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我和昆蟲》教學設計

人美版《我和昆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美版《我和昆蟲》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美版《我和昆蟲》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認知目標:瞭解自然界昆蟲的種類和特點,如:它們的形態、特徵,體會它們的飛行快樂。知道表現主題的方法,認識昆蟲的對稱特徵。

  2、技能目標: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想象中自己與昆蟲一起玩耍的情景。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模仿能力與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昆蟲的形象、飛行並表現出來。大膽創作“我和昆蟲”的故事情節。

  教學難點:

  抓住昆蟲美麗的身軀和翅膀,發揮自己的想象表現故事情節。

  教學準備:

  油畫棒、彩色筆、昆蟲圖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展示昆蟲圖片, 觀察會飛的昆蟲,觀察它們的身軀和翅膀,觀察它們飛行。

  一、激趣匯入 。

  1、根據所欣賞的圖片,或曾經見過的昆蟲,選出你認為美麗的而且會飛的昆蟲。(學生踴躍回答問題,並說出自己喜歡的昆蟲,和為什麼喜歡。)

  2、教師在黑板上作好記錄:蝴蝶、蜻蜓、蝗蟲、螳螂、蟬、蜜蜂、飛蛾等。(學生喜歡的昆蟲)

  課堂活躍,學生已投入課堂。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強烈的好奇心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授課前已吸引了學生、激發興趣。

  二、探究練習。

  1、透過大圖片來了解昆蟲。昆蟲特徵:身體分為頭、胸、腹、長有觸角和六條腿;它們生活在空中、陸地和水中。

  2、介紹常見的昆蟲

  蝴蝶:有美麗的大翅膀,翅膀的形狀各不相同,花紋更是有條紋、點等,色彩斑斕,真是“飛舞的花朵”。

  蜻蜓:大眼睛、長尾巴、透明輕薄的兩對翅膀,動作輕盈、靈敏,象一架小飛機。

  蝗蟲:有著強勁有力的後腿。

  螳螂:三角形的頭、瘦長的身體、較大的腹部、細長的腿、還有帶齒的大刀。……

  3、問:你們知道它們生活的環境嗎?

  (學生回答:草叢、樹林、荷塘…… )

  4、誰能學學自己喜歡或觀察的昆蟲飛行? (引導學生模仿昆蟲飛行或爬行的特徵)

  三、創作表現。

  1、問:想不想和漂亮的昆蟲自由自在玩?(學生興奮回答喜歡)

  2、問:你們想用什麼樣的表現方法?

  (完整地畫一個單獨的飛行昆蟲,接著把自己也變成有翅膀飛上天空與昆蟲玩耍起。)

  2、表現要點:

  抓住昆蟲的形象特徵;把我和昆蟲在一起玩的有趣故事表現出來。注意新增適當的環境;用鮮豔的色彩表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表現方法,但是本節課仍然以繪畫表現為主。

  四、展示評價。

  1、美麗的昆蟲們,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2、瞭解動物的危機,要產生喜愛小動物的感情,更加關愛它們,保護它們。

  3、昆蟲有成千上萬種,你還想了解更多嗎?那就更加關注我們的大自然。

  展示活動自由,增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對美術、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懂得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從而愛護身邊的小動物。

  教後反思

  因為本課的題目是“我和昆蟲”,所以光畫昆蟲是不行的。因此在分析完幾種常見昆蟲的特點後,我問:“誰能把它們畫在黑板上?”待五位同學畫完昆蟲後, 我便啟發學生展開想象邊迅速的在他們的畫面上新增上“我”,如:我拽著蜻蜓 的尾巴飛上天和螳螂和昆蟲之間可以發生這麼多事情呀!”我後、遮擋等關係。經過這樣的師獨 境。

  人美版《我和昆蟲》教學設計2

  課 題:

  1、我和昆蟲

  課 時:

  2課時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我和昆蟲

  教學目的:

  1、認知目標:

  認識有翅膀會飛的昆蟲,瞭解它們的形態、特徵,體會它們的飛行快樂。我和昆蟲

  2、技能目標:

  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想象中自己與昆蟲一起玩耍的情景。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與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昆蟲的形象、飛行並表現出來。 我和昆蟲

  教學難點 :

  抓住昆蟲美麗的身軀和翅膀,加上自己的形象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油畫棒、彩色筆、昆蟲標本。

  教學過程 :

  一、課前準備:

  觀察會飛的昆蟲,觀察它們的身軀和翅膀,觀察它們飛行。做簡單的觀察記錄。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反思

