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2.傳統節日》教學設計(通用5篇)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2.傳統節日》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2.傳統節日》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2.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傳、統”等15個生字,會寫“貼、街”等9個字,會寫“節日、春節”等10個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能按時間順序排列。選一兩個傳統節日,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的。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傳、統”等15個生字,會寫“貼、銜”等9個字,會寫“節日、春節”等10個詞語。

  2.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能按時間順序排列。選一兩個傳統節日,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的。

  教學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含與節日相關的圖片、小影片,有關端午節來歷的微課,田字格中的範字)。

  2.學生:生字卡片,傳統節日名稱的卡片;向家長了解中國傳統節日及其習俗。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傳、統”等12個生字,會寫“貼、街、舟、艾”4個字,

  會寫“節日、春節”等6個詞語。

  2.朗讀課文第一至五句,瞭解春節、元宵節等5個傳統節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話說節日

  1.播放春節聯歡晚會開場舞影片片段,請學生觀看,感受節日的喜慶與隆重,說一說:這是什麼節日?你喜歡過這個節日嗎?為什麼?

  2.提問:除了春節,你還知道中國的哪些傳統節日?

  3.小結:這些節日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世世代代都過的節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4.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5.認讀詞語“傳統”。

  提示:“傳”是翹舌音。

  提問:你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傳、統”2個字?

  預設:

  (1)“加一加”:專一傳、充一統。

  (2)與熟字組成詞:傳家寶、傳來、傳說;總統、統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在拼音的幫助下把字音讀正確,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

  (2)想一想:課文寫了哪幾個傳統節日?

  2.學生交流。

  三、朗讀感悟,隨文識字

  1.學習第一句。

  出示: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

  (1)提問:春節到了,人們喜歡做些什麼?(貼窗花、放鞭炮)

  (2)交流:貼窗花、放鞭炮是春節的習俗,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習俗?(貼對聯、貼年畫、拜年、給壓歲錢。)

  (3)識記生字“貼”。

  ①出示詞語“貼窗花、貼對聯、貼門畫”及情景圖片。

  ②指名讀;請學生做一做“貼窗花”這個動作,說一說:你還貼過什麼物品?相機出示詞語“貼郵票、貼紙片、貼紅花”,齊讀詞語。

  (4)範讀,讀出輕快的節奏。指名讀。齊讀,讀出韻律美。

  (5)指導書寫“貼”。

  ①出示“貼”字。想一想:這個字與已經學過的哪個字比較像?

  ②比較“站、戰一貼”,找出共同點。

  ③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寫“貼”的偏旁“貝”時,最後一筆變成點。

  ④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2.學習第二句。

  出示: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

  (1)指名讀,正音。

  (2)識記生字“宵”。

  出示詞語“姓肖、元宵、訊息、削鉛筆”,比較“肖、宵、消、削”,藉助形旁表義的規律識記字形。

  (3)識記生字“巷”。

  出示大街小巷的情景圖,學生在圖上找出大街、小巷,再說說大街與小巷的區別是什麼。

  (4)引導理解“人如潮”。

  請學生聯絡生活,說一說“人如潮”的意思。出示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看花燈的情景圖,引導理解:寬寬的街道、窄窄的巷子裡到處都是看花燈的人,非常熱鬧,這就是“人如潮”。

  (5)請學生說說看花燈的熱鬧場面。拓展交流:除了看花燈,你們家還怎樣過元宵節?

