同學能向他學習。

  師:好!現在我們一起進入第三個模組。

  四、三讀課文,品味語言。

  師:聲情並茂地朗讀一段文字:“我走過去仰頭看看,一下子甩脫了鞋。腳丫子猛地踩到冰涼的硬地上,牙齒都咯嘣嘣響。我趕緊把褲帶勒緊,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樹幹,緩一緩勁,便颼颼的爬上去。衣服釦子開了,肚皮蹭著了樹幹,涼颼颼的。樹上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陰涼”從這些語句裡讓我感覺到了作者的爬樹技術之高,更讓我體會到作者在當時淒冷的天氣裡爬樹的滋味並不好受。

  師:你們能從文中找出語句來體會它的妙處嗎?

  生1:“那些天,全家最樂的是我”,作者為那幾天裡能吃到柳葉而高興,但是反映出‘我’在這裡面的功勞不少,很引以為自豪,與別人相比能多吃,表現出來了幸運的情感。

  生2:我想說兩個地方:(1)“我總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來,放在嘴裡嚼著。”說明作者對柳葉兒的喜愛與感激之情,(2)我說“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說明了當時的生活之不易,作者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與嚮往之情。教室裡響起了掌聲。

  師:兩位同學的回答得到了熱烈掌聲的回報,可見,回答是精彩的。文中有幾處晨景的描繪,非常美。我們把它齊讀一遍好嗎?生:好!生齊讀。

  師:你能用幾名話來描繪傍晚時的景象嗎?

  生1:夕陽西下,映照著綵帶似的晚霞,把天邊圍了起來,樹林中傳來了一聲聲鳥叫,偶爾是麻雀或者是斑鳩,聽那遠處的是什麼,哦,是一隻喜鵲在枝頭鳴叫,好象在宣告明年的好收成。

  生2:夕陽的光輝灑滿了大地,一切都是金黃色,麻雀在枝頭嘰嘰喳喳的,彷彿在訴說著夕陽的美好,不一會兒,兩邊又出現一道紫紅的雲霞,慢慢地、輕輕地飄著

  師:壯哉!美哉!能抓住特點,運用合適的修辭。

  五、回顧全文,情感教育。師:搶柳葉兒吃,這本是一件極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卻感到無窮的樂趣,討論討論,童年的我為什麼會感到“最樂”?“樂”在何處?爬樹逞能之樂搶摘柳葉兒之樂飽吃柳葉兒之樂

  師:這些童年時期的樂在中年的我看來,是何等的辛酸、何等的無奈,請同學們試著用“有一種快樂叫”的句式來描述作者的複雜情感。

  例如:

  1,有一種快樂叫無奈

  2,有一種快樂叫辛酸

  3,有一種快樂叫簡單

  4,有一種快樂叫

  生:有一種快樂叫苦澀。

  生:有一種快樂叫傷心。

  生:有一種快樂叫滿足。

  生:有一種快樂叫單純。

  生:有一種快樂叫溫飽。

  師: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待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呢?

  生: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更加珍惜,努力學習,不能虛度年華!師:你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過不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人和事嗎?生1:逃課、不學習。

  生2:有的人在食堂吃飯時,總留有許多的飯在碗裡或倒掉。

  生3:還有的人上網、玩遊戲。

  師:哦!原來我們的周圍有這麼多陋習,你能用名言警句來勸說他們嗎?生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生2: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生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師:真誠地希望我們每一個人能夠摒棄缺點,發揚先輩的優良傳統,使自己有一個亮麗的,充實的美好人生。

  六、立足課文,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這篇文章裡透過寫有關柳葉兒的幾件事,抒發了作者對柳葉兒的特殊情感。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下面兩首詩。課件出示: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再別康橋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把它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日在我的心頭盪漾

  師:我們一起把這兩首詩讀一遍,注意兩首詩的`語氣、語調。生齊讀。

  師:剛才,同學們讀的時候似乎對這兩首詩的情感把握不夠。現在,四人學習小組討論一下這兩首詩蘊涵了作者什麼情感。此時,學生熱烈地討論著。

  生:《詠柳》這首詩,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我從字裡行間體會到他應是對柳的讚美。所以讀的時候,應該有欣賞之意。

