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補天》教學設計模板(精選5篇)

《女媧補天》教學設計模板(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女媧補天》教學設計模板(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女媧補天》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女媧補天、洪水、圍困、雲霞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受到課文中思想感情的薰陶。

  3、知道女媧為什麼要補天以及補天的過程,能複述“補天”的過程。

  4、能體會女媧急他人之所急、救民於水火的精神,並對閱讀古代神話故事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女媧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補天的過程。

  【教學難點】

  體會女媧的勇敢精神和樂於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想象力。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有關教學掛圖或《女媧補天》動畫片片斷;蒐集有關地震、暴雨、洪水、狂風等災害性氣候的錄影資料。

  2、學生準備:

  讀通課文,讀準、讀熟生字新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準備新課

  課前先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給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自己先練讀,再同桌互相指認教師用生字卡片進行檢查和強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認和正音。如“塌(踏)、岡(崗)、純、冶(治)”等等。

  二、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女媧補天》(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看到這個字──“女媧”的“媧”,你們聯想到哪些與它字形相近的字呢?……

  (反饋,教師把學生說出的形近字有選擇地寫到黑板上,提醒學生注意區別字形和讀音,並組詞讀一讀。)

  同學們預習課文後知道,這是我國古代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

  (板書:古代神話故事)

  同學們知道嗎?“神話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呢?──對,神話故事是人們想象出來的。那麼人們又為什麼會有這些想象呢?我們學習課文時可以進一步來思考。

  三、引導自讀課文和質疑

  1、當你們看到課題、閱讀課文時,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嗎?大家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學生質疑,教師適當歸納、有選擇地板書。設計質疑:

  ⑴女媧是誰呢?

  ⑵女媧為什麼要補天呢?

  ⑶有淺有女媧這個人呢?

  ⑷女媧怎麼補天呢?

  2、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問題,像“女媧為什麼要補天”、“女媧怎樣補天”等問題,我們在閱讀中都會弄懂的。

  四、學生探究閱讀

  1、提出閱讀要求:

  可用投影或小黑板提出以下要求:

  ⑴在課文中找到寫女媧補天原因的句子,請用橫線畫出來,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寫上“補天的原因”;

  ⑵課題叫“女媧補天”,那麼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補天”過程的?請用“||”標明起止。

  (學生獨立閱讀課文,輕聲讀,動筆畫、寫。所給時間要比較充分。教師巡視,注意指導後進生。在適當時機組織交流和討論。)

  2、學生就以上兩個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探究的情況。

  3、反饋:

  ⑴教師提出問題:

  女媧為什麼要補天?

  (學生髮言。)

  ⑵教師小結:

  女媧看到天塌下來,許多人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受難,心裡難過極了,所以她決心要補天。我們再來看看,女媧看到人們受災受難,她的心裡特別難過。寫這些災難景象的是課文第幾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我們來讀一讀這部分課文。哪些同學願意讀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把課文描寫的那些景象在頭腦中展開想象同學們剛才在讀、昕課文時,頭腦中浮現了什麼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電視上見到過沒有?同學們可以在小組裡議論一下。

  (議論後,組織學生髮言。)

  ⑶女媧見到別人受苦心裡就難過,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一個人總能為別人著想,總想著幫助別人克服困難,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民於水火的一種獻身精神。課文哪一段寫到女媧的這一心理?(第二自然段。)我們全班一起來讀一讀。要讀出女媧對人們受災受難同情的語調。學生練習讀,齊讀,教師適當指導。想想在生活中或電視裡有沒有聽說或看到過像女媧這樣的人──看到別人受苦受難就積極地去幫助別人呢?(比如,解放軍解救被洪水圍困的群眾。可以放1998年發洪水時解放軍解救群眾的鏡頭。)(學生髮言。)再分層次、分小組讀第一、二自然段課文。引導想象,引導體驗女媧的思想感情。

  五、小結

  透過這節課同學們自己閱讀課文,已經基本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女媧是這樣一個善良的、能為大家著想的英雄。

  神話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人們為什麼要塑造女媧這樣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物?