  (6)引讀:元宵節,人們看花燈、吃湯圓,心情怎樣?帶著感受朗讀這一句。齊讀這一句。

  (7)指導書寫“街”。

  ①引導回憶熟字“封、桂、掛”,說一說寫“街”字時要注意什麼。

  ②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街”字的左、中高,右邊低,三個部件要寫緊湊。

  ③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3.學習第三句。

  出示: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

  (1)識記生字“祭”。

  ①與“察”比一比。

  ②出示“祭”的甲骨文啊,描述:左邊是一塊生肉,肉上還有血水流出,右邊是一個“又”(指手),中間像祭桌。表示以手持生肉敬供神明祖宗。

  (2)指導朗讀。

  引導:清明去掃墓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指名讀這一句,提示:聲音稍稍低沉。

  (3)引導理解祭掃習俗:清明時節,人們會去墓地祭掃,表達對逝去的祖先的懷念。

  (4)齊讀這一句。

  4.學習第四句。

  出示:過端午,賽龍舟,粽香艾香滿堂飄。

  (1)指名讀,正音。

  (2)識記生字“舟”。

  出示龍舟圖片,配上文字“龍舟”,學生認讀詞語“龍舟”。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含“舟”字的詞語?

  (3)識記生字“艾”。

  你在哪兒見過“艾”字?出示圖片,認讀詞語“艾草”。

  教師補充:民間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會把艾草和菖蒲插在門窗上。為什麼要插艾草呢?據說插了艾草能驅邪避毒,求吉祥,納百福。

  (4)識記生字“堂”。

  利用意義識記,“堂”最早的意思是高大的房子,我們把能開大會的房子叫“禮堂”,你還知道哪些含“堂”字的詞語?(澡堂、課堂、酒店大堂)

  (5)播放有關端午節來歷的微課,學生觀看。

  (6)觀看賽龍舟的壯觀場面。再齊讀這一句。

  (7)指導書寫“舟”。

  ①請學生觀察“舟”字的結構及筆畫。

  ②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舟”是獨體字,最後三筆的順序是點、橫、點。

  ③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8)指導書寫“艾”。

  ①引導回憶熟字“義、文”。

  ②學生嘗試描紅、練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提示:寫“艾”時,撇、捺要舒展。

  5.學習第五句。

  出示:七月七,來乞巧,牛郎織女會鵲橋。

  (1)指名讀,正音。

  提示:“乞、巧”2個字都是第三聲,2個第三聲在一起,“乞”的讀音近似第二聲。

  (2)交流: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3)引導理解“乞巧”。

  出示:牛郎織女相會的圖片。

  引導:誰來講講牛郎織女的故事?指名講故事。

  教師介紹:七月初七這天的晚上,姑娘們喜歡來到花前月下“拜織女”,乞求上天讓自己也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

  提問:“乞巧”的意思是什麼?(乞求心靈手巧)

  (4)識記生字“乞、巧”。

  與熟字比一比:吃----乞。

  組詞:乞求、乞討;巧妙、巧手、心靈手巧。

  (5)識記生字“郎”。

  與熟字比一比:朗----郎。

  提示:“郎”在古代常常是對從事某種職業的人的稱呼,如貨郎、牛郎、賣油郎等。所以“牛郎”的意思是什麼?(放牛的人)

  (6)指名讀,齊讀這一句。

  四、抄寫詞語,增加積累

  節日春節花燈清明節先人龍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餅、賞、菊”3個生字,會寫“敬、轉、團、熱、鬧”5個字,會寫“中秋、轉眼”等4個詞語。

  2.朗讀課文第六至八句,瞭解中秋、重陽2個傳統節日。背誦課文。

  3.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能按時間順序排列。聯絡生活,選一兩個節日,說說自己是怎麼過節的。

  教學過程:

  一、朗讀感悟,隨文識字

  1.過渡:上節課我們朗讀了課文的第一至五句,瞭解了哪幾個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這節課我們繼續讀文識字。

  2.學習第六句。

  出示:過中秋,吃月餅,十五圓月當空照。

  (1)指名讀,正音。

  (2)指導識記生字“餅”。

  ①利用形聲字規律識記。

  ②喚醒生活經驗:月餅的品種多樣,你都吃過哪些不同型別的月餅?