  一、激趣匯入 。

  1、交流觀察記錄,並找出美麗的會飛的昆蟲。

  2、教師在黑板上作好記錄:

  蝴蝶、蜻蜓、蝗蟲、螳螂、蟬、蜜蜂、飛蛾等。

  資訊需要交流,透過交流學生增長知識。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強烈的好奇心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每節課都應考慮更為豐富 的形式吸引學生、激發興趣。

  二、探究練習。

  1、透過大螢幕來了解昆蟲。

  2、蝴蝶:

  有美麗的大翅膀,翅膀的形狀各不相同,花紋更是有條紋、點等,色彩斑斕,真是“飛舞的花朵”。(蝴蝶的成蟲,對自然界不但沒有害處,還有不少種類能夠傳播花粉。但是它們的大多數幼蟲自卵孵化到老熟都啃食各種各樣的植物,危害人們的經濟作物。)

  蜻蜓:

  大眼睛、長尾巴、透明輕薄的兩對翅膀,動作輕盈、靈敏,象一架小飛機。

  蝗蟲:

  有著強勁有力的後腿。

  螳螂:

  三角形的頭、瘦長的身體、較大的腹部、細長的腿、還有帶齒的大刀。

  ……

  3、問:

  你們知道它們生活的環境嗎?

  --草叢、樹林、荷塘……

  4、誰能學學自己喜歡或觀察的昆蟲飛行?

  5、學生飛行表演。

  給學生提供大量圖片,透過賞析、觀察,瞭解昆蟲的形態特徵。

  透過表演,激發學生興趣,並體驗昆蟲的飛行,注重過程的體驗。

  我在課前製作了相應的幻燈片,給學生提供大量圖片資訊,學習效率提高了。

  三、創作表現。(第二課時)

  1、問:

  你們想用什麼樣的表現方法?

  ----完整地繪畫、畫一個單獨的飛行昆蟲。

  2、表現要點:

  抓住昆蟲的形象特徵;

  新增適當的環境;

  用鮮豔的色彩表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表現方法,但是本節課仍然以繪畫表現為主。

  四、展示評價。

  1、美麗的昆蟲們,飛到教室、飛上黑板。來吧!

  2、喜歡昆蟲嗎?喜歡哪張畫?

  3、昆蟲有成千上萬中。今天我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幾種,你還想了解更多嗎?

  4、我們的大自然受到嚴重破壞,讓我們好好保護小動物,讓它們和我們一樣幸福快樂地生活。

  展示活動自由,增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對美術、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懂得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從而愛護身邊的小動物。

  人美版《我和昆蟲》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透過本課教學,讓學生了解大自然中的昆蟲,觀察發現昆蟲的形態美、色彩美、花紋圖案美。簡單瞭解有關昆蟲的知識(昆蟲的特點和種類)和滲透對稱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好習慣,使人與大自然的距離貼的更近。透過觀察,記憶昆蟲的特徵,學習昆蟲的表現方法,在瞭解昆蟲的種類和習性的基礎上,大膽現象有關小朋友和昆蟲的故事。啟發、誘導學生的藝術創造潛力,用童心去觀察自然、描繪自然。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應知:瞭解自然界中昆蟲的種類和特點,知道表現主題的方法。認識對稱的基本特點,發現昆蟲的對稱。應會:體驗參與學習、主動學習的快樂,透過觀察,學會抓住特點表現不同種類的昆蟲。

  (2)隱性內容與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觀察、瞭解有趣的昆蟲,大膽表現有情節的故事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教學,培養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難點:表現有情節的故事內容,充分發揮想象力。抓特點表現昆蟲。訓練組織畫面的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具準備]:昆蟲標本、昆蟲生活資料影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匯入。

  “有個姑娘真美麗,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飛呀飛,百花叢中忙不停。”

  1、揭開謎底。

  2、說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蟲,並講一講它們的樣子。

  二、重點、難點的解決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書中的照片,瞭解大自然中各種昆蟲的外形特徵。

  2、和學生一起看昆蟲生活資料的影碟,瞭解昆蟲。

  3、討論昆蟲的特徵。

  特徵:觸角、翅膀。

  4、看昆蟲標本,比較昆蟲翅膀上的圖案。

  5、揭示左右兩邊相同的圖案叫對稱圖案。

  三、實踐操作的要點指導:

  1、選定自己喜愛的昆蟲,並確定它的形狀。

  2、拿作業紙並將它對摺,然後畫出你喜愛昆蟲身體一邊的圖案。

  3、用剪刀沿外輪廓線剪下對稱形。

  4、進行塗色,保持左右兩邊相同,使其成為對稱圖案。

最近訪問