  (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議一議。)

  教師小結:古人想象出女媧補天這樣的神話,說明古人希望有天人能有戰勝自然災害的力量,還希望人們都能像女媧這樣心地善良,關心別人。

  六、佈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寫字練習

  本課生字較多,在閱讀理解課文前,先安排部分易錯生字的學生書寫練習。掛出小黑板,啟發學生注意觀察和發現書寫中易錯的部分,可以組織學生交流一下,再啟發他們說。主要有──隆:不要少了一小橫;窟窿:從字義聯想部首,:從“隆”想到“窿”;缺:注意左下方的寫法;純:注意右邊部分的筆順;冶:冶與“治”區別,煉與“練”區別,“煉”的右邊的橫折鉤易誤寫成豎鉤。啟發學生髮現後,每個字詞練寫幾遍。

  二、匯入閱讀過程

  與學生的談話要點: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古代神話中的女媧,看到天塌下來,許多人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受難,心裡難過極了,所以她決心要補天。同學們還聯絡實際說了我們現在許多具有女媧這種精神的人……這則古代神話故事說明:自古以來人們就盼望能有戰勝自然災害的力量,希望能有更多的具有女媧這樣急他人之所急、救民於水火精神的人,所以古人以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創造了女媧補天這樣美麗的神話故事。

  三、閱讀理解與練習複述

  1、找出相關自然段:

  啟發閱讀理解:女媧是怎樣補天的呢?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

  2、女媧“補天”的過程?請迅速找一找,(稍作交流後,反饋。)請學生試讀課文。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同學們剛才試讀了這一部分課文,得到了什麼印象?(女媧補天克服了很多困難。)同學們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課文,朗讀這一部分,我們的語氣語調要突出女媧了救民於水火、克服困難的精神。

  (學生自由練讀,教師巡視。)

  (請某小組的幾位同學分別讀這幾個自然段,教師適當指導。全班再行練習。)

  4、概括女媧補天的要點:

  老師在讀課文時發現,女媧補天的過程,實際上可以分別用三個詞語概括。同學們迅速地默讀課文,看看能不能發現。

  (先獨立思考,再讓學生在小組裡交流、討論一下。再反饋。)

  根據反饋,女媧補天的經過可以概括為這三個詞語:找石頭──煉石頭──補天。再概括成三個字,就是“找──煉──補”。

  (從中提示理解“冶煉”一詞。)

  5、指導複述:

  我們不看課文來說說女媧補天的經過。我們可以從女媧看到什麼、這麼開始講起。複述並不是要求我們按課文中寫的一句不差地去講,那不是複述,而是背誦課文了。複述就是圍繞課文的主要意思去講,可以加進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它當故事來講

  6、同桌互相練習複述女媧補天的經過,互相幫助,互相補充。

  (學生練習複述,教師巡視,適當啟發和引導有困難的學生練習複述。)

  四、課後拓展

  課外閱讀古代神話故事,開個故事會。

  《女媧補天》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受到課文中思想感情的薰陶。

  2、知道女媧為什麼要補天以及補天的過程,能複述"補天"的過程。

  3、能體會女媧急他人之所急、救民於水火的精神,並對閱讀古代神話故事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女媧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補天的過程。

  教學難點:

  體會女媧的勇敢精神和樂於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想象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

  讀通課文,讀準、讀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師:瞧,大家多精神,老師相信,這節課大家一定會表現的很出色,一定會給在座的的各位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有信心嗎?

  師:好,上課。

  二、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最近看電視了嗎?你們知道最近哪個地方發生災難了嗎?誰願意給大家講講?

  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在2008年5月12日那天,汶川發生了強烈的地震,有近6萬9千多人在地震中喪生,無數的人無家可歸,地震還使30多萬人受傷,倒塌房屋不計其數,災區的狀況真是慘不忍睹啊!全國人民紛紛伸出了援助這手,給災區人民送來溫暖,並全力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遠古時候也曾發生過這樣另人震撼的災難!那又是誰伸出了援助之手呢?

  生:女媧。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女媧補天》(板書課題)。

  1、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有什麼問題要問?(板書:女媧是誰?女媧為什麼補天?女媧怎樣補天?……)

  2、問題提得真好!女媧是誰?傳說中的女媧長著蛇的身子,人的頭,她見大地上沒有人類,就用黃泥捏成了小人,創造了人類。她為人類的生存,不辭勞苦,不停地工作,為人類造福,創造出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課件演示<<女媧補天>>的故事)

  3、女媧為什麼補天?女媧怎樣補天?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啊,彆著急,請大家到課文裡找答案吧!