  師:不錯。看到了實質。

  生:《再別康橋》這首詩中“走”、“作別”應是離開康橋這個地方,我感覺是一種留戀之情。

  師:你真是火眼金睛,從字中攝取了資訊。我們對剛才兩位同學以掌聲鼓勵。下面,我們用欣賞、留戀的情感再讀這兩首詩。生再讀。

  師:現在,我作一個小結。第一首是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主要是讚美了那楊柳柔美的姿態;第二首詩中用柳等景物來表達對康橋的愛戀。師:這節課,讓我們體味到了作者的童年生活的苦澀,更讓我們懂得了應該怎樣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同時,同學們的課外積累讓我很敬佩!課後,請同學們作一個小調查:回家以後,問一問爺爺奶奶的年輕時代的生活。

《柳葉兒》教學設計4

  【設計思想】

  語文開啟的是學生的心靈,強調的是學生的體驗,關注的是學生的個性,追求的是學生的發展。

  《柳葉兒》(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一文的設計,旨在透過師生、生生、生本的對話,到文字的深處,在審苦與審樂的層面,領略文章的主旨,品嚐文字的語言藝術,進而培養學生對閱讀方法,寫作技能,語言知識和思維方法的積累意識,進而培養學生全面辨證的審美觀念。同時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由淺入深地去鑑賞主旨,明白文章從內容到形式的安排均是以揭示主旨為旨歸的。

  【實施方案】

  教學目標:

  1、學會由淺入深逐層鑑賞文章主旨。

  2、學習運用多種方法來積累語言、方法、技能。

  教學難點:

  1、審苦與審樂的辨證結合。

  教學步驟:

  一、積累式閱讀

  (一)方法積累

  A、閱讀方法積累——在整體閱讀感知中捕捉重要資訊。

  1、教師範讀,學生仔細傾聽後說基本感受。(感受)

  2、用最少的詞語說說剛才聽過的感受。(說說——樂)

  3、“樂”在何處?(爬高、搶摘、品嚐;滿足三種慾望。見板書設計。)

  4、判斷一下開頭、結尾寫些什麼?

  5、整理行文思路(現實→回憶→現實)。

  B、寫作技能積累——在寫作藝術欣賞中鑑賞主旨。

  1、引導:閱讀就像旅遊,除了去觀覽沿途美景,還要探究其美在何處,為什麼美。欣賞一篇美文,我們除了像上步一樣去捕捉表層的資訊,還應從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語言運用等多個角度去進行品賞!

  2、示範:讓我們嘗試從描寫和語言運用的角度來品析本文的寫作藝術,並進一步鑑賞主旨。如:“那一年春天,地裡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乾地瓜秧吃光了,榆樹皮吃光了,大家又搶柳葉兒……”三個“吃光了”反覆強調,顯示飢餓的程度,揭示搶摘柳葉兒的原因。“又搶”二字證明摘柳葉乃是無奈之下的選擇。

  3、分成四人小組,合作找出你認為描寫優秀或精彩的句、段,先動情地讀一讀,再賞一賞,最後說說它“好”在何處?

  4、學生合作查詢,品析後交流。(生本、生生對話)。

  答案要點:(1)第8段中,寫爬高的一連串動詞:“甩、飛、爬、抱、搖、擺、溜”寫出“我”的陶氣,也為了下文爬高摘柳葉打下基礎。

  (2)第10段中用“溼潤、清涼、朦朧、寧靜”四個詞展現周圍環境的靜謐,富有詩情畫意,為搶摘柳葉增添樂趣。而“冰涼、咯嘣嘣、涼颼颼、滴進、陰涼”等詞則寫出了搶摘柳葉了的苦澀滋味。

  (3)第10段中,把一個太陽比作“一個大櫻桃,去年鮮紅鮮紅的。”寫出極端飢餓,流露出苦澀之味。

  (4)第12段中,描寫品嚐柳葉兒的情形:“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上幾口粥,吃到了一個豆兒,滿心裡香得不行。”用誇張的筆法寫出了“柳葉兒”的美好滋味,可見當時生活是多麼艱難。

  (5)第13段說“於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那紙一般的肚皮被弄破,裡面的腸子會淌出來。”極言其餓,側寫生活的苦澀。

  5、小結;文章明在寫品“柳葉兒”之樂,實質不斷點染生活之苦。也許沒有這種苦,反倒體會不出其中的樂。正因為生活極苦,才有了嘗柳葉兒之樂,苦樂相依,折射出作者對“樂”的辯證思考,即審苦與審樂完美結合。而以苦寫樂,正是我們常見的襯托手法。(點出主題思想及主要寫作方法)

  6、反覆朗讀自己喜愛的語段。體會文中苦樂相伴的複雜感情。

  (二)思維積累——在遷移比較中提升主旨。

  1、設疑:你怎樣看待“苦”與“樂”的問題,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

  2、學生暢所欲言。提示:一切“樂”的品得均建立在“苦”的基礎之上。

  (三)、語言積累——在探究閱讀中昇華主旨。

  1、“柳葉兒”在宋學孟的眼中首先是救命糧,但在更多的古代文人心目中,它還有更豐富的含義,你能背誦一些詠柳名句嗎?