  出示圖片及相應的詞語,學生認讀:

  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臺式月餅(產地不同)

  桂花月餅梅乾月餅豆沙月餅冰糖月餅(餡料不同)

  (3)指導朗讀:八月十五過中秋,圓圓的月亮當空照,一家人賞月吃月餅,多麼幸福啊!帶著這樣的感受讀。

  (4)指名讀,齊讀。

  3.學習第七句。

  (1)過渡:過完中秋節,不久就是重陽節,重陽節裡大家喜歡做什麼?

  出示: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

  (2)指名讀,正音:“重”在“重陽節”一詞中讀chóng,“賞”是翹舌音。

  (3)指導識記生字“賞”。

  ①與熟字比一比:常賞。

  ②組詞:欣賞、觀賞。

  (4)指導識記生字“菊”。

  ①出示菊花圖片。

  ②認讀詞語:菊花、白菊、賞菊。

  (5)引導理解“重陽”:古人認為九是陽數,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所以這一天被稱為“重陽節”。重陽節也稱為“老人節”,寓意是希望老人們長壽幸福。

  (6)指名讀,齊讀。

  (7)拓展:重陽節的時候,你們學校開展過什麼活動?

  (8)指導書寫“敬”。

  ①出示“敬、放”2個字,學生回憶熟字“放”的寫法,找出共同點。

  ②學生試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

  ③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敬”,左寬右窄,最後一筆捺要寫得舒展。

  ④學生練寫。

  4.學習第八句。

  出示: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

  (1)指名讀,齊讀。

  (2)指導朗讀:新春到,大家可真高興啦!帶著自己的感受讀這一句。齊讀。

  (3)創設情境讀:“團圓”就是過年時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回家了;“團圓”就是過年時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回去看爺爺、奶奶。一家人在一起,多開心,多快樂呀!再讀這一句。

  (4)指導書寫“轉”。

  ①出示“轉、車”2個字,學生回憶熟字“車”的寫法,比較“轉”字中的“車”與之相比有什麼不同。

  ②學生試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

  ③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車”變成車字旁,橫變成提,並且筆順也發生變化,先寫第三筆豎,再寫第四筆提。“轉”的第七筆是豎折折,“專”的第二橫寫在田字格的橫中線上。

  ④學生練寫。

  (5)指導書寫“熱”。

  ①出示“熱”字:仔細觀察,寫這個字時需要注意什麼。

  ②回憶熟字“點”字四點底的寫法。

  ③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第五筆是橫斜鉤,四點底要寫得寬而扁,第一點與另外三點方向不同,四個點間距均勻,高度一致。

  ④學生描紅、練寫。

  (6)指導書寫“團、鬧”。

  ①出示“團、鬧、閉、閃”一組字,學生回憶熟字“閉、閃”的寫法,找出共同點。

  ②學生試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

  ③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門字框要寫得方正。

  (7)展示與評議。

  ①展示學生本節課的書寫作品,師生評議。

  ②學生再次練寫。

  二、抄寫詞語,積累詞語

  中秋轉眼團圓熱鬧

  三、瞭解節日,排列順序

  1.出示多個年份的含春節的日曆頁面。

  引導觀察:春節在哪一天?農曆日期是哪一天?公曆日期是哪一

  天?透過多個年份的日曆頁面比較,讓學生明確春節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

  2.出示多個年份的含清明節的日曆頁面。

  引導發現:清明節用的是公曆日期,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

  3.出示多個年份的含元宵節、端午節等5個節日的日曆頁面。

  引導發現:這幾個節日用的都是農曆日期。請學生記住具體的日期。

  4.教師小結:中國這些傳統節日裡,除了清明節,其他節日都是用的農曆日期。

  5.出示節日名稱的卡片,請學生按照時間順序排列。

  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春節重陽節中秋節

  6.按時間順序齊讀節日名稱。

  四、背誦課文,促進積累

  1.教師說節日名稱,學生試著背誦課文。

  2.同桌互相背一背。

  五、延伸拓展,開闊眼界

  1.交流:你最熟悉什麼節日?說一說你是怎樣過節的。

  指導:可以先說說過節的時間,再說說過節的習俗、情景等。

  2.拓展:我國很多民族有自己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

  3.小結:讓我們記住這些傳統節日,在豐富多彩的習俗文化中品味節日的美好,傳承中華民族寶貴的美德。

  板書設計:

  2、傳統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

  ↑

  重陽節↓

  ↑

  中秋節←七夕節←端午節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2.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2

  妙析教材

  過節,對於每一位中國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高興的事。節日,是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中國傳統節日留存著歷史的記憶,傳承著悠久的文化,體現了親情、團聚,代表了偉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禮儀等。例如:吃粽子會讓我們想到屈原和他的愛國思想;中秋節在吸引大家吃月餅之餘還傳達著愛家的資訊;重陽節號召大家尊老愛老。這篇課文將會激發學生探討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培養學生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對傳統節日的感受和記憶相對較少,對傳統節日的情感也在逐漸淡漠。儘管學生在課前已經蒐集到一些相關資料,但由於課堂時間限制和資料有限,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理解也還停留在表面。針對這一狀況,教師要引導學生蒐集節日時間及習俗,在課堂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意識,從而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教學建議

  可由學生熟悉的節日場景匯入,用學生熟悉的節日風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挖掘情感因素,採用演示、朗讀等方式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自主賞析,在各種語文活動中提升審美情趣,感受情感的薰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

  【過程與方法】

  透過蒐集、交流傳統節日的資料,提高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學生弘揚傳統文化,開拓創新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

  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節日,並能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日的。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生字新詞,蒐集傳統節日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朗讀課文,知道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並能說出各個傳統節日的具體時間。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

  2.朗讀課文,知道我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難點

  知道各個傳統節日的具體時間。

  三、創設情境

  師:“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喜歡過春節嗎?你們是怎麼過春節的?(生交流)

  (師播放有關春節的圖片)春節俗稱“過年”,那一天人們按照傳統習慣要穿新衣、放鞭炮、貼春聯、吃團圓飯、拜年,寓意著新的一年的開始。

  四、分享交流

  除了春節,你還知道哪些節日呢?請把課前大家蒐集的自己最感興趣的傳統節日的資料,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相互補充。如:端午節的賽龍舟、吃粽子;清明節的掃墓、踏青;春節的貼對聯、掃塵、守歲等;中秋節的賞月、吃月餅;元宵節的猜燈謎、逛花燈、吃元宵、慶團圓……)

  五、初讀課文

  1.揭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地瞭解一下我國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傳統節日)

  2.自由朗讀課文。

  (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教師巡視學情,及時糾正字音。

  3.學生認讀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藉助拼音,反覆拼讀畫圈的生字。

  (3)同桌相互檢查,當“小老師”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並說說自己是怎麼記憶這些生字的。

  4.全班交流識字。

  5.由字拓展至詞,讀一讀詞語。出示:

  傳統元宵節大街小巷祭掃龍舟

  艾香滿堂乞巧牛郎月餅賞菊

  六、再讀課文

  1.聽老師範讀。

  2.學生自讀。

  3.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問題:

  課文共有幾句話?寫了哪幾個節日?

  4.小組探討。

  5.分組彙報,全班交流。

  (8句話,共寫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

  6.你能找出課文中每句話分別寫的是哪個節日嗎?

  第一句:春節第二句:元宵節

  第三句:清明節第四句:端午節

  第五句:七夕節第六句:中秋節

  第七句:重陽節第八句:春節

  7.這些節日的時間分別是什麼時候?