  4、課件播放課文

  三、學習第一、二段,解決問題一

  1、女媧為什麼補天?其實答案在課文中了,請一個同學來讀讀第一段,其他同學用橫線畫出描寫女媧為什麼補天的有關語句。

  2、指名答,交流:哪些語句在寫女媧為什麼補天?(課件展示句子):

  (1)“天塌地裂”造成什麼後果呢?

  生答:

  (2)洪水中,火海里,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啊!誰來讀讀這幾句話?一起讀出你們的擔心、焦急!把可怕的場景讀出來。

  3、課件展示“天塌地裂”的情景

  4、我們再來看看災難之前,世界是怎麼樣的?快速找出文中的句子。

  5、可是如今呢?

  6、看到這些,女媧的心情會怎麼樣?為什麼?(是她創造了人類,人類都是她的子女!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難,做父母的心情當然不一樣了。)

  7、災難帶給女媧的僅僅是難過嗎?(著急、心痛)她決心怎麼辦?

  8、你從哪知道的?

  9、女媧為了徹底拯救人們,決定怎麼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那她是怎麼補天的呢?

  四、學習第四段,解決問題二:女媧是怎樣補天的?

  1、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用簡潔的話填空:

  課件展示:

  女媧補天先想完後,和同桌討論一下,接著,最後。

  (女媧補天的經過可以概括為這三個詞語:先找五彩石一一接著煉五彩石一一最後補天空。)請在文中圈出這三個字,就是板書“找一一煉一一補”。

  2、女媧找五彩石容易嗎?(不容易)

  3、同學們,女媧為了尋找石子歷盡千辛萬苦,我們想象一下,女媧在尋找石子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4、女媧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齊了五彩石,她是怎麼煉石、補天的呢?

  (1)請同學們默讀第四段,想想哪些句子在寫“煉石”?哪些句子在寫“補天”?用圓圈圈出描寫女媧煉石、補天的動詞。

  (2)這段寫了“煉石”“補天”兩個部分,你喜歡哪個部分?為什麼?

  (我喜歡“煉石”這部分,因為它表現了女媧煉五彩石的艱辛)

  師:從女媧補天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艱難>你是從哪些詞或句子體會出來的?

  生:我從“放…煉…燃…揮…補…飛”這幾個詞體會出女媧很了不起,這看似輕鬆的動作卻是常人不能做到的,這就體現了女媧具有神力。

  生:我從“揮”這個詞看出女媧的了不起。她一“揮”能潑到天上,那肯定是具有神力。

  生:我從“煉”一詞體會出女媧了不起。“煉”是用高溫等方式把礦物中的金屬提煉出來,這需要很高的溫度,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這說明煉石很艱難。

  師:誰能把描寫女媧神力的語句再讀讀,看誰能讀出她的神力。(指名讀)

  師:讀的太好了,女媧真了不起,在你們身邊有沒有什麼人或什麼事也讓你覺得了不起?

  (學生結合實際說)

  (3)天補好了,這樣,人們是否真正脫離了危險?從哪裡看出?所以,女媧又捉龜斬足,燒灰堵縫,勇殺水怪、

  (4)女媧補好了天大地又恢復平靜,我們也有了一份意外的收穫,是什麼呢?

  (5)人們又過上了快樂幸福的生活。此時此刻,你想對女媧說些什麼?

  (女媧,你真是一個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女媧,你真神奇!真了不起!)

  故事展示了一個神奇的女媧,我們瞭解了女媧補天的過程,這個故事雖然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會終生不忘她的善良、勇敢的品質以及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一定會在人間永遠流傳。

  六、作業

  1、摘抄課文中的生動的語句。

  2、任選一題做做,下節課,我們準備開個故事會。

  (1)我喜歡的女媧———把女媧補天的故事說一說。

  (2)我敬佩的女媧———把女媧補天的故事畫一畫。

  (3)我心中的女媧———把女媧補天后的故事寫一

  《女媧補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生字,會讀、會寫10個生字。繼續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寫字的能力。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指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習慣。

  2、能初步體會女媧的志向及她補天的經過。瞭解女媧的性格。

  3、激發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為實現自己的志向而不懈努力。

  4、有感情朗讀課文,受到思想薰陶。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體會女媧的遠大志向及補天的辛苦。

  教學難點:

  明白女媧補天的原因。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教師)、生字卡片(學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神話故事嗎?你們都聽過或看過哪些神話故事呢?說說看。

  (《精衛填海》、《西遊記》、《寶蓮燈》、《哪吒傳奇》等)

  2、今天,老師給你帶來了一個新的神話故事,它的`歷史比前面提到的任何一個故事都要久遠,它的內容比任何一個故事都神奇,想聽嗎?那麼現在請和老師一起書空這個故事的題目——《女媧補天》。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上課伊始便激發學生的這種好奇心,使孩子產生主動學習的願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件,聽讀課文

  2、聽後提問:“聽完了故事你知道了什麼?”