  1、學生背誦。答案要點: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4)、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6)、……

  3、設疑:這些詠柳名句中,“柳”是多姿多情的代表,柳常與一個字相諧音?(留)柳,留相諧,你能在《柳葉兒》中找到它們的結合點嗎?

  1、文章中,也是柳、留相依的。課文第二段中“每當看到那一片片打著細卷兒,在暖和的陽光裡慢慢舒展的柳葉兒時,我總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來,放在嘴裡嚼著,慢慢品嚐那苦中帶些澀的滋味兒。”一句給讀者留下深刻的懸念:為什麼苦中的帶些澀還要去品嚐?結語說:“我卻總忍不住要摘一片下來嚼一嚼。而且我想告訴人們,它味苦,微澀,但能救人。”解開了開頭的懸念,表達了對“柳葉兒”作為救命糧的留念之情。

  2、小結:苦、樂相伴,柳留相依,正是本文作者要借“柳葉兒”傳達給我們的深切體悟。

  二、總結收穫

  (一)、閱讀方法:傾聽、瀏覽、概括、判斷、品析、表達。

  (二)、寫作方法:首尾呼應、苦樂相襯、描寫細膩。

  (三)、思維方法:品味、體驗、領悟、探究、哲思。

  三、佈置作業

  (一)、知識積累:摘錄本課佳詞、佳句到“資料夾”中,瞭解“柳”文化。

  (二)、語言積累:記誦詠柳名句。

《柳葉兒》教學設計5

  教學課題:柳葉兒(宋學孟)

  教學目的:1、感受作者童年談談苦澀中蘊含樂趣的特點。

  2、學習課文富有音樂感的語言。

  學習重點:目標2

  教學方法:自讀、誦讀、討論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序幕

  有的人的童年是幸福的,有的人的童年是苦難的。作者的童年是苦難的,他們得用柳葉兒來充飢,而且這又苦又澀的柳葉兒還不易得到,得去“搶”。就讓我們來感悟課文字裡行間蘊含的人生的淡淡的苦澀。

  二、閱讀主場

  (一)學生自讀課文,在粗通文意的基礎上,選擇一個自己努力能夠把握的角度作較深入研讀。

  閱讀思考參考角度:

  ⑴課文分幾層?

  ⑵課文詳寫了什麼?略寫了什麼?

  ⑶課文用什麼方法描寫人物?

  ⑷“柳葉兒”在課文中起什麼作用?

  ⑸課文的語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⑹課文究竟要抒發怎樣的情感?

  (二)小組討論交流後,在班上作發言。

  教師點撥⑷⑸:

  ⑷①柳葉兒是作者童年情感的寄託。

  ②柳葉兒是作者抒發情感的載體。

  ③柳葉兒是全文的線索(抒發對柳葉兒的眷戀之情——回憶童年時代饑荒歲月裡吃柳葉兒的往事——表達對柳葉兒的深情)

  ⑸語言上較為突出的特點是疊音詞的大量運用(增強了文章語言的音樂感和意境,化艱難為有趣):

  例:一片片打著細卷兒/慢慢舒展/咔嚓咔嚓把樹枝全割下來/嘩嘩的搖/哇哇地哭/心裡卻是美滋滋/天矇矇亮/溼潤潤的清涼/淡淡晨霧/緩緩地流淌/牙齒咯嘣嘣響/涼颼颼的/老遠老遠淡青色的天上/肚子圓鼓鼓的

  3、分小組、分部分誦讀課文

  三、閱讀尾聲

  (一)討論“探究·練習二”

  (二)討論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三)練習:

  1、課堂練習(積累詞語):抄寫課文中的疊音詞。

  2、課外練習:將課文朗誦給家長聽,並請家長講述童年苦澀歲月的快樂故事,再以“我對柳葉兒說——”為題寫一段文字。

  (四)課後收集資料(早讀時在班上交流)

《柳葉兒》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一)知識儲備點

  1、掌握書下面的生字詞。

  2、進一步瞭解生動描寫的方法。

  (二)能力培養點

  培養學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能力。

  (三)情感體驗點

  學生理解“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內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生動描寫的方法。

  難點:“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及相應課件

  教學設計:

  第一塊:整體感知(20分鐘)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匯入:播放柳樹圖片,欣賞詩歌《詠柳》。

  問題設計:你吃過柳葉嗎?那是什麼味兒呢?