  春節:正月初一或正月初一以後的幾天。

  元宵節:正月十五。

  清明節: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或四月六日。

  端午節:五月初五。

  七夕節:七月初七。

  中秋節:八月十五。

  重陽節:九月初九。

  七、課堂小結

  1.“開火車”複習生字。

  2.齊讀課文。

  八、梳理板書

  傳統節日

  第一句:春節第二句:元宵節

  第三句:清明節第四句:端午節

  第五句:七夕節第六句:中秋節

  第七句:重陽節第八句:春節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9個生字。

  2.背誦課文。

  3.能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節日。

  4.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寫9個生字。

  2.背誦課文。

  難點

  能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節日。

  三、複習匯入

  1.出示生字,玩遊戲識字。

  2.出示傳統節日圖片,猜節日時間。

  四、走進節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中國傳統節日及傳統節日是在哪一天或哪幾天。這節課,我們再來看一看,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風俗,我們又會吃到哪些美食。

  1.找出文中描寫節日風俗的詞語或句子,畫上橫線。

  2.同桌對一對,看看自己找完整了沒有。

  3.指名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4.從這些節日裡選取一個或兩個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的。

  5.瞭解其他民族的傳統節日。

  (1)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會穿上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並在夜晚點燃火把到曠野中游行。

  (2)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用相互潑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3)達努節是自稱“布努”的瑤族人民歡慶豐收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人華服豔裝,走村串寨,訪親問友,互慶豐收。村村寨寨敲起銅鼓,載歌載舞,盡情享受豐收的喜悅。

  (4)苗族人民為了迎接龍船節的到來,每個村寨都要專門製作一至兩艘龍船,等到龍船節來臨時,他們就會舉行激烈的劃龍船比賽。

  五、排列節日

  1.出示節日:

  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春節重陽節中秋節

  2.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排列節日。

  (可以標序號,也可以將各個節日重新寫一遍。)

  3.指名回答,說說自己為什麼要這樣排列。

  4.教師小結:

  春節是一年的開始,元宵節預示著春節的結束,清明節在每年的四月,端午節在五月,中秋節在八月,重陽節在九月。

  六、指導背誦

  1.學生自讀課文,嘗試背誦。

  2.教師出示各個節日的圖片,引導學生合上書,邊看圖邊背誦。

  3.評選“背書小冠軍”,給予紅旗獎勵。

  七、指導書寫

  1.出示9個生字。

  2.學生自讀這9個生字,同桌之間給生字組詞。

  3.觀察漢字結構,說說這些字書寫時分別要注意什麼。

  4.觀看“電腦小博士”的漢字書寫。

  5.學生臨摹書寫。

  6.評選並展示今天的“書寫小達人”,給予紅旗獎勵。

  八、梳理板書

  傳統節日

  春節貼窗花、放鞭炮

  元宵節看花燈

  清明節掃墓

  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

  重陽節孝敬老人、賞菊、登高

  九、教學感悟

  上課伊始,我借春節來喚起學生對春節的回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使課堂一開始就充滿了快樂、和諧、互動的氣氛。我還設定師生互動環節,師生分享蒐集到的資料,將常見的傳統節日進行詳細介紹,學生在交流中理解了其中豐富的內涵。這一環節搭建了一個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臺,體現了真正的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激發了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我放手讓學生透過讀、議、評來掌握節日的時間及風俗習慣,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課堂中“背書小冠軍”及“書寫小達人”的評選,激勵著學生參與其中,輕鬆學習,學有成效。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2.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透過活動,更多地瞭解有關我國一些傳統節日的來歷、習俗、飲食等深刻內涵。

  2.透過彙報交流與展示,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總結能力和組織交際能力。

  3.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家過節的過程,或者在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事。並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當地表達出來,要表達真情實感。

  4.培養學生的生活情趣,使學生熱愛生活,增強民族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蒐集整理資料,整合資訊,用不同方式展示交流的能力。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並能正確運用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經過表達完整,有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播放春節貼春聯、清明節踏青、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的畫面。

  2.談話激趣:誰能說說這些傳統節日的時間呢?(自由交流)

  3.匯入課題:同學們每個節日都有著不同的風俗。前一階段,我們各小組針對自己喜歡的傳統節日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你們一定有許多收穫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吧!那麼,今天讓我們走進一些傳統節日,去感受一下這些節日的風情吧!(板書課題)

  二、展示活動成果。

  預設一:春節組同學展示交流:

  1.談話過渡: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過春節,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那麼接下來,讓我們跟隨春節組的同學一起了解一下春節習俗!