  3、自讀課文:過渡語:“這個故事就在語文書上101頁,你想自己讀讀課文嗎?讀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聽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先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為學生進一步的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學習字詞,讀通課文

  1、想一想下面的詞語寶寶是什麼意思?猜一猜在查查字典。

  轟隆隆:像聲詞。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岡: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釀成災害的大水。

  熄滅:停止燃燒。

  純青石:指顏色只有青色的石頭。

  五彩石:傳說中用來補天的各種顏色的石頭。

  冶煉:用高溫熔鍊或電解等方法將礦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來。

  2、許多生字寶寶來和大家做遊戲,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它們嗎?學生自主學習。

  3、檢查認讀生字新詞情況。

  (1)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2)組字遊戲(換偏旁認字)。

  4、生字都認識了,你能把課文讀得更準確嗎?

  [先讓學生自主識字,在自主識字的基礎上教師在檢查指導。設計組字遊戲,一方面能建立生字之間的聯絡,幫助識字,另一方面也為後面的寫字做準備。該環節的設計為學生進入三年級能完全自主識字打下基礎。]

  四、提出問題,理解課文

  1、又讀了一邊課文,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嗎?

  (1)女媧為什麼補天?

  (2)女媧怎麼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2、請你們在小組內討論這三個問題,然後向全班彙報。

  3、根據第一自然段內容,回答問題一後,請學生想象: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

  4、作為人類的母親的女媧當時會怎麼想?讀讀第二自然段。

  5、女媧是怎樣補天的?(她是怎麼做的?)用課文中的話說一說。

  6、從女媧補天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學生邊讀課文邊想,初步培養學生的良好讀書習慣。在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上,合作交流自主閱讀的結果,然後再抓住重點句子進行整理和有感情藍讀,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在女媧的努力下,天被補好了,從此人類頭頂的天空象帳篷似的張開來,再也不會塌了。人們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學們,你想對女媧說點什麼?

  2、女媧如此辛苦的補天,我們現代人應該做些什麼?怎樣保護者得來不易的美好環境呢?

  [簡單的說話練習,既能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又能訓練學生語言表述能力。還能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教育。最後,又把學生引向課外,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打下良好基礎。]

  《女媧補天》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民間傳說是我國寶貴的民間文化瑰寶,雖然故事淺顯易懂,但其間還有不少值得咀嚼的詞句,所以應設法讓學生浸潤到課文之中去,從中感悟、薰陶。

  【教學目標】

  1、有滋有味地讀故事,學會生字新詞,積累優美語言。

  2、感受女媧一心拯救人類的高尚品格。

  3、喜愛民間文化。

  【教學重點】透過朗讀感受女媧的形象。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1、匯入: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富有智慧,他們憑藉豐富、大膽的想像,創造出了許多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創造出一個個離奇的神的形象,女媧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女媧)傳說中的女媧長著蛇的身子,人的頭,她見大地上沒有人類,就用黃泥捏成了小人,創造了人類,她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兇險,不停地工作,為人類造福,創造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現代有一位叫劉毅的詩人,懷著對女媧的無限崇敬,寫下了一首長達1200多行近10000字的長詩來歌頌女媧。

  (教師選讀這首詩)

  2、交流:聽完這首詩的朗讀,你有什麼話想說嗎?

  (學生自由發言)

  二、初讀課文,瞭解梗概

  1、過渡:讓我們一起帶著我們的感受和疑問,自由朗讀《女媧補天》(板書:女媧補天)。邊讀邊想:女媧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樣的一個神?請用一個詞來表達你對女媧的感受。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交流反饋

  (1)檢查生字詞。

  同學們和課文已經不是第一次見面了,相信你們對生字詞掌握得比較好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再認識一下剛剛結交的生字詞朋友。

  (出示:轟隆隆塌下露出熊熊大火掙扎熄滅零零星星冶煉金光四射)

  (2)交流:女媧補天的壯舉,你細細地讀了,默默地看了,也靜靜地想了。那麼,你最想用哪個詞來概括女媧的形象?