  觀賞圖片,體會詩歌詩意。

  猜測,品嚐柳葉。

  2、

  檢查預習情況:出示生字詞。

  學生拼讀生字,口頭解釋詞語。學生評價、糾正、明確

  3、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學生聽讀,感受文章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4

  問題設計:你能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嗎?

  學生回答,學生糾正,明確

  5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學生劃分層次,學生糾正,明確

  第二塊:深入探究(15分鐘)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問題設定:品嚐柳葉是苦中略帶澀的滋味兒,

  為什麼還要品嚐?

  學生回答,學生糾正,明確

  2、

  問題設定:搶柳葉兒吃,這本來是一件極苦的

  事,但童年的我卻感到無窮的樂趣。討論:童

  年的我為什麼會感到“最樂”?“樂”在何處?

  學生思考,自由發言,明確

  3、

  問題設定:作者對“柳葉兒”具有何種感情?

  學生回答,學生糾正,明確

  4、

  品味語句

  學生與老師互評,明確

  第三塊:拓展延伸(10分鐘)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根據你所瞭解到的自己的父母或長輩的童年吃的食物,與你的童年吃的食物作一對比,以“吃”為話題,口頭髮表自己的看法。

  自由暢談

  2、

  播放歌曲《好日子》,結語。

  欣賞、體會

  課後作業:將“拓展延伸”的內容進一步完善,整理成300字左右的材料,抄寫到課外練筆(小作文)本上。

《柳葉兒》教學設計7

  一、預習檢查

  ⒈ 掌握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

  嚼【jiáo】 捋【luō】 逞【chěng】 噌【cēng】 蒙【mēng】 兀【wù】

  勺【sháo】 茬【chá】 柳【liǔ】 澀【sè】 猴【hóu】 蹭【cèng】

  颼【sōu】 攥【zuàn】

  ⒉ 掌握下列詞語的詞義。

  舒展:不捲縮;不皺。 品嚐:仔細辨別;嘗試滋味。

  風快:比喻植物生長非常快。 逞能:顯示自己能幹。

  鐮刀:割莊稼或草的農具,由柄和刀組成。 淘氣:頑皮。

  咔嚓:模擬物體猛然斷裂的聲音。 通身:渾身,全身。

  得意洋洋:形容稱心如意時神氣十足的樣子。 兀地:突然。

  美滋滋:形容非常滿足的樣子。 矇矇亮:形容天剛發亮。

  摔倒:身體失去平衡而倒下。 讚賞:讚美賞識。

  泡沫:液體表面聚集在一起的小氣泡。

  二、課文匯入

  背誦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作者主要描繪的景物是什麼?)大家細緻的體會一下,在這首詩歌當中,作者透過對柳樹的描繪展現了什麼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呢?(展現了春天的美麗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篇和柳樹有關的文學作品,看看這片文章又展現了什麼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三、教學步驟

  ⒈ 提問:請一名同學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進行點評。在語調、語速等方面把握的如何。

  接下來全班同學朗讀課文,一方面要注意語音語調和語速,另一方面思考我們這篇文章主要敘述的是什麼內容?

  明確:敘寫“我”在饑荒歲月裡的童年趣事。

  ⒉ 提問:文章的線索是什麼?作者圍繞線索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呢?

  明確:“柳葉兒”。

  戀柳葉兒——搶柳葉兒——吃柳葉兒——詠柳葉兒

  ⒊ 提問:學生默讀課文。細細體會在“戀柳葉兒——搶柳葉兒——吃柳葉兒——詠柳葉兒”這四部分中,有哪些生動精彩的句子打動了你呢?或者說你感覺哪些句子寫的生動精彩呢?找出來並簡要分析一下。

  明確:開頭對看柳葉兒、摘柳葉兒、平常柳葉兒的描寫,給人一種飽含感情的感受。再如寫爬到最高的樹枝上彈來彈去的得意之態,去搶柳葉兒的晨景,日出的絢麗景色,吃柳葉兒包子的貪婪,都寫得極其生動,使人如見其人、其景。

  ⒋ 提問:透過對句子的分析,你感覺文章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呢?(作者對童年的感受是什麼?)