  (1)展示故事:關於春節,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每到除夕就出來傷害人命。一年除夕,來了個老人。他在門上貼上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大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裡啪啦”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逃走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祈求來年的幸福平安。

  (2)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這裡有幾副春聯,誰來為我們讀一下?(春節組的同學現場表演寫春聯。)

  (3)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很普遍,濃墨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把收集的幾幅年畫張貼在牆上,學生欣賞,交流評議。)

  (4)古詩誦讀:春節是古代傳統的節日,有許多詩人都用他們的筆來描繪春節的熱鬧景象。下面請欣賞我們帶來《元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5)歌曲欣賞,齊唱《新年好》。

  預設二:元宵節小組成果展示。

  (1)猜燈謎:“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

  以獎勵小禮物的方式出燈謎:

  內裡有人(打一字)謎底:肉

  傘兵(打一成語)謎底:從天而降

  農產品(打一成語)謎底:土生土長

  初一(打一成語)謎底:日新月異

  (2)元宵節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展示本地慶元宵影片。)

  預設三:重陽節組的同學展示交流。

  1.在《易經》中,人們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稱重陽。古人認為這是個吉祥的日子,因此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為重陽節。這就是重陽節名字的由來。

  2.課件展示古人重陽節登高圖片。

  三、明確範圍,討論理解

  1.說說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

  提示:在介紹自己知道的節日時,要從節日的來歷、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參加過哪些節日或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場面、情景幾方面來說,說時要有一定的順序。

  2.學生讀書上提示,明確本次的習作所要寫的內容:可以寫自己家過節的過程,也可以寫在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3.小組交流。

  四、板書設計:

  中華傳統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

  (看、聽、感受)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2.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2、透過春節,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3、明確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生活、樂於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情感。

  教學重點:

  瞭解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風俗等,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聽關鍵詞,猜節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有關節日的關鍵詞,就請大家來猜猜是什麼節日,在哪一天過節?

  放鞭炮,拿紅包(春節正月初一)

  祭祖、掃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五月初五)

  吃月餅,賞圓月(中秋節八月十五)

  師:像這些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併成為中華民族象徵的節日,我們把它們叫做中國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中國的傳統節日

  師:上課前,老師請大家去收集中國傳統的節日,除了螢幕上的四個傳統節日,你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們分別在哪一天過?

  師:在學生回答後再出示其餘的幾個傳統節日,問:從日期上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對呀,中國的傳統節日多數都是按農曆來過的,只有清明是按公曆來過的,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早在唐朝就有詩人寫下了《清明》這一首詩(引:清明時節……)

  二、走進春節。

  1.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喜慶的是哪一個節日?

  2春節的濃濃年味至今還讓我們回味無窮,你能說說春節有哪些主要活動嗎?(同桌討論後交流)

  (1)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

  (2)走親戚。師:是呀,從年初一開始,人們就忙著走親拜友,互相祝福,分享過年的快樂。

  (3)壓歲錢。師: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

  “歲”與“邪祟”的“祟”同音,長輩們希望能壓住邪祟,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4)貼“倒福”、春聯、窗花、年畫。(師:福字怎麼貼?為什麼要倒貼?除了貼福,還會貼什麼?老師這裡也有一幅春聯,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引導春聯的讀法。

  (5)放煙花鞭炮。節日的禮花綻放在空中,多美!老師從網上搜集了不少煙花的照片,想看嗎?)

  (6)掛中國結(出示中國結)同學們,紅紅的中國結是用一根紅絲線纏繞而成的,喜氣的中國結讓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洋溢著喜慶,團結,象徵著世界華人心連心。(掛在黑板上面)

  小結:

  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最開的心莫過於收到長輩的紅包了。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幾個紅包,不過裡面不是壓歲錢,卻同樣是老師對同學們的祝福。想不想得到老師的紅包?