  (估計會有:勇敢、有愛心、神奇、了不起、有責任心、悲天憫人、殫精竭慮……)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隨機板書有關詞語,並與學生展開二度對話:

  你為什麼想到用“勇敢”這個詞來概括女媧的形象?

  最令你感動的是什麼?

  當你想用“了不起”這個詞來概括女媧時,你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

  老師也想用兩個詞來表達對女媧的感受:悲天憫人、殫精竭慮。)

  三、潛心會文,品讀詞句

  1、過渡:女媧補天,義舉壯天!面對著可怕的困難,女媧不畏艱險,毫不退縮,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女媧補天,殫精竭慮!她想辦法熄滅天火,自己動手造船救人,還要想辦法補天。找一找,女媧補天中哪些文字讓你的心為之一顫;讀一讀,品一品,這些令你感動的文字到底包含著怎樣的感情和意味。

  (學生默讀全文,找找、畫畫、品品)

  (教師根據情況隨機插話:

  感人的文字光找出來是不夠的,你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動去品味它們、咀嚼它們,不放過其中的任何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標點符號。

  感人的文字品到最後,你會有一種衝動,一種要高聲朗讀它們的衝動。因為你知道,你積蓄已久的感動和感情,只有透過高聲朗讀,才能得到盡情的表達和宣洩。)

  2、交流:讀讀補天部分感動你的文字,說說女媧最感動你的地方好嗎?

  ☆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1)你知道什麼是冒著生命危險嗎?(有可能會因為補天而丟掉自己的性命)

  那到底有多危險?課文中是怎樣寫的?(指名學生讀:遠遠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裡到處是洪水。)

  然而,當女媧面對這樣的危險時,她——(指名讀: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這樣看來,女媧做出這樣的決定容易嗎?——不容易!極不容易!

  (2)開課時老師介紹了女媧,你們知道女媧是人還是神啊?(是神)

  是的,女媧是一個神,作為一個上古時偉大的神,她本來在這個時候可以選擇什麼?(過幸福的生活,長生不老,不必管人類的死活…)

  然而,當這個人類之母看到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裡掙扎。自己的兒女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她難過極了!這位悲天憫人的人類之母面對這樣的危險時,她——(指名讀: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這樣看來,女媧做出這樣的決定是極不容易的啊!什麼不容易啊?(學生自由發言)

  (3)過渡: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自己的兒女,女媧連自己的生命的不顧,為了拯救天下蒼生,她想盡辦法、忙忙碌碌、殫精竭慮地補天,更叫人無限感慨。讀讀讓你無限感慨的文字,好嗎?

  ☆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綠、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於是,她又找啊找啊,終於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板書:終於)你是怎樣理解“終於”這個詞的?(自由發言)

  在你們看來,怎樣地去找之後才可以用“終於”來做一個總結性的交代:終於找到了!也就是說,在這個“找到了”的結果之前,女媧是怎樣在找石頭?(仔細、認真、精心、精挑細選……)

  (2)女媧這樣仔細、這樣認真尋找的僅僅是一種石頭嗎?

  ①幾天幾夜過去了,女媧在山上零零星星的碎塊中,仔細地尋找著,(指名第一組齊讀:找啊找啊,終於找到了一塊大小合適的紅石)。

  ②幾天幾夜過去了,女媧在山上零零星星的碎塊中,認真地尋找著,(指名第二組齊讀:找啊找啊,終於找到了一塊大小合適的黃石)。

  ③幾天幾夜過去了,女媧在山上零零星星的碎塊中,精心地尋找著,(指名第三組齊讀:找啊找啊,終於找到了一塊大小合適的藍石)。

  ④幾天幾夜過去了,女媧在山上零零星星的碎塊中,精挑細選著,(指名第四組齊讀:找啊找啊,終於找到了一塊大小合適的白石)。

  (3)作為一個偉大的神,為了拯救人類,為了天下太平,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尋石的路上,她。

  (學生寫話,寫完以後,以排比句的方式交流。教師讀引文:“作為一個偉大的神,為了拯救人類,為了天下太平,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尋石的路上”學生一個接一個讀“她……”)

  (4)過渡:石頭終於找齊了,天到底補上了嗎?請同學們自學課文的第4自然段,告訴我答案。

  (生自讀,讀完師指名回答)

  四、評價人物,佈置作業。

  1、學了課文,你想對女媧說什麼?