  明確:童年是“苦中有樂”。

  ⒌ 提問:同年的“樂”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明確:一“樂”是爬樹之樂。

  二“樂”是搶柳葉兒之樂。

  三“樂”是吃柳葉兒之樂。

  ⒍ 提問:對於童年的作者來說,為什麼在艱苦的歲月中會感受到這樣的“樂”呢?

  明確:“少年不知愁滋味”。那時的“我”還不懂得生活的艱難,全家面臨的處境。

  ⒎ 提問:那這種當時作者所感受到的快樂,現在長大成人的他回想起來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呢?

  明確:樂中帶著苦澀。

  ⒏ 提問:文章哪些地方可以體現出來曾經的“樂”中帶著許多的苦澀呢?

  明確:①第四段三個“吃光了”和一個“搶”字,體現了饑荒的嚴重。

  ②第十段關於清晨景色的描寫:太早了,萬物還沒有醒來,八歲的“我”就已經和三叔去搶柳葉兒了……

  ③上樹的具體情景。“仰頭看看”,可見樹之高;硬地上“冰涼”,可見其早;牙齒都“咯嘣嘣響”,可見其冷;肚皮“涼嗖嗖”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陰涼”,可見其滋味並不好受。

  ④第十一段“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這個比喻是作者極飢餓在頭腦中的折射。

  ⑤第十二段柳兒的加工過程非常複雜,反映了柳葉兒的難吃。

  ⑥“吃一個豆兒,滿心裡香得不行”,生活是非常艱辛的。

  ⑦用柳葉兒“包菜包子”就是“最好吃”的了,“還要再放一勺油”,可以想

  象當時油的珍貴。

  ⑧“全家只允許我一個人放開了吃”,從側面反映了饑荒的嚴重:就是這樣的東西,其他人也不能吃飽。

  ⑨作者吃菜包子的情況,可以體會到“我”飢餓、消瘦的程度非常重。

  ⒐ 提問:今天的人們吃不吃樹葉、野菜?如果吃的話,與課文所寫的情況有什麼不同呢?

  明確:今天也吃樹葉、野菜的,如吃香椿樹葉、薺菜等,但都是作為美味中的調劑

  或保健食品來吃。

  ⒑ 提問: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你想對今天的孩子們說些什麼呢?

  明確: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

  【童年的生活都是難忘的,不管它是與苦難交織,還是同歡樂相伴,它畢竟留下了許多值得我們回憶的東西。和作者一樣,我們也都曾經擁有過屬於自己的童年,那就請同學們課後拿起筆,回憶、記錄自己的童年故事,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四、作業佈置

  以談吃樹葉、野菜為話題,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看法。

《柳葉兒》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一、體會作者童年的“苦”與“樂”。

  二、認識過去的童年,瞭解時代的變遷,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明天。

  學習時數:

  1課時

  學習內容和步驟:

  一、課前學習:

  1.查字詞典;把文中的重點詞語及注音解釋抄寫在積累本上。

  2.向長輩瞭解他們的童年生活。

  3.試著嚐嚐過去人們吃的食物,諸如野菜、柳葉兒等等。

  二、課堂學習

  (一)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展示預習成果。

  (1)向大家介紹你所積累的生字、詞語。

  (2)交流你所瞭解到的長輩的童年生活趣事等。

  2.速讀全文,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明確這篇敘事散文是以“柳葉兒”為線索,敘寫“我”在饑荒歲月裡的童年趣事。)

  3.獨立思考:作者圍繞“柳葉兒”從哪幾方面來寫童年的?

  (試著用一個表示動作的字概括)

  戀柳葉兒——搶柳葉兒——吃柳葉兒——詠柳葉兒

  (二)合作學習,探究理解。

  1.討論交流:

  (1)本文重點寫到搶柳葉兒吃,你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這在當時是件“極苦的事”還是“最樂的事”?

  (2)在“我”看來“柳葉兒”的味道如何?

  (在文中找出依據並作分析)

  2.質疑解疑:(同桌討論)

  組織引導學生結合課後練習二研讀重點語句,學生回答可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但不能脫離當時和現在的特定時代背景,不能離開兒童的心理特點。

  3.融合情感:(小組討論)

  作者對“柳葉兒”具有何種感情?

  (師作引導,結合飽含感情的語言。)

  4.積累學習:說說你所知道的詠柳的詩句。(學生交流)

  5.小結。

  (三)拓展延伸:

  根據你所瞭解到的自己的父母或長輩的童年吃的食物,與你的童年吃的食物作一對比,以“吃”為話題,口頭髮表自己的看法。

  三、課後學習:

  將“拓展延伸”的內容進一步完善,整理成書面材料,寫到練筆本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