  要得到紅包也不難,老師這裡針對春節設計了四關,只要你能闖出一關就能得到老師的紅包,大家有信心嗎?好,先祝大家馬到成功!

  3.闖關活動

  第一關:年的故事誰來闖關?

  第二關:背一幅春聯或一首春節的詩。

  第三關:說出一首和春節有關的歌,並唱出一句。

  第四關:設計一句春節的祝福語

  師:同學們,老師祝賀你們順利過關,為了獎勵大家,老師也要送大家一首好聽的歌《恭喜恭喜》,會唱的同學一起唱,不會唱的拍起自己的手來!

  三、交流其他傳統節日。

  師:每當節日來臨,我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歡慶節日,透過這些節日,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得到了很多快樂。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春節以外的一個傳統節日,交流並記錄你們對它的瞭解。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請問你們小組討論的是哪一個節日,在討論中你們知道了什麼。還有哪個小組也討論了這個節日,有沒有要補充的嗎?

  根據學生彙報出示相關內容

  端午節

  1、請學生介紹當地過端午節的習俗。(吃帶黃的五種食品、小孩額頭上畫王字、胸戴香包、門上掛艾草菖蒲等習俗,以用來避邪、祈求吉祥平安和驅蟲……)

  2、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師:偉大詩人已離我們遠去了,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什麼呢?(愛國主義精神)

  2、吃粽子師:介紹嘉興的粽子五芳齋

  3、賽龍舟師: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賽龍舟的影片。

  師:賽龍舟還賽出了什麼精神?(團結合作、拼搏、力爭上游……)

  今年的5月28-29日可到嘉興觀看全國性的賽龍舟比賽,親自感受激動人心的場面。

  清明節

  1、請學生介紹當地過清明節的習俗(祭祖、上墳、吃青糰子)

  回憶今年的清明節還除了祭自己先輩外還祭了哪些人?

  課件出示本班中的學生網上祭英烈,獻花、留言、瀏覽革命紀念館和參觀烈士陵園照片。師: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過清明節已不僅僅是祭自己的祖先,還要祭革命先烈及為人民利益而獻身的英雄,並且可以利用網路來祭奠。

  2、介紹清明節的由來

  學生根據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交流元宵節(欣賞各種花燈)、中秋節、重陽節……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學到了很多知識。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許多外國節日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所以在我們的身邊,又產生了許多節日,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暢遊節日王國。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2.傳統節日》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透過觀察生活、查閱資料,初步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習俗等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發現生活中蘊涵的隨處可見的傳統文化。

  2.在互動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使用正確、得體的語言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促使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發展語言。

  3.透過活動,瞭解春節相關資訊,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濃厚興趣和深切熱愛;讓學生學會和家人一起快樂地過傳統節日,增進與家人的情感。

  【學習準備】

  調查收集有關的材料。

  【學習過程】

  一、談話匯入

  中國傳統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而傳統節日就猶如其中一顆閃耀的明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走進我們的傳統節日吧。

  二、綜合性學習

  (一)傳統節日及由來

  1.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學生根據自己的調查表回答歸納: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

  2.你對哪個傳統節日比較感興趣?說說理由。

  這些歷史久遠,同時又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其中,又以中秋和春節兩大節日最為隆重。今天,我們就來重點研究春節。

  (二)春節的習俗

  團團圓圓的中秋過去了,熱熱鬧鬧的春節即將向我們走來。你們會用怎樣的方式,迎接這最為盛大的傳統節日。

  1.“年”獸的傳說

  2.紅包(壓歲錢)

  3、貼倒福

  4、貼春聯(對聯小彙集)

  5剪紙(窗花欣賞)

  6、其他

  三、拓展延伸

  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的歷史,擁有燦爛輝煌的民族傳統文化。今天我們所瞭解的也僅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讓我們走出課堂,繼續去探索,去發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