  2、關於女媧的傳說還有很多,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故事。

  3、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媽媽聽。

  《女媧補天》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學習課學,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女媧為人們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展開想象,訓練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聯絡臭氧層對環保教育。

  4、自學課文生字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關健】

  1、學習課文,瞭解課學主要內容,體會女媧為人們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展開想象,訓練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課文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1、課文插圖投影。

  2、生字詞卡片。

  3、有關“五彩石”的實物。

  (如雨花石)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你們愛聽神話故事嗎?你們都讀過哪些神話故事?說說看。

  《西遊記》、《封神榜》、《寶蓮燈》……

  師:今天,我們再來讀一個神話故事。

  二、出示插圖投影,指導看圖

  圖上是誰?她在幹什麼?

  三、揭題,釋題

  1、板書題目:

  女媧補天

  2、引導學生據題質疑。

  3、學生講自己知道的女媧補天的故事。

  四、錄音朗讀,學生自由讀

  五、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讀:

  ⑴讀準“窟隆冶”的讀音。

  ⑵指導書寫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媧:右下部是“內”。

  隆:右邊中間的一橫別漏寫。

  窟窿:兩個字都是穴寶蓋。

  冶煉:冶字是“兩點水”不是“三點水”。

  煉:是火字旁,右邊不是東。

  六、讀生字,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字意

  轟隆隆:像聲詞。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岡: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釀成災害的大水。

  熄滅:停止燃燒。

  純青石:指顏色只有青色的石頭。

  五彩石:傳說中用來補天的各種顏色的石頭。

  冶煉:用高溫熔鍊或電解等方法將礦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來。

  七、指名讀文,正音

  八、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九、生討論後彙報,師小結

  課文講的是傳說中女媧看到天塌了一大塊,便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好的事。

  十、指導熟讀全文

  十一、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

  女媧補天

  1、女媧為什麼補天?

  2、女媧怎麼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呢?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看卡片讀生字詞。

  2、讀後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二、學習課文,解決上節課學生提出的三個問題

  1、女媧為什麼補天?

  2、女媧怎麼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呢?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第一個問題

  1、默讀,想哪些段分別寫補天的起因,經過。

  2、小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後,彙報學習收穫:

  學生a:因為天塌地裂、燒起大火、發洪水,給人們帶來痛苦。

  學生b:女媧見此情景,很難過,求雨神熄滅大火。造船救出人們。

  學生c:女媧去找五彩石,回來冶煉成水,把天補好。

  學生d:女媧把天補好後,人們又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學生e:人們還記得………

  3、指導學生從內容想開去:

  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體會女媧看到這場面的心情)

  四、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體會女媧的心情,瞭解她的所作所為及原因

  1、女媧難過極了:

  聯絡課文第一句來體會。“創造了人類”人類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難,心情當然難過。

  2、從立刻,求等詞中進一步體會女媧焦急、難過的心情

  3、小結:

  為救人們,先做了兩件事:求雨滅火;造船救人。

  五、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瞭解女媧補天的經過,解決第二個問題

  1、大聲自由讀文。

  2、找出文中具體補天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女媧的精神:

  “她跑到山上,去尋找補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為這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塊。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於是,她又找啊找啊,終於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我從她原以為……費多大力氣這兒看出她原來找石頭費了很大力氣。

  生:她忙了幾天幾夜這句話中也看出女媧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

  生:有她找啊找啊這句話也可以看出。

  “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裡面,用神火進行冶煉。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把它裝在一個大盆裡,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⑴結合掛圖理解這段話,進一步體會女媧為補天所付出的艱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⑵引導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天的經過。

  3、導朗讀這兩段話。

  六、齊讀第五自然段,瞭解大自然的美麗,解決第三個問題

  後來,女媧補好了天,沒有了危脅人們的大火,人們又可以安居樂業,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七、聯絡科學上的補臭氧層漏洞,培養學生對科學、對環保的熱愛之情

  八、引導學生讀課前備好的神話故事,激發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

  九、齊讀課文,小結

  十、作業

  1、回答課後第二題。

  2、閱讀課外神話故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